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县令猛的一阵,浑身僵硬不得动弹,呼吸也跟着停滞,层层冷汗不断溢出。
话中的县令,指的就是他吧?更提他女儿……
寂静蔓延一室,可怕的静。
半晌后,县令受不住,上身依旧前倾,丝毫不敢抬头,溢唇的声音仿佛绷紧的线。
“大人,您说的可是小女彩儿?”
他有三个女儿,前两个都已成婚,只有最小的,芳龄十六,常施粥给流浪乞丐。
“正是。”
简单两字,沉稳非常,更透着丝丝冷意。
最怕突如其来的安静,以及过于简单的回话,他实在琢磨不清,这样的大人物,为何深夜到府,提小女彩儿?
即便生的好看,县中百姓公认的美人,但他也不会破天荒的以为,被谢大人相中。
京中闺秀那么多,各个出挑,他们这种僻壤小县,捧上天的一枝花,到了京城,能挂尾就算不错。
所以,他除了紧张,只有害怕。
“大人……”
堪堪出语,却被幽冷的男子声阻住。
“我的意思,不明白?”
语调微扬,轻语问道,而这个问题,他真不知怎么回答。
后背再一次绷紧,硬着头皮道,“下官愚钝,能否明示?”
谢凛眸光微闪,略瞧他一眼,有些人,为何入朝青云直上,而有些一辈子在县中。
能力品阶,高下立现。
“萧总兵,素喜美人。”
如果还不懂,依他看,这县令不做也罢。
“大人……!”
县令被吓了一大跳,他的意思,派彩儿迎接萧总兵。
“自行思量。”
话落,身形一转,迅速出了厅堂,县令赶忙追上去,可步子太快,到大门时,已驾马离开。
手心的汗被冷风吹干,站在门前,陷入沉思。
要彩儿迎接,会不会只是谢大人的意思,和萧总兵无关?
可他实在想不透,如果无关,谢大人这种大人物,吃饱了撑的慌,特意进府告诉他?
思来想去,定是萧总兵心思,不便直言,谢大人转告罢了。
这两人,年纪都轻,官阶不小,年少大有作为。
“父亲。”
轻婉一声,不多时,后背被轻轻一拍。
转身就见女儿,散去愁容,关怀问道,“子时已过,怎还不睡?”
林彩儿望着寂静街道,“刚才那人,是谁?”
就寝前,因天热,她便开了窗户。睡了许久又觉的凉,起身关窗。
也不知怎了,风突然变大,眉头突突跳,心底不安起来。
干脆穿衣出院,平静心绪,却在大道旁看到高大男子身影,一声玄衣,在皎洁月色的照耀下,锃亮不已。
侧影瞬间而过,即便这样,仍令人过目不忘。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男子,浑身溢满的气息,形容不出的滋味。
“你看到了?”
“一个侧影,并未看全,他不是本地人吧?”
“的确不是,很有来头,大人物,阴晴不定,得罪不起,为保安全,离远点。”
说着,扬手拍拍女儿的肩,这么危险的人,如果不照做,怕是引火上身。
林彩儿一听,眉宇尽是肃穆,没想到这么大身份,难怪气质不凡,即便深夜匆匆一眼,仍能留下深刻印象。
“彩儿,父亲和你商量一事。”
话中不禁多了凝重,之后挽住她的手,语态尽量轻快,不让女儿害怕。
其实,只有他一人紧张,林彩儿恬淡不已,扭头望着父亲。
“齐京萧总兵,战功累累,仕途上升极快的那个。”
“我知道。”
那人的名声,传及大齐,谁不知晓?
“他是雨县人,家住雨花村。”
一听,林彩儿步子顿住,竟是同乡。不由得,她更加肃然起敬。
虽是闺中弱女子,可她私下读了不少历代元帅史,也爱去茶楼听书,讲边境奇闻。
“明日,你随我去,恭迎萧总兵。”
林彩儿欢喜不已,没有任何害怕,只有浓浓敬佩,“我可以去?他可是三品大员,一介后宅女子,真的能去?”
如果不是谢凛吩咐,林县令怎会让小女一同前往?
“能,注意礼节。”
“是!”
林彩儿满目灿笑,对她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萧总兵能讲一些边境趣事……,不,她还是不想了,不能给父亲添麻烦。
一整夜,林彩儿几乎没怎么睡,一早起来翻衣柜,最终拿出一件全新上下衣。
这是她亲自缝的,色彩浓重,没有姑娘家的柔和,穿上尽显英气。
这件衣裳,她从未穿过,怕父亲责怪。
可现在,她想穿。对于战士,特别是英勇无比的,她尤其尊敬。
藏青服饰,底边是黄沙色,袍角绣着横戟刀剑纹路,溢满战将气,实在不是女子衣服。
偏偏穿在林彩儿身上,出奇的好看,白里透红的皮肤,长着一双女子少有的剑眉,飞扬直上,又浓又黑,上翘狭长凤眼微眯,另显风姿,格外不同。
出屋的那刻,院中丫鬟全部愣住,一个个呆住,张大嘴巴。
“这是我们小姐吗?”
县府门前,林县令看到女儿,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你穿的像个什么……”
“父亲,女儿今日见英雄,不分男女,只有尊敬。”
说着,也不管父亲如何,径自上了马车。
今天,她要做自己。世人皆知,雨县太令小女,婉约温柔。可她内心的自己,根本不是。
驰骋疆场,恣意潇洒。碍于世俗,她不敢跨出那一步。
林县令连连摇头,但时辰已经不允许女儿回去换衣,不得已,他只好上车。
一路上,视线频频落在那身衣服上,满目斥责。
穿成这样,像什么话!哪有姑娘家,衣服绣着刀剑纹路。
雨花村
辰时刚过,秦云舒和萧瑾言从村口河边过来,手里捧着鸡毛菜,早上下面吃。
入院,水已翻滚,直接下菜,煎一个鸡蛋,透着香的宽面落成。
六人围坐灶屋桌边,低头吃着。
秦云舒早上起身,才知道谢凛走了,对此,大家不提一字。
只有老夫人念叨一句,“这人啊,也不吃个早饭走。”
说罢,又很快转了话题,“今日去县中,多问几个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