省一医,急诊科。凌晨一点左右。
住院医方琴正在值夜班。
突然,办公室内的电话响了起来,方琴一接,居然是交警同志打来的!俗话说,交警同志打电话来医院,一定没好事!
果然,那名交警说道:“您好,有两名伤员正在紧急送往贵院,估计十五分钟后到,请安排接诊,并将初检情况第一时间告知,谢谢。”
“好的,您的联系方式是?”
“我是XX交警支队……”
“伤员伤情如何?是车祸吗?”
……
……
方琴了解情况后,立即告知其余同事,大家迅速行动,做好抢救的准备,另外,自然也通知了ICU。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呜啦呜啦~”驶入了省一医急诊科,停在了急诊大楼前。早已等候在此的雷广平、李霄龙、方琴等医护人员立刻迎了上去,将两名大妈往抢救室转运,立刻展开急救!
其中一位大妈患者五十余岁,此时早已神志不清、处于昏迷,头面部有明显擦伤、出血,而另一位大妈患者也是差不多年纪,但意识清醒,看过去并没有明显外伤,只是一直在叫:“哎呀,哎呀,我这里疼,这里也疼,我全身都疼呀~”
医护人员们自然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抢救那名重症患者,立刻给那名重症患者进行了床边B超,止血、清创缝合、补液,并第一时间完成了头、颈、胸腹部CT。
检查结果显示,伤者左侧面部颧弓骨折、脑挫裂伤、脑水肿,且有较明显的躁动不安,神志不清,随后,被紧急转入ICU病房进行治疗。
ICU团队立刻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循环支持、对症支持治疗,并请神经外科、骨科专家前来会诊。
而那名意识清醒的患者,也做了进一步检查,仅仅只有右侧肋骨三处骨折,左侧肋骨一处骨裂,被转入了普胸外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这名患者虽然肋骨有多处骨折,但并未严重错位,所以普胸外科医生对其进行了固定止痛,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由于考虑到肋骨骨折可能会引发胸腔内积液和出血,所以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无碍则可以出院,回家进行休养,定期来复查即可。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是要靠在家中养。在医院里住院其实没多大意思。
而那名重症患者,也在两天后清醒了过来,脱离了呼吸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因脑部挫裂伤,遂转入神经外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康复出院也是可期的。
大家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其实很嗟嘘,因为,急诊科和交警同志沟通,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这起车祸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那天晚上,两名伤者都是单独驾车,相向而行,在离省一医大约七八公里的一条隧道里最右侧车道发生了轻微的刮擦事故。
这点事故也就是车子受损,修修估计也就千把块钱,但是,这两人可能安全意识缺乏,下车后直接站在车边交涉。
她们以为,车子都是靠边的,而她们更是站在车子与隧道壁之间,车子又都打了双跳,又是晚上深夜,车辆也少,她们应该很安全,哪里知道,几分钟后,同一车道后方一辆私家车急速行驶过来,没有及时察觉路况,等看到有车停靠时再急刹车已来不及,司机紧急向左打方向盘,但还是撞到了停在路边的车子,车子快速移动又撞到了这两人,造成了这场本可以避免的车祸。
若是但凡有一点安全意识,第一时间在车子的后方一定距离放置危险警报标识牌,绝不会弄至如此地步!
车子的后备箱里都有这个牌子,要不然过不了年检,即便不放置这个牌子,你们稍微站得离车子远一些,也不至于此啊!
真是很令人痛心的,还好,人员虽然受伤,但是最终抢救了回来!有些类似的事件,当事人都是当场死亡,连救的机会都没有!
……
深夜。刘璐和陈俊一起上夜班。刘璐接诊了一名“胸口疼得受不了”的患者,也是女子,三十来岁,据患者自诉,她白天的时候就感觉胸闷气急,心悸,并且伴有胸口隐隐作痛,还出现过恶心呕吐的症状,本以为熬熬就好了,哪里知道,到了半夜,痛得实在受不了,于是,她的老公就立马将她给送来了省一医急诊科!
询问病史,患者老公说有甲亢,刘璐立马安排了相关检查。
检查报告显示,患者的心率很快,心脏扩大,甲亢总甲状腺激素爆表,并且心脏B超提示心脏瓣膜赘生物、腱索断裂、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左心增大,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主瓣轻度返流。肺部CT显示,心脏增大,肺动脉高压。
这个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除了甲亢,患者最主要面临的是腱索断裂、二尖瓣脱垂伴心功能衰竭的问题。
刘璐立马将患者收治入院,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输液等一系列应急措施,然后又赶紧将陈俊叫过来一起参详,陈俊看了看报告,说道:“腱索断裂、二尖瓣脱垂必须尽快做外科手术,不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她这是甲亢长时间未控制导致甲亢性心脏病!”
“什么?因为甲亢未控制而导致的?”患者和老公听了之后,都很懵逼,也很震惊,同时也很后悔!
“刘医生,立刻联系心内科、内分泌科、感染科专家过来会诊!”陈俊对刘璐说道。这个病很严重,不是陈俊搞不定,而是急诊科不适合。
甲亢心脏病是由于甲状腺病态地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心脏病。
陈俊估计,患者的甲亢应该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遵医嘱服药控制甲亢,这才导致了心脏受到牵连。
患者目前需要心脏手术解决心衰问题,与此同时,未控制的甲亢又是外科手术的禁忌症,因为外科手术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可能会释放大量甲状腺激素加重甲亢,甚至出现甲亢危象危及生命,且甲亢患者本身心率较快,心功能不全,麻醉风险很大。
要救命必须要尽快进行心脏外科手术,要进行手术必须要先控制住甲亢。
刘璐闻言,立刻去联系。这大半夜的,值班的医生少,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得让相关专家从家里赶过来!但患者的病情很紧急,早一刻救治就少一分凶险,扰人清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再说,医生都是24小时待命,本身就有随时赶赴医院的义务!陈俊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刚刚开始还没吃几口就开车从老家赶过来呢!
刘璐去联系人,陈俊则和患者老公沟通,了解患者既往的病史。说起这个,患者和患者老公都是一脸的懊悔。尤其是患者,这个时候不方便说话,但是脸上后悔的神色溢于言表。
原来,患者很小的时候就查出来甲亢了!那还是她十七岁读高中的时候。
当年,青春年少的她,在校园里人缘很不好,因为,她脾气很爆!怎么形容呢?整个人就好像一个行走的“鞭炮”,一点就炸,在学校里动不动就跟同学、老师吵架,在家里一有点不顺心的事情就摔东西骂人!
有一次跟同学吵架,同学骂她:“你有病吧?”
“一语成谶”?人家是真的有病!
其实,刚开始,患者的妈妈以为女儿马上要上高三,马上要面临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场考试,压力大,导致脾气变坏,另外就是,女儿从小就是小爆脾气,但是后来无意中发现,女儿的脖子比以前粗了许多,两个眼球还凸了出来,很异常,于是就带患者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当时,在当地医院,医生就诊断患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就是我们寻常说的“甲亢”。
甲亢,打个比方,就好像我们人体内出现了一个假传圣旨的抗体,这些乱传话的抗体叫 TSH 受体刺激性抗体,它们告诉甲状腺:你要不停地合成甲状腺激素。于是,在原料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甲状腺合成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导致全身的代谢超快,一天天消瘦。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脖子变粗、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医生安慰她和她的妈妈:“甲亢不是什么大毛病,不用太过担心,只要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即可。”
医生是为了宽慰患者,告诉她甲亢并不可怕,给她勇气,另外患者本来就脾气爆,又甲亢严重,要是说严重了,更加影响治疗效果。
哪里知道,患者和其妈妈听进了前一句话,忽略了或者说没有重视后一句话!
患者刚开始还是天天遵医嘱服用药物,但时间久了也就放松了,心说也就是那回事,医生说的没错,不是什么大问题,吃药就变成,想起来了就吃一下,想不起来就不吃。
在某次定期检查中,患者还出现白细胞减少,这可能是服用治疗甲亢药物后的副作用,白细胞减少会导致人体免疫力变差,医生说再服用一段时间观察下,如果白细胞还是减少的话就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嫌麻烦,那还不如索性不吃药,反正甲亢死不了人!
从那一刻起,患者决定不治疗甲亢了,顺其自然。
随着时光流逝,患者越来越瘦,羡煞旁人!
旁人不知道的是,她有病!
一米五八的个子不算高,却体重却一度瘦到了七十二斤,成为了很多女人眼中非常羡慕的“衣服架子”!
她脾气急躁,朋友们都叫她“窜天猴”。
结婚后,这个病情自然也被老公知晓,不过,老公也没有说什么,虽然有病,但“副作用”还不错,那就是瘦啊!她老公就好这一口!患者听了还挺高兴的!老公不嫌弃她有病,还特别迷恋她纤瘦的身躯,这不正是因祸得福一种幸福吗?
两年前,患者三十二岁,爬楼梯会出现胸闷气急,去医院检查后,她被告知甲亢指标太高,一定要控制好病情。
“好的,医生,我一定配合治疗。”话说得挺好听,但是患者只是表面上应付医生,她内心固执地认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不还是没事?
甲亢这个小东西能拿我怎么样?还不是跟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老公还非常迷恋我瘦弱的身躯,怎么吃都不胖,羡慕死无数女人,干嘛还要费这个劲天天去吃药呢?吃药的话还有副作用,会使白细胞减少,降低免疫力!
然后,很不幸,就导致了现在的心脏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说起来,患者老公和患者都悔不当初!患者老公惭愧,他不应该为了迎合老婆,而故意说很迷恋她瘦弱的身躯的。其实,他还是喜欢那种稍微有一点小婴儿肥的。毕竟太瘦的话硌人,手感不好。
很快,其他几个科室的专家过来会诊,大家一起讨论,拟定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曾有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但其他治疗方案(如同位素治疗)起效慢,一般需几周甚至几月后才能控制好甲状腺激素水平,她的心衰已经等不了几周,所以,大家决定,什么高就降什么,什么低就升什么,随时关注甲状腺指标,等待手术最佳契机!
最终,患者被转入了心内科病房进行“术前调整”,内分泌科也协同用药!两个科室的专家决定以“一降一升”的治疗宗旨,采取用药物降低甲状腺素,同时随时升高因为副作用导致降低的白细胞!
这两个指标,随时调整,就好像一个“天秤”的平衡,又好像在走钢丝上,稍有不慎,已经出现心衰的患者就会坠入黑暗的深渊,万劫不复。
心衰不是癌症,但是严重程度堪比癌症。
但是,调整体内的两种“水平”,哪里能做得到那么及时的?又不像两碗水,能肉眼看见,哪边少一点就往哪边加一点。用药都有个延时性,还要检查什么的。
很遗憾,由于白细胞不能及时上升,免疫力相对低下,细菌感染了患者的心脏瓣膜,还形成了瓣膜赘生物。
众所周知,心脏如同一个“泵”向全身射血,如果心脏瓣膜被感染,那不就是意味着全身血液都要被感染?
败血症!情况危急!
患者还未等到手术最佳时机却又得了败血症,医生没办法,只好按照流程,将病危通知书下到了家属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