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总是被一层层迷雾所笼罩,当我们试图拨开迷雾寻找历史的真相时,却发现在这段历史当里总有一个人的名字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不管你是讨厌他也好,喜欢他也罢,他所做的一切都对二十世纪的俄罗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俄罗斯历史探索第一章开篇语米哈奇耶夫索洛马斯著
后世的人对于历史的变化总喜欢用如果有一支蝴蝶在南美无意中扇了一下翅膀,然后说不顶就会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这句话来形容,在苏晋看来这句话简直就是放屁,按照这个逻辑的话,他来到这个时空的所作所为总比一只蝴蝶大几千几万倍吧,也没见世界格局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
所以苏晋一直都坚定的认为,如果你想要在太平洋引发一场海啸或是风暴,那么你这支蝴蝶扇动翅膀所需要的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之大绝对是令人恐怖的,就比如苏晋来到这个时空那么久,虽然他几经努力,但华夏的局势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化,日i本军队依旧盘踞在华夏,德国i军队依旧入侵了苏联,历史依旧按照着巨大的惯性走了下去,但有所不同的是因为苏晋这个突然杀出来的搅局者,这个时空的苏联在对抗德国i军队时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和鲜血。
苏联人来华夏寻求援军,这句话乍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但是却是如今苏联不折不扣的真实写照。根据统计,1939年时,苏联总人口数为一亿六千万,其中18至40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苏联的成年人为八千万左右,将占据了一半的女性剔除,那么苏联的成年男子约为四千万。
从这点上看苏联人拥有四千万的兵源,这个数目已经不小了,比起只有七千万总人口的德国要多得太多,缺乏兵源这种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在苏联人身上,但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首先作为一个防守的一方,开战至今苏联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而这四分之一的土地又是苏联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地方,在落入德国人手中后,苏联政府就失去了对这些人的控制权。
在另一个时空里,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共动员了2700万人,有1000万人牺牲和失踪,1800万人次负伤,其中500万人残疾,直到凯歌高奏时苏军只剩1136万人,由此可见苏联人损失之惨重,而在这个历史的时空里,由于苏晋在暗中不断为德国人提供了诸如铁拳火箭筒喀秋莎火箭炮以及提前出现的g43半自动步枪后,苏军的伤亡数量比起另一个时空里更加惨重。如今的苏德战场就是一部绞肉机,苏军每个月损失的兵力就达到了恐怖的六十万人,为了筹集到足够的兵力,苏联的高官们几乎愁白了头发,否则斯大林也不会派莫托洛夫来到以往他们不屑一顾的华夏寻求援助了。
现在听到蒋委员长说能够帮助苏联抽调远东的至少八十万精锐支援欧洲战场,这对于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的苏联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好消息。
莫托洛夫这一边摸着他那打理得油光发亮的胡子一边微微沉吟了一会又问道:委员长阁下,要知道日i本人在东北可是经营了十多年。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如今的日本关东军一共拥有14个主力师团,加上地方的守备部队和二流部队,日i本人在东北共拥有兵力六十余万飞机五百多架,请问除了第三集团军之外你们政府还能抽调多少兵力收复东北三省呢
这个
蒋委员长脸上浮现出尴尬之色,喏喏了一下后才硬着头皮道:我们国民政府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关内,所以收复东北三省之事只能由第三集团军单独完成。
什么莫托洛夫失声道:贵国难道打算仅凭第三集团军的二十万军队就想要击败拥有六十余万兵力的关东军收复东北三省吗你们就那么讨厌这支部队吗
也不怪莫托洛夫吃惊,1942年的关东军正是其兵力和战斗力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十四个主力师团的存在更是为了抵抗近在咫尺的一百六十万苏军而部署的,现在国民政府竟然打算只派出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参战,他这是嫌自己兵力太多想要借日i本人的手消灭掉一部分吗
不提蒋委员长那有些难看的脸色,就连一旁的陈诚戴笠陈布雷何应钦以及白崇禧等人脸上也浮现出了不自然的神色。虽然蒋委员长越来越忌惮第三集团军在华夏官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不管蒋委员长再怎么不待见苏晋和第三集团军,现在却把脸都丢到了外国人面前,这不仅让蒋委员长面上无光,同时也让周围的人感到很是难堪。
眼看蒋委员长的脸色慢慢的变黑,何应钦赶紧打圆场道:莫托洛夫主席,第三集团军身为国军的一份子,我们怎么会特地派他们去送死呢,不过这支军队的编制以及武器装备有些特别,跟一般的国军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也并不是对这支部队不管不顾,而是让他作为一支先遣军的角色对日i本关东军进行几次试探性攻击,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我们再派遣更多的军队进入东北,然后再对关东军发动总攻,一举将关东军赶出东三省
刚开始的时候何应钦还说得有些磕磕绊绊,但随后便越说越流利,甚至是眉飞色舞起来,仿佛数十上百万国军真的已经冲向关外杀向东北一般,不得不说在自我陶醉这种事上我们的何部长做得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莫托洛夫身为苏联外交委员会的主席,自然不会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蒙骗,不过他也知道现在的华夏战场上国军正在跟日军相互对峙,就在现在双方在中条山地区已经一共投入了八十多万大军相互厮杀,自然不没有多余的兵力抽调到关外。不过莫托洛夫也不强求第三集团军真能想他们所说的那样歼灭关东军收复东三省,彻底解决掉苏联在远东的敌人,只要第三集团军能够在东北牵制住日军一半的兵力,使得苏联能把远东地区的兵力抽调一半也就是八十万左右的兵力到欧洲战场,他就已经很满足了。在他看来,这八十万兵力要远比两百万战斗力弱小的华夏军队更有用。
不过北极熊的性格是极为贪得无厌的,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蒋委员长,我个人认为为了表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贵国还是应该派出一部分兵力支援苏联正义的卫国战争,哪怕不能抽调太多兵力,十几二十万也是可以的嘛。
为别人火中取栗这种事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做,更何况象蒋委员长这样在官场上打滚了大半辈子的人呢,只见他的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莫托洛夫主席,我们实在是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了,别说十几二十万了,就算是五万我也抽调不出来了。您也知道由于这两年我们相继收复了浙i江福i建两省,现在又在中条山跟日军激战,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兵源已经十分紧张了,所以现在是再也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来了。
莫托洛夫依旧不死心的纠缠了好一会,但蒋委员长就如同是王八吃秤砣般铁了心的不为所动,最后莫托洛夫只能悻悻的起身告辞而去,他要将华夏政府的态度报告给莫斯科,毕竟这件事最后还得莫斯科做出决定。
两天后,远在杭州的苏晋迎来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客人。
莫托洛夫主席,欢迎您来到杭州,我谨代表第三集团军数十万将士欢迎您的到来
第三集团军的会客厅里,刚从装甲一师训练基地赶回来的苏晋满面笑容的走向了迎面而来的莫托洛夫,只是原本正正准备跟对方握手的他却迎来了一个重重的熊抱,顿时一股浓浓的体味扑面而来,将我们的苏大长官熏得差点一个趔趄站不稳。
好在莫托洛夫并没有将苏晋拥抱太久,他松开了苏晋后大笑着说道:苏将军,您的伟大战绩我早在莫斯科就听人说起过,我们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对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的欣赏,苏联战场上需要的就是您这样的优秀将领和象第三集团军那样的精锐部队
听着莫托洛夫各种赞美的话犹如不要钱一般往自己身上扔,苏晋不但没有感到一丝荣幸的感觉,反而感到一股阴谋的味道正在酝酿。苏晋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当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在刚跟你见面的时候就开始突然对你狂拍马屁大唱赞歌,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你面前的这个人肯定正在酝酿着某种阴谋。
莫托洛夫还是小瞧了苏晋,虽然苏晋不是什么职业外交官出身,但若是抡起拍马屁说好话或是睁眼说瞎话的水平,西方人跟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髓比起简直是弱爆了,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厮的水准充其量就相当于华夏某个乡村的村长或是村支书的水平,跟苏晋这种每天在电视上忽悠观众的评论员来说简直就是差远了。
只见苏晋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感动的神情,他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莫托洛夫的手激动的说道:莫托洛夫同志,谢谢您的夸奖,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好。苏联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虽然现在的苏联遭到了德国的入侵,但是我相信在约瑟夫同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后将红旗插到柏林的帝国大厦上当然了,这里面是少不了约瑟夫和您以及一众领导人的努力,对于这点我相信全世界的人们都会清楚的看到的
看着滔滔不绝,奉承话一筐接一筐冒出来的苏晋,约瑟夫有些吃惊的长大了嘴巴。心中只觉得一头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尼玛的,咱们到底谁才是职业外交官啊,怎么听了你所说的话我竟然有种自愧形秽的感觉,你这嘴皮子的功夫怎么看起来比我利索啊
发现对方不吃自己这套,且人家的嘴皮子功夫要远比自己还要深厚,莫托洛夫过段的改变了策略。双方落座后,他便率先说道:苏将军,我此次前来是奉了我国总书记约瑟夫同志的命令向贵国正式提出邀请贵国的军队加入到反法西斯战争当中,根据约瑟夫同志的指示,贵队可以进入到苏联战场上跟苏联红军共同抗击德国军队,等到战争结束我们政府将会给予参战的军队以及贵国丰厚的回报,为此约瑟夫同志特地点了您和您所属集团军的名字,而我今天过来就是正式向您提出邀请的。
苏晋微微一笑道:莫托洛夫同志,感谢约瑟夫同志和您的关心,我们集团军为了响应贵国政府的号召,已经准备出动二十万大军开往东北,对关东军发起进攻,这样一来不但能夺回我们的土地,同时也能减轻贵国远东地区的压力,也使得贵国可以抽调精锐的远东部队赶往欧洲方面进行增援。而根据我们的分析,一旦我军对关东军发起进攻,将会吸引大量的关东军前来围攻,所以你们完全可以抽调至少一半也就是八十到一百万左右的兵力前往欧洲,加入到打击德寇的行列中去。
我
莫托洛夫简直是无语了,他发誓在他那么长的外交生涯中,他从未见过象苏晋这么脸皮厚且能说会道的人,而这名家伙竟然还是一名上将,这明显已经超出了莫托洛夫的想象了,突然间莫托洛夫对自己此行的任务没有了信心。
莫托洛夫主席莫托洛夫主席
恍惚间莫托洛夫突然听到了苏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回头才发现这个家伙正看着自己,眼中露出好奇的神情。
深吸了一口气,莫托洛夫终于放下了原本心中对这位华夏将军的轻蔑,打起精神认真的说道:苏将军,我有话想要跟您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