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七百一十三章:登基大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半个月后,李愔登基为皇。这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在王城之内——现在已经正式更名为皇城。

事实上,原本就是按照皇城的格局建设的。

已经在皇城里面,建设了李氏宗祠。

并且将李世民、李渊还有向上几辈的祖宗牌位,全都放置在里面。

宗庙对一个宗族来说,可是重中之重。

在即位之前,先让大儒孔冲思告祭田地、宗庙、社稷。

这孔冲思,乃是大儒孔颖达次子。

这孔冲思,自幼也是饱读诗书,乃是一个硕儒。

当初李愔到黄金州来的时候,孔冲思感觉这里距离大唐,不知几万里远。

这里儒家学说,一定式微,因此,他不辞辛苦,主动跟随李愔来到黄金州。

为的就是传播儒家学说,让儒家礼仪,照耀天下。

不过,等到了黄金州之后,孔冲思被华夏城这边的文化改变了许多。

孔冲思开始感觉到,好多儒家的思想,在华夏城并不能适用。

这引起了孔冲思的反思。

孔冲思,还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李愔。

李愔是这么向孔冲思解释的:“冲思啊,你想,三皇五帝时期,当时的人民是什么样的生产力?”

“百姓衣不覆体,食不果腹,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到尧舜禹时期,又发生了变化,此后,夏商一直到周文王,周武王。”

“这些先贤的执政方式,难道都是一样的吗?很明显,并不是这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贤们会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随时改变他们的执政方式。”

“这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哪里有一成不变的放之天下皆准的准则啊!”

李愔的一席话,说的孔冲思恍然大悟。

先贤的理念固然是好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是在他们那个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

未必就适应后世的社会。

因此,孔冲思在李愔的影响之下,成为新儒者。

他开始积极探索适应华夏城的新儒学。

现在新皇登基大典,最合适的人员,自然就是孔冲思了。

而李愔,则是穿上礼服,到宗庙里面,跪拜祖宗牌位。

并且向着大唐的方向,遥拜太后。

本来,李愔的新皇登基大典,如果能将太后接来的话,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太后的年龄大了,绝对经不起海浪颠簸。

因此,最终也没有接太后过来。

而李愔,也就只能向着大唐的方向,遥拜太后了。

这些礼节都进行完之后,李愔开始到中和殿接受大臣们的拜礼。

在唐朝,还有唐朝以前的朝代。

平时大臣们见到皇上,甚至在早朝的时候,都是不需要行跪拜礼的。

跪拜礼,是清朝之后,才开始普及的。

但是在这种大典的时候,是需要行跪拜礼的。

本来李愔是来自千年之后的后世,对于跪拜礼,深恶而痛极。

李愔是准备废除跪拜礼的。

但是,李愔很快又考虑到,现在是他的登基大典。

他现在,还并不是皇上。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开始废除大家都熟悉的礼节的话,会不会不太好?

考虑了一番之后,李愔决定暂缓这个过程。

接下来,李愔开始接受百官们三跪九叩的拜见。

在宫殿之外,陈列着各种乐器,有大鼓、方响、云镑、箫、管、笛、莖、杖鼓、柏板等

接下来,登基奏乐。

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开始定国号和年号。

国号,自然是早就商议好的了。

他们决定直接沿用华夏城的名字,建立的国家,就叫做华夏国。

年号将从新年开始,确定为华夏元年,也就是华夏一年。

以后的年号,都将从华夏元年开始向后推算。

至此,登基仪式完成,李愔正式成为华夏国的皇上。

接下来,就到了封赏群臣的时候了。

华夏国的官职,经过李愔和上官仪的商谈之后,决定仍然延续三省六部制的官僚体系。

三省六部制,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必然有他的可取之处的。

后世的民主制度,还有晋升机制,固然要比三省六部制更加先进。

但是现在的华夏国,还没有实施这种制度的土壤。

暂时,也不能采用这种制度。

在三省六部之上,李愔又建立了文渊阁。

在文渊阁内,会有大学士,帮助皇上批阅公文。

并且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大学士还负责替皇上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但是,重大事情,文渊阁大学士,并没有决定权,他们只有建议权。

文渊阁的第一位大学士,也是首席大学士,当然是非上官仪莫属。

被提名为文渊阁大学士之后,上官仪极为兴奋,不过兴奋之中,还夹杂着一丝失落,同时,还有着一丝庆幸。

兴奋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这文渊阁大学士,并且还是首席大学士,行驶的,基本上就是宰相的权利。

对上官仪来说,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失落的是,文渊阁大学士,哪怕是首席大学士,也只是皇上新设置的一个职务。

看上去,似乎和宰相相当,而实际上,比宰相的职权,差了好多。

皇上此举,等于废除了宰相一职。

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里。

文渊阁的设置,让上官仪心里,都无比的心悦诚服。

别看皇上平时基本上不怎么管事,但是对于掌控群臣,对于官僚体系,有着非凡的理解,非常人所能及也。

而上官仪最终的庆幸情绪,实际上,还是因为他只是担任文渊阁首席大学士,而并非宰相一职。

宰相固然为高而权重,但是最终,难免会和皇权起冲突。

到时候,只怕就是自己的末日来临之际。

而文渊阁首席大学士,纵然自己有错,也不过是罢官而已。

基本上不至于殒命,更不会连累到家族。

与此同时,李愔还再次提拔了三位官员进入文渊阁担任大学士。

至此,文渊阁内,四位大学士已经补齐。

这样,就等于再一次分了上官仪的权。

其他的百官,个顶个的都是人精,自然能够看得清皇上的用意。

他们心里,无不佩服皇上的御下手段。

接下来,就是六部官员的任命了。

李愔任命武媚娘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升迁和考评。

任命崔莺莺为礼部尚书,任命……

华夏城原有的所有官员,都得到封赐和升迁。

薛仁贵、王方翼、席君买、程处亮、秦怀玉、尉迟宝琪等人,都被封为将军。

同时,李愔将目前华夏国掌握的所有地盘,分为十五个行政省。

省下设立若干市区,市区下面设置县,县下面设置乡,每个乡统领若干村子。

好吧,李愔这完全是偷懒。

将后世的行政区域的划分,直接照搬了过来。

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省高官和高官。

市县一直到乡,都延续这个称呼。

省市的主要领导,全部由中央任命。

这样,就进一步将权利,集中到了皇上手中。

不过,目前来说,官员缺乏的厉害。

整个华夏国,建立伊始,有无数的问题需要解决,真的是千头万绪。

首先,从基础建设上来说。

华夏国就需要忙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用来搞基建。

铁路你需要修吧?

公路需要修吧?

城市需要建设吧?

好在,他们夺取了世家联盟的两座大城,还有无数的小城。

这两座大城,直接就能使用。

至于那无数的小城,他们必须要进行改造和扩建。

另外,还有无数的矿区和工厂,学校、医院等等基础建设需要建设。

先修建哪里的道路,先建设哪一个地区,这都是需要文武百官操心的事情。

而在软件建设上,那就更多了。

首先最急迫最要紧的,就是律法的问题了。

这个是必须要尽快出炉的,必须要让华夏国的百姓,知道那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而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而法律制止的事情,如果做了,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法律条文,官员的升迁制度,教育体系……

等等等等。

现在的华夏国,才刚刚建国,好多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根本就没有借鉴的先例。

当然了,他们自然是可以借鉴大唐的先例。

但是,这里面,也必须要结合华夏国的实际情况。

在法律方面,李愔想了想,将后世的一些法律概念,搬了出来。

当然并不是照搬的,毕竟国情差异很大。

而是搬出来一部分框架。

而就这一部分框架,对华夏国的法律工作者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启迪的作用。

与此同时,目前急缺官员的情况,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

因为缺少的官员数量有些多,不能尽快补齐的话,各大城市的工作,根本就没办法开展。

所以,李愔决定,在两个月后,召开一次恩科。

而之所以定在两个月后,就是因为,要通知遍整个地盘,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就这,还有好多地区,是从海上航行绕道过去通知的情况下。

没办法,现在除了西部有铁路有公路之外。

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没有。

就连电和电话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速度要是能快的起来,才真是见了鬼了。

不过,一些简约的道路还是有的。

当初世家联盟在发展这些地方的时候,也修建过不少的道路。

现在,倒是便宜了华夏国。

此时,十五个行政省还有下面市区的高层官员,已经全部任命下去。

这些官员,已经匆忙上任。

或者有一些人,是原本就在任上。

只不过,他们原本只是城主,而现在直接变成市高官或者市长了而已。

接下来,各个省的长官,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这十五个行政省,三十个长官,都是跟随皇上的老人了。

现在皇上念旧,封赐他们这么高的官职,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们。

要知道,他们现在一个省的大小,差不多相当于大唐的一个道了。

他们的职务,相当于大唐三分之一个节度使。

因为在大唐,节度使是军政行政权力一把抓。

而在华夏国,他们只有军政和行政权,都是单独分开的。

皇上对他们是如此的信任,目前来说,他们十五个行政省的基础条件,都是相差无几的。

也就除了南部和东部,因为有两个世家联盟遗留下来的巨城,他们的.asxs.稍微高一些。

其他十三个行政省,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而他们作为这些行政省的长官,如果最后他们的行政省发展的比别人慢的话,到时候,他们真的是没脸见人了。

现在,他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发展他们的行政省。

当然了,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千头万绪。

首先,他们面临的,就是官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别说是下面的市区县还有乡里的官员了,就连他们行政省的官员,都是严重不足。

官员不足,很多工作,就很难开展。

他们必须暂时找人暂代工作。

等到朝廷的恩科考试之后,他们就能够分配到一些官员,补充进去了。

当然了,这一次的恩科,能够录取的考生,数量一定非常之多。

毕竟,现在缺少的官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也不可能泛滥到只要报名就能通过的地步。

第一次恩科的考题,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那些大唐的学子,是很容易就能考取的。

但是考取的数量,怕是也没办法满足这么大的缺口。

因此,底层的,县级的普通官员位置,还有乡里的位置。

还有那些底层的位置,李愔决定,将权利下放到各个行政省。

由他们自己招收人员,可以采用推荐和选拔的方式,来补充官员。

当然了,官员的考核,仍然是朝廷吏部进行。

如果他们选取的官员,有大量不合格官员的话,那就证明,他们的选拔机制出现了问题。

选拔人,要负很大责任的。

现在因为人才缺失的厉害,李愔也只能采取考试和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等到后期人才培训机制完善之后,自然都是以考试来选取官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信息全知者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私人定制大魔王超强帝国系统特种兵之神话传说东汉末年枭雄志钢铁苏联重生大唐当奶爸大唐好大哥明廷时停499年无双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