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娇和儿子启儿听要在涂山国召开诸侯大会,便要随大禹一同前往。一是涂娇要顺便回去看望父母,二是想让启儿见识天下,增长阅历。大禹考虑道此行时间宽裕,行程轻松,又可以一路上观赏风景,了解风土人情,便欣然同意了。
启儿这时已经十四、五岁了。自从大禹建立夏朝之后,大家便称呼启儿为夏启。夏启自幼聪明好学,天资聪惠,彼有乃父之风。
先是跟随夏地相国伯夷读书。渐渐长大之后,伯夷又请来了一位神仙广成子,做夏启的老师。
这个广成子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名的神仙,已经经历过数个朝代。白须白发白眉毛,鹤发童颜。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大的年纪。他胸中的的学问,博大精深。知天文,识地理,通古今。文治武功样样精通。
在广成子的教诲下,夏启的学识大进,武功日深,一也不亚于当年的大禹。
涂娇和夏启高高兴兴地收拾行装,跟随大禹上路。夏启一见到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这几个昔日跟随父亲治水的叔叔,立刻便与他们打成了一片,不管白日黑夜都混在一起,再也不回到大禹和涂娇的身边了。
大禹一行人马从都城夏邑出发。先是乘车驾来到了黄河岸边,然后弃车登船。坐上官船,顺流而下。经过三门峡的时候,见到了大禹当年与兄弟们共同凿出来的“神门”、“鬼门”和“人门。再过撼人心魄的“中流砥柱”。然后过孟津,进济水,入泗水,过南四湖。一路上乘船行进,免去许多鞍马劳顿。腾出时间观看两岸沿途风光景色,轻松而惬意。
大禹看见沿岸上的村落房屋和田野的庄稼,还有在田野里劳作的百姓。一派富庶祥和的气象。想起了当年自己率领五个兄弟和涂娇刚刚踏上治水时,大地上洪水肆虐,房屋被冲毁,庄稼被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情形。
想想那时再看看现在,心潮起伏,感慨万千。道:“十三年奔波治水,虽然落得一个胼胝足,风湿骨病,可是见到今天的景象,足感欣慰,一%%%%,m.◎.co≠m切苦累病痛也都值了。”
涂娇也道:“当年我跟随禹哥哥治水,毫无头绪,一片茫然,怎么也想不到还有今天啊!”
伯益道:“我自打七岁开始,便跟随大禹哥哥治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治水大业,但是我并不后悔,而且恰恰把治水的那段经历看作是我人生的最大财富,是治水大业成就了我的人生。特别是看见今天的这番景象,更是倍感自豪。”
神农仔道:“十三年的治水生涯,是自己的奉献,也是对自己的历练。大家看看,我就是从一个山野精灵,成长为华夏的一个神医的么。如今启儿贤侄也应该趁着年青,到外面多见识,多历练,将来好接你父亲的班。”
夏启道:“父亲却一直把我当做孩子看待。可是他自己在象我这么大的时候,却早已离开家乡,到外边历练了多时了。”
众人一路上一边观赏风景,一边着话,沿途都有诸侯迎送接待。无论是吃喝还是住行,无论是坐车还是乘船,都有人安排。大禹也随时了解、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慰勉各地诸侯。
离八月十五开会的日期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大禹一行人马便来到了涂山国。只见涂山国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象。
涂山侯夫妇,率领大官员,列队出郭迎接。大禹和涂娇深感意外。问涂山侯道:“不知岳父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知道我们要回来,准备得这般隆重?”
涂山侯道:“还不是我们涂山国的老祖仙告诉我的?他老人家,朝廷要在涂山国召开诸侯大会,今日姑爷和姑奶奶要回国,所以我早就安排妥当了。”
大禹和涂娇这才恍然大悟。涂娇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上前抱住,母女二人喜极而泣,诉了许多离别之情。夏启也头一次见到外公、外婆,上前行礼问安。涂山侯夫妇拉住夏启看个不够。道路两旁站满了前来欢迎的涂山国老百姓。大禹一行人马不断地向两旁招手致意。到了晚上,涂山侯举行了盛大的筵会,款待大禹一行。
第二天,长辛、竖亥二人准备选择诸侯大会的会址。涂山侯建议道:“城外有一处绝好的去处。过去称做茅山,又叫苗山,山不算高却灵秀,水不深却清幽。主峰叫做香炉峰,是最适合召开诸侯大会的地方。”
长辛、竖亥带领众人来到茅山实地一看,果然是一个好地方。真是蝉鸣山逾静,鸟鸣山更幽。正适合于召开天下诸侯大会。
于是选出了一片背山临水,地势平坦之处。砍掉了恶竹,搬走了乱石,清理出来一大片空旷平整之地。设立会场,安置座位。并且在附近搭建起来一大片生活区,支起帐篷,搭建茅舍,供八百诸侯临时居住生活。
天下共有八百八十家诸侯。离涂山国路途遥远的雍州、梁州,在半年之前便已经从国内出发了。路途中远的冀州、荆州和豫州,也提前三、五个月出发了。有的走水路,有的走旱路,也有的既要走江河水路,也要走旱路。所以有的提前十天半月之前便到了涂山国,也有的临要开会了才刚刚到达。都怕耽误了会期,被朝廷治罪。
长辛、竖亥二人专门负责接待、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诸侯们来到一个,安排一个,一切吃、住、行,样样都有着落。涂山国也倾其所有,拿出来最好的东西,尽量招待好天下诸侯。
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月圆之日。日期一到,天下八百八十诸侯齐集茅山会场。长辛、竖亥早已按照国家大,人口多少和出产多寡,将天下诸侯分为上、大、中、四等。大国座前头,国座后头。朝廷的官员分别座在台上的两厢。大禹端座在高台的正中央,威严地注视着台下就座的八百诸侯。
时刻一到,诸侯大会开始。一清,出席大会的一共有八百七十八家,除去反叛了的三苗国外,还缺少一家诸侯尚未到会。
大禹问道:“还有哪家诸侯未到?”
九章答道:“只差防风国未到。”
大禹听了,把脸沉了下来。道:“天下诸侯都已按时到会。八百七十九家诸侯,只缺少了一个防风氏,于大会无碍。不等了,现在开会。”
却这个防风氏,本是一个巨人部族部落。族人身长三丈三尺,只生得龙首、牛耳,相貌凶恶,生性桀骜不驯。
防风氏的部落住在封山之阳,国内尽是湖泗风渚,港汊纵横迷离,汀渚星罗棋布。湖荡四周长满了芦苇。
平日里防风氏就仗着身高人大,地处湖泗,而不把华夏放在眼里,也不朝拜,也不进贡。这次接到朝廷在涂山召开大会的通知后,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给朝廷和大禹一个眼色看看,所以故意迟到。好让朝廷和天下诸侯都知道,大人国的防风氏不是好惹的。也挫一挫大禹的威风,让他今后不敢觑防风国,所以这才故意迟到。
大会第一天的议程是:由伯益宣布朝廷将华夏大地划成分成九州,即豫州、冀州、青州、兖州、雍州徐州、扬州、荆州和梁州的决定。
随后宣布了以帝都夏邑为中心,由近及远划定的“五服”。即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
第三项,颁布天文历法“大夏历”。规定一年为十二个月。每个月从月圆到月亏为二十八天。每个月里要有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二个节气。如果哪个月中只有一个节气,那么这个月便称作“润月”。有润月的年份为十三个月。
这样,每三年之中便有一个润年,五年二润,十九年七润。
并规定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十二月三十为岁尾。每天的寅时为新一天的开始。
这个大夏历的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依据的“太阴历”。也就是“阴历”。就是我们今天仍旧沿用的“农历”,也叫“夏历”。
第二天接着开会。议程是公布朝廷为天下诸侯封爵的办法和依据,以及诸侯享受待遇的等级。按照各诸侯国自行报上来的国土方圆和人口数量以及物产的多寡,划分为伯爵国、侯爵国、子爵国和男爵国。
伯爵国的国君称为伯,出行的仪仗用四匹马驾的车,祭祀用四只鼎,给朝廷交第一等的贡赋。
侯爵国的国君称为侯,出行的仪仗用三匹马驾的车,祭祀用三只鼎,给朝廷交第二等的贡赋。
子爵国的国君称为子。出行的仪仗用二马匹驾的车,祭祀用二只鼎,给朝廷交第三等的贡赋。
男爵国的国君称为男。出行的仪仗用一匹马驾的车,祭祀用一只鼎,给朝廷交第四等的贡赋。
直第二天的诸侯大会正在进行之中之时,防风氏才大摇大摆的来到了会场。
走进会场之后,看见大禹威严地端坐在高台上,身后站着四个年轻的侍卫官,两旁排列着朝廷的大臣。天下八百诸侯依次座在会场上,鸦雀无声。会场里隆重肃穆,朝廷的一位大官正在宣读政令。
防风氏定了定神,摆足了气派。大摇大摆地迈步越过了后面的诸侯,走到了会场的最前头。提高了嗓门道:“我乃是巨人国的防风氏,快给我在这里设一个座位。”
大禹威严地审视着防风氏。问道:“刚进来的就是防风氏吗?”
防风氏答道:“咱家正是防风氏,你就是朝廷的大禹吗?”
大禹道:“我正是大禹。防风氏,我来问你,你为什么迟到了一日?”
防风氏道:“这我还是为了给你面子才来的,若不然,就干脆不来了。防风国路途遥远,迟到了也在所难免。”
大禹道:“天下八百诸侯,接时到会八百七十八家。比你路途还遥远的多得多,为什么谁都没有迟到?而你防风国离得并不远,反而迟到?本来已经迟到了,怎么还敢强辞夺理?”
防风氏道:“我来了就是给了你面子。你反而三道四,那我干脆就走好了。罢,转身就要往外走。”
大禹拍案大怒。道:“大胆防风氏,你敢邈视朝廷,邈视天子,视王法为儿戏?天下诸侯如果都你的样子,天下岂不是乱套了吗?你已经迟到了一日,本来就亏理。可是不但不知错,还在这里咆哮会场。你既然无视王法,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王法。来人啊中,把这个狂徒防风氏拿下,推到外面斩首示众。”
大禹身后的侍卫,答应一声,一齐上前,如狼似虎便捉防风氏。防风氏依仗身高体壮,试图反抗。怎奈四名侍卫武功高强,毫不费力便制服了防风氏,三下两下便将防风氏捆了一个五花大绑。
防风氏万万没成想,自己本来是想来到天下诸侯大会上出出风头,扬名立万。可是大禹并不象想象的那样好摆布。自己不但没能出风头、立住万儿、露脸面,反而弄巧成拙,被大禹当做了反面教材。要杀一儆百,做了牺牲品,后悔不叠。赶忙喊道:“大禹,不、天子。我防风氏知错了,你放了我吧,往后,我都听你的,你干啥,我就干啥,再也不敢冒犯朝廷啦。”
大禹道:“狂徒防风氏,你这时才后悔可惜晚了。今天我就是要杀了你这个邈视朝廷,目无天子,目无王法之辈。以儆效尤。你不是要在天下诸侯大会上扬名立万儿吗?我今天就成全你,就用你的脑袋,给朝廷立威。今后再有敢邈视朝廷,邈视天子,邈视王法的,这个防风氏便是榜样。”
防风氏知道,自己是撞到了大禹的刀口上了,再求饶也无济于事。于是一边挣扎着,一边梗起了脖子,喊道:“大禹,我不服你,你杀了我,我也不服气,防风氏来世再找你报仇。”
侍卫将防风氏推到了会场外面。按倒在地,手起刀落,斩下了人头。然后用托盘盛着人头,端进会场请大禹检验。
大禹看过之后,吩咐道:“拿到会场外边去,挂在高杆之上示众三日。”
天下八百诸侯,笔直的坐在下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更有那些胆儿的,更是琵琶打战。眼见大禹连巨人国的防风氏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余下的一般诸侯呢?一个个心谨慎,都怕惹祸上身。从此对朝廷,对天子,对王法更加敬畏了,没有一个敢不顺从的了。
第三天议程是,由大司户九章与各诸侯国核定贡赋。要把各诸侯国呈报的土地、人口、物产等逐一核对。九章手拿大算盘,噼哩啪啦地响着,一边核对,一边宣布。
从此定下各诸侯国的贡献给朝廷和天子的贡赋品类和数额。这也给后世留下了收取税赋的范本。朝廷以此为依据,抽肥补瘦,以多补寡,各国诸侯都感到满意。
由于在茅山召开的诸侯大会。会稽、核定了天下贡赋。所以从此便将茅山改称为“会稽山”了。“会稽”就是“会计”的意思。从此会稽山名扬天下,叫了几千年,一直叫到了今天。
最后朝廷要求各国诸回国之后,将各国的金器(古代称铜为金),贡献到朝廷上。由朝廷用各州的贡献的黄金,铸成以个州名命名的金鼎。天下九州,共铸成九只金鼎。每州金鼎的鼎身上,都刻上每州的名山名水和名产。一列排开,摆放在朝堂的门前,永世传承。以示华夏九州一统,天下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