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易天霸已经十分难缠,它身边还有一个随时都有可能成了气候的阴尸,两只尸鬼已经让燕赵惶恐不安,如果煞鬼再来插上一脚,用屁股都能想出结局。燕赵对清源的道法虽然信任有加,却还没有盲信到认为清源可以达到以一敌三的地步。
“有没有办法除掉它?”群尸环立,燕赵头皮一阵阵发麻,后脊梁“嗖”、“嗖”,直往外冒凉气。
“有!”望着星罗棋布的死尸,清源的神色愈加凝重,“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燕赵大喜,只要有一种可能,哪怕只是微乎其微,也会有一线生机。
“其实,”清源叹了一口气,“家师并不赞成我行走江湖!当年,家师曾对我提到过煞鬼。煞鬼形成,需要极阴之地五黄养煞穴,更需要数百个冤死之人,持续以阴气怨气供养。五黄养煞穴本就是道家千百年来的一个传说,更何况去哪里把那么多冤死的人埋在一起。当时,我还以为家师是为了阻止我出山有意唬我,哪知,不但五黄养煞穴确然存世,就连这数百具死尸,唉”清源再次长叹,脸上换了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现在想想,换做百年前,如果被懂得风水玄学王候显贵发现五黄养煞穴,养成煞鬼易如反掌,更何况是被无恶不作的鬼子发现了!读万卷书,真是不如行万里路!空穴不来
风,传说,自有传说的道理”
清源絮絮叨叨,竟然站在死尸堆里回顾往事!燕赵哭笑不得,原本还打算让他追忆一段时间,几个人简单聊几句,缓解一下恐慌情绪,哪知道清源长篇大论,丝毫没有要住嘴的意思,燕赵沉不住气了,找个空隙,急忙打断,“道长,你还没说怎么除掉煞鬼呢?”
“你看看我!竟然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清源自嘲的笑了笑,一不小心,“啪”,口中的大蒜脱离了舌头的控制,掉在地面。
绿豆贼会来事儿,急忙又扯下一头大蒜,掰下几瓣,重新塞进他嘴里。清源低下头,抬起右臂,在眼角轻轻拂了拂,貌似在擦拭什么东西。
清源的反常举动,燕赵尽收眼底,他脑筋一转,恍然而悟:身陷绝地的清源,虽然一直保持着镇定,从容不迫,这一切,都来源于他肩上的重任,他是三个人的支柱,是这份信念在强行压抑着他的情感。他虽然是一个道者,却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同样会感到恐惧、会觉得无助,此时此刻,他是在思念师父,正如同被欺负了的孩子,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回家,想到拼了命都会保护他(她)的父亲母亲,这是人性使然。燕赵心地善良,突然觉得清源何尝不可怜,有些于心不忍。
清源紧张恐慌,燕赵、绿豆同样感到害怕,但是十几天来,坟地捉鸡、桥下除鬼、归村遇邪以及墓林盗棺、夜斗阴尸等等经历,让他们对死人、对鬼魂、对恐惧已经习以为常,紧张程度也明显低于清源。
**********
“谢谢!”清源抬起头,接着道:“除掉煞鬼的唯一办法,就是切断它怨气和阴气的来源,把它变回普通鬼魂。也不知道咱们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居然撞进了煞鬼的老巢!”
“那还不好办,老子一把火把这些死尸烧个干净!”绿豆跃跃欲试,伸手就要去抢燕赵手中的火把,清源急忙阻止,说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咱们此行的目的不是煞鬼,不要节外生枝。况且这么多尸体,什么时候能烧干净?万一被煞鬼发现,及时赶回,不是我长煞鬼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未必是它的对手!”清源脸上,带着深深的沮丧。
不久前,燕赵还在幻想清源能不能以一敌三?现在清源主动认怂,自承一个煞鬼都打不过,燕赵心中本就不足的底气变得更加可怜,自知此地不能再久留,试探着问清源,是不是原路返回?
出乎燕赵的意料,清源居然坚决不同意!他大义凛然,自称身为崂山术士,还没遇到恶鬼就临阵退缩,若是传扬出去,崂山派颜面何存?自己死生事小,绝不能让因此毁掉崂山派千百年中得来不易的英名!一诺相承,生死相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
清源慷慨激昂,燕赵忽然想起了石油英雄王进喜的那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将军阵前死!”燕赵吼道,“草!”
“道士魂底忘!”清源接上,“草!”
两个意气风发的年青人,同时把火把交到左手,“啪!”右手重重击了一掌,同时吼道:“草!干!”燕赵、清源,一显轻涩,一显苍桑的脸上,同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那是理解、懂得、知己和惺惺相惜
友情的力量,让两个人精神大振,瞬间将恐惧抛开,心底的热血,仿佛水泵被突然加了压,“嗷”、“嗷”,直往上窜。
只有绿豆,躲在一边,默默念叨:草!死要面子活受罪。
五条通道,除过三人来时的那条,还剩四条,在接下来向哪个方向走的问题上,燕赵、清源一时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清源绕过石棺,亲自查看通道,“唰”、“唰唰唰”
清源身上的罗盘,突然发出剧烈的响动,“这是又发现你了!”清源和燕赵打趣,取出罗盘,意外发现,罗盘指针竟然笔直的指向东北方向的通道,貌似是顶部的位置。
“上面的阴气比你身上的还重!肯定有恶鬼!”
“走,去看看!”燕赵不由分说,率先挤开尸群,走进通道,刚刚推开五个死尸,“呼”,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吹来一股劲风,一具尸体被吹动,轻轻一荡,燕赵做梦也没想到会有此变故,手中的火把被尸体撞落,挣扎着闪了数闪,最终熄灭。
“草!”有风就一定有出口!燕赵又惊又喜,俯下身,打算拣起火把,重新点燃照路。
一片稀薄的光线,朦朦胧胧,出现在不远处的前方,极其微弱,如果不是火把偶然熄灭,光线对冲之下,根本无法发觉,渐渐的,燕赵眼前的景物也开始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