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啊,如果某一天你受到了神的启示,是否会心情十分激动?然后神让你把他的指示写下来,告诉世人,那么,你在写的时候,是否得回忆神的指示?回忆就会带来一些误差,万一当时没理解透彻呢?
况且,神的启示最多也是“说”,受命者也是“听”,这交流中就可能存在误差,所以很容易以“记音”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以“表意”讹传。
在下笔的时候,受命者肯定会思考,该以第一人称写还是以第三人称写?以第一人称写,就是“我说怎么怎么样”、“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以第三人称写,就是“神说怎么怎么样”、“主说怎么怎么样”。
所以,我们看到《圣经》中有很多以不同人称表述的内容,这也是因为作者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再者,《圣经》中的内容的语气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创世纪》中,“神说应该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像这样的表述是基本没有感*彩的;像上帝把人类“必将逐于万邦”、“你们终将复国,回到耶和华的身边”等,这样的表述语气非常强烈。
也许神的指示很多时候都是平淡像复读机的感觉,那么以怎样的语气来表达神的指示,这也是不同作者在转述神的启示的时候的不同拿捏。
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身份,尤其是教会的,在转述神的指示的时候,是否会参杂自己的主观意志,以便利于传教,或者便于提高自己的威信?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总而言之,《圣经》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文字作品,更不是标准的史书,也不是史书的注释本,因为它跟宗教搅和在了一起,所以其中会参杂大量的主观成分。
一部宗教典籍的首要作用,在分享一些真理、历史的同时,就是要保证宗教的威慑力,所以,以《圣经》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世界,显然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圣经》的拉丁语名字叫做《Bilia》,我们将《Bilia》翻译成《圣经》的依据是:我们汉字中的“经”,指的就是文字作品的集合,可以是“选集”,可以是“丛书”。
《Bilia》是一部“经”,这个定位很准确,而这部“经”没有什么特别的名字,难道音译成《比利亚经》?显然有点不合适。
在基督教的世界中,凡是跟上帝相关的事物,都会加上一个礼节性的前缀,例如英语中的“San”、“Holy”,就是“圣”的意思,于是《Bilia》被翻译为《圣经》。
另外,我们从《希伯来圣经》的名字,和基督教《圣经》的名字上也可以发现二者的区别,虽然二者在绝大部分的内容上都是相似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旧约》“参考”了《希伯来圣经》。
但是,既然二者的名字不同,那一定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希伯来圣经》的音译是《塔纳赫》,拉丁语的《圣经》是《Bilia》,t和b是两种发音习惯的声母,不可能会混淆。
两者的元音也不同,一个是a,一个i,都是开音节,发音有明显的区别。
结合上古时期,世界语言相似性可以断定,《Bilia》不是《塔纳赫》的翻译版,不同的命名就是为了彰显《Bilia》的独创性。
可是,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没什么区别,大部分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述方法不一样,可能最大的区别就是语气不一样吧。
《旧约》要比《塔纳赫》的语气更其强烈一些,读起来更吓人,我想,这应该与两者的受众不同有关。
《塔纳赫》是对犹太人的,上古时期的希伯来人还是比较“听话”的,而《旧约》的受众是新皈依的信徒。
那么,《圣经》中所表述的内容是否具有可信度呢?《圣经》是否可以用来考据世界历史的起源,考据人类的起源?
我要强调的是,《圣经》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基督教阵营的一家之言,如果仅以《圣经》为依据去考据世界历史,是偏颇的,是不准确的。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其中的主观成分,抽离出其相对客观的表述,并与其它涉及上古世界的典籍对着看,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圣经》最初版本一定是由造物主们写的,但是,编写《圣经》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它成为宗教的指导教材,而更像是科学家的科研日志。
就像大家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船长会写《航海日志》,探险家会写《旅行日志》,我们现在也在写“工作日志”一样,科学家也会写关于他们关于科学研究进展的日志,例如今天做了点什么,今天发现了点什么,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等等。
于是,我们就看到《圣经》混乱的排版,东一句西一句,上帝居然会“呼喊”他们的试验品亚当夏娃,就好像实验室跑丢了小白鼠一样着急。
上帝有很多内心的独白,例如描述希伯来人怎么怎样那些,那表述方式就像一个搞科研心理有点轻微压抑而导致的变态的怪蜀黍,就好像科学家本来想让小白鼠踩踏板,结果小白鼠顺便在踏板上拉了一泡屎,于是科学家很愤怒很尴尬,把小白鼠都拉到其它培育箱,告诉他们等听话了再弄回来。
还有很多描写上帝对亚当、诺亚等人类的主观感情态度的,上帝明显处于一个高高在上的观察者的姿态。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创世纪》中所创造的人类,并不是全人类,而仅仅指的是雅利安人。
按照科研的基本思路,研发新产品一般都会先小批量试验,然后出个成品,经过实验环境模拟观察,得出可行性结论之后才会大批量生产。
我们反观女娲造人的传说,刨除拟人化和夸张的成分,女娲造人最开始就不是造一个人,而是捏了很多,后来觉得太慢,于是用泥巴撒一片。
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所掌握的造人技术,不再停留于试验阶段,已经进入了大批量生产的阶段,同时,这也说明了,在大批量生产之前,以女娲为代表的造物主必然已经进行了可行性实验。
雅利安人因为基因上的各方面指标都很高,虽然创新,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先进行小批量实验,结果试验品擅自跑出了实验场,其造物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谁知道那条蛇是不是上帝为了规避责任而雇的“托”?
那么,《圣经》中的“上帝”究竟是谁?
希伯来文、罗马字:havah,意思是“变成”。
亚拉姆语:Alaha。
阿拉伯文:Allah。
罗马字转写:YHWH、YHVH,读音是“哈多那以”,意思就是“主”。
英语:Jehovah,读音“耶和华”,不过更准确的“雅威”。
希腊语:θε??,用于新约原文,指的既是男神也是女神。
希腊文、罗马字:theos,读作“宙斯”。
拉丁文:deus,词源是印欧词根里的*deywós,意为“天上的”。
英译:LordGod,词源是印欧词根里的*ghau,意思是“呼喊”。
“Lord”这个词,本来就是个字根,意为“天上的、至高无上的”,“god”也是个字根,意为“神”,“LordGod”合起来才指的是宗教中的最高神,同时第一个字母大写,一般神都可以用god。
我们之所以将基督教的最高神LordGod翻译为“上帝”,这是出自《尚书》。
例如,《尚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此外,还有多处使用“上帝”这一词汇,“上帝”这个词本是一个传统的词汇,用来代表最高神,“三皇五帝”是人类的中央帝,道教中的“玉皇大帝”是多种神的意象的集合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