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房州城内的淮西兵也听说了大营内发生了变故,主帅贝大人已叫人杀了,只因领兵的头领被林清催了,故而一直按林清的命令,不准属下乱动,那些兵士只得在房州东城里焦急地等候消息。
林清去了淮西兵大营后,刺史刘佑中也回了府,只是因为担心城中的淮西兵生事,因此留下司兵参军赵千军和那些淮西兵的头领在一起,他让赵千军一有消息,立即向他禀报。这时赵千军就将淮西兵主帅已死、马上就要发生内讧的事派人禀报了他。
刘佑中先是大喜:林公子的劝说倒起了作用,淮西兵如今内讧了起来!随即大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淮西兵要是互相打起来,房州也会跟着倒霉,不禁暗地着急。
房州城里这时消息已经传得满天飞,说林公子将淮西兵说得退走了,纷纷到刺史刘佑中这里来报喜。刘佑中哭笑不得,于是就确切的消息说了,众人心中这才又开始害怕。
夏时天家中,先是听到了淮西兵撤走的消息,家中所有的人都万分高兴,莺莺想到林清既然将淮西兵说服了,他自己一定就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等到后来听说淮西兵正要内讧,就又担心起来。夏时天、林苇、林清的表哥、表妹以及涂成也是忧心忡忡,广陵王李淳却安慰大家道:“大家放心,既然他有本事将淮西兵说得内讧,自然也能说得他们不打。”
淮西兵大营内,此刻是叫嚷声、咒骂声一片。忠于吴少诚的李佑等人带着手下兵士,将董重质和林清等人围了起来,想捉拿董重质回去,向吴少诚谢罪。董重质的手下立即又将李佑等人围了起来。那些没能进包围圈的散兵游勇,就在外面吵闹。这时已听到了兵刃碰撞的声音。
林清此时虽将眼睛里的血揉出了大半,但还是觉得生疼。他见情势危急,再不出面劝说,只怕立即就会打起来,于是来不及顾自己的眼睛,努力张开一线,对李佑叫道:“李将军,若真的内讧,你可有把握取胜?”
李佑看看身边的人,又看看董重质的人,自己的人比起那些想要归顺朝廷的人来,只怕是太少了,于是就不做声,身边人见头领被林清一句话问得低了头,这时也静了下来。董重质见林清一句话就将李佑说得没了言语,心中就起了希望:只怕林公子真的能将这场争斗化解。
林清就继续对李佑道:“李将军,你虽已将董将军包围,但是即使能杀了他,你和身边的人也跑不掉。大家以前都是同僚,并肩作战,可谓兄弟情深,如今却要同室操戈,无论是谁死,活着的人心里都不会高兴。”
一番话说得淮西兵都安静下来。
林清就道:“所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既然李将军愿意忠于吴少诚节度使,董将军愿意归顺朝廷,那就不如各行其志,愿意留下归顺朝廷的就留下来,愿意忠于吴少诚节度使的就离开房州回淮西。虽然诸位没有完成吴节度使的命令,但诸位回去后,吴节度使想到诸位忠心可嘉,不但不会处罚诸位,反而会嘉奖各位。如此结局,总好过手足相残!”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李佑和身边人听了,暗地点头,觉得这是如今最好的办法了。董重质自然也愿意如此,于是就和李佑说好,愿意回去的去大营东面,愿意留下归顺朝廷的去大营西面。
两人同时派人去问房州东城的兵士,这些士兵听说后,一哄而散,赶紧跑回大营。
刘佑中听说城里的淮西兵走了,心里这才放心。他本想立即命人关上城门,转而一想,如今形势十分微妙,若关上城门,倒着了痕迹,说不定对林清劝降不利,再说城墙上还有一个大口子,城门关上也是没用,当即传令,城门大开,不可随意关闭。
淮西兵这时在大营里分成了两部,那些家小在申州的兵士都留了下来,足足有一万多人。有些淮西兵家小虽然还在吴少诚手上,这时就关照军中的兄弟:“你们回去,就说我战死了。”然后加入到归顺朝廷的队伍中来。吴少诚听说这些人战死,自然不会为难他们的家小了。
这些人倒有几百名。
人分好后,李佑就和董重质互相话别了一番。刚才两人刀剑相向,互相要置对方于死地,但分手时却有点不舍,想到从此以后,各为其主,说不定大家在战场上也会遇到,两人想起以前的情谊,都有点伤心。
李佑带着人马滚滚而去后,董重质和林清回到大营。林清这时才请董重质找人打水给自己洗脸。用水洗了眼睛,疼痛才轻了些。他赶紧骑马回去报信。
刘佑中正在担心,得了消息后大喜过望。听林清说完事情经过,他立即追问道:“你说的那位董将军可是三十几岁,名叫董重质?”林清点了点头,刘佑中更加高兴:“贤侄,他可是吴少诚手下的名将!你说服他归顺朝廷,功劳不小!”
他想到自己不但大难不死,而且还让吴少诚手下一位名将带兵归降,心中是喜不自胜。虽说这些事是林清做的,但好歹他是房州的头。朝廷要是知道,这番封赏定然不小,说不定立即就能上调他回朝!
他立即带着一班官员,出城迎接董重质。此时迎降事大,林清不敢回家,派人给家里、师傅报信后,就带着刘佑中出了城。
刘佑中见到董重质,紧握住他的手,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欣喜,又是激动。董重质倒是先向刘佑中谢了扰民之罪,刘佑中赶紧道:“董将军,不用再说了。你弃暗投明,本官回去后,一定立刻上奏朝廷,保举董将军。董将军,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将来董将军定然前途无量,本官以后还要董将军照顾呢。”
董重质赶紧谦虚了一番。大营里的淮西兵想到从此之后,自己就成了官军,做起事情来,就可以光明正大,这时也是十分高兴。
房州城里的人这时才得了准确消息。立即满城都轰动了!那些在刘佑中身边听了林清向刘佑中叙说事情经过,却没跟刘佑中出城的衙役,就将事情经过大大渲染了一番。顿时一传十,十传百,淮西兵大营里发生内讧、主帅贝大人被董重质一刀杀了的事,最后被传成了林清挥刀砍了贝大人的人头、威震三军,淮西兵慑于林公子的威严,不得不投降。
有人奇怪:“林公子文质彬彬,倒不象是这么勇猛的人。”
有人就解释:“真人不露像!林公子的勇猛,不过平时看不出来而已。他可是英义社那班小霸王的头,你想啊,那班小霸王多厉害,林公子能做他们的头领,自然是比他们还要厉害!”
袁公肃得了林清的信后,又是惊奇,又是欢喜,惊奇的是自己的爱徒居然能建如此奇功,欢喜的是袁门总算后继有人。
夏时天和林苇听说了后,想到内侄居然救了满城人的性命,对这位内侄就越想越是喜欢,夏时天哈哈大笑,林苇却哭道:“我早就知道清儿会有大出息的。我早就知道的。”
莺莺这时是喜上眉梢,想到相公不但没事,还单身匹马,劝服了几万淮西兵,高兴之余,对自己的相公从心底里佩服起来。以前她心里,只是对林清爱恋,如今却是又爱又是万分服气。秋菊在旁边一脸的引以为荣:“我们姑爷,那是房州第一人啊!”莺莺听了,心中更是高兴。
涂成这时对林清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悄悄对广陵王道:“王爷,这趟房州没有白来吧?”李淳笑了笑,心里暗地点头:自己真的没看错人,清弟果然是才不世出,以后有他在身边,自己还怕什么伯父?
消息传到汉水帮,任尔飞是不停地嗟叹:“想不到林公子居然有如此本事!”李虹心里先是一阵轻松:幸好这淫贼没出什么事!高兴之后,随即又有点嫉妒。范妮儿自从听说林清去了敌营、急火攻心之下吐血后,一直躺在床上休养,这时听说林清没事,她高兴得哭了起来,病也全好了,当即就要去夏时天府上看望,被李虹拦下了:“等病全好了再说。”
报信人对舒王李谊施礼后道:“王爷,房州城已被淮西兵攻下了!”
李谊心中大喜,脸上虽然未动声色,手却轻轻地在腿上拍了一下,然后道:“他可被捉住了?”
报信人却摇头:“没有。”
李谊微微皱眉:“吴少诚的手下办起事来,倒不怎么利索。”转身对身边的礼部侍郎李齐运道:“实在不行,我们再想个办法,暗中帮他一下。”李齐运李大人连连点头。
报信人这时有点犹豫,想说话却有点不敢,李谊见他神色不对,就问道:“还有什么事?”
报信人道:“这个,王爷,再帮他也没什么用了,因为淮西兵已经在房洲投降了!”
李谊惊得站了起来:“什么?!”
李齐运也是大惊:“投降?淮西兵怎么会投降?韩全义韩大人已经答应过我,会百般从中阻挠,最少在一个月内,不派救兵过去。难道他怕出事,还是派兵了?嘿嘿,他这个帅位,可是我们举荐的,他居然不听我们的话!”
报信人赶紧道:“韩大人倒是听话,确实没派兵过去。”
李谊惊奇道:“那淮西兵向谁投降?”他一脸嘲笑:“难道是向房州刺史?嘿嘿。”李齐运也笑了一下,几万淮西大军向兵力只有一千多的房州刺史投降,那也太可笑了。见舒王的脸色十分难看,李齐运赶紧收起笑容。
见李谊脸色难看,报信人有点害怕,道:“王爷,淮西兵,确实是,向房州刺史刘佑中投降的。”
李谊吃惊得上前两步:“什么?!”这次李齐运也惊叫起来:“怎么可能?!淮西兵的主帅难道吃错药了?”
李谊努力定了定神,然后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城已攻下了,淮西兵好好地怎么会投降?居然还是向房州刺史!”
报信人赶紧道:“属下收到消息说,城破之时,房州城里忽然出来一位书生,单骑进了淮西兵大营。他一番劝说,淮西兵内就起了内讧,吴少诚的心腹贝大帅被淮西名将董重质一刀杀了!于是淮西兵一部分归顺了朝廷,一部分逃回了淮西。”
李谊重新坐下,叹了一口气:“这个书生究竟是怎么说的,居然将淮西兵劝得投降了?”
报信人就道:“属下听那些逃回去的淮西兵说,他当时的说辞是‘两可降’。”就将从淮西兵那里听来的林清当时的说辞说了一遍。
李谊喃喃自语:“两可降,两可降,嘿嘿,我听了也会心动,怪不得那董重质会临阵倒戈。”停了一下,才问:“这个书生,叫什么名字?”
“听逃回去的淮西兵说,他叫林清。据说那个守城时只攻对方云梯的主意,也是他想出来的。”
李谊坐在椅子上,反复念着林清的名字:“林清,林清,嘿嘿。”
李齐运在旁边道:“林清?以前倒没听说过。王爷,淮西兵有两可降,我看这位姓林的也有两可杀,坏我好事,一可杀;不能让广陵王有如此的帮手,二可杀。”
李谊点了点头,随即又道:“不过不用急着动手。若是此人能为我所用,倒是不错。”
李齐运察言观色,这时就道:“要不过一阵我们派人去房州招纳他?”
李谊摇了摇头:“不用。再过一阵,就是十月,那时各地举子会来长安应考。他既然是书生,也会前来,那时再说也不迟。嘿嘿,如果他不肯为我所用,杀之!”
淮西兵归顺朝廷后,房州城内外庆祝了两天。房州城内的士绅如流水一般,到林清家里来拜望,人人都带了重礼,感谢林清救了满城人的性命。林清想不收,这些人就觉得林清看不起他们,林清无奈,只得收了。
以前他和莺莺成亲时收的礼,他想到以后要还,一直存放在姑父家里,如今收的这份礼,倒没有还的必要。
董重质见林清如此年轻,就有这般见识和胆略,觉得他绝非池中之物,只怕自己将来还要借他之力,因此和他加意接纳。
淮西兵在房州城外驻扎了两天,山南东道节度使于由传下令来,让董重质带兵去襄州,在自己帐下听用。刘佑中刺史带着房州父老犒完军后,董重质就按照于由大人给的行军路线,带着大军上了路。
第二天,走到一排山中,董重质朝那山看了看,只见一条小路,在群山中穿过,形势十分险恶。董重质是个名将,对地形一向在意。看了这片地势后,他不禁暗地点头:要是要人趁着自己行军,在路两旁的山上埋伏一队人马,那自己就会凶多吉少。
于由节度使只给了他两天的行期,董重质想到山南东道内没有敌兵,怕耽搁了,也就没命人去周围哨探,当即命人紧急赶路。
一万多人刚刚进山,忽听路两旁的山上号角声忽然大起,接着箭就象雨那样,从山上射了下来。淮西兵顿时死伤无数。董重质大惊:是什么人伏击自己?朝山上一看,却是朝廷的兵马!
董重质赶紧命人朝山上喊话:“如今我们已经归顺朝廷!山上的人不要误会!”谁知山上的官军却大笑道:“杀的就是你们这些反叛!”此时山上箭不但射得更密了,滚木、擂石也扔了下来。
董重质赶紧命人抵抗,只是形势实在不利,反抗也是没用。他朝山上仔细看了看,只见山头上立着一人,正是以前和自己对过阵的山南东道节度使于由的儿子于季友!淮西兵将士临死前纷纷对董重质怒道:“董将军!你骗我们!你骗我们!”
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兵士一个个丧命,董重质心如刀绞,又内疚万分。他赶紧命人跟着自己向山外突围。好不容易逃到山口,山口中埋伏的人马又杀了出来。
董重质大怒之下,奋力拼杀,终于杀出了重围,只是身上被射中两箭。一万多人出来,此时却只剩下了他一个。
董重质策马一路狂奔,心中悲伤、刺痛不已:自己一心向要归顺朝廷,没想到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这时身上的箭伤发作,他眼前一黑,立时从马上栽下来,掉到路边的沟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