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燕子带着剪刀,漫天飞舞,百灵鸟儿在林间欢快的唱歌,绿鹦鹉在蹦蹦跳跳的,就连河里的鸳鸯,也成双成队的在交头接耳,抓鱼喂给自己的伴侣吃。
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勃勃。
倪以琳换上了色彩鲜艳的藕色褙子,里面套一件杏色绣缠枝纹的短袍,领口和袖口都绣着银边,下穿一件湖绿色的多褶马面裙,扎着样式简单的飞天髻,雪嫩的耳朵旁散出几丝鬓角,斜斜插着一朵绢花,后面的发髻上,配着一对蝴蝶簪子。真的是,又青春,又水嫩。
这样的脸庞,倒好像,永远不会老似的。
再加上,倪以琳的容貌,继承了杨端午的美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而秀气的鼻子,英气的眉形,这性格,却是融合了倪重阳的善良温和。真真是远看,如出水芙蓉,近看,好像牡丹映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倪宅内,在春天气息的呼唤下,小花园也早就百花齐放了。
倪宅内的桃花与郊外的桃花相比,少了一丝野味,但更多了一丝温柔,就像倪宅内的气息一样,给人暖暖的感觉。
时间又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倪宅内的花园,也是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修整。
如今的花卉,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些了。
但其中的石凳子,还是当初的那张,只不过多了一丝岁月的痕迹,在青色的石桌表面,多了一丝绿色的苔藓痕迹。
倪以琳有倪重阳和杨端午的关爱,又有哥哥倪以勒做为靠山,生活一直是无忧无虑的。
而也正是如此,倪以琳可以做一些自己喜的事情。
大概是从十二岁开始,倪以琳就表现出了对色彩鉴别的独特天赋。
而她,也是常常跟随杨端午,去染坊里玩耍。
当倪重阳得知了倪以琳的爱好后,也是非常的支持。
也在倪宅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区域,好让倪以琳放开手脚去玩。
一个大大的水缸,可以用来洗涤各种颜料。
一片很大的空地,有很多小罐头,里面,装有各种颜料。
这些颜料,有的是纯黑的墨水,有的是一些花草取汁得来的。
还有一些,则是倪以琳自己研发出来的颜料。
每天,当其他孩童去河里捉虾的时候,倪以琳便会躲在这个院子里。
一手拿着小罐子,一手拿着另外一个小罐子,然后,将两个罐子里面的东西,都倒进一个稍微大点的罐子。
这么,就配置出了一种新的颜料。
这颜料的成败,完全在于倪以琳的心情。
当倪以琳开心的时候,这些颜料似乎也是有感情的一样,而当倪以琳心情不好的时候,所配置出来的颜料,都是乌漆墨黑的,根本不能用。
杨端午对自己的闺女,倒是了解的很,哪怕倪以琳抬抬眼,杨端午都知道倪以琳想干什么。
因此,让倪以琳心情不好的时候,杨端午都会带上倪以琳,去到郊外去散心,顺便去找找新的可用的原材料。
而茜草,便是在郊外的一处溪水边,偶然间被倪以琳发现的。
这茜草,倪重阳其实早就知道,用来止血,也算是一味常用的药材。
但茜草可以用作染料,却是倪以琳的功劳。
当时,倪以琳正坐在溪水边,将两只小脚丫伸进水中,等玩累了,便要从水中上来,而这时候,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伸手去抓一个东西,好让自己更轻松的站起来。
却不曾想到,刚好抓到了一把茜草。
被拉断茎叶的茜草,顿时流出鲜红的汁液,将倪以琳的手,染的鲜红。
而倪以琳也是以为自己的手被什么划破了,顿时一阵尖叫。
杨端午闻声,也是赶紧过来,但最终却发现,倪以琳的双手,根本没有伤口。
而倪以琳,似乎也是突然之间,就不哭了,也是尴尬的将手伸进溪水里去洗。
但洗着洗着,倪以琳突然眼前一亮,顿时激动的朝着杨端午大喊:“娘,这是颜料,这是颜料!”
也不管身上穿的是什么衣裳,倪以琳兴奋的将所能看见的茜草,都挖回了家。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倪以琳就沉浸在染料的实验中。
在杨端午的帮忙下,倪以琳利用套染的技术,得到了从浅红到深红的各种红色。
而且,很快,倪以琳就发现,从茜草中提取到的红色,色相很是稳固,再怎么太阳晒,雨淋,那红色,几乎就没怎么变化。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茜草红,逐渐成为了染料市场的新宠。
各种茜草红的衣裳,也是成为街市上流行的色彩。
而除了茜草之外,另外一种又是草药,又是染料的植物,便是栀子了。
这栀子的颜色,很是鲜黄。只需要将栀子放进水中煮开即可。
而这栀子黄,也是倪以琳最喜欢的颜色。
每当栀子花开的时候,满园的香味,可以持续很久。
而倪以琳就喜欢在树下捡拾这些栀子花,用村口的井水,将这些栀子花煮开,然后再把纯白的蚕丝布料,用栀子水浸泡染色。
用这种方法,倪以琳给自己做了一匹纯色的布料,也把自己闺房内的帐子,也做成了栀子黄色。
而随着倪以琳一年年长大,她所表现出来的天赋,也是越来越明显。
倪以琳不仅有独特的色彩能力,而在养蚕种桑的事情上,也是得到了杨端午的遗传,非常喜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杨端午还没生孩子的时候,那时候的条件要比较差一些,养蚕用的东西,都是最基本的。
可到了如今,随着西洋教传入的影响,玻璃制品,在大铭国也得到了越来越普及的应用。
而在倪以琳负责的蚕房里,采光取暖,也都用上了玻璃。
倪以琳利用西洋人关于玻璃的镜面知识,在蚕房里,透过一个简单的光孔,将蚕房外面的光源引进蚕房。
而其余的地方,则就只是开了一个个小孔,方便蚕房内空气的交换。
当天气晴好的时候,所有的空洞都会打开,而里面的镜面,会被倪以琳用深色的布料盖住。
而当天气不好,光线昏暗的时候,倪以琳就会揭去布料,利用数十块玻璃,将蚕房里照的通亮。
当杨端午过来参观倪以琳改造后的蚕房后,也是对倪以琳很是夸奖。
这种设计,不仅仅是采光,在冬日里,这样的镜面反射,也可以让蚕房里温暖很多。
让幼蚕过冬的成功率,也大大提升了。
眼看着倪以琳一步步上位,杨端午也是不断的将蚕房和桑林,一点点交给倪以琳。
在这过程中,杨端午也是不止一次提到未来的辛苦。
但抱着延续家族基业的想法,以及自身对桑蚕丝绸的喜爱,倪以琳也是义无反顾。
但完全让一个女生去承接这么大的压力,也不是长久之计。
既然倪以勒更喜欢跟随父亲倪重阳的事业,杨端午便和倪重阳商量,给倪以琳找一个好的归宿,而且,是能跟倪以琳夫唱妇随的。
而随着倪以琳一年比一年长大,这种想法,在杨端午的心中,也是一年比一年强烈。
但要想找到一个适合的东床快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倪宅在清河县的影响力,一般人家,根本连想都不敢想。
而因为跟朝廷走的比较近,很多大臣,也都很喜欢长的楚楚动人的倪以琳,纷纷想向倪重阳提亲。
但倪重阳和杨端午,都不希望女儿倪以琳嫁的太远,最好,也是清河县内的,这样逢年过节什么的,大家来往,也都方便的很。
而懂事的倪以琳,也是很能体会父母的心思。
在自己终身幸福这件事上,也是尽可能考虑到了这些因素。
终于,在一次全国丝绸比赛中,倪以琳,邂逅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郑泷龙。
当时,倪以琳穿着自己漂染的一件红黄夹杂的罗衣裳,将一头乌黑的头发如瀑布般的挂下。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倪以琳几昼夜辛苦,终于赶制出了一种全新的颜色,玫红色。
这玫红色没有大红色那么艳俗,却有一种让几乎所有女生都无法拒绝的魅力。
而这一玫红色一经亮相,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其中,就有一些西洋人,当场就决定要大量采购这种玫红色的布料。
而就在倪以琳出尽风头的时候,突然从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不仅让其他人震惊,就连倪以琳本人,也是十分的诧异。
当时,郑泷龙穿着一件雪白色的袍服,腰脊挺拔如松,双目敛光,似乎汇聚了大量的能量。
而在郑泷龙身前摆放着的,也是这样一件雪白色的袍服。
这袍服,其实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衣裳,但这穿在郑泷龙身上的袍服,却是用一种大家从未见过的面料做的。
这面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似乎是用银线做的一般。
但却没有银线那么昂贵,而且,也不会像银线那样很容易变色。
而当所有人将目光汇聚到了郑泷龙身上的时候,郑泷龙还用一个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法术,把这一届比赛的第一名,纳入了自己的名下。
只见郑泷龙端起一杯清水,像浇花一样,顺着面前的袍服淋下去。
可这水,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点都没沾湿这袍服。
后来,大家在郑泷龙的介绍下,明白了这是用一种西洋的新技术,生产出来的布料,虽然也是用蚕丝为原料,但却可以用来防水防雨。
而这一次相遇,也让倪以琳对郑泷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郑泷龙和倪以琳一样,很是喜欢桑蚕丝绸的技术,虽然没有倪以琳,有杨端午那么厚实的基础,但郑泷龙却很能钻研,利用西洋教的知识,培育了很多新的品种,甚至,还将一种只在西洋生存的粉蛾给引进了来,将这种粉蛾和桑蚕一起饲养,可以大大的提高桑蚕的产卵率,而这,也大大的提高了单位桑蚕的价值。
而郑泷龙,其实在倪以琳发现他之前,就一直在暗中默默的观察着倪以琳,不仅仅是因为倪以琳的母亲,是大名鼎鼎的杨端午,更是因为倪以琳不但没有寻常大小姐的脾气秉性,更是有很强的事业心,一心渴望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郑泷龙,也是很渴望有倪以琳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贤内助。
终于,上天是有最好的安排,经过几次有意无意的相聚后,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快速升温,而当倪以琳十八岁的时候,郑泷龙将倪以琳风风光光的娶进了门。
只是,对女儿疼爱有加的杨端午,愣是哭了一整天。
好在,这郑泷龙住的不算远,虽然不是清河县内的,但是清河县临近的县城,只要杨端午想女儿,也是可以在两天的路程内,见到倪以琳。
而为了让倪以琳能够过的好,倪重阳和杨端午最后商量,把很多田地,都给做为倪以琳的陪嫁品。
等时间到了,倪以琳也生了孩子,还给孩子取名叫郑成功。
因为住的不远,倪以琳也是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倪重阳和杨端午。
而这,也是倪重阳和杨端午,最开心的时刻。
在倪宅里,随着倪以琳的外嫁,整个宅子,一下子就空落落了下来。
倪以勒怕父母们孤单,也是经常带孩子们过来看望。
而平日里,杨端午就喜欢做些倪重阳爱吃的,顺便也做些糕点,让人捎给孩子们。
虽然杨端午很渴望孩子们能够天天和自己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一起聊天,但更多的时间里,是杨端午和倪重阳两个人,彼此说话聊天,或是外出散步。
而当倪重阳被人请去看病的时候,杨端午还会牢骚一句:“还是你好,还有人需要你!”
而当倪重阳从外面看完病回来的时候,也总是会给杨端午带上一个礼物,或是一个苹果,又或者是一串糖葫芦。
每当天气晴好的时候,杨端午还会坐在这个位置上晒太阳。
看着府内的丫鬟来来往往的,杨端午依稀还会记得自己年轻时那忙碌的样子。
只是如今,这一切,再不用杨端午操心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