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伴君如伴虎
三日后,朝堂之上,又是上朝时期,又是早朝,又是公鸭嗓子,但是在下方的人中却是少了两个人,一个是三皇子刘乾,一个是当朝的太子刘贤。
不过今日早朝之上多了一个不老面孔。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公鸭嗓子的声音才结束,秦桧立即出声道
“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老皇帝一听看着他道
“丞相有何事快快说来”
“圣上,今日下官得到了来自庐州城的消息!”
庐州城被金国余孽围困的消息几天前就已经传进了朝堂,谁都知道此事定然不会这么简单,可是这几日庐州城就像是被封闭了一般,三皇子去了也已经数日,但是却没有丝毫的信息返回。
“哦,乾儿尚未有消息,丞相哪里来的消息!”
秦桧整个人没有一丝丝的表情波澜,而是回道
“回皇上,属下有远亲此次跟随三皇子一同前往庐州城营救,他书信于我,因此我得知了消息!”
老皇帝闻言后,虎躯一震,急忙问道
“庐州城境况如何?”
“庐州城本已经在风雨飘零之际,幸得新野守军前往,一鼓作气覆灭了庐州城的叛军,并且全歼于庐州城外的密林之处,如今庐州城的危局已解!”
文武官员一听皆是窃窃私语了起来,无外乎就是说庐州城守住乃是天恩浩荡,新野守卫功不可没云云,只是朝堂之上也有不少的官员听后脸色显得有些难看,而那杨坚则是首当其冲。
老皇帝一听亦是龙颜大悦,朗声的说道
“好,新野校尉是谁?朕要好好的赏赐。”
秦桧听完之后,再次出声道
“陛下,臣还有话未曾说完,不知……”
“说!”秦桧的消息让老皇帝的心中舒服,毕竟庐州城没有失守便是天大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大吗?
“臣得知,此次庐州城之战中,有一人名为李九,乃是当今掌管朝廷银票乔家的家丁,这家丁好生了得,在庐州城建立了一个邪教组织,名为农工会,在庐州城众将士浴血奋战之时他却自封将军,从中作梗,险些造成内乱,让庐州城彻底的失守!”
“什么,还有此等贱民?”老皇帝不明真相,只是在听到秦桧的话后,瞬间暴怒,手一下排在了龙椅之上,随后怒斥了一句。
秦桧见状,急忙匍匐在地,之后接话道
“圣上,不仅如此,那李九自仗着邪教的势力庞大,汝南校尉马东前往支援,不仅手下士卒全部被困,便是马校尉本人也是被绑在了庐州城的城墙之上,似乎已经奄奄一息。
而且……”
“大胆,一个小小的百姓,居然敢做出如此的伤天害理之事,朕要诛他九族!秦丞相,我见你欲言又止,还有何事一并数来,朕倒是想看看,这李九还能做出什么样大逆不道的事情。”
“是,陛下!”秦桧再次一拜之后说道“据说,在新野守卫军进入庐州城后,那校尉当场便被李九所拿下并且割去耳朵,好生的凌辱”
“放肆,一个小小的百姓反了天了,卢公公!”
“小的在!”
“现在就给朕腻纸,朕要……”
“报,庐州城急报!”
老皇帝的话还未说完,大殿之上冲进来一个侍卫。
看到了来人之后,老皇帝脸色浮现了一摸阴霾道
“你是哪里的侍卫!”
“回皇上,属下乃是三皇子的近身侍卫王笑笑,特地带三皇子急报前来!”
“老三的?”老皇帝闻言后自言自语的说完,看了眼分成仆仆的王笑笑,对着卢公公点了点头,后者见状会意,走下台阶将信笺递了上来之后,便恭敬的站在了一边。
老皇帝接过信笺之后,缓缓的打开,因为有了李沐然发明的竹纸问世,所有朝廷将之前的丝绸布匹传信,现在已经用上了纸张。
竹纸韧性好,不容易破烂,而且吸墨能力不错,没有丝毫的污点,老皇帝看着眼前的信笺,本事阴霾的脸色慢慢的舒缓,而后越看下去脸上越是吃惊,到最后则是更是长大了嘴巴。
众多的文武百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看到了老皇帝的样子之后,一个个面色疑惑。
毕竟刚才还是阴云密布,现在已经是拨开云雾见天明,他们的疑惑也属正常。
只是跪在殿下之人秦桧仙子啊却是脸色有些不明,昨夜他的义子来书信,言庐州城已经守住,且是因为新野军的到来让敌军闻风丧胆,同时也言围攻的敌人根本就是酒囊饭袋,尚不及自己的一合之敌,之所以庐州城成此战拖的这般许久乃是因为庐州城内有一人名为李九和三皇子走的极近,并且自封将军之职。
那秦校尉本就秦桧的义子,因此秦桧从未怀疑过那新野的秦校尉,更不会想到自己的义子居然会因为一时之气,颠倒了黑白。
眼下老皇帝的表情让他的心中突然没了底,自己似乎猜测错了。
不过或许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一次的错,将会错的面目全非。
“啪”老皇帝一掌打在了龙椅之上,随后眼神冰冷的扫过了秦桧。
“秦丞相,你那新野的义子,你可有情?”
秦桧突然被老皇帝用这样的语气一问,整个人只觉得颤抖了一下,随后小心的抬头一看,正迎上了老皇帝的目光。
久居高位的他若是现在还没有猜测出发生了什么事,那才真是愧对了丞相之职。
“臣惶恐,当初新野校尉只是和臣同性,后醉酒误事,认了义子!”
“哦,既然如此,你那义子的校尉之职也该换换人了,新野乃是大汉重城,需猛将把手!”
“是,陛下!”
老皇帝随意的一句话,便已经决定了那秦校尉的未来,没想来那个所谓的秦校尉将来估计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一朝之君便是这样,虽然前面他才说秦校尉乃是肱骨之臣,但是接下来他便可以说大逆不道,只因他是君,是天子。
殿下的百官只觉得脊背发凉,显然三皇子的书信有问题,而眼前的秦丞相似乎也看出了端倪,连辩驳的言语都不敢出,他们不知书信中写的什么,但是不少人乃是太子一党,三皇子素来和太子不和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今日这书信究竟还有什么,众人皆是屏气凝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