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泰则和徐宁不同,或许是因为年龄太过幼小的原因,在徐清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徐宁还并没有建构起一个成熟的价值观,所以在受到徐清的影响之后,便慢慢的放弃了儒家的文道走向了理工的大道上,现如今在太学直辖的汴京学院建筑系中学习,这所学校是整个宋朝综合类大学中最为顶级的一所大学了,每年只从全国各地招收八百人进入各大院系之中,其中还有一百个名额是给外国人的,所以想要考进去,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一所传播科学的学校会让外国人来上,这自然也是徐清出的主意,那些现在被宋朝控制的土地,徐清曾经粗略的计算过,整个东南亚加上印度次大陆,总计大约有八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他们的贸易圈,可也仅仅是贸易圈而已,一个个的租界城市并不能让宋朝的利益最大化,甚至为了维护这些城市的安全,宋朝的朝廷还需要每年播一大笔款项进入到各大城市之中,以保证每一座城市可以维持自身的安全。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很难讲这些贸易圈中的国家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转而变成殖民地,这从暴力角度来说,宋朝要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所以徐清决定采用英国当年殖民天下的手段,就是让当地的权贵阶层到宋朝来留学,并且将那些贵族子弟吸收到宋朝的军队中来担任士兵,以给他们武士的权利,借着他们的力量来掌管当地的土地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而这些留学宋朝的学生们,也会因为常年居住在宋朝而对宋朝产生非常大的好感,无论接下来是回国也好,还是留在宋朝,对于国家来说,都是绝对有利的,这也是当年英国称霸天下的原因,无论是印度的开国之父甘地,还是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全部都是出自于英国知名学府,不得不说,这种文化殖民的手段,实在是比暴力手段不知道高到什么地方去了,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开创工业化的国家,也确实堪称伟大。
不过现在这份伟大自然是要落在徐清的头上了,而就这么一所每年招收七百个人的学校,徐泰没有凭借徐清的关系,硬生生自己靠进了大学之中,不得不说其才华是清晰可见的,而最近徐泰则准备离开汴京去一趟江南,他的老师接到了江南的一位富商的请求,希望能够让这位老师帮着设计一栋新的公司大厦,其目标是可以成为整个昆山府的标志性建筑,这让徐泰的老师很感兴趣,便准备带着徐泰等几个得意门生一起去,对此徐清也很是支持的。
至于昆山府,则就是原本的昆山县,十年的时间,这座海边的小渔村已然发展成了一座拥有六十万人口的大型都市,其地位也从刚开始的县,变成了州,继而成为了府,地位如同当今的直辖市,堪称是宋朝的深圳了,而也因为那里原本是渔村,所以许多土地都是无主的盐碱地,地方不适耕种,自然也就没有人来开发,可以说是一座如同白纸一般的城市,而在城市人口涌入之前,徐清便让科学院设计过这座城市的建设,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像一些老城市一样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也不像老城市那样有着许多破旧的老城区。
相反,整座城市都十分的简洁,漂亮,高楼大厦也是整个宋朝所有城市中最多的,其最高的大楼经过测量足足有四十米左右的高度,接近十层楼左右,不得不说这已然是一个奇迹了,而徐泰的那位老师却要挑战这个数字,不得不说徐清也有些好奇起来,若是真的搭建出这样一栋房子来,真不知道苏东坡看到之后会为它吟唱出些什么诗词来呢,这实在是太让他好奇了。
而相比起徐宁和徐泰,徐安显然是最被徐清宠爱的,现如今十二岁的他已然有了一些少年的模样,而作为太子赵昕的陪读,他的地位自然也是十分超然的,尽管此时作为太子陪读的人不仅仅只有他一个,可谁都知道,赵昕现在是离了谁都不能离得徐安的陪伴,徐安是他童年人生中唯一一个陪在他身边的人,这种感情,不是后来那些人所可以比拟的。
其受宠的程度,就是在十二岁还没有任何功名且他的父亲也不是皇亲国戚的情况下,变成朝廷册封为朝奉郎,这虽然是个散官,可却是正宗的六品官,而徐宁和徐泰也因为自己这个弟弟,获得了承直郎的官衔,也是六品,可以说是十分器重他们徐家了,而徐安在个人的造诣上也十分的出色,虽然自小养在深宫之中,可学业并没有落下分毫,出去打猎也是弓马娴熟的很,这样一个小子,自然是让徐清很是自豪的。
而除了他们三个之外,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徐清便再也没有多余的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了,其中在五年前倒是徐王氏怀了一个孩子,可天不假年,出生两个月之后便早夭了,当时这件事让徐清伤心了很久,可也只能无奈,古代的婴儿夭折率十分的高,徐王氏生下四个活了两个实在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了。
历史上的赵祯可是生了四个男孩二十多个女孩儿,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女儿,其余全部阵亡,这可是皇室,天底下最尊贵的家族,享受着全天下最好的医疗服务,到最后还能死那么多,可想而知古代社会的自然条件到底有多么的恶劣,所以徐清虽然悲伤,可随着时间的过去倒也平复了下来,而徐王氏也因为这次大悲大痛之后,便再也没有怀过孕,孩子便也只剩下这几个了。
不过徐清倒是无所谓,对于子嗣,他自然是希望越多越好,可既然命里没有更多,他也不强求,再说三个儿子已经够多的了,若不是家里有好多佣人,而是让徐清自己来照顾的话,他还真得有累死自己的准备才行。
此时天色将晚,月色苍白,院落中的梅花不停的随着风声慢慢飘落,白色中带着一丝丝的粉红,美的让人不忍开口说话,明红色的灯光照映在门廊、墙壁上,给这纯洁的白色平添了一分喜气,此时的人们,对于过年无疑是十分重视的,整个汴京城中也满是过节的气氛,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官宦家庭,更是讲究规矩,从今天早上开始,各个地方的官员便开始排起队给徐清送年礼,足足将徐家两个仓库装满,对此徐清也很是无奈,你要不收他们的礼,他们心不安,你要收了,自己心不安,毕竟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不是,最后为了安他们的心却也只能收下。
当然,这些官员除了给他送礼之外,自然也给其余几位宰相也送了礼,要是徐清不收,那不是打了其他几位大人的脸吗,这样的事徐清可干不出来,所以收礼还是十分必要的,反正一年也没几次,又何必过于在乎呢,水至清则无鱼么,自己也不是矿泉水中的金鱼,只是一条游荡在黄河中的草鱼罢了,何必假装清高。
“父亲,母亲,孩儿在此祝您们福寿安康,平安长岁。”此时徐宁领着自己的两个弟弟跪拜在台阶之下行着人伦大礼,一旁的丫鬟、仆人们也纷纷跟着自己的主子跪在了地上,嘴中说着喜庆的话,徐清和王梨两个人听的很是高兴,一挥手,便让身边的老婆子给所有人送上了红包,既算是奖金,也算是讨个彩头了,毕竟此时的宋朝已然废除的奴婢制度,所有大户人家中的奴婢也必须按照人口来计算人丁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奴这个东西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在徐府工作的人只是工作而已,并不是打死不用赔命的那种。
当然整个宋朝还是有很多家庭依旧有家奴,不过从法律上却明确规定不存在了,而徐清所为始作俑者,自然不可能以身犯法,只有以身立法的可能,所以尽管徐府的佣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是从法律的角度上,他们却已经变成了可以随时辞职的用人,而不是签了卖身契便永世不得离开徐府的终生奴隶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各位,一年来承蒙大家愿意在徐府工作,协助夫人将我徐府收拾的干干净净,堂堂正正,在此,我谢谢各位了。”徐清具备对着周遭的女仆,男佣人们说道,能够站在这里的人,都是他们几个主人最为贴心的家仆了,而以现在徐府的身价以及在各大公司中的股份,随便一个放出去,便是可以随时控制数十万贯生意的存在,,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已然不是徐府的佣人,而是徐氏集团的经理人了,其中还有不少从大学中毕业出生的学生,对于他们,徐清还是十分客气的。
众人听到徐清的感谢之后,也纷纷举杯回应了徐清的感谢,几杯酒下肚,气氛便也活跃了起来,徐清本就不是一个喜欢讲规矩的人,喝了点酒之后就更是没什么规矩了,拉着徐王氏两个人便从高阶上走了下来,坐到了孩子们中去,中间则是有女郎们正在跳着庆祝平安的舞蹈,徐清坐在徐安的位置上,手中抱着自己这个小儿子,时不时的跟孩子讲上几句话,话语之中充斥着温馨的气氛。
这种氛围让徐清很是沉浸其中,所有的烦心事便都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悄悄远去,此时他只觉得若是自己当初不进入中枢,而是在秦凤路继续干着,或许也没现在来的那么辛苦,每天的睡眠时间几乎不到六个小时,而且只要一醒来,身边便都是各种各样的工作人员,一点**都没有,就是不听忙,然后参加各种会议,下着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别人眼里他是能够决定他人生死的高官,可在他自己的眼里,他只觉得自己是一个丧失了自由的可怜虫,唯有现在抱着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用想,只用喝酒,他才觉得此刻的自己是自由的。
可是这种自由在明天之后便会消失,从明天开始,他便要离开汴京去往全国各地进行巡查,巡查的目的包括检测各地的铁路网以及商业模式,还有就是带着三司使的人马到各地的商业区去看一看,寻找一些良好的工作方式和盈利模式进行推广,还有对于当地的农业水平进行一个摸底,这些都需要他亲自去看,而除了他之外,韩琦、欧阳修等人也会纷纷到各地去,随着国家事务越来越烦杂,他们这些人也是越来越忙。
尤其水在前年作为大宋宰相的陈执中告老还乡之后,他们这些人就更加忙了,本来赵祯便打算扩大一下宰相集团的人员,可因为各大派系矛盾虽然不大,可却非常的多,对于那多余出来的位置便也不好分配,这一拖便拖到了今年,范仲淹作为现任的宰相也是不停的召集朝中的大佬们开会,总算是在今年搞定了朝廷之中的诸多派系,决定增加三位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然后把计相和枢密使的地位提高到参知政事之上。
整个国家的中央决策机构将从原本的一宰相,三参知政事,一枢密使,一计相变成一宰相,计相、枢密使、六参知政事的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将朝廷大权进行划分,宰相及参知政事将控制行政、法律,枢密使和殿前指挥司负责军事,而计相则负责国家金融、经济、产业开发等工作,将十部分别归属到三个不同的部门中去,以扩大枢密使和三司使的权利,降低宰相的权利。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抬高军人的地位以及商人的地位,这也无疑是符合宋朝社会进展的一步,而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宋朝的法律也是越来越多,这次新增加的参知政事中,便有一位专门负责制定法律一事,已让整个社会有所钳制,不至于让宵小之徒肆无忌惮。
“老爷,外面有人想要见您?”就在徐家人正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守门的童子突然走了进来,悄悄的爬到徐清的身边俯身说道,徐清看着那年轻人皱着眉头说道:“今日是除夕,何人在此时登门?”
“不知,那人只说是老爷故人,还让小人把‘秦州一别十二载,明月可曾圆,兜兜转转千万里,姊妹共归还’这句话带给老爷,老爷便会见他们了。“那看门童子低声说道,作为徐家的门童,自然也得有些文墨,那人说的话虽只听了一遍,小童子倒也记得十分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