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中医常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一中医常识:

1.气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

2.精气学说古代哲学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3.精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二:1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2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4.气化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5.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原。

6.神1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2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3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4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7.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8.阴阳学说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理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沦。

9.阳化气指在阳的作用下,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10.阴成形指在阴的作用下,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1.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12.冲气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13.阴阳对立对立: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14.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15.阴平阳秘即阴阳平秘。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7.阴阳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18.重阴必阳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19.重阳必阴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0.阳胜则阴病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21.阴胜则阳病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22.阳病治阴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24.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25.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在补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6.阴损及阳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7.阳损及阴当阳气虑损到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使阴.精化生不足.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8.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29.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30.五液汗涕泪涎唾五种液体。31.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32.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个感觉器官。33.五体机体的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组织。34.五志怒喜思忧恐五种情志变化。

35.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36.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37.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事物必须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38.相乘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39.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40.五行学说属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4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树干能屈能伸向上向外舒展的状态。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42.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特点。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4.金曰从革从,由也;革,变革。从革,即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革土生金。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戮,因而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45.水曰润下润,滋润:下,下行。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46.母病及子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传变。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谓之母病及子。

47.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传变。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称为子病犯母。

48.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因补母能令子实母能生子,故虚则补其母。

49.实则泻其子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因泻子能令母虚子盗母气,故实则泻其子。

50.滋水涵木即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51.益火补土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虚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52.培土生金即用补脾益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或肺脾两虚之证。

53.金水相生亦称滋养肺肾法。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补肺阴即可以滋肾阴。肾阴是五脏之阴的根本,滋肾阴又可以达到补肺阴的目的。故金水互生以治疗两脏之阴虚。

54.抑强扶弱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强者,则弱者功能自然易于恢复。扶弱主要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55.抑木扶土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56.培土制水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57.佐金平木是辅佐肺金以制肝木的一种治法。此法适用于肺虚无力制肝而肝旺者。

58.泻南补北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二中医藏象。

1.藏象即人体内在脏腑的形象及其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3.心主血脉指心气与脉气相通,心具有生血和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的作用。

4.心藏神指心具有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又称心主神志。

5.神在人体,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6.心在体合脉心脏与脉管相连,心脉之气相通,在心气的推动下,二者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之华在面华,光彩之意。即心的精气的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8.心在液为汗1因心主神志,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与心直接相关;2汗为律液所化,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心主血,放称汗为心之液。

9.心开窍于舌又称舌为心之苗。心之本脉系舌根,心之气血通于舌,舌主味觉和言语的功能赖心主血脉及心神的荣养和支配,故称。

10.心在志为喜喜是以心之气血为物质基础,经心气之气化作用而表现于外的一种情感反映。心气有余则喜笑不休,心气虚则易悲忧,故称。

11.华盖指肺。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称。

12.娇脏指肺。肺通过口鼻和皮毛直接与外界相通;且肺朝百脉,他脏之邪可通过经脉传至于肺;而肺叶娇嫩,为清虚之体,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称。

13.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均由肺所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14.肺主呼吸之气指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15.肺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16.肺主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远行和排泄具有疏通调节作用,又称肺主行水。

17.肺为水之上源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使水液经肺气推动而下输于肾,故称。

18.肺朝百脉即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19.脉主治节指肺通过治理调节气机而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20.肺性清肃清肃,即清洁肃清。指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通畅的特性,是保证肺气宣降运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21.肺在体合皮指肺宣散卫气和津液温润皮肤;皮肤之汗孔可随肺气宣肃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助肺司呼吸之功能。

22.肺之华在毛肺输布精气,充养于皮肤之毛发,故其精气盛衰功能强健与否可从毛发之荣枯反映出来。

23.气门即汗孔。因汗孔有随肺气的宣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作用,故称。

24.鬼门即汗孔。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称魄汗。汗孔则称为鬼门。

25.玄府是汗液排泄的孔道,又称气门汗孔。因其细微幽玄不可见,故称。

26.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为呼吸气出入之通道,其通气与嗅觉必赖肺气的和利,故称。

27.肺在液为涕涕为肺之阴津所化,赖肺气宣发至鼻窍,以润鼻,肺气敛肃使涕不外流,故称。

28.肺在志为悲忧悲为肺之精气气化而表现于外的情志变化,悲忧太过则耗肺气,肺气虚则易悲忧。

29.后天之本指脾胃。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30.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31.脾主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32.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33.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逸于脉外的功能。

34.四未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称四肢为四末。

35.分肉即肌肉肌。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分明,故称。

36.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必经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心,以输布营养全身,故称。

37.唇四白唇四周的白肉,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

38.脾主肌肉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肌肉,使之丰满健壮,故称。

39.脾主四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升清阳,四肢得清阳之气则轻劲有力,故称。

40.脾在志为思思虑是以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经脾气气化而表现于外的一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状态,故称。

41.仓廪之官仓廪,指贮藏粮食的仓库。仓廪之官,是言脾胃如同掌管国家粮库的官员,对饮食物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

42.脾开窍于口指脾气之运化正常与否,可从饮食口味的情况反映出来。脾气健运则饮食口味正常。

43.脾之华在唇口唇为肌肉的一部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光泽,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映。故称。

44.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是脾之阴津所化,经脾气运化至口腔,润口助吞咽和消化,脾气固摄,使涎不外流,故称。

45.肝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46.肝调节血量指肝对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47.肝为血海因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与女子月经有关,故称。

48.肝主生血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即肾精输于肝,经肝之气化而化为血,故称。

49.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气机以保持全身气机条达舒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50.肝主谋虑指肝藏血而主疏泄,有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情绪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51.肝为刚脏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

52.肝主筋筋束骨,系于关节,其运动强劲有力而灵活,须赖肝之气血的营养,故称。

53.将军之官指肝。因肝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肝藏血而主谋虑,反映了肝既刚且柔,如同将军有勇有谋,故称。

54.罢极之本指肝。肝藏血而主筋,筋司运动。筋膜得肝之气血克养而强劲有力,活动自如,且能消除疲劳,故称。罢,读作ba,免去消除之意;极,疲困之意。罢极,即消除疲劳。

55.肝之华在爪爪为筋之余,爪和筋均赖肝之气血的营养,爪甲之荣枯可反映肝之精气的盛衰,故称。

56.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营养,故称。

57.肝在液为泪泪为肝之阴津所化,经肝气琉泄至目,滋润和保护眼目,肝气收摄,使泪不外流,故称。

58.肝在志为怒怒为肝之精气经气化而表现于外的一种情志变化,久怒则伤肝气,故称。

59.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60.精医学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的统称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61.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62.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是源于水谷,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及脏腑代谢产生的精微物质。

63.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

64.三余即爪为筋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

65.肾主水液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66.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使肺呼吸达到一定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67.肾为胃关关,关卡。饮食之受纳在于胃,便溺之排泄关乎肾,如同胃之出口关卡,故称。

68.肾主骨因肾藏精,精生髓而养骨,骨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故称。

69.肾生髓髓分骨髓脊髓脑髓,皆由肾中精气化生,故称。

70.命门1内经谓命门者目也。2难经始命门被赋予生命之门,是先天之气蕴藏之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

71.肾精即肾所藏之精气。

72.肾气肾精所化生之气。

73.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作用。

74.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阳兴奋化气作用。

75.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耳主听觉,听觉系于脑,肾精化髓通于脑,肾精充则脑髓得养而听觉灵敏,故称。二阴,即前后阴。前阴主生殖和排尿,后阴主排便,均赖肾中精气之气化方可正常进行,故称。

76.肾在志为恐恐为肾之精气经气化而表现于外的种情志活动,肾气虚则易恐,大惊卒恐则伤肾气。

77.肾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唾为肾中阴.精所化,经肾之气化而出于舌下的液体,肾气封藏,可使唾不外流,故称。

78.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之上口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79.飞门指口.唇。飞与扉相通,即门扇,由于口.唇像门扇一样自由开合,故称。

80.户门即牙齿。户,即门户,引申为把守。因食物入口,必经齿之咀嚼才能下咽,故称。

81.吸门即会厌。会厌是食管与气管的相会处,既是食物下达食管的必经之处,又是呼吸气体的门户,故称。

82.贲门即胃之上口。贲,奔也,食物经食管下行,经贲门直奔胃中,故称。

83.幽门即胃下口小肠之上口。幽者,深也。食物入胃,经胃之受纳腐熟,食糜必在胃中有一定时间的停留以利精微的吸收,然后再经此处下输小肠,故称。

84.阑门即小肠下口与大肠上门相接处。阑,即遮拦,指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于此得到阻拦,故称。

85.魄门下极为魄门,即肛门。魄,古通粕。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

86.六腑以通为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称。

87.中精之府即胆。由于胆贮藏精汁,即胆汁,故名。

88.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而形成食糜的意思。

89.太仑又称大仓,即胃。因胃有受纳食物的作用,故称。

90.水谷之海即胃。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

91.胃气1狭义指构成胃,并维持胃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2广义指构成脾胃并维持脾胃运化功能的物质。3脾胃的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象和缓有力。

92.小肠主化物小肠接受自胃传送之食糜,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营养物质,由脾吸收转输,糟粕则由此下输于大肠。

93.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称。

94.大肠主津指大肠重新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称。

95.孤腑即三焦。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其最大,无以匹配,放称。

96.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其对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97.上焦如雾雾,雾露。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指上焦心肺宣发水谷精气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营养全身。

98.中焦如沤沤,沤渍。是指胃对水谷腐熟为乳糜状态的形容。中焦脾胃有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律液的作用,故称。

99.下焦如渎渎,沟渠。是对下焦大小肠肾和膀胱渗泄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生动描述。

100.决渎之官即三焦。因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故称。

101.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似腑,为中空性.器官;功似脏,能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

102.五神藏即心肺肝脾肾。因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故称。

103.元神之府即脑。人之灵机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

104.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精血相互滋生,阴.液互相滋养,且同具相火,故称肝肾同源。

105.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脏腑与天干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

106.心肾相交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照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义称水火既济。

107.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

108.官窍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器官,简称五官。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之范畴。窍有阳窍阴窍。阳窍有七,一般称七窍,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个窍的合称。头面部的七窍,又称上窍清窍阳窍。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尿道口和后阴肛门。二阴,又称下窍。全身共九窍。

109.腠理即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理.指皮肤的纹理。

110.皮腠皮肤的纹理及皮肤与肌肉间隙处的组织,为腠理的组成部分。

111.肉腠肌肉的纹理称肌腠,又称肉腠分理。

112.人体肌肉较丰厚处膨.大部分。

113.溪谷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体内气血汇聚之所,亦是经气所在之处。大的缝隙处称谷,小的凹陷处称溪。

114.筋之府即膝,因膝为筋汇集之处,故称。

115.髓之府即骨,骨内有腔隙,内藏骨髓,故称。

116.肾之标即牙齿。牙齿和骨骸的营养来源相同,均赖肾精滋养而生长,故称。

117.目系又称眼系目本,为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118.山根突于两眶之间连于额的部位,又称頞下极王宫。

119.天柱自额以下至鼻准,又称鼻梁鼻茎。

120.精明即眼睛,为视觉器官,能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

121.心之苗即舌。因舌能反映心的功能状况,为心之外候,故称。

122.金实不呜指肺为邪壅,影响及喉而失音。

123.金破不鸣指肺虚影响及喉而失音。

三气血之说。

1.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2.气医学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最基本物质。

3.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4.气交指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互相交汇的地方。

5.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6.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原始的气,源于先天而藏于肾。又称原气真气。

7.宗气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在肺中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又称动气大气。

8.营气是运行于血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

9.营血因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又能化生血液,故常营血并称。

10.营阴即营气,因营气清柔和顺,主内守,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称。

11.荣气即营气,因其富有营养,能使机体荣润光泽,故称。

12.息道指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

13.气街1气冲穴的别名;2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3指腹股沟动脉处。

14.虚里又名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在此可测知宗气的盛衰。

15.气海1指部位名称,即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丹田为下气海,是元气聚汇之处。2指经穴名称。即脐下一寸五分处。

16.膻中1指两乳中间的部位,是宗气所聚之处,为上气海;2指心包:3穴位名,在任脉上,两乳.头正中。

17.卫气是运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气,又称卫阳。

18.卫阳即卫气。因卫气傈悍滑疾,主卫外,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称。

19.血府即脉。因脉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放称。

20.动气指宗气。具有行气血助呼吸助语声等作用。

21.五气1指天之气,因其随时令的变化而表现为风暑湿燥寒,故称五气。2指五脏之气。

22.津血同源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转化。故称。

23.津.液是指机体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

24.血汗同源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血汗亦同源。

25.气主煦之气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故称。

26.血主濡之血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

27.气为血之帅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28.血为气之母是血对气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血能裁气血能生气两个方面。

29.气机调畅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

30.脏腑之气是构成脏腑的基本物质,也是推动和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31.气主推动指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等都具有推动作用。

32.气主调控指气一方面发挥推动兴奋升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发挥宁静抑制肃降的作用。

33.气主温煦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

34.气主凉润发挥凉润作用的气是人身之阴气。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作用,故称。

35.气主防御指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亦可驱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36.气主固.摄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其无故流失,并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37.气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作为动力。

38.气能行血指气能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

39.气能摄血指气能固.摄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而不逸于脉外的作用。

40.血能载气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4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

42.气能行津指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43.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体内律液无故地大量流失,气通过对津.液排泄的有节控制,维持着体内津.液量的相对恒定。

44.津能生气指津.液在输布过程中受到各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

45.津能载气指气必依藏于津.液之中,方不致无故散失,以发挥其正常功能,故称。

四经络

1.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2.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3.经脉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

4.络脉络,有网络之怠。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5.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6.孙给是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7.正经即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故称正经。

8.十二经别简称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深部联系的作用。

9.十二经筋简称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10.十二皮部简称皮部。足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市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11.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合称。因为它们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大多同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与十二经脉不同,故称奇经。

12.阴脉之海是任脉的别称。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的气血,故称。

13.阳脉之海是督脉的别称。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是阳脉之督纲,对全身阳经起到调节作用,故称。

14.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的别称。冲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是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

15.血海1指冲脉,冲脉起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2指肝,因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与女子月经有关,故称。

16.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与妊娠有关,故称。

17.别络即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是从经脉别出的分支,主要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间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18.1每一对相为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2指上下四方。

19.经气指构成经脉和维持经脉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因其运行经脉之中,故� �称脉气。

20.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包括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各分出的一支别络以及脾之大络,共十五,故称。若再加上胃之大络,为十六别络

21.感应传导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22.舌本即舌根。足太阳脾经连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23.颃颡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鼻咽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五体质

1.医学体质学研究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学科,即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关系的学科。

2.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3.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为衡量人体的体格和身体大小的重要指标。

4.偏阳质是指具有偏热亢奋多动等特性的体质。

5.偏阴质是指具有偏阳不足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

6.形神合一指形与神是人体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又称形与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7.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8.先天因素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

9.后天因素是人出生以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可分为机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六病因

1.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2.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3.辨征求因即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椎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4.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5.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6.少火指正常的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

7.壮火指阳热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病理之火。

8.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9.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10.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11.瘀血又称为蓄血恶血败血衃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12.三因学说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

13.五志化火指怒喜思忧恐等精神情志失调所变生的火证。

14.五气化火指感受风寒暑湿燥之外邪,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形成火热证候。

15.虚邪1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2五邪之一五邪:虚邪贼邪实邪微邪正邪。

16.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因其乘虚而入,具有贼害性质,使人致病,故称。

17.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8.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19.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0.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入。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21.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22.温燥指初秋夏热之余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所发病证称为温燥。23.凉燥指深秋近冬,燥与寒相合侵犯人体,所发病证称为凉燥。

24.结石是指停滞于脏腑管腔的坚硬如石的物质,是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25.胎传指票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26.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

27.胎毒指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和遗毒等病的病因。28.瞀瘛指两目昏蒙不明,四肢抽搐的临床症状。29.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30.食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者。

31.劳复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发者。32.合病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33.并病一经病让术罢义出现另一经证候。

34.伏而后发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不即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35.正气即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护健康能力的总称。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抗邪及康复能力。

36.邪气指多种致病因素。

37.继发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症。

38.后遗症是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系的疾病。39.徐发即徐缓发病。它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40.发病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与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41.感邪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又称卒发或顿发。常见于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病致病,情志

七病机

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又称病理。

2.病机学说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3.健康即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阴阳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即形体血肉精神情志和环境适应的完美协调。

4.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的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5.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6.实指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7.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其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8.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9.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10.虚实真假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致的时候,则可出现某些假象的病理反映。

11.直中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

12.越经传即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13.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协调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状态。

14.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5.格阳又称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16.格阴又称阳盛格阴,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逼迫阴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的一种病理状态。

17.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8.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9.气虚是指元气不足,致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

20.气滞指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21.气逆主要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

22.气陷是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大过的病理状态。

23.气闭指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的病理状态。

24.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5.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陷气逆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26.气机不畅指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的病理状态。

27.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28.血瘀指血行迟缓或运行不畅的一种病理状态。

29.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一种病理变化。

30.气滞血瘀是气机郁滞,血液运行不畅而气滞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状态。

31.气虚血瘀是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瘀滞,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病理状态。

32.气不摄血指气虚而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使血逸于脉外而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33.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变化。

34.津.液不足是指津.液数量的减少,而导致内在脏腑,外在孔窍皮毛失其滋养润儒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变化。

35.内生五邪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因其由内而生,故称之为内生五邪。

36.内风即风气内动,是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37.内寒即寒从中生。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弱,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38.内湿是由于脾不运化,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饮停聚的病理变化。

39.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40.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致功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41.肾不纳气是指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而致呼吸表浅动则气喘的病理变化。

42.相火妄动是指阴虚火旺出现火迫精泄的病理变化。

43.水气凌心由于心阳不振,不能下温于肾;或肾阳虚弱,以致寒水不化,上凌于心,阻遏心阳,出现心悸气喘等证的病理变化。

44.肝火上炎又称肝火肝经实火,是肝脏阳热亢盛,气火上冲的一种病理变化。

45.肝气郁结又称肝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畅的病理变化。

46.肺失清肃又称肺失肃降,是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47.心火上炎火性炎上,心火循经向上,而出现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的病理变化。

48.从化又称类化,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

八养生

1.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2.治则指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

3.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

4.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心身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

5.天年人的自然寿命谓之天年,亦即天赋之年寿。

6.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7.治病求本即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8.正治指逆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9.反治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则,所采用的方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又称从治。适用于疾病现象与本质不相致的病证。

10.寒者热之指寒性病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即以热治寒。

11.热者寒之指热证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12.虑者补之指虚证现虚象,用补益功用的方药补其虚。

13.实者泻之指实证现实象,采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

14.寒因寒用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又称以寒治寒。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15.热因热用指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又称以热治热。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16.通因通用指用行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简称以通治通。

17.塞因塞用指用补益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简称为以补开塞。

18.扶正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19.祛邪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20.调整阴阳系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或补其不足,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21.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22.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23.因人制宜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24.用温远温前者之温,即药物之温;后者之温,指气候之温;远即避之意。即用温热之性的药物时,当避其气候之温。此为对因时制宜治疗法则的具体运用。

25.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法则

八内经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

正之官,决断出焉。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

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

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

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

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

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

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

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

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忘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

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真的吗眼镜女孩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

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2.鼻窦炎3.鼻炎4.感冒5.扁桃腺炎6.急慢性喉炎7.气管炎8.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贲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学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针灸热潮。因为对针灸的学习,西方医学界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外国人还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主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针灸治疗。针灸如今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点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 �,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见互动百科咸字条,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针灸大成光绪木刻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

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

三曰提针,长三寸半;

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

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针,长七寸;

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黄帝九针博大精深,是中国中医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今天,世界各大医疗机构都将黄帝九针的研究作为重要课题之一。

据史书记载,黄帝九针在古代由黄帝所创,祛病除邪,愈后不再复发,堪称医学神技,后来因故失传,成为医学界的一大损失。自此之后,包括海外各大医学机构,一直没有放弃对黄帝九针的寻找和研究。万幸的是,重庆。红十字会康盾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组经过多年研究,通过传统针灸医学资料的调研,以及走访轩辕氏的后人,成功得到黄帝九针的针法。

杜建华:内经针法的奥秘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相信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里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来与我们的针灸临床是那么的密切相关,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意义。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使我对中医尤其是针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我们新概念针灸关系较为紧密的有:

1素问里很重要的内容是五运六气;

2灵枢经为何也叫针经实际上整本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章讲的就是针灸;3若能深入学习探索和临床验证的话,不难发现内经里很明确地有调神调气气血阴阳和解结三大方法;

4判断针灸是否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看脉的变化;

5有必要把分散在整本内经中的针法提炼出来,我称这一针法为内经针法。当我从黄帝内经中一条条挖掘整理出这一针法时,我感到整个人被震撼了可以讲自从我学习针灸以来不管是跟师傅学,向老师学,看书或与同行交流等等,这是除我一个道家师傅教我的那套天易针法外,与八字治疗法一样,能让我极感震撼的一套针法。

在给大家介绍这套针法时,我认为我绝对不会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但我确实会给大家留下不少的思考题。如果你什么都只要现成的,连一点点的脑筋也不愿意动或不愿意经过临床的验证,说实在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必要来房间听我讲课,也根本不需要听我的讲课录音,那对你是一种浪费对我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讲课是要花时间也要动脑子的。

那么内经针法为何会让我感到震撼呢我们回顾一下我已经讲过的内容没讲的内容还请大家继续思考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我相信所有学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也论证这八个字是养生的法则。我不否认这些,但我更认为这八个字真正体现了内经针法的精髓所在。这套针法的一切法则及依据均是按照阴阳的变化和平衡来考虑的,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又完全可以用数来明确表达的见下面的分析;

2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经,其盛衰在人迎处表现;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经,其盛衰在寸口处表现。人迎盛表示阳有余,寸口盛表示阴有余;

3内经针法与三大回环系统紧密相关;

4若盛一倍,则用第三套回环系统,即:盛一倍,用足补少阳胆经,泻足厥阴肝经;盛一倍而燥,用手补少阳三焦经,泻厥阴心包经;

盛二倍,则用第二套回环系统,即:盛二倍,补太阳膀胱经,泻少阴肾经;盛二倍而燥,补太阳小肠经,泻少阴心经;

盛三倍,则用第一套回环系统,即:盛三倍,补足阳明胃经,泻足太阴脾经;盛三倍而燥,补手阳明大肠经,泻手太阴肺经。

5若阳有余而阴不足,与上述所述相反。

6先补后泻原则若二者都虚则不能扎针,要先吃药;两补一泻或两泻一补,阳经上全部是二个穴位,阴经上全部是:一个穴位。

7针刺频率:厥阴少阳回环系统:一天一次;少阴太阳回环系统:二天一次;太阴阳明回环系统:一天二次。

8表里经是用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足各三对同名阳经是用来接通经气的。

9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即:

1太阴阳明回环系统

少阴太阳回环系统

厥阴少阳回环系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1黄元御四圣新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

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

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

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

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

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而为热,虚则

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

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

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

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

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

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点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下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用药如用兵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点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点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今天看来,这篇短小的论述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可借鉴意义。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医用药的典范。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这句话是对魏晋时期服食以求长生者的总结。事实上也是如此,大量靠吃药乞求长生不老的人最终暴毙。就好像经常无端挑起战争的人,最终很难有好的结局。如今的电视广告上,各种补药铺天盖地袭来,试问,身体如何能够消受得了

中医非常讲究因人施药。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此原则中体现了中国哲学中最伟大的和的精神。逢事不可过,用药如此,用兵自然也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可能让病人得到恰当的治疗,才可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能起死回生的小小银针

针灸疗法如同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刮痧疗法一样,为大多数西人所不理解一根小小的银针,扎在身上就能治病,这究竟是为什么

针灸疗法的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按中医古籍的说法,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联系的网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经络好比一棵树的枝干,而针灸的穴位,就分布在这棵树的各条枝干上。中国对针灸术的发明,其意义不亚于口耳相传的四大发明。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系统的针灸理论。两千年前的八十一难经中写着,用针刺俞位,即可止痛。古代中医总结出的四总穴歌,至今被奉若圭臬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只要扎对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应部位的疼痛即可针到病除。西晋名医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可行针的穴位就有349个,已经非常完善。

为了使学生掌握针灸穴位经络循行方向,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绘成针灸腧穴图。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针灸穴位图进一步发展,一般绘成正面背面和侧面三种,有的图还带有彩色,以标记不同的经络走向,易于辨认。唐代的太医官在教学时,基本上就是先在针灸腧穴图上讲解,然后再在人身上实习具体操作。然而,针灸腧穴毕竟还是绘在纸上的平面图,估计有时也不容易弄得准确,这是通过唐代十分发达的医学教育之后,人们得出的一个结论。

直到宋朝,才出现了仿人体塑造而成的针灸铜人。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制造了两具针灸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针灸铜人慢慢成了后来.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明清等朝陆续制作了不少这样的铜人。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为鼓励主编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这批针灸铜人现在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造型欠匀。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小小的银针也因此被称为起死回生针。

柳枝接骨

中医一直固执地认为自然与人是和谐的,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中草药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大悟。

然而,直接把自然界的不相干的物种拿来嫁接到断裂的人体上,听起来还是有些玄之又玄。

在傅青主金针度世一书中就有关于柳枝接骨的记载:把剥去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间打通成骨腔状,然后放在两段碎骨头的切面中间,代替被切除的骨头,在安放时,木棒的两端和骨头的两个切面都要涂上热的生鸡血,再把一种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缝好,在接合部位上敷上接血膏,夹上木板以固定骨位,便大功告成。

植入骨中的柳枝,会渐渐被钙化,成为骨骼。

自然的植物成为人体组织的延伸,可谓是上帝的造化了。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他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

钱乙自治

宋史方技记载,北宋大医学家儿科之圣钱乙,医术高超,但性情倔强。中年之后,他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但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

钱乙处方用药时并不拘泥于某一师某一门。他什么书都读,对于古人的医疗方法也不拘泥固执。他治病就像带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但结果又与医理吻合。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辨其中失误和遗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的生长过程形貌特点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他药的区别。把他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

晚年,他的瘫痪症状有所加剧,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便把亲戚们找来告别,换好了衣服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这样去世了。他活了82岁。

鸡鸭鱼肉皆可入药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家中,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们既不主张呼吸吐纳,运动锻炼,也不主张悦意琴棋,服食药饵,他们提倡食疗。这一派人中有南唐的陈士良元代的忽思慧以及明代的卢和等,但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孟诜了。

孟诜生于公元621年,卒于公元713年,享年92岁。他从年轻时就喜好医药,后来更精研食疗与养生术,他曾对人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他搜集了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古代十大神医:盘点中国十大赫赫有名的名医

现在的西医,因为见效快颇受当代人的推崇,然而,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是否真那么不值一提我倒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研究过就没有发言权,本人虽没有研究过,但一直认为中医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不说中医,我们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名医们,他们是指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皇甫谧葛洪朱震亨李时珍钱乙叶天士十位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华佗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葛洪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孙思邈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 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1黄元御四圣新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

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

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

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

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

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而为热,虚则

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

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

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

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

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

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点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下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用药如用兵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点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点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影视世界冒险记英雄联盟之灾变时代影视世界大抽奖王者游侠黎天记重生天龙之慧剑凌霄勇士图腾重启传说鬼术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