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崇祯皇帝翻看着桌子上奏折,随手将一份奏折扔在桌子上,脸上的神情非常的难看。身边没有一个可用的人,让崇祯皇帝想找一个人商量都没有。
魏忠贤虽然被羁押在宫内,可是崇祯皇帝对魏忠贤有一种抵触。
想了很久之后,崇祯皇帝才想明白,魏忠贤掌握内外大权,自己如果想获得足够的权力,难免要搞掉魏忠贤。
前世的崇祯皇帝搞掉魏忠贤,未必没有这种想法,可是崇祯皇帝搞定了魏忠贤却搞不定朝廷。被东林党牵着鼻子走,弄明白朝廷的局势,搞得君臣离心,最后亡国了。
“找一个可靠的人!”崇祯皇帝摸着下巴,这个时候一定要找到一个信得过的人。
当然也要老辣,别的可能做不到,但是帮着自己出出主意也好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想到了一个人,这人自己在后世就是如雷贯耳,可以说是明末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在历史的课本上都曾提到过,他就是徐光启。
无论是以后自己想改革农业,还是造枪造炮,全都离不开这个人。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身边的王承恩,缓缓的道:“朕想起来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徐光启,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王承恩立刻就在脑海里回想这个名字,他虽然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在王承恩冥思苦想的时候,崇祯皇帝不由的回想起了历史上的徐光启,他是明末非常著名的一个人。在崇祯皇帝看来,徐光启的作用要比袁崇焕大得多。因为他的称号要比袁崇焕多多的多,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军事家、政治家。
光是这些称号就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了,只是明末党争严重,官僚集团腐败无能,让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就这样遗之草泽,虽然后来被启用可是却已经是垂暮之年了。
徐光启在崇祯五年就去世了,按照历史的进程这个人才还有六年好活。这六年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况且崇祯皇帝能够去后世,以后世的医疗手段,崇祯皇帝觉得自己能让徐光启多活好几年。
明史,崇祯本纪。
天启七年,七月,崇祯皇帝秘密宣召徐光启进京,此事极为机密,少有人知。徐光启进京之后,便下落不明,在一次出现已经是许久之后,对自己所做之事,徐光启不曾对人提起,后人猜测徐光启为大明研发武器。
徐光启准备进京的同时,崇祯皇帝却在发愁,因为收到了吏部尚书周应秋的辞呈。
沉吟了很久,崇祯皇帝准备答应他,先把权力接过来,然后在算账,这也是前世崇祯皇帝采取的老办法。接下来就是任命新的吏部尚书,只是此时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一天的早朝,崇祯皇帝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臣们。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王承恩熟悉的喊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吏部尚书周周应秋昨日给朕递了辞呈,朕心中虽然不舍,可又怜惜他年老体衰,只能准了。可是吏部不能没有主事之人,不知道众位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刚一上朝,崇祯皇帝就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想看看我的这些大臣们会有什么样的说辞。
这也算是崇祯皇帝的一次试探,看看这些文臣之间的斗争到底是怎么样的。
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下面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很多大臣顿时意识到了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很多人已经得到了风声,崇祯皇帝两天前去了吏部,这才过去两天吏部尚书就致仕了。
大臣们的想法不一,很多人都在想这是崇祯皇帝准备处置阉党了。现在魏忠贤被软禁,阉党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此时不收拾,更待何时?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可是对这些人来说,重要的是谁接任。
各个党派的大员们都将目光投向了各自的领袖,齐浙楚党此时自然是首辅大臣施鳯来。周应秋本就是出楚党的人,如果这次不能让楚党的人继任,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损失。
相对于阉党心中的忐忑,东林党的人则是暗暗兴奋,如果能拿下这次的吏部尚书,那么东林党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单单是能够更加方便的安排东林党的官员,就让这些大员们兴奋不已。他们此时的目光都落在了兵科都给事中刘大佑的身上,朝堂上东林党人不多了,把持的官位也很少,现在韩旷就隐隐的成了朝堂上东陵党的领袖。
看着下面的大臣互相交换眼色,崇祯皇帝的心里就是一阵哀叹,这些人第一件事想到的不是举贤,而是为自己的党派争得最大的利益。这样的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可以说是大明朝的悲哀,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华夏民族的悲哀,是整个历史的悲哀。
“臣有本奏。”就在崇祯皇帝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人忽然站了出来,看了一眼发现并不熟悉,看来不是什么身居要位的人。明朝党争开始的时候上场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来试探一下皇帝的反映,如果皇帝没有什么过激的反映,那么就是大举压上的时候。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自然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在崇祯皇帝的耳边小声的道:“这位是户科给事中陈琦,是东林党的人。”
看到下面的状况,崇祯皇帝突然萌生了一下想法,自似乎因该建立了一个党派资料库。不过党派利益错综复杂,很难圈定一个人是哪一个党派的,真的弄起来恐怕也是劳时费力。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淡淡的开口道:“既然陈爱卿有话说,那就说吧!大明并没有阻塞言路的事情。”
“臣保举原南京吏部右侍郎钱龙锡。”陈琦见崇祯皇帝让自己说话,不由大声的道。
钱龙锡乃是以为东林党之中很著名的一位,在东林党被清洗出朝堂之后,朝堂之上很需要东林党有一位位高权重之人,吏部尚书肯定是最好的选择,给一个内阁大学士都不换,毕竟能管着官帽子。
崇祯皇帝摸着下巴,回想着钱龙锡这个名字,好像历史上清算阉党的案子就是钱龙锡审问的。
当时李标为首辅,钱龙锡与刘鸿训协心辅理,审理魏忠贤逆案多半由他主持,奸党分子对他恨之入骨。
这个还不是崇祯皇帝记住钱龙锡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钱龙锡与一位更有名的大臣有牵扯,这个人就是袁崇焕。钱龙锡极力举荐袁崇焕为东北关宁军统帅,巩固边防。等到袁崇焕杀毛文龙,他被弹劾为与袁崇焕同谋越权擅杀大臣等多罪。
遂托病辞官归乡,当时的魏忠贤余党聚谋污蔑袁崇焕为逆首,钱龙锡等为逆党,袁崇焕被杀害后,钱龙锡因袁案受到牵连被判为死罪,经一些大臣极力向崇祯帝陈述求情,才免其死罪,但也被关押。
结果钱龙锡被长期关押在狱,后发配戌守定海卫,福王时复官归里,不久病逝。
这位也是很凄惨的一位,崇祯皇帝看了一眼保举钱龙锡的陈琦,想了想还是不行,不能将这个位置给钱龙锡,即便是自己真的想启用东林党的一些人,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也不能给他。
看着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模样,下面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位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也都没有说话。有几个跃跃欲试的阉党的大臣,却都被施鳯来示意没有站出来。
这位三朝老臣,宦海沉浮无数次,可是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帝却很是有些看不透。虽然这位皇帝刚刚登基,心性却是沉稳的可怕。在登基之前,一副谦恭有礼的模样,登基之后,直接对魏忠贤下手,手段可谓老辣。
本以为崇祯皇帝扣押魏忠贤之后会有什么大动作,可是没想到却是十分的沉得住气,这让施鳯来越发的认为这位皇帝的不凡。既然崇祯皇帝准备将周应秋赶回了家,那么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还是观望一下比较好。
还有一件事让施鳯来闻到了一丝怪异,那就是东厂和锦衣卫,原本沉寂的两个衙门现在却都是异常的忙碌。虽然没有传出来什么消息,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在忙些什么,可是施鳯来相信肯定和这位崇祯皇帝脱不了关系。
田尔耕是魏忠贤的心腹,自己派了几次人去摸消息,可是田尔耕全都给推掉了。
施鳯来知道,原因肯定是出在崇祯皇帝身上,可是出在哪里,施鳯来却不知道。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施鳯来也有一些手足无措,关键是摸不清崇祯皇帝的想法。
此时的乾清宫甚是安静,所有的大臣都不说话,跪在地上的陈琦此时也是头冒冷汗。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崇祯皇帝的身上,都在想这这位皇帝究竟在想什么。
看着下面的大臣,崇祯皇帝微微一笑,这应该是大明有史以来都少有的,轻轻的叹了口气,崇祯皇帝缓缓的道:“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其他的人选,朕就给大家时间回去商议一下,礼部尚书的官位非同小可,不可草率定夺。”
在刚刚的瞬间,崇祯皇帝就下了决定,暂时先不认命吏部尚书。
用这个职位扰乱一下大臣的心,让他们乱起来,自己才有机会。也转移一下大臣们的注意力,免得他们整日盯着魏忠贤,崇祯皇帝暂时不想处置魏忠贤,大臣们整日盯着,让崇祯皇帝不厌其烦。
退朝之后,崇祯皇帝伸了一个懒腰,心情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