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四章 全军整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果然秦琼一点都没有吹牛,仅仅到了六月末,罗士信就很是欣喜地分到了他这一旅士卒的战马,足足两百匹,一匹不少,都是高句丽东北的契丹人那里弄来的品种。

如今的契丹,听说还只是臣服于突厥人的一个形同奴隶的仆从民族。说他们是契丹人,倒不是说如今地球上已经有以这个种族为主体民族所建成的国家政权了。充其量,只能说由契丹人构成的靺鞨、室韦盘踞在高句丽更东北方向、突厥正东,一直到大海之间的蛮荒之地;这些部落因为所处寒苦,所以虽然不得不臣服服侍突厥,但好在突厥人看不上他们那些破地儿,所以只要每年进贡以外,别的内务突厥人懒得来插手他们。

更何况再早几年的时候,这些部族虽然弱势,但好歹高句丽的国势强弱是不属于图觉得,所以契丹人组成的靺鞨、室韦实际上是两边认主子投靠,在两强争小弟的年代,那些小弟们自然比只有一个主子的时候日子好过一些,不会被欺压榨取得太狠。就好比劳工虽然苦命,但是只要有外资能够进入竞争资本家的位置,那么本土资本家多多少少要提高点人力成本留人,一个道理。

且不扯契丹人如今的命运境遇,单说这些契丹马看着自然不如突厥人惯用的偏西域马种那么高大健硕,但是耐力却是不错,尤其在负重后中速长途赶路上头有优势。罗士信虽然不懂得品鉴这些战马的品种诧异,但是本着一个天生骑手的敏感,还是可以从直观体察到这些差异。

一般来说,亚洲战马的品种,只局限于讨论北方马种的话,从东到西大致有这么一个特色,那就是越往东的品种耐力持久力越强,而越往西的品种更高大健壮、爆发力显著。数百年后用阿拉伯战马出名的马穆鲁克骑兵,在战争的洗礼中也学会了出征时随时随地带两匹马:一匹塞尔柱突厥马,行军的时候骑乘,驼铠甲,另一匹大食马/阿拉伯马,交战冲锋的时候才用。而且往往还得是比较激烈的、需要正面冲锋短兵相接的战斗才用;如果只是小规模的骚扰斥候战,或者游而不击在侧翼逡巡骑射的战斗,依然使用惯于耐力跑的塞尔柱突厥马。而契丹马种,就是一种看上去比突厥马更加冲刺速度慢一些、但耐力持久的马种。

……

第一批东北来的战马到位之后,萧铣的整军计划也差不多完成了。当初就留在江东镇守的本土兵、或是萨水大败后不愿回归朝廷、如今身份洗白的皮岛兵也好.亦或是后来从刘元进农民军和江淮农民军里搜刮的可用之兵,甚至后来租庸调法免兵役后征募的东阳兵、高句丽灭国后带回来的淮海行营残部,统统都被有机地重新整编了起来。

原本第三次征讨高句丽之前,萧铣手头的嫡系部队只有平叛刘元进时的那些老家底而已,骑兵不过两千之数,几次战役下来有死伤,也有补充,大概保持在那个规模。后来一下子因为朝廷的海路军、淮海行营那些来护儿的旧部,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被杨广划拨给了萧铣,所以一下子骑兵总数才得以扩充到五千人。

既然这些兵力到了萧铣手下,萧铣当然没有让他们再按照原本的编制分散使用的道理,反正手头权力也已经够大,经过小半年的整合,这些军队如今都是靠萧铣自己筹措的钱粮来管饭发饷,已经开始有军阀化的趋势,所以除了朝廷的武官官爵、军职编制不能动之外,实际上的指挥体系已经倍重新集中梳理了一遍。

战马和板式胸甲的新式装备下来之后,萧铣几乎没什么阻力就把秦琼任命到了骁骑军郎将的位置上——军衔品阶自然还是继续沿用朝廷给的鹰扬郎将的级别,当然人人都知道哪怕同为郎将,手下领的兵马是否有实打实的战力,对于将领的权柄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秦琼虽然在军中资历和级别比不上周法明、冯孝慈等宿将,但是周法明这些人是要担任卫级将领的,自然看不上只有一个郎将规模的军队的统领权,所以也没什么有竞争力的人和秦琼抢。

定下秦琼这个骑军主将之后,萧铣规划了一番,从原淮海行营军的士卒中挑选出五千人左右齐鲁各郡出身的士卒、体格相对强健、可以扛得住重甲的那种,作为骑军预备训练的人马,充实到秦琼的队伍里头。另外从洗白的皮岛军里头也选出五千人,外加其余如平定江东、淮南时收服的刘元进杜伏威军、刘元进军降卒里头也选出这么多人,合计一万五千人的预备骑兵,和秦琼的五千骑兵相组合,总计两万人。这些人马按照以老带新的模式充实进去,以便经过一年半载的加强操练后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

将领方面,秦琼麾下目前吸纳了罗士信、王雄诞等将来可以提拔到都尉级别的军官,当然如今他们还需要等待一些立功升迁的机会。

一开始萧铣如此提出的时候,还有将领对这种掺沙子的训练方法颇为质疑,觉得会明显拖坏精兵的战斗力,但是萧铣对此坚持不疑,也就没人提出反对了。萧铣前世也算是半个伪军迷,好歹知道一些军事常识:第三帝国元首不就是靠塞克特将军在严重受限的“十万陆军”时期精心培养出来的十万士官,然后在扩军之后短时间内以老带新、只要钱粮装备跟得上,一年半载内就能让可战精兵规模翻到三倍之多……元首和塞克特将军的成功,自然让萧铣印象深刻。

这些扩充进骑军的人马里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皮岛军,皮岛军都是当初萨水之战中惨败逃亡、心灰意冷的关陇兵,本来个个都是北方人,而且是来自西北鲜卑化比较严重的地区,骑术自然不在话下,只要稍微合练一下骑军的军纪、战法,就可以直接用了。

而从投降的农民军中选出精壮士卒来加入骑军按说是最不靠谱的,不过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免得自己手下的将领将来尾大不掉形成军阀,所以萧铣还是不得不这么混编。尤其是可以很明显地想见,将来他的根基总归是在南方起家,一旦扯起反旗之后,一开始跟他来的北方兵肯定是打一个少一个,有可能数年内都得不到补充。如果坚持清一色用北军组成骑兵的话,那么很可能将来萧铣军略受挫折后就没有骑军可用了。

如今萧铣麾下的战兵刨除掉那些必须留在地方上警戒治安的二线乌合之众外,真正一线的专业作战部队总计也就是八万人光景,去掉了两万骑军,步军便只能在剩下六万人里头做文章——

当然,萧铣并没有再把朝廷允许存在的这八万人里头再分出什么专门的水军或者说海军来,把所有名额都留给了步骑军。因为如今萧铣占据的地盘论水战实力肯定是华夏第一的,将来内战彻底爆发后如果萧铣要主动进攻,无论往西还是往北发展,水军都不会是瓶颈,所以没必要再浪费朝廷的编制资源。而一旦真有哪个不开眼的势力要和萧铣打水战甚至海战的话,光靠沈法兴和武士彟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海商船队的护卫兵丁,以及海路的渔民、盐政船队的水手就可以组成一支把别的军阀水师揍得屁滚尿流的可怕力量。

六万步军,都搞成重装备的当然不成。按照隋唐军制,近战、远程兵种依然还是枪、弓为主,加上前排的刀盾兵、再辅之以少量集中使用的陌刀、****。这个旧例萧铣目前当然还是沿用的比较省事儿,所以除了冯孝慈被摘出来专门独领陌刀营等集中使用的精兵之外,其余大部分人马还是由周法明和来整分领。

来整的年纪本来比秦琼还小,虽然军职和秦琼相等,按说也是没资格独领一军的,不过来护儿因为在高句丽灭国之战中和萧瑀一并帮杨广扛下了背信弃义的黑锅、为皇帝挽回了面子,所以杨广明面上没法宽恕来护儿之余,好歹给他的儿子找机会升官安抚一番,萧铣最能揣摩上意,这事儿上给来整升格兵权,自然是上下皆大欢喜的事情。

冯孝慈的陌刀营此前规模也不过两千人光景,如今虽然按计划扩军数倍,却也依然比秦琼的骑军少了一半,拢共不过一万人而已:两千是用了数年的精锐旧部,其余从皮岛军中抽出五千体格精壮的,再从淮海行营军、淮南农民军等处也选出三千,加起来凑出万人之数,而南方兵萧铣一批都没有安排。

实在是陌刀这玩意儿虽然技术性不如骑兵高,但是对体力的门槛要求实在太严。尤其是萧铣军使用了新式锻造技术之后,打造陌刀时都是先拿一根带锥度的钢筋铁棍开始锻、最后连刀柄都是一根钢筋外头套上钻孔的木杆,整体分量比朝廷的制式陌刀更加厚重,足有二十六七隋斤的样子,折合后世的度量衡已经超过了三十斤。

这么沉重的兵器,再加上陌刀兵连铠甲都要靠步行的人扛着跑,没有战马分摊,所以体格个个都是比骑兵还高大精壮才行,甚至很多人就是因为太过高大、身子沉重,契丹马都承载不了这么重的骑士远行,他们才被从骑兵的挑选中筛下来的,拿来用陌刀自然再合适不过。而且不管加入陌刀营之前显得多么辛苦,进去之后士卒显然还是很满意待遇的——为了保障体力,陌刀营的士兵在萧铣的关照下几乎是每天都有肉菜可以吃食,鸡蛋也是每天早晨出操就可以吃到,鱼肉更是可了劲儿的随便任吃饱。在这种人人都在担心挨饿的乱世,这么好的待遇,还有谁会嫌弃呢。

其实有时候,萧铣军高层有些依然心向朝廷、对朝廷保留了一丝期望的的文官们自己也在哀叹——萧经略使在江东那些原本的农业欠发达地区搞的桑基鱼塘垦荒模式,见效果然是快得不得了,彻底的荒地,不过三五年就可以和熟田一样出产了,但是可惜除了出产桑叶桑果、竹蔗茶树、果木之外,便只有那满池子的肥鱼了。若是可以让这些地种粮食的话该多好呢?虽然江东经过占城稻的洗礼之后已经数代人之内都不怕挨饿了,但是要让江东供养整个北方的口粮显然还远远不够,若是可以种粮,哪里至于要把肥鲜的鱼获不要钱一样给大头兵吃呢……还不是因为鱼类不如肉类和谷物适合保存?

当然,这些对朝廷心存幻想和愚忠的人也只能想想了,他们要是敢说出来在如今的江东只能是分分钟被教做人的下场。而且他们也着实说不出萧铣有什么不好——好歹按照萧铣的规划,那些原本没有人烟的荒地沼泽还能出产绸缎、果子和鲜鱼,要是不改造,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这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

靠着优厚的待遇,陌刀营自然可以吸纳到足够的基层军官充实到冯孝慈手下,也不论他们原本的出身是否合冯孝慈的脾胃,都只能乖乖听命。程知节这个没有大斧可以耍弄的家伙,一进入陌刀营就体现出了其才能,每两个月就被冯孝慈请示萧铣后从旅帅升到了校尉,和另一个蛮力惊人的猛将阚棱同列。

刨除了一万陌刀营之后,剩下的自然是长枪、刀盾手、弓箭和****等兵种混编的普通步军了,总计有五万规模。这些人里头,淮海行营和其余北方来的朝廷编制兵马约有三万,全部交给周法明这个根正苗红的朝廷宿将带领。而来整是火箭蹿升上来的,如果带太多老兵也容易有下克上的不服情况,所以其兵马都是由原来的江东本地府兵保留下来的部分、江东农民军剩余部分、以及租庸调法实行后拉起的东阳兵组成,总计两万左右。

周法明的那部分淮海兵没什么好说的,除了提升一些待遇、重整筛汰一番老旧破损装备之外,其余一切照旧。而来整的兵源相对较新,可塑性较强,萧铣便盘算着让这支部队更偏向于掌握一些复杂地形多兵种配合作战的技术,哪怕不能弄成后世戚少保的鸳鸯枕戚家军,至少也懂得如何在丘陵丛林地带和水网密布的复杂地形区域作战便捷、如鱼得水。

毕竟,萧铣如今拥有的只是江东,而不是整个南朝故地,在萧铣的西边还有荆楚、蜀地这些地方,将来如果要重新混一天下,这些地方总归有不服的军阀要去削除,如果只重视平原阵战的军队,而忽视这些复杂地形作战部队的建设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遇到挫折。(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杀出深海野蛮小娘子铁血大后方文明太后传鬼舔头锦绣妻漫威太阳神位面超级大咖铁血强宋天地之狱帝
同作者其他书
国姓窃明 开局一条小渔船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重回80当大佬 学霸终结者 文娱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