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饭,把马车上的土坯卸下来,车老板子又领着一,继续跑运输,因为南洼子没有黄土,所以还要拉来黄土和麦鱼子啥的,再加上几万块土坯,够他们忙活几天的了。该章节由{中文网}提供在线阅读
剩下的人安置驻地,然后就开始挖地基。鹅棚、鸭棚的地基不用太深,半米就够用,为了坚固,地基还要用石头垒砌,地面部分再用土坯。因为鸭鹅都不像小鸡,上不了架,所以不用太高,有一米半就够用。
另外还要盖上三间房,毕竟不能常年住马架子,鹅厂以后需要几个人管理,也得跟过家一样。这个地基就要深一些:一米二,先沉沙子,再垒石头,然后再用土坯垒墙,一点不能糊弄。
胖子转了一圈,又选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说:“这里就当茅房。”一百多号人呢,吃喝拉撒,不能满地摆地雷啊。
李六爷一看就连连摇头:“胖子,你是没安好心啊,咱们这个地方竟刮西北风,你非得把茅楼建在这,天天想叫大伙闻味咋地?”
胖子挠挠后脑勺:“嘿嘿,咱们再重新选址,俺忘了要因地制宜。”胖子就这点好,知错就改,其实,他在战略上能够高瞻远瞩,但是在具体战术上,实在是那啥,用靠山屯老百姓的常说的一句话:顶风能臭出十里地去。
最后还是李六爷在东南角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后面挖出大坑,前面搭上架子,在上苇帘子,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厕所就建成了。
胖子第一个上去剪裁,出来之后,比较满意,然后就抄起铁锨,开始跟着大伙挖地基。
头号壮劳力的风采终于展现出来,一尺半长的大筒锨上下飞舞,每次甩出的土块就有七八斤,很快,胖子就只剩下上半身还露在地面。
有了领头的,大伙干劲冲天。虽然已经是秋天,最后都把上衣甩了,赤膊上阵,黑黝黝的皮肤上依旧密布着一层细小的汗珠。
话说车老板子选的这块地方真不错,不远处就有一个泉子,泉水清冽,完全可以直接饮用。
胖子又想起去年冬天来地时候。曾经看到过地温泉。心中又有了计较:等老板子回来。叫他领着找找温泉。干一天活。泡泡温泉。那才叫享受呢。
整个开荒地队伍。就像一部机器运转起来。各负其职。虽然是临时组建起来地。但是却有条不紊。也使胖子感觉到。虽然累点。但是不会太苦。
一口气干了一个多小时。李六爷在上面张罗:“歇工了。上来喝点水。抽袋烟。”大伙这才纷纷爬上来。在地上做成一排。都端着大碗喝水。
水是新沏地茶水。喝到肚里。身上冒汗。干重活地时候。不怕出汗。就怕把汗憋在身体里。那才伤身。
出一身透汗。吃饭地时候多补充点盐分。所以。干体力活地人都口重。就是这个理。另外也与地域特点有关系。东北天寒。所以人们摄入地盐分普遍要多于其他各处。如果吃得太清淡。估计也就没力气干活。
胖子拿出一盒烟撒了一圈。就见底了。抽出最后一根叼在嘴上:“以后都自己预备烟。这香烟茶水地。俺供不起啊。”
抽完的烟头和烟袋锅的残灰,都磕打到土里,然后用脚彻底捻灭。大伙拿起铁锨刚要继续干活,忽然有人吵吵:“好大个的黄蛤蟆!”
然后就有人举起铁锨,准备拍下去,既然送上门来,晚上炖菜的时候放到锅里,也是一口肉啊。
胖子连忙大叫:“拿活的,这个可是好东西,正好扩充咱们的蛙场。”
大伙连忙把铁锨放下,只见一只比拳头小一号的哈什蟆正蹲在地上,扬着憨憨的脖子,隐隐露出带着红色斑点的黄肚皮,还一鼓一鼓的,大概也没见过这阵势好家伙,前面是一排人墙啊。
“以前抓哈什蟆,只要手里拿着一根小棍,照着它身上一敲,立刻就翻白,这拿活的还真没干过,胖子,你出手吧。”虽然人多,但是都没有活捉哈什蟆的经验,最后,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胖子头上。
胖子也当仁不让,一挽袖子,猫下腰,鼓着腮帮子,两手前扑,就跟那个火云邪神差不多。
猛地向前一扑,双手合拢,向黄蛤蟆罩去。不料,黄蛤蟆也非是等闲之辈,闯荡山林三四载,至今安然无恙,当然有点本事。
只见它两条粗壮的后腿一蹬,跳起一尺多高,从胖子的两手上越过,吧嗒一声,正好落到胖子的鞋尖上。
“这还真是癞蛤蟆上脚面子不咬人应人。”众人一起大笑。胖子也有点挂不住面子双手再罩,把黄蛤蟆扣住。
不料,黄蛤蟆身上竟然也是溜溜光,吱溜从他的手中钻出去,噼哩扑通跳进不远处的塘子,胖子扬起手,只剩下粘糊糊。
“可惜了,看它的大肚皮,说不定还是母的呢。”胖子扼腕叹息,一只母蛤蟆就代表着成千上万的小啊。
“想要抓蛤蟆,不能空着手。”李六爷找来一个面袋子,套上一个树。在地上来回晃荡几下说:“要眼疾手快,迎头一罩,蛤蟆就蹦到袋子里。”
“这招是不错,可是蛤蟆都跳水了,您老这招是不是有点马后炮。”胖子接过树子甩了两下,果然比较顺手,一只蚂蚱都被他迎头罩住。
“谁说的,你往那边看。”李六爷用手向着大青山的方向一指。
胖子放眼望去,只见满山金黄,间或夹杂着一片片红色,大青山就像一位迷人的少妇,正把它一年中最后的风韵展现出来。
“嗯,很美。”胖子由衷地赞叹一句。
“看啥呢,我是叫你往跟前瞧!”李六爷被胖子弄得哭笑不得,这家伙,有时候猴精,有时候比狗熊还笨。
胖子一直迷恋大青山,所以听李六爷一说,就忍不住远眺青山。此刻连忙又收回眼神,然后忍不住啊了一声,挥舞着面袋子往前冲。
只见地面上,一个个小黑点在不停地跳跃,此起彼伏,就跟大部队行军一样,每一个黑点,都是一只林蛙啊,少说也有上千只,场面蔚为壮观。
林蛙在山林里面逍遥了大半年,现在天气转凉,开始往水里转移,然后躲到水底冬眠,胖子他们,正好目睹了林蛙大迁徙的场面。
“上啊都抓活的!”胖子亢奋起来,这些林蛙都够个,多数都是两三年的成年蛙,这要是放到蛙场,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大伙也一起上阵,用手抓的,用帽子扣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李六爷则拿这个空麻袋在后面跟着:“都往我这放!”
胖子一马当先,手里的面袋子不时挥舞几下,下下不空。不过哈什蟆实在是太多,大半都成漏之蛙。
“这玩意咋看公母啊?”胖子嘴里还不停嚷嚷,他想多抓点母蛤蟆,一来有利于繁殖,二来只有母哈什蟆才有蛤蟆油。
“肚皮越黄,上面红点越多的就是母子。”李六爷出口指点。
胖子连连跺脚,哪有功夫细看肚皮啊,先捉了再说吧。很快,面袋子里面就装了十几只。胖子噔噔噔跑到六爷跟前,把面袋子口往里面一塞,然后抖落几下,又转身开始逮蛤蟆。
“要是不管死活就好办了,小棍一抽,一个保一个!”用手抓蛤蟆的难度真不小,比想象中的还要难。哈什蟆不像穿着绿衣服的青蛙那么老实,这些家伙活力充沛,动作灵敏,不是好欺负的。
整个沼泽上人欢蛤蟆跳,热闹的就跟战场一般,几分钟之后,战役就宣告结束,绝大多数哈什蟆都进入水塘,再也不露头,想要抓它们,除非冬天掏蛤蟆窝。
不过这样的绝后计胖子是不屑采用的,大冬天的,哈什蟆出水就能动硬,那才叫一打尽呢,破坏性太大。虽然清蒸哈什蟆好吃,可也不能那么干啊。
等蛙场形成规模,年年就可以适量捕杀,到那个时候再尝尝鲜吧。
胖子乐呵呵来到李六爷跟前,开始清点战果。他一边撑开麻袋嘴往里瞧,口中还哼哼唧唧:“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哇”
一只潜伏在袋口的哈什蟆猛然窜出,直奔胖子的面门。胖子大叫一声,那只蛤蟆落到地上,落荒而逃。
胖子连忙把麻袋抖落几下,这才继续观瞧,只见里面的哈什蟆你挤我拥,连蹬带踹,活力十足。胖子看了半天,眼睛直花,也没数清个数,估计有一二百个。
“看来数蛤蟆还真不容易,不老实啊。”胖子索性把麻袋嘴一系,然后用绳拴着,泡到水塘里面,麻袋透气良好,应该闷不死,明天用车押送到蛙场,就算完活。
满意地拍拍两手,胖子嘿嘿两声:“想不到还有意外收获,大伙都注意点,看看还能不能碰到蛤蟆下山,咱们再大干一场。”
正在意气风之际,远处一辆辆马车驶来,是运输大队又满载而归。
等车老板子下了车,胖子兴冲冲地把刚才的战果向他汇报。谁知道车老板子听了哈哈大笑:“胖子,想抓蛤蟆还不简单,哪用得着费这么大事,多了不敢说,千八百只,那还不是手掐把拿。”
胖子挠挠脑袋:“你以为拧鼻涕呢,还手掐把拿的,我们三四十人,都忙活一身大汗,这才抓了一百多个。”
说完,胖子还找出一儿歌帮自己助阵:“只因为呀它长着四条腿,一抓一蹦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