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七十七章 逐鹿无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逐鹿无言

王景范被任命为编定书籍官并没有引来什么特别的关注,作为科场状元以文学进身本是非常传统的仕途进身之法,若是才华出众在馆阁中熬个四五年外放一实缺,这馆阁升官捷径也就不枉走上这么一遭。这编定书籍官说起来对王景范的作用并不大,只是他在馆阁之中总算有了个明确的工作范围,而不像以前那样挂个空职。

编定书籍官的工作对王景范而言非常轻松,吴及提出的建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在吴及看来只要皇帝一道圣旨下来便可以解决馆阁藏书管理的问题,在王景范的眼中最多是从民间多收取一些古籍善本,对一些保存不善的书籍加以保护而已——只要是有些来头的馆阁官员看上三馆秘阁的那部藏书,总有一些办法可以弄出来,至于对一些藏书的保护也要受制于朝廷对三馆秘阁的拨款,没有充足的资金有何谈书籍保护?

吴及的上书只能略微改善一下三馆秘阁内的藏书境况,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治标”,对于三馆秘阁的藏书王景范同样也无法提出一个彻底“治本”的方法——并非是没有而是想要钻空子的人总有别的办法将一些珍贵书籍弄到自己家中,三馆秘阁的经费虽是充裕不过却大半用在了迎来送往上,对于书籍的保护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一个小小的三馆秘阁藏书都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整个大宋?”王景范悠闲的靠在椅子里,嘴中的话题却并不那么轻松。

去年十月刚刚被任命为原提点江南东路刑狱的王安石为度支判官之后不久。王安石向朝廷献万言书极力陈述当世之要务。这份万言书不仅在朝廷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就连士林亦是如此,而年轻士子最易为这份万言书所动。白沙书院虽不是大宋顶尖书院,但却集中着大宋各州府的考生。士子之间对这份万言书的讨论最是激烈。

对于王安石的万言书,王景范只是知道有这回事但却并不清楚万言书的内容——他手中的《全宋词》也只是在王安石的小传中提过这么一笔。他也是在这份万言书内容流传开之后才获得仔细研读的,也许是因为春闱在即,白沙书院的各地士子们只是对此进行一番讨论,王景范却非常郑重的嘱托蔡恕对其关注,看看士子们的看法。

王景范摇摇头对于王安石的万言书他从心底就不曾看好,因为王安石日后的经历使得他对万言书格外的重视,毕竟是未来帝国宰相的“施政方针”,可惜即便作为一个宣言其内容也未免太过空泛。从那“法先王之意”的字眼下。王景范更是预料到现在的王安石尚不足以与小传中所记述的十年后的王安石相提并论——现在的王安石对于阻碍变法的势力还是颇为顾忌的。

“如心兄,关于白沙书院承印三馆秘阁珍本的事情,富公已经应承下来,对于抄书之人的选拔亦要尽快安排好,尽可能的选择白沙书院内的考生或是学子,在待遇上可以优厚一些不用太过计较,当然在此之前必要的书法和文史考校还是必须的……”王景范说道。

蔡恕略微皱了皱眉头说道:“若是寻那抄书人倒也无甚难处,只是现在临近春闱若是照顾书院内的人,怕是会要误了见复的事情……”

“不怕。现在能够召集多少算多少,等春闱过后再多招些人,三馆秘阁的藏书典籍浩若烟海,这等事情不是一两天便可以完结的。景范打算在白沙书院中特设一部专门用来承接与三馆秘阁之间的往来。眼下书院中的名宿并不多,常驻书院的更是稀少,现下也不过是将三馆秘阁中的一些珍藏书籍借出来誊抄翻印。将来等书院名儒聚集之时,书院更可以此少见藏书作为基础编印类似《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那等大书……”王景范笑着说道。

蔡恕听后心头不禁一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王景范居然还有这等想法,四大书乃是大宋立国之后集中天下宿儒和经典编制而成。所取无一不精,参与之人无一不是当时名望之人,即便如此也是从太宗太平兴国初年一直延续到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才完成。如此大书莫要说超越,即便能够与之比肩也足以荣耀百世,王景范这等气魄他蔡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见复真是好大的气魄,恕不及!”蔡恕笑着拱手说道。

王景范摆摆手:“再难办的事情都是要走出第一步的,白沙书院建立不过两年,一切都需要积累。三馆秘阁乃天下藏书之冠,如非入馆阁不得门径常观揣摩,现下便是这么一个好机会。朝廷是不会给三馆秘阁在这上面有多少拨款的,白沙书院有这个财力正可全力将那些典籍誊录出来,十年八年之后书院必可聚集一些天下宿儒,到时登高一呼这大书也便水到渠成。这些都需要如心兄去经营书院苦心积累,劳烦了……”

蔡恕笑着说道:“若真的有这么一天,恕又有何劳烦之说,怕是天下的读书人都希望与恕一般劳烦吧!”

蔡恕是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出身的,当初他对王景范邀请他来负责管理白沙书院,最根本的缘由便是在于能够执掌一座书院也可以使他日后有留名青史的机会——白沙书院虽是初建,没有宿儒坐镇,更没有显赫的历史,不过却架不住王景范的财力支持,历史上有多少赫赫有名的书院都因为财力一关难过被迫中断,而重建者亦不在少数。

文人重名,蔡恕也不可能免除这点小心思。若是有朝一日白沙书院真的有能力自己编写一部类似《太平御览》那样的大书,他蔡恕必可留名青史。原本他对白沙书院的前途就很看好,而编写大书远比将白沙书院经营成天下四大书院要容易的多。

临近春闱大比。白沙书院依旧如同上次一般在京师城中地方租下了不少房间,更是将考生所需的一应物事全部置办齐备——不过这已经用不着王景范亲自操劳过问了。完全由韩慕雪来张罗,不能不说这些世家大族在人力积累上的优势。不似王景范几乎一人白手起家,韩慕雪只需说句话,下面自有人将其置办妥当,这些都是世家大族几十年甚至是百多年底蕴的积累。

韩慕雪虽然年岁不大但持家主内却是井井有条分毫不差,这除了从娘家那边陪嫁过来的各种仆役之外,也离不开她母亲程氏的教导——老丈人韩缜为人恭谨方正,为官为人品性自然是没的说,但若要居家过日子却是离不开老妻程氏,程氏虽没有韩琦之妻能够将整个家族的仆役训练的如同一支军队那么夸张。但亦是比寻常贵妇要强出太多,有母如此韩慕雪耳闻目染之下自然也是不差的。

看到妻子的表现,王景范则更加期待自己初到京师所收养的那批孤儿的表现——他不指望那些孩子都能够像俞樾和于文传那般优秀,毕竟父子两人十来年的培养才出了这么两个优秀的人才,岂是他随便收养一批孩子就可以达到那般水平?王景范只希望这些孩子中能够出几个帮自己跑腿办事的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他现在还不到二十岁,只要身体健康不出什么问题,他日后官场上的路还漫长的很,有的是时间和耐心等待自己所培养的人才慢慢成熟起来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

虽然王景范所收养的孤儿当中到现在为止还看不出有人能够胜过俞樾和于文传。但是京师毕竟远不是渭州那样的小地方所能够比拟的,这些孩子的见识可比当年于文传他们要强得多。当然这一两年还看不出一个人的潜力如何,更何况这些孩子也并没有如同于文传等人那样一直处在王景范父子身边,他们还正在进行必要的基础教育。等王景范在京师官场上稳定下来之后就要亲自考核他们,根据他们的状况来决定他们的未来。

于文传和俞樾都参加这次春闱科考,连带狄惠也试着凑这个热闹——狄惠显然在才学上不及前两人。不过科举这种事不是谁的才学更高谁就一定金榜题名的,更多的还是要看考生的运气。王景范自然希望他们三人能够一鼓作气通过这次科考顺利的取得功名。也好早一步步入官场发展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根据朝廷最新的法令从王景范这一科开始进士的仕途晋升就已经大不如前了,于文传和俞樾即便年轻幸运取得功名。若无特殊的机缘没有五六年的时间恐怕是无法回到京师,若要按部就班的达到王景范这个水平至少也需要十年的时间。王景范调进京师入馆阁正好抢在这条法令颁布之前,这就是个人的际遇,于文传三人虽不能说今科金榜题名,但若能够侥幸通过科举搏得功名便是抢先一步,哪怕日后按部就班的升迁凭借年龄优势也可以远胜同龄之人一筹。

王安石的《万言书》让王景范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位以“拗相公”而史上留名的王安石上书虽未得朝廷的任何响应,但王景范却真真切切的感觉到王安石的声望在快速上升,若不是碰到朝廷春闱在即,王安石的这篇《万言书》势必会掀起一阵风潮。王安石的《万言书》确实极得年轻人的追捧,也难怪书中所载年轻的神宗皇帝在初掌大权便启用王安石义无反顾的开始变法,相比之下王景范深切的感受到自己若是不能在日后的十年里在声望上赶超王安石,哪怕是官至宰相在面对强势的王安石之时也没有几许胜算。

王景范自问还没有吕蒙正那份七年便拜参知政事进入执政圈的本事,他唯一的优势便是年轻,而王安石的小传中有“独负天下大名三十年”之语。这蓄养声望的本事王景范比不过,他也不屑用三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三十年之后王景范就算有翻天的本事也弥补不了党争遗祸,与其为王安石处理后事不若先下手为强与其并争一时长短。

“铛铛……”一阵如同雨打芭蕉一般的铁器撞击声连绵不绝。王景范与宋端各持一杆铁枪相互攻伐,两人你来我往将铁枪挥舞的如同急速旋转的车轮一般。相互交击之时不时蹦出火花来,不远处的廊道上狄惠、于文传和俞樾三人则是冲着两人指指点点的说些什么。

王景范收了狄惠和狄说这两个学生除了加强与狄青之间的关系之外。最大的好处也便是能够从狄惠这里接受正规的军队武学——长枪可是他从未使用过的武器,在来京师前他与宋端所使用的兵器都是约尺许长短的短剑,宋端进了军队除了在徒手和箭术上占优势之外,这长枪一项可是如同王景范一般重新学的,仗着从小打下的功底进步神速远比一般士兵要强上许多罢了。

宋端的武艺长进极大,军中枪法虽是简单不过有狄家照应自然是跟随一些军中高手受教。宋端本就武艺高强加上狄家也有心栽培,在上个月宋端便刚刚升为建威军第四指挥下的副都头——原本宋端从军之时本是个右十将,上面还有个军头,不过恰好第四指挥并无军头一职。便宜了宋端直接跃上都头的职位。

宋端从军之后就已经超出了王景范的能力范围之外了,他若是文官以王景范今时地位尚可谋划一二,可是军中自成体系宋端升迁王景范几乎无法干预。不过狄青似乎已经明白宋端从军的目的,已经暗中筹划好了——建威军的第四指挥不仅没有军头一职,就连指挥使也是欠缺的。当然一军指挥使不可能太长时间有空缺,这种中级职位的军职缺失已经足以进入文官阶层的监控之下了,久日不决之下定会有文官上书请示,甚至更会有可能被文官在关键时刻拿出此事来攻击武将治军懈怠。

都头在宋军武将序列中已是最微末的所在,不过宋端的际遇已经是常人所难比拟。这也是狄青运作有方为宋端挑选了建威军这个好地方。太祖太宗本着“内外相制”的原则在京师驻扎数量众多的禁军,到现在仅京师一地便驻有禁兵六百八十四指挥,而整个北方也不过才一千指挥出头,每个指挥按例规定是兵力五百人。不过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指挥都是不满此数的,甚至龙卫军一指挥不过才二百多人,宋端所在的建威军是当今皇上在位时组建的要好一些。第四指挥不过也才四百六十余人,这就给宋端升职带来了很多机会。

宋端武艺好又有王景范父子从小教授一些兵法战策。虽然个人资质不行却也懂得脚踏实地,此时又有狄青这位军方大佬做后盾。加之王景范对他的支持,宋端待人一向豪爽不吝啬钱财同僚相处甚是融洽,自然军职升迁远比常人要快得多——即便是个庸才,在有强力人物做后台的情况下,只要不过分张扬得罪同僚,若非到了高级将领这一步自然是升迁之途无比顺畅。枪法是宋端吃饭的技能,王景范自然是不可能如同宋端那般只要有空闲便勤练枪法,不过他却是天生巨力,一力破十会任凭宋端枪法森然有度,一杆铁枪杀入其中便破了宋端百般努力。

“先生真是好身手!”狄惠在一旁笑着说道。

王景范将铁枪递给宋端摆摆手说道:“无非是力气大了些,无甚稀奇之处,耻夫的枪法可比我强的太多了。不过这战场上可不会讲这个,耻夫亦要勤练不怠……”

狄惠本是想说王景范若不从军实在是可惜,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不就是因为从军地位低下才弃武从文的么,是以话到嘴边愣是改了口。说来当年王景范父亲发现自己儿子身负怪力这个天赋的时候,也曾想过若是习文不成便从军,就算自己对于军事方面几乎一无所知也刻意的培养王景范从小熟读各种兵书战策,只是在宋朝这个文官集团空前强大的时代,武将之途无比崎岖坎坷,一代名将狄青尚且落了个如此下场,王景范父子对于武将一途实在没有什么信心。

即便如此,王景范对于个人武艺方面的追求丝毫不逊色于他对权位的兴趣,按照父亲“人生在于运动”的说法,习武之人的身体状况大体上是要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强得多,这不仅表现在体魄上,更多的还有精神状态,可以使王景范能够长久的保持清醒思考问题的状态。也是受此影响,白沙书院是非常提倡学子进行各种运动的,诸如蹴鞠、箭术、骑术、武术乃至频繁的组织郊游活动,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但年轻人好动白沙书院的种种措施并没有引起学子的反感,似乎还受到了更多的欢迎。

宋端与王景范已相处十多年对他的情况自然是非常清楚,虽然自己苦练枪术仍旧不能在王景范手下走过几个回合,到也说不上什么灰心沮丧,只是对王景范这般天赋神力他也只能暗叹羡慕。宋端知道王景范他们走的路与自己截然不同,自己从军与王景范步入仕途几乎是相差无二,但两者相差已经不是道理可以说得清楚的,在他心中则更希望王景范一路青云直上这样对自己也有莫大的好处。(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绝对一番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我就是能进球明日之后长生大秦道尊天道罚恶令秘巫之主我夺舍了魔皇我在诸夏当大王世子的崛起功法修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