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之前,因为现在有个叫朱熹的书生找上门来了。而且还带着一对价值不菲的玉如意!因此我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这刘辩和江东世家的关系非比寻常,很可能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早就勾结到了一起。反而我们孙氏一家已经被陆,顾,朱,张,步等家族抛弃了,所以我特地前来求证。”孙策也不想和周瑜拐弯抹角,直接道明了来意。
“朱熹真的找你来了?”周瑜一惊,“难道仅仅因为一对如意,伯符就觉得这事与刘辩有瓜葛?”
周瑜从孙策的眼神与话语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善的信息,推测他很可能想拿着朱熹做点文章,从里面了解些什么消息。这一点。是周瑜最不愿意看到的,孙氏集团好不容易有了名士来投,这是增强孙氏集团文臣不足的开端,周瑜不想因为暗算了朱熹导致他破产,所以想极力洗清朱熹与刘辩的关系。
孙策的观点却异常笃定:“公瑾你至少派了好几拨人去江东探查情报,结果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毫无音讯。而现在。朱熹却突然登门拜访,携带了一对价值不菲的如意,对于刘辩的军情就连我们都无法掌握的一清二楚,寻常人怎么会有这么通灵的消息?”
看到周瑜陷入了沉默。孙策继续说道:“我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了这个自称朱熹的人。他身边带了数十个随从,俱都是精悍之辈,绝不是一般的家丁仆从,更像是出自军队之中的悍卒。通过这些方面来判断,朱熹所说的自己被刘辩贬斥的事情有九层是假的!”
“瑜还是想不明白,刘辩现在已经登基称帝,他有必要为了一个白面书生朱熹费这么大的周章么?”听了孙策的分析之后,周瑜基本上已经认同了孙策的观点。但还是不想武断的杀了朱熹,想争取和朱熹见一面,看看他是否真的是刘辩派来的密探。
孙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只要不是个瞎子。就能看得出来江东世家已经和刘辩沆瀣一气,这个朱熹我查过他,也是出自朱氏家族,因为自己的某些理念和刘辩不同,所以在金陵主持的科举中名落孙山。要是因为这么简单的是理由就有了背叛故主的举动,还满口胡言说自己掌握了情报,这种事情你能够相信吗?”
被孙策一言戳破了心事,周瑜脸上一阵燥热,讪笑道:“伯符说哪里话,我对这朱熹之所以好一些,完全是因为看他和我一样都是读书人,有一腔热血!除此之外,再无它意!”
孙策忽然大笑着在周瑜的肩膀上拍了一巴掌,直把周瑜吓了一跳,“哈哈……公瑾啊,你与我有必要藏着掖着么?既然你说对朱熹没有别的意思,那我马上派人将他就地格杀,行不行?”
听了孙策的话,周瑜脸庞情不自禁的抽搐了几下,嗫嚅道:“这样不好吧?毕竟朱熹也是江东世家子弟,今后伯父要重振声威,一统扬州,还是要依仗这些世家力量的!”
孙策摊摊手:“我也觉着这样对待一个奸险之徒算客气了,再说江东世家要是真的有意投靠我孙氏,他们哪里会又是送粮送女人的帮助刘辩。听说陆氏一家已经送了两个女人入宫了,顾氏和虞氏不仅出力为刘辩夺取吴郡,还极力怂恿王朗献出了会稽郡。德威大哥推荐的高敖曹也中途变了卦,投靠了刘辩,被册封了一个副将的头衔,到了宋州去做官。”
周瑜还是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这样吧,你我先去见见这朱熹,既然他能够亲自找上门来,我们还是花些心思和他聊聊也好。”
“那就听你的!”孙策将茶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起身就要准备离开。
周瑜吃了一惊,快步跟上:“不知道伯符打算用设么样的方法来测试朱熹?”
孙策挥手示意周瑜留步:“我知道你对这朱熹有了好感,怕你夹杂在里面为难,所以这件事就不用你插手了。”
孙策回到太守府,派人传朱熹前来相见。周瑜到时没有拒绝孙策,在他走了之后,便拉上大哥周德威一起到了孙策府上,刚好见到了被孙策找来的朱熹
寒暄过后,孙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本意:“朱熹呀,吾已知道你此来乃是受了天子所托,我孙策也不藏着掖着,要想我孙伯符和刘辩和谈,仅凭两块如意远远不够!你回去向天子通传一声,若是想换回我孙家的一纸合约,我有三个条件,只要天子能答应其中任意一条,我孙策一定会派人到金陵城请罪受降。”
朱熹没有被孙策吓倒,不温不火的问道:“不知孙将军的条件是哪三条?”
孙策端坐在软榻上,把条件一一道来:“其一,割荆南一半土地于我们孙家。其二,拔出十万石粮食送到长沙,并且将长沙郡归还与我孙家。其三,送五千匹战马于我军。此三项条件,只要天子能答应其中任何两条,我孙策必然将说出去的承诺付诸行动!”
“这个……我这个白身书生可不敢做主!”朱熹听后不禁汗流浃背,甚至双手都在颤抖,心里暗骂孙策脑袋遭驴子踢了,这些狂妄之言刘辩能够答应吗。先不说自己无法见到刘辩,就算见到刘辩了,他也不敢将这种丧权辱国的协定拿回去,不然的话真的会被刘辩以卖国罪给咔嚓了。
孙策朗声一笑:“没说让你做主,你即刻派人快马返回金陵,把某的条件讲与天子知晓。能否换回我孙家的效忠,全在他一念之间!倘若天子拒绝,导致无法让我孙刘两家和平共处,你朱熹被砍了脑袋,切莫责怪孙策,全赖这天子太吝啬之故!”
孙策顿了一顿,又补充道:“你不是被刘辩贬斥才到我这里来吗?说实话,我孙伯符根本就不相信你说的话。我看你有十层的几率是刘辩派到我身边的密探,你说刘辩要派刺客暗杀我的事实属机密,你这个被贬斥的书生是怎么知道的?”
“孙将军要和刘辩和谈的条件,我朱熹这就修书一封,通过家里人的关系派人送回金陵!”朱熹可没时间在这里陪孙策闲扯。
“但是说我是刘辩派来的细作这就是冤枉我了。我在老家出了不少书,又创建书院宣传我的理学思想。想不到被王守仁这个好朋友将我写的书籍送到了刘辩那里,原本以为刘辩能够赏识我的才华,却不料等来的是一道训斥。说我朱熹理学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命题,痛斥朱熹是“满口胡说”、“自欺欺世”,“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程朱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
作为三国本土人物的孙策和周瑜当然不明白朱熹提出的程朱理学思想,因为这种被阉割了的儒家理念在东汉时期还没有任何市场。周瑜询问了朱熹为何被刘辩痛斥的原因后才知道,是这朱熹纯粹找死。他多次上书讽刺被刘辩重用的女将领穆桂英和杨延琪,说他们是靠着魅惑君王,才得以掌握军权的。
除开这些,朱熹又多次在书院和学生面前宣传女子要讲三从四德,宁可饿死,也不做改嫁有辱门风之事。说穆桂英和杨延琪掌握了军队权利是对男子的侮辱,大汉王朝再现吕氏专权的征兆,接着又将矛头对准了何太后。多次撰写文稿讽刺何太后当年在洛阳皇宫里毒杀王美人,工于心计的事迹。
当然,在汉代以孝治国的思想下,这个朱熹说他是狂人也好,傻子也罢。这样脑子充满浆糊似得谩骂皇室公卿,朝中大臣能够活到现在,没有被刘辩下令斩立决,只是被训斥罢了官职已经算是刘辩是个仁君了。朱熹得罪了皇宫里面地位最尊崇的何太后,军中地位高超的穆桂英和杨延琪,遭到了家族和官场的一律排斥,就连他供职的书院也给了他一封辞退报告。学生也对他的思想嗤之以鼻,纷纷像见了鬼似得逃离,让他成了孤家寡人。
朱熹想了很久,觉得只要缺少文人才子的孙氏家族值得他投效,才不辞辛劳的带上奴仆和护卫千里迢迢的跑到交州南海郡来面见孙策。当然他也承认了原先说刘辩想要派遣杀手刺杀孙策的事情是无中生有,自己胡编瞎造的,其目的就是为引起孙策的注意力而已。他却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想法差点让成为了孙策的怀疑对象,还丢了性命。
在朱熹讲述自己事迹的时候,一个孙氏将领在孙策耳边细语起来,到时把暗查到朱熹的情报说给了孙策,这个已经说明了朱熹真的是和刘辩无关。
朱熹的做法让孙策有些不适应,但是也知道了朱熹的真实身份,看来他并不是刘辩的细作。朱熹这人虽然思想有些超越常人,可是闲聊下来周瑜也认识到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卓越,和孙策商量了一番后也就收下了朱熹,将他派到周瑜身边坐了长史,负责南海郡的官吏统领。
朱熹回到驿馆,提笔写了一封书信,让孙策派了数名使者,快马加鞭的返回金陵报信。数日之后,书信送到了刘辩的手中,看完之后不由得勃然大怒,拍案怒斥。
“竖子孙策,简直是自己讨死,竟敢向朕提出这样的条件?信不信朕现在就派兵征伐交州,将你们孙家从世上抹去?”
郑和在旁边规劝道:“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奴婢倒有一计,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讲!”刘辩怒冲冲的说道。
郑和小心翼翼的说出了主意:“陛下何不派人到吴郡富春县城去一趟,把孙坚的族人抓了,然后换回乔公之女?”
刘辩目光转动,沉声道:“朕乃天子,岂能使用这样的宵小伎俩,寡人当以王道震慑孙策!让他明白‘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道理!”
刘辩顿了一顿,又道:“但抓起孙坚的家人来,让孙策投鼠忌器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即刻派卫僵带人走一趟吴郡富春,把孙坚的至亲抓来!记住,只抓和孙坚血缘比较近的,族人就算了,寡人是天子,可不想落下一个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