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兵为何不随他们而去啊?”站在城头,看着远去的船影,任思齐淡淡的问道。
“末将以为,追随侯爷您会更安全!”刘肇基咧嘴笑道。
刘肇基虽然看上去为人粗豪,其实内心却很细腻,他选择留下来的原因一是对任思齐属下的宁波军生出了信任感,再就是南下之途比想象中要危险的多。多铎拿扬州城没有办法,肯定不会放过南下逃走的船队,而南京既然被清军攻破,那么镇江的郑鸿魁船队肯定不会再呆在哪里,现在的长江上说不定到处都是清军的船队。想安然从运河到长江再顺着海路到达杭州,这条逃亡之路太过危险。而留在扬州看似危险死路一条,未尝不能绝路逢生,刘肇基不相信任思齐会把自己陷入死地而不留后路!
“既然刘将军选择和我宁波军一起留下来,以后可要风雨同舟才是!”任思齐似笑非笑的看着刘肇基。
任思齐之所以同意独守扬州,让其他文官武将逃生,就是为了肃清城中的不稳定因素,以后的路将更加的艰难,不允许军中有大量有异心不肯完全听命的人!
刘肇基知道现在是表忠心的时候了,稍微犹豫了一下,果断的跪倒在地,“末将愿意带领属下三千兄弟加入宁波军,从此甘为侯爷驱使!”他已经想明白了,就他手下这剩下的三千人无根无基的,根本就没有啥前途。南京都被攻破,弘光帝下落不明,刘肇基又不愿投降满清,目前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心塌地的追随任思齐,希望跟着这个年轻的侯爷能杀出一条血路,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而且通过这一个月的接触,刘肇基也认识到了宁波军与众不同之处,战力比普通明军高出一截不说,关键是普通士兵的衣着装备饷银高出其他明军许多,通过旁敲侧击,刘肇基知道宁波军有岱山数岛为根基,竟然还有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靠着海贸赚取了大量的银子,才能养起这样一支精兵。
与其把住这三千来人的兵权,还不如以之为投献取得任思齐的完全信任,刘肇基相信任思齐也绝对不会亏待自己,自己以后带兵的数量将远远高于这三千人!胡尚友史德威马应魁那些人就是害怕手中兵被宁波军吞并,又害怕扬州迟早失守不愿深陷死地,这才逃往南方!
“刘将军可想好了?”任思齐神色凝重了起来,宁波军现在不缺士兵,就缺能独挡一面的猛将。两个镇将中任兴凡倒是有独挡一面的能力,晋玉飞用兵太过保守,只能用于防守,而陈名扬、沙千里等人就更加不成,根本不具备独自作战的能力。刘肇基征战多年,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其本人勇猛敢战,若是能真心投靠宁波军,则平添一员猛将!
“愿为侯爷效死!”刘肇基深深的磕下头去。
“好好好!”任思齐大喜,连忙把刘肇基搀扶起来,“有刘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炮队指挥陈于阶神色复杂的看着二人,他虽然也愿意留下来,可读书人出身的他做不到刘肇基那么没脸没皮。
其实对于陈于阶的肯留下,任思齐比得到刘肇基的效忠更加欣喜。陈于阶为人忠诚厚道,更兼知识广博,通晓天文,熟知西方枪炮使用、铸造的秘密,史可法用于江北防线的数十门大炮均为陈于阶带人铸造,而且陈于阶懂得用炮,精于城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岱山现在虽然有梁九在,也有诸多的工匠,可是梁九只是善于工程营造,对火器的铸造不是很精通,像任思齐一直想造出的后装燧发枪,岱山的工匠营就一直无法解决。现在宁波军装备的还是普通的前装滑膛枪,虽然质量远高于一般明军火器,可是因为射速精度射程等原因,其威力并不是很大,最起码在和清军弓箭手的对射中,岱山军的火枪手因射速较慢并没占多大便宜。
想想看,虽然射程内火枪威力比弓箭大,你射一枪的时间人家已经射了五六支箭,如何能干过对方?
任思齐不知道现在的后装线膛枪是否已经发明了出来,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前装线膛枪已经出现。可就是在枪管中间刻上螺旋形的膛线,以岱山工匠营的技术竟然久久无法做到。导致岱山生产出来的火枪虽然优于一般明军中的火铳,却完全无法和西人的火枪相比。
现在,陈于阶这位火器专家肯留下来,任思齐自然是大喜过望,任思齐相信以陈于阶的聪明才智,肯定有办法解决往枪膛里加膛线的问题。
“没想到先生也肯留下来,思齐实在是高兴啊!”任思齐满面堆笑的拉住了陈于阶的手,看的一旁的刘肇基目瞪口呆,自己都他娘的跪地效忠了,也没见你这么高兴啊!
“本官若是走了,这城头的大炮怎么办?本官放心不下而已。”陈于阶不着痕迹的把手从任思齐手中挣脱出来,淡淡道。
其实陈于阶更放不下的是这满城的百姓,众文臣武将逃离扬州,只留下这个年轻的肃虏侯保护着八十万百姓,心怀不满的陈于阶不愿选择和他们一起逃亡。
扬州城内的官员们都选择了撤离,像刘肇基陈于阶一样留下来的极少,不过史可法幕下的一个幕僚阎尔梅倒是选择留了下来。和官员们不一样的是,扬州府县的吏员们没有一个选择逃走的,土生土长的他们和官员们不一样,扬州就是他们的家。
官员们的船影消失之后,任思齐下的第一道令,就是立刻召开会议,商议宁波军下一步的行止。
宁波军的两个镇将,幕府中的李彦直等四个司长,水军统领薛雨来,沈廷扬,以及刚加入岱山军的刘肇基陈于阶,史可法的前幕僚阎尔梅也被特批与会,扬州城的最高层济济一堂,商议决定扬州这八十多万军民该何去何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