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瞧着情形,不禁捏着一把冷汗,急用马鞭指挥后阵,令张公铎上前救应。张公铎部下,已经养足锐气。在孟知祥的指挥下,突然杀出,大呼而进。东川兵早已杀得筋疲力软,不防又出来一支生力军,从刺斜里杀过来,顿时大乱,不能支持。
西川军赵廷隐等人又乘势杀回,把东川兵打得溃败,擒住了东川的指挥使元积、董光裕等八十余人。董璋捶胸顿足,长叹道:“我的亲兵都已丧失殆尽,我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于是率领数骑逃去,其余的七千多人投降了孟知祥。潘仁嗣也得以逃回。
孟知祥引兵穷追猛赶,追到五侯津。又收降了东川都指挥使,长驱进入汉州城。董璋弃城东奔,西川兵进入了董璋的家中。没有找到董璋,但见有很多粮畜甲械,众人大肆抢夺。因此无心去追赶董璋,董璋这才得以脱逃。
赵廷隐率军赶到赤水,又迫降其士卒三千人。这一晚,孟知祥留宿在雒县,命李昊草拟文榜告谕东川吏民。并起草书信慰劳问候董璋,并且说要到梓州去询问董璋为什么不守约。次日,孟知祥与赵廷隐在赤水会师,命令赵廷隐统兵进攻梓州。
董璋退至梓州,坐着肩舆入城,王晖迎接时问道:“太尉全军出征西川,现在回来的不到十人,是怎么回事?”董璋无言以对,王晖冷笑而退。
董璋回到家中,正在吃饭之时,突然见王晖与董璋的侄子牙内都虞候董延浩,带领兵丁三百人呼喊着冲了进来。董璋拉着妻子登上城垣,他的儿子董光嗣自杀。董璋跑到北门城楼,呼唤指挥使潘稠让他镇压乱兵。潘稠带着十个兵丁登上城,斩了董璋的头,又取下董光嗣的头,一起交给王晖,王晖开城迎入西川兵。
赵廷隐进入梓州,封闭了府库财物以等待孟知祥到来。李肇听说董璋兵败身亡,把原来囚禁的董璋使者杀了,并报告孟知祥。孟知祥得报大喜,率兵八千人赴梓州。到了新都,赵廷隐向他呈献董璋的人头。
孟知祥在途中患病,中门副使王处回侍奉在左右,厨师送食物进来,必然空着食器送出,用以安定众人之心。这时李仁罕率军从遂州过来,赵廷隐在板桥迎接他。李仁罕并不称赞赵廷隐攻取东川的功劳,侮谩赵廷隐,赵廷隐很是恼怒。
孟知祥病好之后,进入梓州犒赏战士。饮宴之后,孟知祥对李仁罕、赵廷隐说道:“二位将军谁应当镇戍在这里?”李仁罕和赵廷隐都不肯相让。
孟知祥觉着为难,回来之后,让李昊起草公文,等二将有所推让,便任一个为留后,李昊说道:“以前梁太祖、本朝庄宗都是一身而兼领四镇,现在二将不肯相让,只有令公自己兼任了。您最好赶快回成都,同赵季良仆射商量。”
孟知祥即令李仁罕返回遂州,留下赵廷隐为东川巡检。又想让李昊留下来,管理梓州事务。李昊说道:“两只老虎正争斗得凶,我不敢接受这个命令,愿意跟随您回成都。”于是孟知祥任命都押牙王彦铢为东川监押。
孟知祥对李昊说道:“我虽然取得东川,忧虑却更多了。”李昊问其缘故,孟知祥说道:“自从我离开梓州,收到李仁罕七次表文,说道:您应该亲自领镇东川,不然诸将会不心服。’赵廷隐则说‘本来不敢领镇东川,因李仁罕不相让,才有了与他争任之心。你替我去告诉赵廷隐,我恢复阆州为保宁军,加上果、蓬、渠、开四州,请他去镇守。我自己兼领东川,以断绝李仁罕的企望。”
赵廷隐听了之后,还是恨恨不平,要与李仁罕比武,谁胜谁领东川。李昊一再劝解,他才接受了孟知祥的命令,孟知祥随即任赵廷隐为保宁留后。
赵季良带领将吏请求孟知祥兼镇东川,孟知祥一口应承。赵季良等人又请求孟知祥称王,发布命令暂称制书,赏赐功臣,孟知祥却不同意。
董璋攻打孟知祥的时候,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思同向李嗣源禀告。范延光对李嗣源说道:“如果两川被一个人掌控,又安抚民众,守卫险要,那以后就更难于攻取了。最好在他们相争之时,趁机早日收服。”李嗣源即命王思同用兴元之兵,暗中准备进取西蜀。
可是没有多久,就听到了董璋败死的消息,范延光又说道:“孟知祥虽已据有全蜀,然而他的士兵都是东边的人。孟知祥怕他们思归致变,也想依赖朝廷以震摄他的兵众。陛下不如安抚他,令他改过自新。”李嗣源说道:“孟知祥是我的故旧相好,被人离间才干出抗拒朝廷的事情。”于是,派遣供奉官李存環去成都,赐给孟知祥诏书道:“董璋是狐狼之辈,自找灭族死路。爱卿的祖宗墓园
和亲戚都安全,你应该保全家世的美名,遵守君臣的大节。”孟知祥接受了李嗣源的诏书。孟知祥让李存環回洛阳,向朝廷上表谢罪,并报告福庆公主的丧事。自此又向唐廷自称藩属。
孟知祥接着让李昊替自己起草表章,请求施行墨书制命,可以授两川刺史以下的官职;又上表请求朝廷任命赵季良等五个留后为节度使。不久,李嗣源再派李存環赴成都,凡是在剑南的将吏,从节度使、刺史以下的官员,听凭孟知祥任命。只需向朝廷奏报即可,朝廷不再另行任命别人。
孟知祥即授赵季良等人为五镇节度使。接着李嗣源任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封蜀王。李嗣源命工部尚书户文纪、礼部郎中吕琦为蜀王册礼使,并赐蜀王一品朝服。
八月初四,孟知祥穿上兖服、冠冕,准备好仪仗军卫来到驿舍,降阶行礼。向北方接受册封,坐上带着玉辂的车,到达王府门前,坐着人抬的步辇而进入内庭。一年后,孟知祥称帝,建立蜀国。
由于孟知祥已表示归附,因此李嗣源下诏让安重诲返回朝廷。安重诲当初经过凤翔时,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在马前迎接拜礼。朱弘昭让安重诲下榻在他的官舍,并且延请到内室,叫妻子出来参拜。而后亲自上菜进酒,礼节极为恭敬。安重诲对朱弘昭哭着说:“小人谗言构陷,几乎让我得罪不能免死。幸亏君主洞察明透,才得以保全宗族。”
安重诲走了以后,朱弘昭立即上奏道:“安重诲埋怨朝廷,不可让他到达行营,恐怕他要夺取石敬瑭的兵权。”朱弘昭又写信给石敬瑭,说道:“安重诲行动鲁莽,他若到军中,恐怕将士心中恐惧,不战自溃,应该阻挡他前去。”石敬瑭非常害怕,立即上表奏称道:“安重诲如果来到军前,恐怕人心有变,要赶快把他调回。”此时,宣徽使孟汉琼从西面前线回朝,也奏说安重诲的过失和罪行,于是,李嗣源下诏召唤安重诲还京。
安重诲得到李嗣源的诏书,急忙回朝。他再次经过凤翔,朱弘昭不肯接纳。安重诲怏怏不乐,只得快马东进。在途中接到李嗣源的诏书,命他为河中节度使,不必入京。安重诲无奈,只得直奔河中。
赵凤对李嗣源说道:“安重诲是陛下的家臣,他绝不会背叛主人。但是因为他能周密防备,因此被人谗毁。如陛下不明察他的心迹,他就不知哪天会死于非命了。”李嗣源认为赵凤与安重诲结为朋党,非常不高兴。
李嗣源既已解除了安重诲的枢要职务,便把义子李从珂召了回来,流泪对他说道:“如果按照安重诲的意思,你哪还能够见到我!”任命李从珂为左卫大将军。安重诲得知之后,内心感到不安,上表请求致仕。李嗣源接到奏表,即下诏让他以太子太师衔告老归乡。
就在这一天,安重诲的儿子安崇赞、安崇绪逃到河中。安重诲吃惊的问道:“你们没有奉旨,为什么来这里?”接着又说道:“我明白了,这不是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被人利用了。我要以死殉国,还有什么说的?”于是,捉拿二子,派人押送去朝廷。
第二天,有内廷使者到来,见到安重诲,悲痛涕哭不止;安重诲问他为什么悲痛,内使说道:“人们说您要谋反,朝廷已派遣药彦稠领兵过来了。”安重诲说道:“我受国家重恩,死也不足报答,又怎敢有异志。烦扰国家发兵,招致主上忧虑,那罪过更重了。”
安崇赞等到了陕州,诏令把他们囚系狱中。皇城使崔光邺向来厌恶安重诲,李嗣源即派他到河中去察看情况,并说道:“安重诲如果真有异志,你就诛杀了他。”崔光邺到了河中之后,李从璋派士兵包围了安重诲的府第,自己进入见安重诲,拜于庭下。
安重诲大惊,走下台阶答拜,李从璋猛然手出一锤,趁着安重诲俯首之时,猛击过去,砉然一声,流血满庭。安重诲的妻子张氏,三脚两步的走了出来,抱住安重诲大叫道:“令公就使得罪,死也未晚,何必这般辣手!”李从璋又用锤击张氏。夫妇就此毕命,同归地下。
崔光邺随即上表,奏章很快到了朝廷。李嗣源下诏,把安重诲离间孟知祥、董璋、钱鏐与朝廷的关系作为他的罪行,又诬说安重诲想出击淮南以夺取兵权。随后,把安重诲的两个儿子一并诛杀了事。
随后,李嗣源任命皇子李从荣为天雄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子李从厚为同平章事,充任河南尹,判管六军诸卫事。安重诲还在的时候,李嗣源对安重诲说道:“李从荣身边有人假传朕的旨意,让他不要接近儒生,恐怕削弱人的志气。朕因为李从荣年轻,又管理大藩,所以选择名儒来辅导他,没想到现在这些奸人们竟讲出这种话!”李嗣源想把这些假传圣旨
的人斩杀。安重诲请求对这些人只是严加防备而已。
李从荣年轻骄傲,不亲自处理政务,李嗣源派了一个亲信去和他住在一起,让他劝说李从荣。这人私下对李从荣道:“河南相公李从厚恭敬善良,礼贤下士,有老练成熟的风度。相公您年龄比他大,应当鞭策自己,不要让名誉低于河南相公。”李从荣听了,很不高兴,对都指挥使杨思权说道:“朝廷的人都推崇李从厚,是要废掉我吗?”杨思权说道:“您手里掌握着强大的珍力,而且有我杨思权在,有什么忧虑的呢?”因此劝说李从荣多招募士卒,修理好武器,暗中做好准备。
杨思权又对那个亲信说道:“君主经常称誉李从厚而贬低李从荣,我们难道就不能帮助他吗?”这人感到害怕,于是就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北都副留守冯赟,冯赟秘密上奏给李嗣源。李嗣源把杨思权召到朝廷,因为李从荣的缘故,却没有治他的罪。
不久,李嗣源封李从荣为秦王、李从厚为宋王。秦王李从荣喜欢作诗,聚集浮华放荡的文士高辇等人在幕府中,与他们唱和,标榜自夸。每次设宴摆酒,往往让僚属们吟赋诗篇。李从荣入朝谒见,李嗣源问道:“你在处理军政的余暇,做些什么事?”李从荣答道:“有时读书,有时与诸儒讲论经义。”李嗣源说道:“我虽然不识字,然而喜欢听取儒生讲说经文大义,可以启发人思考。我见庄宗喜好作诗,其实毫无益处。你是武将的儿子,文墨不是平素所研习的。如此必然不精,传扬出去,只是白白让人背地笑话。你还是不要效法这样的浮华为好!”李从荣勉强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
李从荣常常侧目看人,既轻薄又尖刻;他被任命为判理六军诸卫事务之后,又参与朝政,于是骄纵不守法纪。安重诲死后,淑妃与宣徽使孟汉琼得到李嗣源的宠信,由范延光、赵延寿做枢密使,李从荣对他们态度极为轻慢。
石敬瑭的妻子永宁公主与李从荣是异母所生,素来相互憎恶不和。李从荣因为李从厚的名声比自己高,尤其忌恨他。李从厚用谦卑的姿态对待李从荣,所以嫌隙之状表面上看不出来。石敬瑭因不愿与李从荣共事,常想到领外面藩镇之职来避开他。范延光、赵延寿也怕得罪了李从荣而招祸,因此多次请求辞去枢要职务,李嗣源却不肯答应。
当时听说契丹将要侵扰,李嗣源询问大臣,应该选择谁去镇守河东,范延光、赵延寿都说道:“可以镇守河东的只有石敬瑭、康义诚。”石敬瑭也表示愿意前去。李嗣源任命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领命,即日登程前往。到了太原之后,石敬瑭命部将刘知远、周瓌为都押衙,作为心腹。军事委给刘知远,财政委给周瓌。
刘知远是沙陀人,少时家贫。当时正好晋王李克用占据太原,刘知远就进入李嗣源的军中,做了一名马卒,负责饲养军中马匹。刘知远在牧马之时,偶遇一个李三娘,一见倾心。此后数日,刘知远夜不能寐、茶饭不思。他托人向李家提亲。但当时他是一个喂马的,要钱没钱,要势没势。
再说他比人家姑娘大了十八岁,李三娘的父母自然一口回绝。刘知远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纠集了一伙士卒把李三娘抢了回来,强迫成亲。李三娘的娘家最终也无可奈何,只得事后承认了这门亲事。不过成亲之后,刘知远倒是对李三娘颇为疼爱。
不久刘知远由于作战勇敢,升为偏将,成了石敬瑭的部属。在李嗣源和梁军激战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断裂,眼看就要被梁军生擒。刘知远将自己的马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掩护石敬瑭后撤。因此刘知远被擢升为牙门都校,并得到了石敬瑭的器重和信任。在李嗣源继位称帝之后,石敬瑭将刘知远要到自己的麾下,担任押衙,做了他的亲信。不久,又迁他为升马步军都指挥使。
李嗣源又调回康义诚,令他为六军诸卫副使,代替石敬瑭的职位。又令李从珂为凤翔节度使,加封潞王。四子李从益为许王,并加封秦王李从荣为尚书令,兼官侍中。
有人建议给亲王们分配师傅,宰相们惧怕李从荣,不敢派人,请他自己选择。秦王府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荐举兵部侍郎刘瓒给李从荣,李从荣即上表请选。李嗣源即命刘瓒为秘书监、秦王傅,鱼崇远为记室。
秦王府里的人员都是新进少年,轻浮放荡而好谄媚阿谀奉承。唯有刘瓒从容规劝,李从荣非常不高兴。刘瓒虽为师傅,李从荣以对僚属态度对待他。刘瓒自然心中不悦。李从荣也非常讨厌刘瓒,告诫守门人不要给他通报,因此很少和刘瓒相见。
不久之后,李嗣源又封皇侄天平节度使李从温为兖王,护国节度使李从璋为洋王,成德节度使李从敏为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