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O四章 灭蕃之战(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关于吐蕃、逻些和梵文(这是资料章)

吐蕃是公元七世纪(唐朝初年)我国藏族建立的政权,在今**地区,强盛时势力达西域、河陇(是青海陕西一带)。九世纪中叶该政权崩溃,宋、元、明史籍仍延称青藏高原为吐蕃。

《现代汉语词典》注音tufān(土翻)。这种注音有待商榷。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吐蕃传》:“吐蕃本西羌属。蕃、发声近。”说明唐宋时期蕃、发二字谐音。北宋丁度等《集韵》:“发,北末切,入末。”可见“发”读如拨,是入声字。《周礼·考工记·弓人》:“居干之道,菑栗不迆,则弓不发。”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发当读为拨。”由于普通话里入声已消失,本来是入声字的拨也成了平声字,所以吐蕃的“蕃”应该读bo(拨)。《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也是这么注音的。西洋人至今将我国**称作Tibet,而不是Tifɑn,也可作为“蕃”不读翻的佐证。

将吐蕃注音为tufān,也许是因为吐蕃在古籍中有时写作“吐番”的缘故。然而在古代,“番”作传播解时,读拨;形容勇武的词语“番番”读拨拨。因此即便是吐番,也应该读tubo(土拨)。

逻些是吐蕃的都城。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吐蕃传上》曰:“其国都城号为逻些城。”中央电视台已故播音员罗京先生有一次介绍吐蕃,将逻些读作luoxiē(罗歇)。逻些是唐朝时藏语的音译,有时写作“逻娑”。可见“些”、“娑”同音。“娑”字如何读?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读suo(梭),因为婆娑一词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原产印度的娑罗树,梵文为sālɑ,音译为娑罗,可见娑当时读撒,罗当时读拉。今西安碑林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碑刻,记唐太宗时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并在长安建寺传教之事。碑下和两侧有古叙利亚文刻辞。该刻辞述及地名Sɑrɑg,中文音译为娑罗誐。这是“娑”读撒,“罗”读拉的又一例证。既然逻些有时写作逻娑,那么逻些应该读luosā(罗撒)或者lāsā(拉撒),也是今天的拉萨。

梵文为印度古文字。

在00年7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中,主持人朱军先生介绍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时,将梵文读作fánén(凡文)。北宋陈彭年等人编纂的韵书《广韵》指出:“梵,扶泛切,去梵。”可见“梵”读fàn(范),是去声字。今天所有工具书的注音也都是fàn(范)。由于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所以凡与佛家有关的事物,皆冠以梵。如:梵宇(佛寺)、梵室(佛殿)、梵坊(僧舍)、梵服(袈裟)、梵钟(庙里大钟)、梵乐(佛教音乐)、梵本(佛经原本)、梵刹(原指佛土,后为寺院之美称)等。这些“梵”都读fàn(范)。

——以上出自《北京晚报》

关于吐蕃的官制,做个简单介绍

中央官制——中央大官分两类。

第一类为宰相,其中有大相一人,称为大论,唐人译为宰相平章国事。大相以下,有时设副相一人,称为小论。又有兵马都元帅同平章事、兵马副元帅同平章事各一人,宰相同乎章事四人。

第二类为宰相僚属,其中有内大相一人,掌管国内事务;整事大相一人,管刑法。又有管国外事务、外文、财政等官。上列诸官中,大相最尊,“事无大小,必出于宰相,便宜从事”。各官都是父死子代,无子则由近亲承袭,不合继承惯例,便引起争端。

吐蕃自第十七世赞普设大相以后,当在陆续增设一些官职,到松赞干布时,更必须规定官制以适应建国的形势。松赞以后,国势强盛,宫制自然还会有些变更,但基本上是在松赞时规定的。

兵制和地方官制——吐蕃地方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完全一致。

全国分为四个如,每如分为上下二分如。共有八个分如。

每个分如各有四个千户所。每个如又各有一个下千户所(后来人口增长成为万户所)。四如共有三十二个千户所和四个下千户所。此外另有四个禁卫军千户所分镇四如。每个分如有元帅一人,副将一人,判官一人。分如在旗帜和马匹的颜色上各不相同,以资区别。

军队编制以一百余人为单位,设一个百夫长。一个大五百统率五个百夫长,一个千夫长统率两个大五百。实际上每个千户所有兵约一万人上下,统率二十个大五百,后来叫做万户府或万夫长。这些军官平时是地方行政官,也是当地的大小领主。

吐蕃史书记载四如所辖军民数如下:(一)藏如如拉,上下两藏如如拉各有军士三万零三百人,共有人口七十二万人;(二)右如,上下两右如各有军士五万零三百人,共有人口七十万人:(三)中如,上下两中如各有军士七万零三百人,人口缺记,(四)左如,上下两左如各有军士五万零三百人,共有人口约七十万人。

四如军合计,军士共有四十六万二千四百人,中如军士数特多,人口至少有**十万,合其他三如,吐蕃人口当在三百万人左右。

有关藏地佛教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

一、藏传佛教的称呼

有些书与有些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这不是一个准确的名称。极少数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的人也许觉得,藏传佛教只是**喇嘛发明的宗教,而并不是佛教,因此才故意这样称呼,但这种看法肯定不具普遍性。无论如何,象汉传佛教不叫“和尚教”一样,藏传佛教也不叫“喇嘛教”,正确的称呼应为藏传佛教。

二、密宗大手印

武侠小说中写到喇嘛的武功,常说密宗大手印,这是个什么东东呢?其实这是藏传佛教的噶举派的修行方法。

噶举派一直以拥有众多苦修者而著称,正行的修法即“大手印”。

为什么叫“大手印”呢?“手印”也即古代国王的印章,如同现今政府的公章。只要盖上了国王的印章,任何人都无法超越,无法推翻,只能接受。同样的,“大手印”是空性和光明,如同国王的印章一般,任何事物都离不开空性和光明,因为其本体既是空性又是光明。(大家听着很迷糊了吧?咳咳,想象成是金刚掌那样的武功好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密宗和显宗了。

什么是密宗呢?

密宗即秘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刚乘。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与印度教的怛特罗密教同时,在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兴起。印度的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

相对于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则被称为显教。

密宗的别名很多,又称为秘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等。

再说说真言,这是密宗特有的心咒。

密宗有六字真言,是大家熟悉的“唵嘛呢叭眯吽”。咳咳,显宗僧人可千万不要念这个呀,那一定是穿越了,噗~~

密宗还有九字真言,是“灵镖统洽解心裂齐禅”,是不是看得晕里晕乎?嚯嚯,其实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呀!是不是很熟悉?日本神道教常用。

这个密宗真言其实源自道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云:‘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可以辟除一切邪恶。

往日本传过去的东密受到我国道教的影响(使用护咒法),可是在抄录这九个字时,把‘数组前行’ 误抄成‘数组在前’或‘阵裂在前’,而沿用至今。而日本所传的九字究其根本是出自于密宗的“九会坛城”,即“灵镖统洽解心裂齐禅”啦。

哦哦,还有真言手印。密宗僧人在念诵经文时常配以不同的手势,被称为“结印”或“结手印”,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助于自己的修行且能够和神明沟通。这种结印的方式叫真言手印,所以大家一看到神马真言咒、真言手印这种功夫,那肯定是密宗的啦。

最后说说密宗九真言的意思:

临(灵)

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体魄。

手印:不动明王印

咒语:金刚萨埵心咒

兵(镖)

表示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行动快速如镖。

手印:大金刚轮印

咒语:降三世明王心咒

斗(统)

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

手印:外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法身咒

者(洽)

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万物之灵力,任我接洽。

手印:内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降魔咒

皆(解)

表现知人心、操纵人心的能力。

手印:外缚印

咒语:金刚萨埵普贤法身咒

阵(心)

心电感应/隐身。透视、洞察敌人心理。

手印:内缚印

咒语:莲花生大士六道金刚咒

列(裂)

分裂一切阻碍自己的障碍。

手印:智拳印

咒语:大日如来心咒

在(齐)

五元素控制,是金木水火土啦。

手印:日轮印

咒语:大日如来心咒

前(禅)

光明/佛心。我心即禅,万化冥合。

手印:宝瓶印(或隐形印)

咒语:摩利支天心咒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资料章,请在正文更新替换后再回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五胡之血时代盖世双谐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信息全知者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时空大掌柜完美继皇后[综]我的日常不太对修二代的日常随笔[综英美]西洋棋与金鱼含苞待宠伊利尔丹皇后的原配不是我[综英美]关系户重生之综艺我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