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星怀虽然明白了石云开为何刻意树敌,但是并不赞同石云开这样做。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长久以来坚持的思维方式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石云开也不强求,在盛星怀的劝说下,也收敛了不少。
话说找事也是看对象的,石云开只有和依克唐阿这种有分量的高级将领交恶,才能表达石云开想做“孤臣”的意愿。要是和一个路边的乞丐一般见识,别人只会笑话石云开没有风度。
从平壤到京城,在盛星怀的刻意关照下,这一路走的平安无事。石云开他们先到义州,在这里和石昌茂兵分两路,石昌茂带人返回原籍招募人手,石云开和盛星怀南下旅顺,从旅顺搭乘客轮前往津门,然后从津门至京城。
这一路纵然是没有耽搁半点时间,从平壤到京城,也足足走了小半个月。这还是从旅顺坐船抄近路的结果,如果是沿官道纵马而行,恐怕要一个月才能到京城。
路过津门的时候,天色已晚,石云开也来不及领略百年前的津门风情,就直接乘坐马车前往京城。等石云开一觉醒来,马车已经停在盛家位于波儿胡同的别院门前。
这是个三进的院子,原本是镶蓝旗一位王爷的府邸,后来家道中落,几经转手后到了盛宣怀手里。
盛宣怀本人并不住这里,而是住在天津,这里只是盛家人的一个落脚点,平日只有管家厨子花匠仆人等十几个人,石云开一行三十多人住进来倒也不觉得委屈。
“这院子花了多少钱?得个万八千两的吧。”这里可是内城,在石云开想来,在这里置业,应该花费不菲。
“用不完,我也不知道具体多少,一千多两吧。”盛星怀随口英达,带着石云开往里走。
“这么便宜?”石云开有点惊讶,按照购买力计算,一千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后世的17万左右,那么也就是说,这三进的院子,大概就是个一二十万。
“你想要?多的是,就这种大小的院子,要多少有多少。”盛星怀不以为意,穿过中庭的花园直奔后宅。
有那么一瞬间,石云开还真想托盛星怀买上几院,转念一想就哑然失笑。他这是让后世的奸商炒作的着了魔了,买房子囤地,这是一名穿越者应该干的事吗?真要有本事,直接把紫禁城弄过来当私宅岂不更好?
中庭的花园虽然不大,但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样不缺,沿着“之”字形的回廊走进后院,盛星怀直接把石云开带进一处跨院里:“这几天你先在这凑活着住,养养精神,想想皇上召见时怎么应对。我先去趟趟路子,打听打听风声,顺便打听下你爹住哪儿,等晚上咱们见面再说。”
盛星怀说完也不待石云开回话,转身一溜烟就没了影。
石云开也不介意,自顾自打量这个小院。
这个小院是一个三间正房配两间偏房的结构,现在石文远和两名护卫正在偏房里整理床铺,这三人算是石云开的贴身护卫。
三间正房,最最左边那间是卧室,里面被褥齐全,不需要收拾。中间是客厅,最右边一间是书房。
说着是书房,屋里却没有书架,只有一个博古架,上面摆放着几间大约是古董之类的东西,石云开走过去看了看,有盘子有瓶子,花花绿绿的颜色搭配倒是挺好看的,其余的就和墙上挂的字画一样,看不懂也说不明白。
这屋子里唯一能和“书”拉上关系的,大概就是那张靠窗子底下放着的一张长案,长案上摆有文房四宝,石云开过去试了试,还真能研出墨来。
上好的墨条研出的墨会散发淡淡的幽香,闻着使人心旷神怡,下意识的就想写点什么。
写点什么呢?
石云开拽过来一张宣纸,找了支狼毫随手写下一个“镇”字。
镇,就是真的有铁,说明手里要有家伙才能镇住人。
顺着这个思路发散思维,石云开又在旁边写下“饷、械、人”三个字,然后想了想,又划掉“饷”和“械”,这两样不用他自己担心,朝廷会给的。就剩一个人手问题,这个也不是问题,大清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甲午年的时候,清帝国约有四亿人口,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全世界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清国人。
如果大清帝国都缺人口,那世界其他国家就不要不要的了。
“饷、械、人”都不是问题,石云开又写下“钱、地盘、机器、技术”几个字。
石云开想要的不仅仅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而是一支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指的不单是军事力量,更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等各方面的综合体。
这样一算,简单的有钱有地盘,有机器有技术又不够了,还需要更多的软实力作为支撑。
不过那些软实力还不着急,现在最主要的是要一个稳定的地盘,一支强悍的军队,一个有保障的后勤系统。
在现有条件下,这些是有可能做到的。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一个稳定的地盘。
石云开提起笔开始思索,哪些地方适合作为根据地,每想起一个就在纸上写下来。
山西地处内陆,有煤炭资源可供开采,但是交通不畅,道路条件不佳。好吧,如果说道路条件不佳算是缺点,那么内陆地区能够全部排除。
那么就是沿海地区,沪上、津门这些地方不用想,虽然交通便利,但是因为开发程度过高,也导致地方势力过于复杂,不利于后续工作开展。
再有就是海南岛及台湾两座岛屿,台湾岛因为日本人窥伺已久,将来必然是战乱之地,因此不能作为根据地,而海南岛上因为有全国最大的富铁矿石碌铁矿而条件颇佳。
海南岛也有不利的地方,最大的不利就是这里地处大陆边缘,周边都是海域没有海军无法保证安全,而胜军目前的现状,显然无力发展海军。纵然是有能力,朝廷也不会允许国内出现令一支“淮军”。
这样一来,可供选择的地方就没几个,辽东成了最佳选择。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辽东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光绪会把镇武军放在辽东吗?
纵然是光绪把镇武军放在辽东,光绪会允许石云开在辽东这个“龙兴之地”上大兴土木吗?
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