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鹤楼道汴京知府衙门,可是一段不算近的路,这汴京城巨大无比,用赵玄心的说法,就相当于前世现代的一个直辖市市区那么大,甚至还要大上两三分。
这个世界比以前的那个现代世界大得多,人口却差不多,更显得地广人稀了。
丁彪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后面陆陆续续行走的车队,心中却带着一丝苦涩。就在今早,六大派的蔡志峰找到了知府老爷蔡徳用,密谈了一阵,随后蔡志峰走了,丁彪就接到了知府的命令。
命令他随时准备在松鹤楼附近,一旦松鹤楼有什么动静,就去把刚上任的京畿司戊赵玄心给他拿了。
丁彪叫苦啊,京畿司戊,正六品的朝廷命官,虽然在这汴京城里不算高官,可有权啊。尤其跟这些江湖门派打交道,又是皇城司亲自委派,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
可知府老爷蔡徳用就能惹得起了?先不说人家是这汴京城的知府,那就是首都市长,权力之大无法想象。而蔡徳用背后的那位,可是与赵二官家平起平坐的宰相大人啊。
丁彪寻思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照着知府的意思去办,然后见机行事。
望了望西边低垂的太阳,丁彪长长叹了口气,摇头低声自语道:“哎,世事如棋,人在江湖啊,本来以为远离了江湖,可没想到,处处都是江湖。”
秦钟山与秦毅、王少、金少四人在一众捕快的监视下,跟在队伍中,不过这些捕快却不敢对他们四个怎么样,毕竟秦家兄弟在汴京城还是有些名号的,二官家面前的红人。
而金少和王少看上去斯斯文文,一身的**装束,一看就是大富大贵的人家,这些捕快都是在京城混了好多年的,自然知道这里鱼龙混杂,还是少得罪人的好。
此时的四人经历了刚才的厮杀,已经逐渐熟络起来,王少低声问道:“两位秦爷,赵大人身为京畿司戊,正六品啊,他丁彪一个小小七品的捕头,怎么这么大胆子?”
秦钟山看了王少一眼,没吭声,倒是秦毅撇了撇嘴,道:“哼,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呢。”
金少可比王少聪明,他低声道:“怕不是里面有些猫腻吧?”
秦毅看了一眼表哥,见表哥没什么表情,便开口道:“有些事你俩就别问了,说实在话,玄心这一次有些莽撞了。他还没搞清楚这汴京城里的关系,我告诉你俩,京城这趟水,可不是什么人都玩得转的。”
金少和王少还要再问,秦钟山却咳嗽了两声,淡淡的道:“有些事,不知道要比知道好,两位兄弟,一旦有些事你们知道了,今后可就身不由己了,甚至掉脑袋。”
王少却不所谓的道:“我们两人于赵大人意气相投,断然不能见死不救,就算是掉脑袋,也是我们自己的事。”
金少也道:“赵大人义薄云天,英雄少年,我们两人是诚意结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秦毅呵呵一笑,道:“有意思,有意思。”
秦钟山的面色缓和了一些,道:“哎,也罢,反正你们已经搀合进来了,想要脱身,恐怕难了。既然上了一条船,都是自家兄弟。我跟你俩说吧,这京畿重地有三大势力,而这三大势力全都想拉拢武林各大门派。”
秦毅接着道:“三大势力,分为都指挥使殿前;中枢丞相府;六扇门皇城司。”
金少皱了皱眉,低声道:“都指挥使殿前是掌管军机要务的吧,有兵权?”
秦钟山道:“嗯,有兵权,西北的董天君就是都指挥使殿前中人,是个久经沙场的战神级人物。而中枢丞相就是咱们大宋那位大名鼎鼎的赵卜,赵大丞相。皇城司吗,自然就是我们喽,跟着二官家混。”
王少此刻明白过来,失声道:“难道。。。赵卜与二官家。。。”
秦钟山没搭理他,只是小声嘀咕道:“都指挥使殿前都是大官家身边人,不过人数不多,有些统兵打仗不再汴京。你说说,现在汴京城剩下谁了?不就是赵卜和二官家了吗。”
王少又问道:“可六扇门不是应该归皇城司管辖吗,和地方上的衙门怎么有这么深的瓜葛。”
秦毅笑道:“兄弟,不明白了吧,这就是盘根错节。皇城司的六扇门分为六门,可真正在这六门,而且能进出皇城司的有几个人?除了咱们哥们、赵大人,还有几个门主、副门主、五大将军外,没了,说实话,皇城司对于六扇门的具体事务,是不管的。”
秦钟山也道:“不错,六扇门说起来是皇城司的,其实这几年已经隐隐约约有了分庭抗礼的趋势,一些地方上的知府甚至知县手下的六扇门,都不怎么与皇城司来往,成了一个地方势力,替当地的衙门拉拢管理武林门派。”
金少问道:“那二官家不管?”
秦钟山苦笑道:“管?怎么管?大宋建国八年不到,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强国,人心浮动,风雨飘摇,三大势力相互掣肘,却也相互平衡,谁也不想打破这种平衡,其实,十方强国哪个国家不是这样?都他么一样曹行。”
说着,秦钟山骂骂咧咧的吐了口唾沫,不再言语了。
金少和王少对视一眼,也都摇了摇头,苦笑不说话,骑着马慢悠悠的走。
周围的汴京知府衙门捕快也都没精打采的在周围行走着,一时之间,似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一般。
轰隆隆!天边忽然响起了巨大的雷声,晴空之中一道闪电,紧接着西北乾天一片黑云翻滚,狂风大作。
不消一刻,豆大的雨点便劈头盖脸的打了下来,丁彪心中骂了声晦气,抬眼看去,大雨瓢泼之中,前方不远处就是一家道观。
丁彪大声道:“快,去万寿观躲一下雨,等停了再走!”
众人听了,连忙策马疾驰,迅速向道馆奔去。
而此时的道观门口,正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人,左手拿拂尘,右手掐指,忽然笑道:“徒儿,有贵客上门,去煎一壶茶来。”说话间,老道人手中拂尘一摆,说不尽仙风道骨。
两个十二三岁的道童连忙稽首,打了把伞双双向大殿内跑去。
老道人望着不远处策马而来的队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不过这微笑之中的一双眸子,却似天上繁星,点点的精光四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