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这个东西,对武者而言,就是生命。
他们这些做武将的,武艺不是放在首位就是次位,在一定程度上,比之很多东西,都要来的珍视。
而今随李铮过来的这批人,虽有帅才,但与周瑜之类的人物,又大不相同。如周瑜这类的帅才,喜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智慧取胜。
而他们,却更喜欢纵横沙场,带兵冲阵,更多的是血热和豪迈!
也因此,武艺对他们而言,才是生命的最后保障。
所以在看到吕布的表现,得知战气这种力量的存在之后,他们都恨不得立刻拥有这种力量。
即便是曾经有志于天下的孙策,也宁愿做一战骑兵卒,来求取力量。
李铮笑眯眯的摆了摆手:“这事儿不急。你们还得在书院里进修一段时间,然后才能进入军中...各位放心,我军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战骑兵选拔考核,只要能过关,就能成为战骑兵!”
再则,李铮麾下即便步军,只要能成为校尉级数以上的军官,就能配备战骑座驾,自然也能领悟战气。
听完李铮的话,这十九猛将,逐渐都平复了激动心情,镇定了许多。
不过个个眼神里那种坚定和炽热,却是若隐若现。
位面之门处置妥当了,但李铮并不准备立刻就探索对面的世界。
自己这个世界的事,都尚未理清。至少,也得将中原、河北、荆州、江南所有的土地都拿回来,将凶兽死死的压制住,然后才能抽出力量,探索那个世界。
李铮对于对面的世界,持着的想法,是征服。
所有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除了攘外必先安内,还对人口,有很大的要求。
现在整个起源帝国,人口也不过三千多万。这么点人口,连征服本世界都不够,更别说立刻就去征服对面的世界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现在有位面之门矗立在那里,就勿需担心对面世界会出什么幺蛾子。完全可以放下心来,努力发展,勤修内政。
回到灵州之后,李铮将荀攸、戏志才和贾诩三人召集起来,就反攻凶兽,取回领土之事,进行了一番商讨。
得出的结果,是三管齐下!
其一,摒弃防守之策,各部大军稳打稳扎,逐步将战线往前推进。
重心当放在河北地区。相较于大河之南,河北地区的面积要小的多。所以从这里入手,先试探一下难易程度。
所以这第一策,就需要加强太行山一线的兵力,须得从其余各部大军之中,分出一部分,调遣至这一线。
其二,将领悟了战气的精锐,组成小队,主动进攻,灭杀棘手的凶兽,四面开花,为大军的推进,扫平障碍。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找到了方法,越来越多的战骑兵,在与凶兽激战之时,领悟了战气。
将这些极具杀伤力的精锐士兵组成小队,重点照顾那些强大棘手的凶兽,自然能减小大军推进的难度。
其三,佣兵公会,也是一个极好的辅助力量。佣兵们虽然在各方面都远不及军中战士,但这些佣兵各有个的土办法,打游击对付凶兽,也有一套。
定下这个策略之后,李铮转而,又与三人讨论起了在民间推广武经之事。
这件事很早以前就有了腹案,但因为降服诸侯和立国之事,就只能暂时按捺。现在民间的武艺大家,尽皆集中在九洲城,随时可以召集起来,合力编纂武经。
不过荀攸三人经过一番思考,觉得其中有些疏漏。
在荀攸看来,体质强化这一套核心内容,倒是可以逐步推广。但就集中民家武学家编纂出来的武经外围内容,却不能推广到民间。
这些武学家的绝艺,多是杀人技巧,可称之为打法。一旦推广下去,百姓们练出了火候,且不说会不会对帝国的统治造成影响,但绝对会对治安,造成不稳定因素。
如果没有学习打法,人与人冲突起来,至多就是断几根骨头。一旦学习了打法,每一下都往要害招呼,就容易打死人。
所以武经的打法技巧,就决不能在民间推广。
李铮闻言,细细一想,觉得有理,笑道:“公达深谋远虑,我心甚慰。武经虽然尚未编纂出来,但其中的打法技巧,的确不能轻易传出。至于说道影响帝国统治,这一点我倒有不同的看法。”
“也许尔等以为,体质强化推广到民间之后,使得百姓身体素质大涨,就不好管束。这一点,其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以前的百姓,体质都衰弱,而推广体质强化之后,百姓都强壮。人与人之间,仍然没有差别。整体仍然如一,这就如何能造成动荡?”
“人越强壮,心气就越高,做事就有信心,等闲不会软弱。”
“打个比方。如果说之前,有那穷凶极恶者,或者流寇之类,四处杀人,而因为百姓衰弱,而不够强硬,就造成了国家动荡。但现在,这类的不安定因素,面对强壮有心气、等闲不会软弱的百姓,他们的行为,就更加困难。反而还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只要我们自己不出差错,不搞的民怨沸腾,帝国的统治,反而会愈发的稳固,绝不会产生动荡!”
“再者,体质强化又不只是民间的福利?我麾下大军难道是吃干饭的?”
听了李铮的叙说,三人都微微颔首。
“人的素质,包含精神和形体两个方面。精神就是德行,形体就要身体强壮。二者合一,才是王道。我欲人人如龙,就是这个意思。”
李铮笑呵呵的道:“对了,别到最后,你们这些宰辅,反倒落后于庶民百姓。下去之后给每个郡守级数以上的官员,也都要配备战骑。希望你们这些文官,也都领悟战气。”
荀攸等人面显无奈,只道是现在身体已经足够健壮,没有那个必要。
李铮却道:“我这段时间在读史记,记得太史公的一句话‘不先定其形神,而曰‘我由以治天下’,何由哉?’。不修德行能力,不练身体躯壳,却道‘我要统治全世界’,凭什么?”
“所以说啊,文武兼备,才是大道。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们这些德才兼备的文官,也能激发战气。不说让你们上战场,至少也要多活几年吧?免得到最后,你们一个个都去了,我一个人,多孤单?”
三人闻言,不由面露感动之色。
“好了,都散了吧。”
李铮拂袖而起,道:“传召各民间武学家,明日我在九洲城政务院要见他们。对了,传讯军中将领,以自愿的形式,求取他们一份武学绝艺,以战功换取。不愿意的就算了,我不强求。”
言罢,转身而走。
翌日一早,李铮车马百乘、护卫上千,到了九洲城。
现在他的皇帝,明面上出行,那阵势自然浩大的多。即便李铮不愿意,但田丰等人力谏,也让他有些无可奈何。
不过就穿着而言,要比正式的场合,简单的多。
就一身黑色锦袍,腰间佩剑,简简单单。
到了九洲城政务院,迎面就有田丰等人上前迎接。
下了车驾,在一行官员的簇拥下,进入政务院。旁侧田丰就道:“陛下纳妃之事,臣下已经处理妥当,不知陛下可有其他意见?”
李铮边走边说:“你们办事我放心...简单一些吧,把六位的家人都请到神州草场,见个面,再向民间公布一下即可。”
“遵令。”
“都到了吧?”李铮又问。
旁侧荀攸道:“都已经到了。”
“好,那你们忙去吧,我自去见他们。”
带了一队亲卫,在侍从的引领下,到了政务院一间偏厅。
到厅外,侍从一声高喝:“天子驾到!”
李铮应声推门而入,抬首便看见二三十个年纪不一,俱皆目光炯炯,各有气势的人物齐齐起身,向着李铮拜了一拜:“拜见天子!”
“诸位不必多礼,请坐!”
李铮笑道,信步上前,在主位上坐了下来。
目光扫视一圈,将在座二三十位都纳入眼帘。
这二三十位民间武学大家,却是来自天南海北。当然,现在俱都在李铮治下落户。
其中有垂垂老朽者,须发皆白。
有壮硕中年,挺拔硬朗。
有道士,一身道袍,飘飘欲仙。
竟然还有僧人,让李铮好生奇怪。这时代,佛教虽然已经传进了神州,但并不太受百姓接纳,难以发展。却没想到,武学家之中,也有僧人存在。
说起来,李铮对于佛教,并无太大好感。诚然,其中的教义,有导人向善的。但也有一些,十分令人厌恶。
那鼓吹来世的玩意儿,李铮就十分讨厌。这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就争一个朝夕。若是逆来顺受,心存侥幸,就想着这一辈子不行,下一辈子再来,像个什么话?人的意志就会被消磨,意志不坚定,血性没了,变成一群任人宰杀的羔羊,那算什么?
还有什么出家,禁绝婚嫁,渡人成佛之类的。真要让他把人都渡了,这世界就该毁灭了。
之前李铮没想到宗教之事,现在看到这些僧人道士,立刻就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脑子里这些思绪一转而过,李铮笑眯眯的看着这些武学家,道:“今日我将诸位召来,只因编纂武经之事。想必诸位对此,多少已经有了些了解才是。”
当初下诏召集这些武学家,是大略言及过其中的原因的,虽然并未细说,但大体的意思,这些人应该有所猜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