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利安公主车驾从长安启程时,随行护驾的有三百羽林军精骑,这也是汉家历来规定的制度。
为首的羽林校尉名叫曹襄,也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生的细腰乍背,面如冠玉,配上羽林军的红袍白羽,束甲合身,却是一位英俊的青年将军。
能够入选大汉禁军,戍守未央宫的,家世、品行、相貌要求极严,自然大多都是勋贵之后、功臣之家子弟居多,最起码也是良家子出身。
特殊的身份和成长经历,逐渐养成的是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习惯。
曾有古风半阙无比贴切的描画尽了这些长安子弟的浮华纵侠生活:
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倥,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簇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从走马游猎任侠使气的阶段过来的,那心劲儿可不是一般的高!
曹襄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说起他的父亲,知之者不多,不过就是普通的袭爵侯爷,任了个散官闲职,碌碌一生,早早地就死去了。
但要说起他的曾祖父,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大名鼎鼎的平阳侯曹参。“萧规曹随”的典故说的就是他家的这位先祖了。
曹参以辅佐高祖皇帝开国之功,赐封万户侯,先后出将入相,功勋卓著,深得刘皇汉室信任。再加上此人处世圆滑,通晓明哲保身的道理,懂先机,知进退,因此余荫福佑后人,使平阳侯这一系成为汉兴以来硕果仅存的几大勋臣世家之一。
曹襄也算是曹家的千里驹了,以嫡长子的身份承袭了平阳侯的爵位,宿卫禁宫。青年锐气,自小也曾苦练过弓马刀箭,十八般兵刃尽皆娴熟。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外执行任务,虽然只有区区三百骑,但他的心情却仍是很激动。因为,此行的目的地是北疆!战火、流箭、匈奴、生死……。
就如同世间的每个少年,都有闯荡世界的梦想一样。学成武艺在身的男儿,如果没有经受过战场的洗礼与考验,那总是一种遗憾!
在他北上这一路的设想中,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护送任务,但一定会与真正的匈奴铁骑会面的,如果……能找机会与他们发生点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最好有那么一两个不长眼的匈奴人,被自己杀上一杀,呵呵!那回到长安,在昔日的同伴面前才有的显摆不是!
可是,现实让他有些郁闷。千里北上,一路的枯燥乏味不说,到了右北平这么多天了,就只是每天在安歇的地方静静的待着,哪儿也不能去。
曹襄倒是想领着一帮兄弟出去搞点儿事情,可是那天李广匆忙回城又离去的时候,特意吩咐过他们这三百羽林军好好在这右北平随护公主,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军法从事!
唉!这李老将军虽然身在前线,但还挂着未央宫卫尉的名头儿呢,是他们羽林军多年的主将,他的命令敢不听吗?没办法,只能继续的等着吧。
有一条小道消息已经在兄弟们中间悄悄流传,说这次皇帝真正的意图根本不是和亲,而是要诱伏单于!听说前面马上要打大仗了,也许几天以后,他们这一群人在城里歇息够了,也就差不多可以回转长安了。
当曹襄和他的羽林军兄弟们在将军府的驻扎处谈论起此事时,虽然尚不知道真假,但心中的不爽快总是有些的。好不容易来一次,不要说和匈奴人交手了,就连他们的毛儿都没见到一根,倒是吃了一嘴的沙子。
就在他们意兴阑珊,满嘴抱怨的时候,消息就突然来了!
什么什么?有匈奴骑兵跑到右北平来了?这可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那还等什么,兄弟们披甲上马,抄家伙上啊!
巨大的兴奋感使这些只随着皇帝在上林苑打过猎的家伙激动起来,人人手脚麻利,披好了铠甲,束上大红的战袍,带上白羽头盔,刀箭齐全,跨上战马,威风凛凛的集合在了将军府的门前。
元召带了卫青等人出来时,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他面无表情,没有理会他们。
这群心高气傲的家伙,和后世的那些某某二代们没有什么区别,今天的事一点都指不上他们,他们不来添乱就烧高香了。
留守偏将关喜早已经急匆匆的去城头观望敌情,布置守备去了。也不怨他惊慌失措,因为,现在右北平内的守城兵马不到千人!
“事情变得有些麻烦了哦……。”元召暗自思量。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很明显,计划有变,不管匈奴人是怎样察觉的,大军未至,而只派轻骑前来,一定没有什么好事啊!
匈奴单于既然已经起了疑心,这次……恐怕终究还是功败垂成的多。
此时,将军府中的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名叫谢九的大内总管,面色阴沉的聚集起了那三十名“西凤卫”侍从,把公主所在的住处严密的警戒了起来。无论发生什么,保护好利安公主的人身安全,是他们唯一的职责。
“长乐侯,意欲何往?”
谢九已经挎上了刀,而且所有的三十名侍从都是统一制式的刀。他们的刀都是皇家所赐,效忠的也只是皇家。在这儿,三十一把刀,效忠的就只有一个人~利安公主!
“匈奴人马上就来了,我们去城头看看。”
元召停下了脚步,他身后跟着的是卫青和那十名骁骑营兄弟。
“刀箭无眼,你……年纪终究小了些,城头总是有危险的,还是与公主待在将军府中为妙。”
谢九那张呆板严峻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话语中却流露出一丝暖意。
元召对他露出一个笑脸,又瞄了一眼那边大门外已经上马开拔的羽林军们。
“那帮家伙既然都已经去了,我们就跟在后面看看匈奴人长什么样子嘛,万一动起手来,帮着扔块砖头也是好的。哈哈!嗯,老谢,谢谢你的好意,你们只要保护好公主就好了。”
谢九见他如此说,也不再相劝,拱了拱手转身而去,大声呼喝所有人去把守好将军府的各处,以防在混乱中发生什么意外。
元召蓦然直觉一抹淡绿色在眼角掠过,凝目去看时,只见台阶之上,厅门一侧,素汐正站在那儿,满脸担忧的向这边张望……。
这会儿,四面城门早已被紧紧的关闭了起来。街道上有兵卒开始戒严,城里的居民、流贩、闲杂人等都被勒令回屋好好待着。
好在北疆的这些边城,屡经战火,常年居住于此的人早已习惯了这些事,因此并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情况。
他们这一行十余人纵马奔到西城门,下马步行沿马道登上城楼,与守城军士打过招呼,极目远望时,只见西北方向烟尘大起,马蹄踏在地面的声音,如同闷雷一般隐隐传来。
“看这阵势,怕不有万骑之多!烟尘之中夹杂杀气,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卫青喃喃说完,却见元召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有些尴尬。
“呃,这些都是从你送我的那些兵书里学来的,却不知说的准不准。纸上谈兵,你可不要见笑。”
元召竖了竖拇指,表示佩服。这就是天生将才啊!这素质真不是吹的。还没开始正式带兵实战过呢,就已经学会了望云观气之术了。
“在这个时候,有大队骑兵跑到这儿来了……且看看吧 ,事情有些不妙啊!”
元召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心。这可不是江湖厮杀,更不是那些帮派草莽可比,万军之中,就算个人有再大的能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他还没有自负到那种疯狂的程度!
城中的守军本来就不多,再分出一部分在城内各处维持秩序,看管库房辎重等紧要处,剩下也就六七百人,分散守护在这四面偌大的城墙上,显得稀稀拉拉的。
副将关喜的一张喜庆脸,现在彻底变成了哭丧脸,与几个带兵校尉来回奔跑着,声嘶力竭的命令士卒们整理好守城器械,准备迎敌。
关喜现在想哭的心都有了,他从来就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验,现在这么一副天大的担子突然压在了他的肩上……这、这要是在自己手上丢了这座重城,那后果,他连想都不敢去想!
看到城头上有些混乱的场面,元召皱了皱眉。这个样子如果被匈奴人看到,本来没有攻城的打算,恐怕也会改变主意来强攻城池了。
看远处马匹来势,大概用不了小半个时辰就会到城下了。既然一时半会儿人手就这么多,就别再到处乱安排了,赶快把全部旌旗插遍城墙,金鼓匿迹,所有兵士隐于旗后,只主要将官留在箭楼上观察敌情、随机应变即可,这就叫“避实若虚、空往实来”!
听元召三言两语如此这般吩咐一番,名叫关喜的留守小将目瞪口呆,这、这样干能行吗?
他略一犹豫,刚要开口表达自己的疑惑,抬头时却正遇上这位小侯爷的一双眼睛,不由莫名的打了一个冷颤。
深如寒潭,无限威严,带着不容抗拒的巨大压迫感!
这还是一个时辰前在将军府与自己谈笑风生的那个少年吗?!
想起骁骑将军对这位长安来的长乐侯的看重,又听到耳边马蹄声越发清晰可闻,关喜咬了咬牙,拱手领命,催促所有守军赶快按照长乐侯的命令执行!
“小侯爷,此举莫非是凭借有利地形,隐藏己方真正实力,迷惑对方,使敌人摸不清虚实的计策吗?但不知计出何处,可有战例?”
卫青本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认真的拱了拱手,脸色郑重的问到。旁边的十余人也伸长了脖子,有些不明所以。
“呃,这个嘛就叫做‘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曾听闻有人凭借自己的威名,城头抚琴一曲,以一座空城退却了十万强敌……只是不知道今日来的是不是一只同样瞎眼的家雀呢!呵呵。”
城头所有人都听得心驰神往,胸怀激荡!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人物?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匈奴发来的兵……。”
在一种此前从未曾听到过的悠扬婉转清唱声调中,众人眼中但见名叫元召的少年侯爷,悠闲的调试着手中那把奇怪的杀人器械,一支一支的扣好了九支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