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有些失笑,这还是个孩子吧,ID居然叫什么“信不信由你”这种中二的名字。刚准备给那孩子发条信息,就被突如其来的焦急声音打断。
“老师,实验室那边出问题了。”他的学生惊惶失措地冲了进来,脸上完全没有了平时的沉稳。
“什么?”张国康猛地站起来,动作间还带倒了身后的竹椅。接着头也不回地拿上挂在衣帽架上的白大褂,一边穿一边急急忙忙地往外走,不时还询问学生实验室那边的具体情况。
相比张国康这边的焦急,简白这边就显得平静多了。
30道题,她每道题稍稍压了压时间,显得没太出挑。至于为什么全错在后面四道题,一个是因为四道题里面有三道题是解答题,里面要运用一些较为复杂的理论,她怕露馅,所以就没有做。另一个则是因为前面二十六道题没有出现一道考察空间想象的题。
而她想做的则是,让这个取为“信不信由你”的马甲要足够的聪明,才能够吸引足够的注意力,让她的帖子不至于泯然于众人。而又不能太聪明,显得过于惊世骇俗,所以一点适当的缺陷则又是必要的,而这个缺陷就是空间想象力。
三十道题中,有两道有关空间想象的题型分别在二十八和三十号。他没有得分的一共有四道题,另外两道她也稍微胡乱填了一下作为掩饰。而这两道有关空间的题她则是故意在这上面停留了最长的时间,最后上交的却是空白答案。
答完题后,又重新回到了刚开始的界面。简白将ID名称对应的ID号输入进去后,就真正的进入了天科论坛。
天科论坛的首页和简单,深褐色背景的上方用毛笔字体写着“天科”两个字,而下面也只有三个素白色的方框,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生科学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下又有各自的分论坛,每个分论坛内都有十五个左右的管理人员。三个大版块则分别有自己的领军式的灵魂人物。
自然科学板块,自然就是之前提到的华科院院长张国康,主攻化学和生物学。社会科学板块则由A大的经济学孟教授担当。至于人生科学板块,其身份是最为神秘的,也就是天科论坛的创始人“伦先生”。
也正是因为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的领军人物,所以大量能力卓越的天才与精英才会对天科论坛趋之若鹜。
简白没有急着去开帖,而是在自然科学的各个板块里稍稍转了转。碰到感兴趣或者比较切入关键点的问题就轻描淡写地答几句。就这么打一枪换一炮,也不管那些看了一个质疑或追问的人。
"溴化物多是剧毒品,怎么可能入药!楼上傻逼,鉴定完毕。”
“27楼哥这是在秀智商下限么?”
“受不了了,所以说这种弱智是怎么进来的啊?现在论坛考核真是越来越水了。”
“楼上+1”
“说考核水的就去再考啊,看看能不能给你们升个级别,一帮傻缺。”
“233333 ~才在隔壁板块看见了27楼哥,怎么又打这来了。”
“说不能入药的站住!安眠药和临床镇定剂多含有溴化物,谁说不能入药的。”
“楼主不是问的溴化物具体的剂量问题么?你们到底在讨论个什么鬼,我怎么看不太懂。”
“楼上+身份证号,说不能入药的28楼也真真搞笑了。楼主问得不就是多少剂量最适合治疗癫痫病么。”
“血液溴化物的含量应在14.5~24.3毫克之间(即116~194毫克%),但具体值多少却没有定论。不知道按照27楼哥的公式够不够准确判断个体所需含量,坐等楼主上数据。”
“同坐等数据。”
“37楼哥居然是韩野大神诶,端上小板凳强势围观ing……”
“所以只有我是围观打脸啪啪啪的么?233333”
“作为一个职业酱油党,我居然发现27楼哥的名字混迹在今天好多板块的骂战中。牛到这地步也是没谁了~”
……
今天的论坛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许多“死”贴又莫名其妙地被顶上了热门。基本上简白每次的回复帖下面都会引发一场骂战。
不过诡异的是,刚开始整个帖子基本上都被那些质疑和嘲讽的声音刷屏。可越到后来,各种专业分析贴开始慢慢地浮上水面,从不同角度有力地论证了简白回答的可行性。之前那些质疑也逐渐被淹没在坐等大神数据的回复中,掀不起丝浪花。
简白倒是不痛不痒地就转战下一个贴了,那些陷入混战得到帖子就可怜了。无论给她发了多少了站短,也没等到回信。不管艾特了她多少次,也不被理会。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个怪状,那些之前被热帖勾起好奇心的人像打游击战一样,不停地追寻着她的踪迹。一旦找到她最近出现的新帖,便跟楼不停地追问着之前的问题。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被后来戏称为“游击队”的队伍也在快速地壮大着。
而谢易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A大的在读研究生。大一的时候,因为偶然听了张国康院长的一次讲座,被其才华和天赋所折服。
想要拜师,却苦于没有找到与张国康院长接触的机会。偶然从导师那里得知张院长是天科论坛的一员,就决定加入这个论坛,并通过这个论坛结识张院长。
而那时他也的确也凭自己的能力打动了张国康,并且被预收为直系弟子。现在他空闲的时候便帮着老师管理分论坛,偶尔也会在论坛上发一些讨教贴。
当然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大部分的问题都能够被解决了。但剩下三两个涉及专业知识比较深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他也放弃了,打算再挂两天还没有人回答,就撤下去。
可今天他像往常一样逛着论坛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死”了许久的帖子有人回了。点进去一看,就寥寥数语,却让人拍案叫绝。
他的帖子是关于研究波导的非理想形状引起的附加损耗问题,目前通讯成本较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传输波导的消耗量过大,成本增加。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设想,希望能从波导接头处轴的偏移幅度入手,对损耗问题进行改善。
但试验过程中,他不断的调试偏移幅度,记录下数据对比。却发现所得的结果与他之前所设想的减少消耗量背道而驰,因此他将设想思路与实验数据放到了论坛上,希望有人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
帖子挂了已经半个多月了,也从刚开始的热帖讨论到最后变成一个“死”贴。刚开始大家都很热心的为他出谋划策,却在次次失败后,得出一个这种设想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结论。并说传输波导的消耗量问题必须通过材质来进行解决。
在众多的质疑声下,他也渐渐开始怀疑起了自己,认为这个设题出了问题。可现在,一个叫“信不信由你”的人却告诉他可以考虑从改变传导的连接截面和偏移波导幅度两方面相结合,来再次进行试验对比。
乍一看这个叫“信不信由你”的人什么都没说,只是叫他多考虑一个传导连接截面的问题。可是细想下来,却让人心惊。之前的实验不断出错,数据也与自己的设想背道而驰,可是他却从没有想到从传导的连截面入手。
而猛地出现的一个新思路,像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乍喜之下,他马上站短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追问他传导连截面的变量问题。可是左等右等却也没得到回音,而他已然等不及了。记下了这个叫“信不信由你”的ID号后,就迫不及待的奔向学校的实验室,开始进行了第二次的实验。
而类似的事情也不断发生在各个地方,A大的实验室今晚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