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点心吃上两块,便就会被拿走了。
所以,每年上一到他们祖母生日的时候,先天晚上都会睡不好。
一想到随手可拿的好吃的,便就会兴奋一个晚上。
然后第二天一早,却像是一尾才离了水的鱼似的。
十分的活跃。
魏芳凝不得不承认,魏昭说得,还真是非常的准。
她现在还真是那种情况。
只一想到她今天准备在褚家干的事,便就激动得,别说一个晚上睡不好。
便就是十个晚上不睡,她也照样像尾才离了水的鱼一般,活蹦乱跳。
魏芳凝笑了笑,说道:
“你倒是会看人,书没有白读。今天也高兴吧?去外祖家里,不用上学了。”
魏昭摇了摇头,说道:
“不高兴,本来我就不大喜欢去他们家。现在,就更不乐意去了。连他们家的人,我都懒得瞅上一眼。”
“哎呦,小祖宗,怎么说话呢?仔细夫人听了伤心。”
魏昭的奶娘本是褚夫人的陪嫁丫头。
其实姑娘的陪嫁,便就是备选的姨娘。
但魏远志也许是因着他爹内宠太多,弄得承平伯府上,乌七八糟的。
所以并不喜欢纳妾。
以前未娶亲时,与自己的丫头,也都是清清白白的。
所以,褚夫人的四个陪嫁,便就都嫁了承平伯府上的人。
张妈生了孩子,便就成了魏昭的奶娘。
听了魏昭口无遮拦的话,张妈连忙在边上说道。
魏昭却全不当回事,说道:
“我哪儿有说错?姐姐和着外家比,还是姐姐亲。更何况他们做下那事,哼!我现在小,总会长大的。别让我抓着把柄。我姐姐什么人,难不成我不知道?”
说不感动是假的。
自魏芳凝出事之后,她的父母、祖母问都不问的,便就全都站到了她的身边。
还有弟弟。
竟然全是无条件地相信她。
魏芳凝笑了,拉上魏昭地手,说道:
“咱们进去吧,别让娘等急了。”
褚夫人的大丫头缃绮已经出来,笑道:
“夫人让奴婢出来瞧瞧,姑娘和少爷在说什么体己话儿,这么半天也不见进去。夫人和三爷都已经等急了呢。直说让姑娘和少爷进去说,他们也要听听。”
魏芳凝和着魏昭姐弟两个进去,便就见魏远志和褚夫人已经在外厅上坐着了。
姐弟两个双双地跪下,给父母请安。
瞅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再想到自己的父亲,还有兄弟们的院子,魏远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
褚夫人也才三十几岁,虽然脸上有些微的岁月痕迹。
但并不明显。
人都说相由心生。
褚夫人脸上是平和的,也是满足幸福的。
她性子柔和,不与人争执。
自己的院子里,干干净净,没有乱七八糟的人,给她添堵。
若说不好,便就是自己的夫君不思进取。
可那又如何?
褚夫人一点儿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他俩个自成亲以来,便就琴瑟和鸣,醉心于金石字画。
虽然算不得大家,钱也不多。
但贵在喜欢高兴。
更何况她夫君是承安伯唯一的嫡子,这家业,虽然算不上大,但也足够吃花了。
她自己一儿一女。
若不是出了魏芳凝的事,褚夫人大概觉得,她的人生就是完美的。
可是,男方偏是她的娘家侄子。
出了事之后,魏远志不单没有说什么,还反过来安慰她。
褚夫人瞅自己的儿女,从来都是欢喜的。
而今天更是,一看到魏芳凝,眼角便就湿润了。
如果她当年刚强一点,不给女儿订下这门亲事就好了。
“快起来吧。”
魏远志见自己的妻愣愣的,便就知道她在想魏芳凝的事,便就出声说道。
魏芳凝和魏昭起来。
对于儿子,魏远志要求还是挺严格的。
他不求儿子多本事,但他怕儿子长歪了。
像他的祖父,可就坏了。
虽然这样想自己的父亲不大好,但魏远志还真怕自己儿子的性子,随了他那好高骛远的爹。
胸无大志不可怕。
可怕的是心走得远,脚却跟不上。
魏远志夸了魏芳凝两句,便就开始问魏昭的课业。
魏昭老老实实地回答。
褚夫人回神,便就将魏芳凝一把拉到了怀里,爱怜地说道:
“我可怜的孩子,都是娘不好,如果娘……哎,娘什么时候才能硬气一回呢?”
魏芳凝一听,不由得便就笑了。
她娘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和软了。
尤其是对褚家,更是那边说什么是什么。
要不是沈太夫人有时候看不过去,着人去褚家骂人。
褚夫人半个不字不说。
不过婆婆派人去娘家骂人,褚夫人也不生气。
还会跑婆婆跟前道谢。
沈太夫人对于自己这个,心地善良的儿媳妇,也是一点儿脾气没有。
不过转过头来想想,沈太夫人也觉得,她性子急,脾气犟。
若来个跟她性子相近的,只怕承平伯府就要掀瓦盖了。
她只这么一个儿媳妇呢。
别人……
承平伯儿子不少,跟她又有什么关系?
褚夫人三从四德,性子和软,能容人。
可魏远志却只一妻。
沈太夫人性子刚硬,宁折不弯。
承平伯魏康臣后院,乌烟赃气,最小的孩子才十三。
人生还真是不好说。
别人家给沈太夫人请安,都只是随着母亲。
儿子们全都别居,自然不会跟着夫人、子女一起过来。
只褚夫人身边,跟着魏远志。
夫妻两个一路上,有说有笑,不厌其烦,每日都要灼人眼一回。
众人都忍不住会想,这夫妻两个,每日腻在一起,哪有那么些话说?
只不过自魏芳凝出事之后,褚夫人便就改成了拉着魏芳凝的手。
魏远志和着魏昭两个跟在这娘俩个的后面,倒像个跟班的似的。
这位置换了,但却更加的灼人眼了。
沈太夫人今年七十,比承平伯大了三岁。
他俩个从就没住在一个院子过。
沈太夫人的院子,名十二殿。
是先帝景元帝御笔亲书,赐下来的。
就是当今圣上乾武帝来了,到这十二殿,都要下撵步行。
更何况承平伯府的子媳。
无论在外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