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收拾残局(中)
羽林军和长安都护府,都是郭虎禅必须安抚下来的,毕竟他们虽然最后或倒戈,或投诚,但总归是心有不安,不解决了他们心中芥蒂,以后迟早会生出事来。
一整个上午,郭虎禅都抱着儿子,先去了羽林军的营地,接着又去了四处城门的守军军营,一上午的风雪,让那皇城的余火也渐渐地熄了。
把人心都拉住之后,郭虎禅面对着长安城里如今的窘境,到也是有些头疼,长安城在郭元佐手里的时候,就已经和外界断了联系,全靠城内储存的物资支持全城用度。
几个月下来,哪怕长安城的大仓贮存再多,那么多人口的消耗却是个天文数字,虽然城外大军进城后,第一时间就控制住了那些仓库,但是连夜统计后的数字却是不容乐观,起码这个冬天尽管能撑下去,不过分到普通人的口粮恐怕不会太充足。
烧着炭火的大帐里,郭虎禅看着来向自己禀报的李林甫等人,想了想后道,“粮食,木炭,这些最重要的物资,优先保证普通百姓,至于那些官宦商号,不用管他们。”
“是,陛下。”李林甫应声道,他知道皇帝这是打算拿那些官宦和商号开刀了,实际上城内物资不够,那只是官仓罢了,如果算上那些官宦人家和有钱的商号,其实长安城要撑过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困难。
“去把廷尉府的人带来见朕。”李林甫离开时,郭虎禅朝身边的亲兵吩咐道,让出帐的李林甫脚步也不由一慢,这时候就让廷尉府那些御史过来,只怕是要对长安城里的那些官宦和商号抄家以补充国用了。
说老实话,长安城里那些官宦和商人的死活和李林甫毫无关系,更何况自修文年间以来,官shānggōu结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不少官宦和商人所赚的钱可是没有干净的,把他们给抄家了,百姓说不得还会拍手称快。
李林甫唯一担心的是,皇帝这么做会不会让长安城里的那些官员人人自危,毕竟他们虽然对长安城进行军管,可具体到下面的一些民事,还是需要那些中下级官吏来办事。
不过李林甫很快就把这想法抛到了一边,皇帝怎么做,必然有那么做的理由,就和过去那样,皇帝到现在为止,还从来没有错过。
李林甫刚离开不久,几个如今在边上军营里住着的士子们推举出来的领头这时都是腰别长剑,昂首tǐngxiōng,一脸jī动地进了皇帝大帐。
一共五名士子,当他们进帐时,第一眼看到了当日在广场上曾经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过的那些廷尉府御史,而且个个身上带伤。
郭虎禅这时正坐在大帐中央的上首,那五个士子虽然有些吃惊那些廷尉府的御史为何在此,但还是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一起朝郭虎禅行礼,他们尽管都还是没有被授予官职,不过进入太学,就已经意味着他们是帝国官吏体系中的一员,是郭虎禅的臣子。
“军中不必多礼,坐吧。”郭虎禅朝那五名士子道,他久在军中,战场上不知走了几遭,杀人过百,他手下那些士卒都是百战精锐,自是习以为常,不过这五名士子却是头一次碰到,坐下之后被郭虎禅目光扫过,难免心中战战兢兢,以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那些廷尉府的御史,看着那几个正襟危坐,在皇帝的目光注视下甚至额头渗出冷汗的士子,倒也没有笑话他们的意思,他们刚才来的时候,也没比这些士子好上多少。
皇帝身上的煞气太重,这是那些御史们心里的念头,不过好在皇帝虽然煞气很重,但是性格却并不暴戾,实在是帝国之幸。
“不必紧张。”郭虎禅开了口,朝那几名士子示意他们可以轻松些,这时候边上自有虎贲营的士兵为他们送上了滚茶。
“多谢陛下。”五名士子仍旧像是僵硬的机械一样接过了茶,然后一起谢过之后齐齐喝了一口,不过之后就变了脸sè,因为这茶实在是太苦了。
“这是军中的茶砖,虽然苦了点,不过驱寒暖胃,功效不错。”郭虎禅朝那几名士子说道,接着端起案上的大碗,浅浅喝了一口,这种茶汤,里面放了红糖生姜,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不过在冬天却是相当不错的好东西,回鹘和薛延陀这样的草原民族最喜欢这种茶砖,仅次于烈性白酒。
五名士子在太学里平时喝习惯了炒制的清茶,这种味道浓重又怪异的茶砖所煮的茶汤,哪里喝得下去,不过郭虎禅这个皇帝都自在他们面前说这茶不错,他们也只有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今日朕找你们来,却是有事要让你们去做。”让那五名士子感到振奋的是,皇帝很快就说起了正事,这让他们口中那股苦味也一下子淡了不少。
郭虎禅说得并不多,意思也很简单,廷尉府人手不够,要士子们帮忙,一起调查城中那些残民而féi的官吏,把他们全部揪出来,接受国法的制裁。
“陛下,我等士子必定竭心尽力,报答国恩。”五名士子互相看了眼之后,都是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帮廷尉府一起调查那些官吏,事后便按照才干功绩实授官职,这可是一条仕进之途,没人会愿意放弃的。
“朕等你们的好消息。”郭虎禅朝五名士子和那些御史们说道,城中那些多靠不法手段而身家巨万的官宦人家,也是时候叫他们吐出这二十多年里巧取豪夺的民脂民膏和从国家那里攫取的财富了。
廷尉府的御史们和五名士子鱼贯退出大帐,每个人脸上都有些兴奋,尤其是那些御史,以前郭元佐利用他们廷尉府,这一回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这心境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士子离开不长时间,郭虎禅在大帐里,不过片刻时间,就听到那些士子营地里传来的欢呼声。
郭虎禅不禁脸上lù出了几分笑意,只要这些年轻的士子还没有被腐蚀,帝国迟早都能恢复到过去的盛况。
“来洛,你挑五百人马去廷尉府听用。”想到廷尉府的人手未必够用,而那些士子虽然人不少,可毕竟不是行伍出身,郭虎禅回头朝来洛吩咐道,在他的计划里,这一次对长安剩下的官吏进行大清洗是至关重要的。
“是,陛下。”来洛转身而去,王昌龄看着他离开,本来有些话想说,可想了想还是忍住了,不过却正被郭虎禅看到。
“少伯,你有什么话想说,但说无妨。”郭虎禅朝王昌龄道,王昌龄是凉州子弟,算是他的老班底,尽管身入军中,不过他还是觉得王昌龄更适合做文官,因为他的刚直,帝国的官场不需要修文年间的那些风气。
“陛下,这般做的话,会不会让城内局势又变luà昌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他相信廷尉府的御史们不会徇sī枉法,可正因为这些御史铁面无sī,手段强硬,他才怕会出事,修文年间以来官场风气恶化,吏治开始败坏,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更何况他们才拿下长安城,郭元佑死前疯狂了一把,大半座皇城被付之一炬,这重建的工程不但需要城中的那些出卖劳力的百姓,也需要那些中下级的官吏。
“整顿吏治是迟早要做的,与其留到以后做,不如现在做。”郭虎禅朝王昌龄说道,他清楚王昌龄的顾虑,不过这一次实在是机会太好,如今整座长安城都在军管之下,昨日皇城之变,那些够资格有能力串联下面的官员都被缇骑司除去,而且时节也已入冬,正好是一年中事务最闲暇的时候,这个时候整顿长安城的吏治所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被皇帝看着,王昌龄这时也不由仔细思考起来,他不是什么笨人,很快就明白了皇帝为什么要在此时用廷尉府去整顿吏治,修文年以来,官僚系统膨胀得厉害,不说那些贪官污吏,光是一个人浮于事就足以叫帝国国本动摇,长此以往不是好事,不如趁这次机会,连那些官吏通通清理一遍,不然的话等到大局稳定下来,再去做这件事情,只怕又会生出些bō折来。
“夫战,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这次是朕一鼓作气解决吏治的良机,朕岂能放过。”郭虎禅朝已经有些明白的王昌龄道,他没有太多的功夫去和那些官僚扯皮,正所谓luàn世用重典,沉疴需猛药,长安城是帝都,帝都的官场被一扫而清,地方上自然难以为继。
“陛下远虑,臣惭愧。”王昌龄沉声道,皇帝的做法虽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阵痛,可是对于帝国的长远来说,却是件好事情,“只不过如此一来,只怕皇城重建,却需要过上一段时日。”
“太祖皇帝当年从辽东起家,靠的是军势席卷天下,不是一座未央宫,对朕来说,皇城重建,并不重要,重要的人心。”郭虎禅拍了拍王昌龄的肩膀,笑了起来,然后道,“你带人也去帮忙,记住不要让廷尉府太过luàn来。”
“是,陛下。”王昌龄心中感动,大声应道,皇帝对他推心置腹,他惟有尽忠以报,才对得起皇帝陛下的这番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