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隆基来到潼关外城时,已是上午巳时,安禄山的大军已经攻城许久。
正在城上督战的主帅哥舒翰听闻李隆基驾到,连忙快步下城,亲自迎了上去。
“臣哥舒翰参见陛下。”哥舒翰赶到李隆基的跟前,躬身拜道。
李隆基将哥舒翰扶起,笑道:“哥舒大帅请起,朕来此是为了亲自督察前方战局的。”
哥舒翰闻言回道:“眼下局势尚还稳定,贼军虽然攻城甚急,但潼关乃天下雄关,依旧固若金汤。”
李隆基听了哥舒翰的话,皱了皱眉道:“大帅只是固守吗?敌军人少,大帅为何不寻良机退敌?”
哥舒翰听了李隆基的问题,脸上浮起了一阵隐晦的苦笑。
安禄山麾下的十五万大军多为河北精锐,身经百战,绝非寻常府兵可比,而哥舒翰的麾下虽有二十万大军,人数占优,但除去他从陇右带来的六万边军,其余的十四万人马南衙禁军还有临时征召来的府军,战力和河北兵根本就是云泥之别,哥舒翰如何敢和安禄山正面交锋。
哥舒翰虽是军旅出身,但他不是莽汉,他知道如今李隆基的情况,自然不会当众违逆李隆基的意思,于是回道:“安逆今日刚刚开始攻城,势头正盛,不宜正面强攻。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臣再守了几日,贼军士气低迷之时,必可一战而定。”
眼下安禄山攻城日急,而李瑁已经驻军江汉,向山南道逐渐侵蚀,李隆基已经坐不下去了,他恨不得今日便灭了安禄山,然后再挥师南下,擒了李瑁这个逆子。
不过李隆基虽然不通军事,但是哥舒翰如今已经是他最大的倚仗,李隆基虽然不满如今的进度,但也需照顾到哥舒翰的意思。
李隆基点头道:“大帅乃当世名将,大帅办事朕自然是放心的。大帅且前面带路,朕欲上城亲自督战,鼓舞我大唐将士的士气!”
一听李隆基这么说,不只是哥舒翰,就连高力士也慌了,两人连忙劝道:“城上刀剑无眼,凶险万分,陛下乃天子,实在不宜轻易涉险。”
李隆基为帝多年,虽未在边镇亲自指挥过战事,但在他为临淄王和太子时却参与过数次宫廷政变,也曾亲自披甲上阵,自然也不至临阵怯场。
李隆基坚持道:“朕虽为天子,但既亲自奔赴前线又岂是为了安坐后方避祸。朕自当亲自上城,为众将士鼓舞士气,以求一战破敌。”
说完,李隆基不顾旁人的劝阻,竟亲自登上了潼关城。
李隆基起初的想法一点不差,皇帝亲自登城督战,城上作战将士的士气确实比起之前振奋了许多,一度将敌军猛烈的攻势击退下去。
“诸位将士,朕乃唐皇李隆基,安贼无道,谋逆作乱,荼毒百姓,朕深恨之。朕即日颁旨,凡我大唐将士,能取安贼首级者,封万户侯,拜冠军大将军!”李隆基见自己的出现颇有成效,于是站在城楼上,扯着嗓子高声吼道。
李隆基之言一出,下面的将士顿时沸腾了。李隆基当众亲口所言,自然是作数的,
万户侯,冠军大将军,正三品武职,这等于谁若是能够取了安禄山的头,那便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一步登天了。
“万岁!万岁!”城上的唐军闻言,顿时沸腾了起来。
城上唐军异常的反应自然也吸引了城下安禄山的注意,安禄山定睛看向城楼,竟猛然发现那个身着金甲的岂不正是李隆基?
安禄山顿时大喜,指着城墙上的李隆基对麾下猛将李归仁道:“这厮便是李隆基,速速将其射杀!”
李归仁乃安禄山麾下射术顶尖的人物,虽比不得南霁云那般神准,但在河北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李归仁听了安禄山的吩咐,立刻挽起长弓,从箭囊中取出一支利箭,朝着李隆基的方向射了出去。
李隆基登城,哥舒翰对李隆基防卫极为重视,自然是早有安排,李归仁一支冷箭自城下袭来,距离李隆基还有十多寸的距离,哥舒翰的亲信,神策军兵马使卫伯玉便挥刀将那支冷箭挡了下来。
“叮!”一声脆响,冷箭应声落地。
李归仁的冷箭虽然被卫伯玉挡了下来,但距离李隆基已经极近,李隆基被惊得浑身一颤,再加上他年已老迈,险些站立不稳,跌倒在地。
李归仁的箭虽然被卫伯玉挡了下来,但随后,城下最为善射的弓箭手也在安禄山的命令下纷纷射箭,试图射杀李隆基。
“保护陛下!”卫伯玉见城下箭雨袭来,于是一声令下,数十名麾下神策军的将士举盾挡在了李隆基的身前。
神策军乃陇右精锐,令行禁止,卫伯玉下令不过须臾,神策军的将士便持盾在李隆基的身前架起了一面盾墙,将李隆基死死地护在里面。
“城上凶险,陛下还请速退。”
这一轮箭雨虽然被挡了下来,但谁知道安禄山还有没有后招,高力士一边说着,也一边扶着李隆基准备退下城楼。
如今的李隆基早已不是少年时那个敢率万骑闯宫的李三郎,这些年的安逸和酒色已经磨去了他的胆气,方才的那支冷箭射来,死亡与他只有十几寸的距离,他从未如此近距离的感受过死亡。
李隆基已经老了,人越老越是畏惧死亡,贵为九五之尊,享受天下荣华富贵的皇帝就更是如此。
在神策军的护卫下,李隆基匆匆忙忙地下了城。
明明是上城鼓舞士气的,但李隆基却如战败一般遁走了,看着李隆基仓皇离去的背影,城上的将士觉得万户侯的许诺竟似玩笑一般讽刺。
皇帝尚且如此,这一场仗真的能打赢吗?
城上的唐军心里打着鼓,城下的叛军也颇为懊悔。
方才距离射杀李隆基只差那么半步之远了,却偏偏被卫伯玉毁了机会。
“末将未能射杀李隆基,向陛下请罪!”李归仁跪在安禄山的马下拜道。
李隆基身旁护卫森严,安禄山本就也指望能够直接射杀李隆基,安禄山道:“无妨,今日虽未能射杀李隆基,但羞辱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安禄山虽然在强攻潼关,但他却清楚地知道,他最大的敌人不是李隆基,而是屯兵江汉,虎视眈眈的李瑁。
今日这一箭他不过是想彻底激怒李隆基,好早些结束潼关之战,能够腾出手去对付李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