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1010 蓟辽督师的官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韦宝偷看了魏忠贤和客巴巴一眼,魏忠贤没有看韦宝,客巴巴正好在看韦宝。

韦宝与客巴巴对到了眼,对客巴巴微微一笑。

客巴巴也回给了韦宝一个微笑。

敢在皇帝面前眉来眼去,恐怕也就只有韦宝了。

韦宝没办法和客巴巴私下见面,韦宝也不太想与客巴巴私下见面。

但韦宝又想讨好客巴巴,也就这么一个微笑可以了。

朱由校顺着冯铨的话,点头道:“冯爱卿说的不错,朕的意思是,让建奴分兵,并没有说不要了关外之地,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才重!朕可没有说过不要关外之地。再说,兵不在多,在精!跟多少没什么关系。”

韦宝闻言暗暗点头,就冲朱由校说的出这种话来,朱由校绝对应该算是头脑清醒,并且是很有战略眼光的皇帝!

“陛下,这个时候,不能说这些,如果朝廷提出撤回关外兵马,会寒了天下人心。”丁绍轼大声道。

“丁大人,这么说不对吧?陛下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兵不在多,在精,裁掉几个人,把剩下的人练的更精,战力更强!这和兵多兵少没关系。再说,陛下什么时候说了从关外撤军了?是换防!等完成了裁军,再拉回去,只要建奴敢来,我们必打!”魏广微道。

朱由校和几个阁臣都点头。

“既然裁军能练精兵,不裁军,就不能练精兵了?”丁绍轼道:“朝廷裁军之后要怎么样,天下人看不见,朝廷要裁军,天下人都看见了。”

这一回,朱由校和几个阁臣说不出什么了。

毕竟有点理亏,

“韦爱卿,你来说一说。”朱由校直接点名了,也不再让顾秉谦等人说什么,朱由校估计这几个人肯定和冯铨一个口径,估计说不过丁绍轼。

韦宝沉吟道:“陛下,微臣觉得丁大人说的有道理。”

韦宝此话一出,朱由校、客巴巴、魏忠贤、顾秉谦、魏广微、黄立极、冯铨都瞪大了眼珠,以大家对韦宝的了解,韦宝这么圆滑,肯定能猜到撤军是皇帝的意思,韦宝怎么敢违背皇帝的意愿?怎么敢站在东林党一边?

而且,上回撤军就是韦宝主导的。

丁绍轼也很惊奇,没有想到韦宝会支持自己。

朱由校有些生气了,脸色铁青。

韦宝又接着道:“陛下,再缩减兵力,也有道理。其实有五万大军守卫山海关,有两万大军守卫蓟州,已经能保证建奴无法轻易入关,抓住机会出关打建奴一下,建奴也很难受。这是最省力的办法,能给大明缓和财政压力节省时间。”

众人闻言,又瞪大了眼珠,暗忖好你个韦宝,你还真够狡猾的,合着两边的道理都让你说了?谁不知道啊?

“韦爱卿,这里没有外人,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吧。”朱由校有点不耐烦道:“朕要听真话,你即便觉得维持现状,既不增兵,也不裁军,也可以说。朕不想听那些模棱两可没啥意思的话。”

韦宝点了点头,道:“所谓防线,敌人来攻击就是防线,从实际看,后金多次进攻锦州、宁远,关宁锦防线也多次抵御的后金的侵袭,效果是有的,肯定算是防线。再说定位,首先关宁锦防线要分开算,宁远的定位是为山海关做缓冲,而锦州则是前出光复四百里失地的结果,整个朝野和所有大明百姓都能看见。至于后金在后面绕道入关的情况,当时并不在考虑范围内。孙承宗的战略其定位都是辽镇的中短期战略。依着微臣看,大明朝廷实际上并没有全盘的思路和战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辽镇怎么说朝廷怎么做,前有王化贞、熊廷弼、袁应泰,后有孙承宗,朝廷对辽东的问题实质没有根本性的把握,所以才会宽严皆误,进退皆输。即使大明历经萨尔浒、广宁、辽阳、沈阳之败,依然对辽事一无所知。反过来,辽镇光一个后金都操心不完,还要考虑蓟镇的事?那还要兵部干什么?做好你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后金已经不是辽镇一地之事,而是和我大明朝廷平起平坐的地区性军事强大的势力,宁锦防线本身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后期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本身是明朝缺乏全局的科学的军事体系。决定熊廷弼的判断十分准确,熊廷弼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想复制萨尔浒战役时的态势。萨尔浒三方围攻,是后金最困难的时刻,但是这样的机会错过还想来第二次?后金为了求生可是卯足了劲,优秀的将领都是战火淬炼出来的,但是我大明朝廷就指望文官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杨嵩这样的败军之将为什么可以指挥萨尔浒这样的大型战役。微臣在这里没有指责的意思,从实际情况看,战略战术布置至少从指挥部看没有什么大毛病。王化贞这样的官员为什么可以凌驾于熊廷弼指挥辽东?之后的袁应泰、孙承宗,大明朝廷的意思是看谁还可以就送谁过去。宁锦防线只是一个不专业的军事系统里微不足道的产物而已,在一个失败的体系里,怎么做都是失败的。”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都不知道韦宝到底要说什么。

“韦爱卿,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是不是想说高第无法胜任蓟辽经略的位置?”朱由校问道。

毕竟是理科男,朱由校说话喜欢一板一眼,并且很容易抓到问题的核心。

“陛下不要着急,听我说完。”韦宝道:“萨尔浒之战是文官杨镐指挥的,杨镐这辈子就打过两仗,第一仗抗日援朝败绩被停职,第二仗就是萨尔浒,几乎全军覆没。神宗爷任命熊廷弼为经略,熊廷弼文武双冠,连续击退努尔哈赤入侵。之后东林人当道,官官相护,当时朝廷里最得意的一个文人叫姚宗文,姚宗文想着插手辽事,收买蒙古人于是请了五千金收买蒙古人,无果,被熊廷弼狠狠嘲讽了一番。于是姚宗文恼羞成怒开始弹劾熊廷弼。姚宗文一番操作后,本来就格格不入的楚人熊廷弼就被弹劾下台,换成文官袁应泰。袁应泰本身不通军事,谨小慎微的他开创了堡垒推进战术,到处分兵把守,也因此特别重用蒙古人。让沈阳总兵贺世贤招纳了无数夷人,指望蒙古和后金厮杀搏命。当时朝廷内部到处都在指责辽人奸险善跑,所以将军们都不喜欢用辽人,宁可就地用夷人为兵。努尔哈赤在沈阳辽阳安插大量奸细,探知袁应泰无能为力,不敢出城野战,于是在抚顺筑城推进,搞出了沈阳之围。沈阳总兵贺世贤出城击溃后金,不料城里夷人叛变,沈阳陷落,武将贺世贤虽然勇冠三军,但还是不支战死。袁应泰派川浙援军援救沈阳,却打成了添油战术,一个接着一个的送人头。川浙援军三年以来,他们是萨尔浒之战后赶到的,素来不合,知道沈阳陷落后赌气不肯撤退,要分别和后金决一生死。努尔哈赤全力攻击这两股援军,付出重大代价,最后还是以优势兵力灭了川浙援军。袁应泰听闻浑河之战的惨状,更加胆怯不敢援救,跟随而来的辽军更是不战而走。休整几天后,后金开始围攻辽阳。事到临头袁应泰倒也不是软蛋了,率军出城和后金打了三天三夜,辽军一触即溃,自己的兵力也渐渐溃散。辽阳沦陷后,袁应泰自尽。辽阳巡按张铨也自尽,留书要求启用熊廷弼救国。几个内阁见机不妙,还是得启用熊廷弼。辽阳失陷之际,各地望风奔逃逃散严重,唯独广宁兵备道王化贞坐镇不乱,他收拢残兵败将鼓励士气。朝廷也因此非常欣赏王化贞,于是将其晋级为辽东巡抚继续住在广宁,并给予他前线专断的权力。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策,于是驻山海关统筹三方指挥军事。王化贞觉得自己军队六万人够多,还能够借用蒙古林丹汗和后金抗衡,于是动辄带军队出击,但是总是无功而返。熊廷弼屡教,王化贞不但不改,反而信心满满。原来王化贞收拢了逃将孙得功而留有一手准备,让孙得功去后金用间让其好友李永芳反正。所以非常自信。王化贞和熊廷弼两个人就这样差不多吵了一年,兵部尚书张鹤鸣是东林人,因为和熊廷弼私仇,支持王化贞,首辅叶向高也偏心王化贞,所以期间王化贞一直占据上风。最后叶向高又因为害怕出事,开始倾向熊廷弼,朝廷这才拍板决定相信熊廷弼,召回王化贞。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开始渡河,朝廷不得不改了主意,要二人先通力合作。熊廷弼赶紧通知王化贞归并广宁。王化贞坚决不听,觉得撤退是徒长敌军气焰。派孙得功带援军前去和后金野战。谁知王化贞宠信的武将孙得功已经被策反阵前哗变,局面顿时崩盘,广宁城陷。熊廷弼匆匆还未赶到广宁,接到了逃亡的王化贞,王化贞觉得大势不可为,又做主擅自一路退到了山海关。战后二人被震怒的朝廷解职听勘。熊廷弼,王化贞均被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孙承宗下狱,弹劾论死。然后就是新任的王在晋主持要修八里铺,修到一半,帝师孙承宗不服气,觉得堂堂大明朝一定要反攻后金,又说服皇帝撤了王在晋弃了八里铺,自请督师辽东开始修宁远。孙承宗是陛下的老师,也是微臣的恩师,微臣的恩师当时可能觉得钱太多了,于是修好宁远又开始修锦州右屯。高第上台,就想既然不能打那就把锦右撤了吧。”

韦宝分析的很透彻,并且将当时东林人的问题直接搬上了台面,从党争的角度论述问题。

这一回,朱由校没有催促韦宝。

魏忠贤等人听了暗暗欢喜,因为韦宝指出的都是东林党文官的问题,但他们又有点害怕,不知道韦宝想说什么,不知道韦宝会不会转而攻击阉党。

丁绍轼目光冷冷的瞪视韦宝,不知道韦宝到底想说什么。

同时,丁绍轼觉得很丢人,因为韦宝的话,戳到了他的痛处,从韦宝的话,丁绍轼可以判断出韦宝是很反感东林党的。

“辽东战事严重消耗了国力,每年军饷几百万两,且我大明军队在辽东胜少败多,关内又爆发农民起义。守辽东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不选择放弃关外,坚守长城?放弃关外防线是肯定不可的。凡是认为放弃宁锦防线,干脆退守山海关的人,就如同丁大人说的,会让天下人寒心。撤军是门技术活。撤掉关外一切据点与军队,到山海关几百公里的路,满清不会在后面追和乘火打劫?大明主动放弃既有的据点也不是没干过,前有李成梁放弃宽甸六堡,后有熊廷弼撤兵关内和高第撤军,其后果如何?撤军效果如何?李成梁撤军:成梁献议移建孤山堡于张其哈剌佃,险山堡于宽佃,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道昆上于朝,报可。自是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户。及三十四年,成梁以地孤悬难守,与督、抚蹇达、赵楫建议弃之,尽徙居民于内地。居民恋家室,则以大军驱迫之,死者狼籍。熊廷弼撤军:廷弼曰:嘻,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乃以己所将五千人授化贞为殿,尽焚积聚。二十六日,偕初命护溃民入关。化贞、出、嘉栋先后入,独邦佐自经死。得功率广宁叛将迎大清兵入广宁,化贞逃已两日矣。大清兵追逐化贞等二百里,不得食,乃还。报至,京师大震。养军队才是最花钱的。撤回来的关宁军,朝廷不是还得花钱养?光有山海关,没有得力的军队防守,也没啥用吧?朝廷一旦下令撤除关外防线,就意味着辽人守辽土战略破产。那以辽人为主的关宁军被莫名其妙断了恢复家乡故土的希望,他们的士气肯定会受打击,会不会在撤军途中哗变?朝廷有能制服哗变的关宁军的战斗力相当的军队吗?即使不哗变,朝廷要安抚,妥善安置关宁军,是不是还要花一大笔钱?修缮山海关以及安抚费用,朝廷花钱搞不好比不撤军还要多。关内军队能否与关宁军和谐相处也是个问题。关宁军瞧不起关内的军队。关内军队视撤回的关宁军为丧家之犬,发生火并都有可能,还能齐心协力守卫山海关?朝廷为了协调关内关外的军队之间关系,又要砸钱,尽量公平。放弃了关外防线,建奴会笑死。建奴就能从容搞定朝鲜,搞定蒙古。然后两路夹击,让山海关腹背受敌,那就好看了。关外没有稳固的城防,就失去了对蒙古人和朝鲜人的震慑!他们将一个个的倒向建奴。”韦宝接着道。

丁绍轼闻言大喜,没想到韦宝的话又说回来了,“韦爵爷说的极是!一旦放松关外,放松对后金兵马的压迫,蒙古人和朝鲜人将脱离大明的掌控,使得建奴声势大涨,后果不堪设想!”

在场诸人,别看都是阁臣,皇帝,皇帝身边的客巴巴和魏忠贤也都是有一定见识的国家最高层层级的人物。

但没有一个是懂得军事的人。

大家听韦宝说的有道理,都陷入了深思。

“朕听明白了,按照韦爱卿的意思,还是保持现有的兵力和地盘,是不是?”朱由校问道。

“陛下的想法是最合理的,但天下人的舆论也不得不考虑。依着微臣看,辽东能再裁掉一万人,蓟州再裁掉一万人。这样,蓟州留一万人,辽西五万人,辽东两万人,蓟辽边军保持在八万人,这已经是最低限度了,没法再减少。”韦宝道,“至于增兵,可以。让各地以省府为单位上奏,哪个省提出增兵,就让他们捐银子,告诉他们,六十两纹银一个兵,他们想增兵多少就增兵多少。这场争端,应该能平息。”

“好!”朱由校开心的站起身,“这个法子好,再裁军两万,又能省掉一百多万两军费!又不丢失现有城堡,好啊。此为双全之法。韦爱卿,朕让你做此事,你有把握吗?只要你能以八万边军压制建奴,朕可以提议,由你执掌蓟辽!”

韦宝一汗,心说你还真是大手笔,一句话就想把蓟辽督师的位置给我一个才刚刚十六岁的人?

在场众人也是大惊,客巴巴和魏忠贤,阁臣和几个大太监,都吓了一跳,不知道皇帝是随口说说,还是认真的,这根本不可能嘛。

让韦宝以十六岁的年纪,暂领海防总督衙门的事,还说的过去。

让一个十六岁的人当蓟辽督师,蓟辽督师都是领了兵部尚书官衔的,这不等于将大明的军政都交给了一个十六岁的人,这怎么可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相邻小说
苍穹笔记魔境主宰野性为王一只哥斯拉的时空之旅周老太太的重生纪事我的纯白舰娘互联网大佬九天剑圣容闺活在明末夹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