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是对不会承认自己八卦的,但很可惜,这个印象还是在深深地烙在木兰心中了,为此,木兰后来用过不少类似“没想到你这么八卦”的眼神看着李石。
李石几乎要暴躁起来,他是收集信息,又不是他自己去打听的,不过是叫下人留意一些家长里短罢了,好吧,他承认,里头有用的信息很少,但在关键时候能起到关键作用不是吗?
李石很想就信息的流通及安全性与众人做一下讨论,但想想,除了木兰也没人敢在他面前表露出那种表情,更不会有人就解决赵威后顾之忧的事而想到他八卦这件事上来。
话说,他真的不是八卦。
才收到木兰的信,李石的大脑就高速运转起来,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绝对不能叫人知道当年木兰发觉了那场谋杀,然后才是遮掩木兰与赵威的关系,最后才想到帮赵威解除后顾之忧,让两家正常来往。
李石承认自己自私,在一切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保全家人,然后才想到赵威。
知道了赵威的去处,再查赵威就简单得多了,李石也不敢托大,通过苏定将信递给了赵威,主要询问他当年逃走时的路径及沿途发生过的较大的或特别的事。
赵威素来知道李石的脑袋好使,别看李江是进士,还当了这么大的官,但在有些方面和经验上还远远比不上李石。
所以赵威也没隐瞒,除却自己和方氏的隐私外将能说的全和李石说了。
赵威不信任李石,更不可能信任苏定,但他信任木兰。
李石要是敢出卖他,木兰第一个不好受,而以李石对木兰的看重,他必定不会这样做。
赵威虽然不多擅长权谋,但这方面还是可以肯定的,李石要是想不惹祸上身,不理他们是最好的办法。
既不会把自己牵扯进来,又不会叫木兰痛苦生怨。
李石拿出自己和木兰绘制的地图,再结合从赖五那里拿到的舆图,把赵威走过的地方绘制出来,找出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赵威,原名赵山,子重两个字也是后来取的。他的履历并不是秘密,他在家乡失手杀死了一州官的纨绔儿子,最后逃亡出来。
这点是他跑到辽地参军后不久就被挖出来的,那时候他们干的就是反朝廷的勾当,不怕你与官为敌,就怕你与官有亲,所以赵威的经历还被用作激励战士所用。
前面的履历赵威可以说得清清楚楚,但后面十年的逃亡生活他却没仔细说过,当时也没人问,后来有人感兴趣了,除了圣上和他的顶头上司赖五,也没人有能耐问他。
而圣上和赖五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人去查也什么都查不出来。
那些人不过是想找赵威的把柄,而赵威后宅只有一个方氏,夫妻恩爱,孕育了四个孩子,别说妾侍,连个通房都没有,想找把柄的人只好把目光对准方氏,第一要找的自然是方氏的娘家。
却发现方氏没有娘家。
这世上除了孤儿就只有勾栏院等脏地方出来的没娘家了,就是最贫穷的乡下地方总也有几门穷亲戚吧。
但每年清明端午和过年,全然不见方氏回娘家,连个节礼都没有,不怪人不深思。
所以那些人才更对赵威那十年的经历好奇。
李石仔细的找了找,笔尖点在黄州上不动了。
当年方氏伤重,赵威为了她走的是偏东的路线,就为沿途好找大夫,却不料在黄州等地遇到了流民,差点被冲散。
据说,当年黄州等地的流民虽然没有当初江南时汹涌,却也死了不少人,方氏若是在此出现,那么一点也不怕别人查到,他不怕乱,就怕不够乱,只有乱了,一切才有可能。
李石突然就想起在京城时听下人们说过的一件事。
许氏有个姑姑嫁到黄州的方家,有个女儿,年轻时不懂事,与人私奔,二十多年过去,却带了两个孩子回来。
许氏的姑姑心疼女儿,但方家规矩森严,出嫁的女儿守寡都要进家庙,何况,年轻未嫁的姑娘私奔,那方氏若是敢回来,肯定是要沉塘的,因为这个,许氏的姑姑写了信回娘家求救,只希望许家能出面说和,让她的女儿有条活路。
只可惜,许家的传承比方家还要远,在某些方面比方家还要顽固,碍于她是姑奶奶的面子没出面说什么,但肯定不会出面干涉方家的。
许氏幼年时还被那姑姑抱过,而那位表姐比她更是大了十来岁,从小就照顾她,所以为此事哭了几次。
木兰也许已经不记得了,但李石记忆好,可还记得那几个丫头的议论,似乎,方家派了人出去抓方氏母子过,只可惜后来又叫人逃了……
李石露出一个微笑。
方家不过是黄州的一个中产家族,以前最显赫时也不过是三品官,和李家庄一样,因为曾经的辉煌死守着一些臭规矩,不过方家要比李家好多了,方家至少还懂得置产经商,李家可是一味守着耕读人家,只种地,再艰难也不愿经商。
由此也可以看出方家的虚伪,若是利益够,那些所谓的原则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如果彼方氏是此方氏呢?
那个方氏不过是私奔后带着两个孩子落魄归来的妇人,可换了这个二品都督夫人方氏,相信方家很愿意接受吧?
而且,这也算双赢,有了赵夫人在前面,后面许氏的姑姑也能带回自己的女儿就近照顾,至少不用一边提防着族人抓人,一边偷偷摸摸的相见了。
李石想到就给赖五写信,仔细的询问那位方氏的年龄生辰,没说赵威方氏的身份,只说这是一个方法,两边都能得利。
许氏受到信,沉吟半响,信上说的俩人的年纪的确相差不多,而表姐自十九岁离家,至今二十二年,样貌也与曾经大不相同,表姐这些年过得不好,现在所求不过是有一安身立命之所。
许氏想了想就派人去通知姑姑,这件事还得姑姑拿主意才是。
许氏的姑姑今年五十九了,将近六十的高龄,却还要为儿女操心,可以说是满头银丝,收到许氏的信,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她年纪大了,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儿女平安喜乐,儿子还好,女儿却过得贫苦,她是可以给钱给那孩子,叫她离远一点生活,但那孩子也不知道以前受过什么苦,精神上有些不正常,只愿呆在她身边,不管她将她送到哪里去,最后总还会走回来。
方许氏心痛不已,但心痛之余总还要为女儿打算。
现在她年纪大了,对一些事情也看开了,不过是方氏的一个身份,本来女儿就被要被除族了,被找回来也是家庙或沉塘的下场,那要不要方氏的身份还有什么关系?
若是能换来女儿回到她身边生活,就算是换一个身份又如何?
方许氏很快就给许氏回信,直言她会上京,打算和那位赵方氏见见面。
赵威拿到李石的信,看到他直接给妻子换了一个身份,而且还是一个有诟病的身份,但这身份却能完全解释前面这么多年方氏不回娘家,不走礼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李石还明言会帮他们将当年的那件案子做实,孙大宝死了,方氏也死了,而离开的“赵威”自然也会被李石找个理由死了。
所以赵威要做的就是解释逃难的那十年里他流浪过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把方氏拐到手的。
赵威看得嘴角直抽,却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比他和李江找的要好得多,虽然方氏与他私奔这件事会叫她私德有亏,好在断了后面许多麻烦事,他们一家也算安全了。
只要他在,只要他永远只方氏一人,那么这件事也能由坏事变成好事,全看人怎么运作。
赵威去后院找妻子,开始商议进京城的事,他不能擅自离开太原,但方氏可以离开,这次她就带着长子长女去京城,和方许氏见见面。
这些都是后续了,此时木兰正坐在太原的锦绣坊里等方式,见她领了一个姑娘进来,忙站起来迎出去,“师……赵夫人。”木兰及时的改口。
方氏笑着拉过女儿的手,介绍道:“这位是苏夫人,你叫她木兰姐姐吧。”
赵晴笑盈盈的行礼,“木兰姐姐。”
木兰见到酷似方氏的女孩,大大的露了一个笑容,将手上的一个手镯送她,“也不知道你来,所以没准备什么好东西,下次我见你再给你一些好玩的。”
赵晴看了一眼母亲,羞涩的接过了。
方氏就笑道:“你们是同辈,哪里在意这些虚礼,这个手镯就很好了。”
木兰亲昵的揽住她的胳膊,“行了,这是我给妹妹的,婶婶不用吃醋,你的也有,等一会儿你上去选了好看的衣服我给你付账。”
方氏挥手叫丫头们都出去,这才慨然道:“再好的衣服也没有你亲自做来的好看,你不知道,当年我有多羡慕你那一手手艺,总想,我要是也有这一手本事,天大地大,哪里去不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