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兴亡二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元隆二十年五月十七晨,安平侯侄女沈氏和亲大辽,时逢朝局大变,龙武卫及禁卫军奉命戍卫京畿,送亲的仪仗离京时只有寥寥三五百人,比前朝韶华郡主和亲大图时红妆万里出故国的壮景,本朝和亲大辽之景实在叫人唏嘘。

五月二十四日傍晚,南下的军民抵达汴河江岸,历时近两个月,当年从军西北的五万儿郎终于望见了滔滔汴河水。

这夜,江上起了雾,雾海接天绵延似嶂,举头难见星子,唯见箕星在东,明亮异常。

中军大帐旁的侧帐里,暮青从榻上坐起,屏息细听,警戒如兽。

步惜欢在她身旁笑了声,“怎么草木皆兵的?”

“你不觉得太静了吗?”

“今夜无风,自然静。”步惜欢曼声道罢,又对帐外道,“把火盆搬近些吧。”

这时节闷热潮湿,帐外无光她睡不着,火盆离得太近他又担心她热,于是便命宫人搬远了些,没想到这一搬远,炭火声便小了许多,帐外太静,她反倒不安了。

“才二更天,这样坐等岂不难熬?”步惜欢拥着暮青躺了回来,安抚道,“我在,将士们也在,你还有何不安心的?”

暮青皱了皱眉,正是因为重要之人都在,她才不安心。可这人似乎总能安抚她,这明明毫无说服力的话竟叫她定了心神。

他们都在,风雨同舟,何事可惧?

“嗯。”暮青淡淡地应了声,阖眸养神。

只是养神,她知道,今夜没有人能睡得着。

*

三更时分,江雾推上岸来,层叠成云,万军之营如在仙山深处,精兵举火来去,雾霭随人流动,远远望去,虚实难辨。

军营深处刚刚换防,两队巡逻兵从一座军帐外交错而过,帐中有道刀光闪了闪。

“都这时辰了,还没乱起来。”

“闭嘴!”

军帐中光线昏黄,一人盘膝坐在暗处,难辨面容,却可辨其声音。

月杀!

“行行,闭嘴就闭嘴,小爷不跟失宠之人计较。”乌雅阿吉笑得十分恶毒,舔着刀刃补了一句,“更不跟腰不好的人计较。”

月杀让呼延昊从眼前把主子的女人劫走,那女人舍命自刎,惊了爱妻如命的皇帝主子。他家主子舍不得责备爱妻,就问了侍卫护主不力之罪,罚月杀南下期间看守人犯不得擅离。隐卫之责在于护主,命人来当牢头,与疏离贬斥无异,月杀心情不好,他不计较。

月杀也不与乌雅阿吉计较,他没接话,只紧盯着军帐中央。

草席上躺着两人,一老一少,睡得昏昏沉沉的,正是华老将军和季延。

此处并非东大营,军中压根儿就没有看押二人的固定之所,只不过所有人都以为两人在东大营罢了。

章同与暮青有同伍之谊,东大营又是曾经的特训营,对外声称人犯由东大营看守,至今无人怀疑。可实际上,自南下之日起,押解人犯的马车就混在百姓的队伍里,入夜后再乔装成御林卫转移到营中,至于转移到哪个营区哪座营帐,要看当日扎营的地势和斥候的军报。

此乃绝密军机,除了步惜欢和韩其初,只有看守之人知晓详情。

月杀抿着唇,眼眸在黑暗之中利如鹰隼。主子之谋向来深远,今夜便是决战之机,孰胜孰负就看主子和那人的乾坤之谋哪个更胜一筹了。

*

四更时分,雾色浓如大雪,两个传令兵举着火把往西南两座大营的军侯大帐而来。

南大营外,值夜的亲兵定睛远眺,奈何视野极差,只听出铁靴之声急如泼雨,他赶忙扬声问道:“前面何人?”

话音落下,雾里已显出人影,来人手执令符肃声道:“紧急军情!”

亲卫借着火光看出来人是韩其初帐下亲卫队中的一人,忙回身通报,刚转身,帐帘便被人撩开了。

老熊大步走出,问道:“出乱子了?”

“禀军侯……”传令兵上前一步,在老熊耳边低语了几句,递上一封手契。

“什么?!”

“军侯不可张扬,需以军心为重!”

老熊张着的嘴顿时闭上,低头看了眼掌中的手契,面色凝重。这一夜都没听见有啥声响,乱子出在那边,确实也听不见。

再有两个时辰就要渡江了,是差不多该有敌情了。

敌情……

老熊心头五味杂陈,忍不住叹了口气。

“军令甚急,军侯速去为上!”传令兵催促道。

老熊低着头摆了摆手,“行了,走吧。”

他一夜没睡,军袍甲胄仍穿戴齐整,亲兵牵来战马,他便动了身。

二人动身之时,侯天也出了西大营,不一会儿便被雾色吞没了身影。

*

五更一到,韩其初出了中军大帐,唤来亲卫长吩咐道:“依约定,再有一个时辰江南水师就该到江边了。传令下去,半个时辰之后全军拔营,各大营要依此前的军令行事,切勿自乱!”

亲卫长道声遵命,急奔而去。

暮青闻声起了身,换上军袍,束冠披甲,坐等拔营。

然而,半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外却传来了韩其初急迫的声音,“执我的令符,快马去查!”

暮青起身便往外走,一撩帘子,见韩其初已到了偏帐外。

“启禀殿下,军中有人失踪了!”

“何人?”步惜欢跟过来,问话时顺手将帘子从暮青手里捞了过来,亲手拢好挂了起来。

“回陛下,是南大营军侯熊泰、西大营军侯侯天及亲兵二人,还有……传令兵两人!”

什么?!

暮青面色一寒,“详尽道来!”

“是!半个时辰前,微臣命亲兵前去各营传令,未料两位军侯不在营中,四更时分有人前去传令,称有紧急军情,两位军侯走时各带了一名亲兵,之后就再没回去。”

“人往何处去了?”

“回殿下,不知去处,微臣方才已命人快马去查了,两位军侯不可能凭空失踪,四更时分当值的将士里定有瞧见两位军侯往何处而去的!只是还有半个时辰战船就会抵达江边,西南大营离此有些距离,一来一去外加盘问要不少时辰,时间紧迫!”

不管元修的人有何诡计,目的都是为了营救华季二人并阻止军民渡江南下,故而渡江之事万万不可拖延,迟则生变!

韩其初满脸愧色,今夜有雾,军旗无用,因今晨渡江必有战事,为稳军心,军中便商议没有敌情不以鼓号为令,寻常军令以传令兵传令。他派出了帐下的亲兵队,每人授以令符,命亲兵们在扎营之后熟记道路,确保入夜之后军令可以层层下达。

谁料想千防万防,没防住亲信之人。这些人是他担任军师后亲自挑选的,皆是坚忍心细的江南少年,本以为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没想到其中会有元党的人。幸亏圣上曾密嘱过他不可对人透露绝密军机,哪怕是亲信之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暮青冷笑了一声,韩其初闻声抬首,见她大步出了偏帐。

“何需挨个查?查辕门便可!”这话没头没脑的,说罢时暮青已在偏帐旁寻见了卿卿,她牵来缰绳便翻身上了马。

“殿下!”韩其初一惊,伸手欲拦。

一道人影掠起,动若雷霆却飘忽似云,眨眼间便稳稳得落在了马背上!

步惜欢一手揽住暮青的腰身,一手制住了马缰。

暮青回头道:“等不及解释了,他们十有八九出了军营,我必须去一趟!”

火光映红了女子的半张容颜,那双眸子赤红无波,似静谧的红河水,无风无浪,平静得可怕。

暮青深深地看了一眼步惜欢,时间紧迫,她来不及多言,只希望他能读懂她——她知道此去有险,但并非鲁莽行事,她冷静得很。

步惜欢看着暮青,眸光亦深,“为夫何时不许娘子去了?不过是想为娘子效劳,当个马夫罢了。”

两人的目光相撞,那一刻不曾有什么电光星火激出,只有细雨清风悄入心田,彼此了然。

“似你这般磨蹭的马夫,就算半个时辰之内寻见了人,本宫也不会给赏银的!”暮青嘴上没好话,却默许了步惜欢同去。她不用他驾马,说话间便将缰绳一提,一夹马腹,策马驰入了雾色里。

风起雾散,韩其初的衣袂被扯得猎猎作响,他起身时已看不见人影,只听见马蹄声远去,人声随风传来。

“半个时辰之内,皇后殿下若能把人寻着,奴才情愿不要赏银。”

“那你要何赏赐?”

“奴才不要赏赐,只愿此生服侍殿下,还望殿下莫嫌奴才愚笨。”

“……你不愚笨,只是话多!”

步惜欢长笑一声,笑声分明已远,旨意却传来韩其初耳边,话音清晰如人在旁,“传朕旨意,大军依原计渡江,勿理旁事!半个时辰后,朕与皇后在江边等着!”

韩其初急得恨不能跺脚,却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叹一声上位者明辨诸情临危不乱的气度,甘拜下风。

“击鼓传令!大军拔营靠江!”

*

卿卿的脚程极快,暮青和步惜欢到达辕门时,辕门口的人还不知出了何事,一干将士见到帝后慌忙行礼,暮青问道:“熊泰和侯天可曾出营?”

小将禀道:“正是!两位军侯四更天后奉了军师之命出营,出营时有令符和军师的手契!”

“可曾骑马?”

“骑了!”

“往哪边去了?”

“那边!”小将抬手往江边一指!

“开门!”不待小将把手收回来,暮青便寒声道。

小将赶忙遵旨行事,辕门刚开,暮青便策马驰了出去,经过辕门时,步惜欢抬手捞住一支火把照路,两人直奔江边而去。

*

天色未明,大雾接天连江,暮青到了江边便把缰绳递给了步惜欢,“江边太黑,我的目力有限,你来骑马吧,我照路。”

“好。”步惜欢温声应了,把火把递给暮青,策马沿着江堤寻人。

“只管往前去,他们是骑马出来的,倘若出事,必是出在辕门听不见声响的地儿。”

“好。”

“昨夜雾大,视野受限,堤上多半设有陷阱,你小心绊马索!”

“好。”

她的提醒,他只是曼声道好,仿佛不是她在提醒他,而是他在安抚她。

暮青却安不下心来,她盯着前方,眸光似斑斓的江波。步惜欢沿着江堤驰出了很远,停下时勒马勒得很急,火苗噗的一声,声如寒风吹破了窗纸。

前面并无人影,只是风里有股子淡淡的腥气。这腥气并非江水的泥腥味儿,而是一股子铁腥气,虽淡,暮青却知道她没有闻错,否则步惜欢勒马急停又是为何?

这时,卿卿踏着蹄子往后退了退,暮青的心因此更沉了些,刚想下马,便听见后方传来了马蹄声。

月影带着一队神甲侍卫赶了过来,约有百来人,火把的光亮驱散了大雾,堤上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但前方依旧看不见人影。

暮青回头沉声道:“下马!”

“好。”步惜欢仍是这话,揽住暮青便掠下了马背。

刚落地,只听一声马鸣,卿卿忽然咬住步惜欢的衣袖向后拖拽,任他如何安抚都不肯松口。

暮青见这事态只能退了回来,抚着马颈道:“前面有险,我们知道,可是必须要去,昨夜失踪的将士里有对我有恩之人。”

她的声音很轻,轻得似岸边的江风,“时间紧迫,不能和你细说,我只能告诉你,前面的血腥气不是两方人马打斗留下的,而是有人惨死,死者很可能是两位军侯的亲兵。”

暮青转头望向江面,望了许久,再开口时声线已有些哑,“你看,这就是汴河,天下第一江。天亮了就能渡江了,对岸就是故土,昨夜不知有多少爹娘未眠,不知多少人家盼着儿郎回乡,可有人却回不去了。我必须去看看,哪怕是尸体,我也要江北水师的儿郎乘着战船回乡,葬在故土之上!”

卿卿是步惜欢的爱马,暮青珍视它,所以方才本可骑马往前,她却因为知道它不喜血腥气而决定下马步行。她并不觉得它能听懂复杂的人言,但她相信它能感知得到她的情绪。

果然,卿卿盯着她,眼睛乌黑明亮,仿佛能识善恶。盯了她一会儿,它低头放开了步惜欢的衣袖,转而来咬拽她的。

暮青有些惊讶,卿卿对她并不热络,允许她骑是因为步惜欢,这是它第一次对她表现出关切之情。她心生暖意,也有些愧疚,前几日巫瑾不知对它下了什么药,惹得它惊嚏不绝,御林卫以为它得了马瘟,赶忙将事情报至了中军大帐,她亲自去巫瑾那儿取了药,卿卿折腾了大半日才好,算是受了一场无妄之灾。

“谢谢,我会小心的。你若觉得不适就在此等着,或者去江边,待会儿跟着大军上船就是。”暮青拍了拍卿卿,想将衣袖从它嘴里让出来,不料话音刚落,它就把她的衣袖吐了出来,吐出来后还打了个响鼻踏了踏蹄子,那模样甚是嫌弃,似是在撵她走。

暮青愣了愣,心知自己应是犯蠢说错了话,卿卿不爱听了。她顿时有些后悔,但眼下不是改善关系的时候,她只能怀着抱歉转身离开。

卿卿还是跟了过来,跟在步惜欢身后,步惜欢将暮青手里的火把取了回来,顺道牵了她的手,不松不紧,温暖坚定。

月影和侍卫们也下了马,众人的脚步放得极轻,却似某些沉重的心情,难以言说,唯有默行。

血腥气是从七八丈外传来的,堤上垂柳成林,黎明前夕,星月无光,雾色朦胧若鬼门关开,柳丝低垂似冤鬼飘行。一棵老树的弯枝下吊着个人,江雾如烟,柳丝织帘,江风拂去,隐约瞧见雾里有一团白花花的东西。

侍卫们戒备得盯着柳树林子,此时雾大,林中恐有刺客!

步惜欢却并未下令查探,只抬手一拂,袖风逐得雾散柳开,见了树下之景。

只见一人裸身悬颈吊在枝头,喉咙被割,麻绳勒在血肉里,血顺着脖子将白花花的身子染得艳红。那人耷拉着头,肚子被开了膛,血和肠子顺着脚尖儿流下江堤,乍一见如老树淌血。

侍卫们皆是出身刺月门的江湖死士,并未被眼前的诡异场面慑住,却因暮青方才之言而有些心惊。

殿下说,血腥气不是两方人马打斗留下的,而是有人惨死。

这……还真说中了!

可这一路行来,路上并没有见到特别的线索,她是如何知道有人惨死的?莫非真乃神人也?

“这现场……我见过!”暮青冷不丁地出了声,这话倒比眼前的景象更诡异,诡异得叫人后背发凉!

“嗯?”步惜欢望来。

“青州山里!”暮青盯着老树与尸身,想起当年从军之时。

那时,新兵行到青州山里,她和章同夜里比试高下,回营时章同的队伍里少了一人,那新兵死在了一处林子里,现场与今夜像了个七八成。

当年的情形步惜欢并未亲眼见到,却根据暮青的只言片语猜出了几分,眉宇间因此显出几分沉凝之色来。

“火把!”暮青将手伸来,吐字如冰。

步惜欢看了她一眼,只是一眼,便把火把递了出去,放任她向着老树走去。

见步惜欢没拦也没跟着,侍卫们便也原地观望,他们听说过暮青验尸的规矩,没有她的允许,谁也不能靠近尸体。

柳树阴寒,树下吊尸,女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雾气被火驱散,又在她身后生聚,飘忽如鬼烟,渐渐的遮了身影,待她拨开柳丝钻入老树底下,侍卫们在三丈之外只能凭着火光的移动来辨别她的举动,很难将里面的情形看清楚。

刚刚暮青所断之事有两件——有人惨死,死者可能是军侯的亲兵。

现如今已经印证了一事,还剩惨死之人的身份。

老树不高,死者的脚尖儿触在地上,几乎与人同高。死者的头颅就耷拉在暮青面前,她举着火把弯下身来,见尸体的颈部果然与青州山里那具尸体的情形一样,脖子几乎被割断,颈后只有一层皮肉连着。

死者的脸埋得甚低,暮青借着火光望去,对上一双凶煞的眼。那双眼睛睁着,淤紫青黑泛着幽光,仿佛厉鬼还魂,说不出的森煞阴邪。

即便验尸多年的老仵作乍然对上这样一双尸目都要吓得抽一口凉气,暮青却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扶住死者的下颌,将头抬了抬。

这一抬,血肉分离的声音清晰可闻,断颈之中隐约有幽光一闪!

那幽光细如针尖儿,被火光和尸目的幽光所夺,不起眼,却快如紫电!

暮青与尸体面对面,她的喉咙离尸体的断颈只有三尺之距,那针尖儿般的幽光在她抬起死者的头颅时猝然发动,眨眼间便到!

只听嗖的一声,似暗针之声,又似危弦之音,急迫,肃杀,平啸奔来,杀气威凛!

这一刻发生了许多事。

暮青侧身急避,火把脱手向后扔去,袖甲内的冰丝弹射而出,割风斩雾!但见柳丝斜飞,绳断尸落,老树轰然向后砸倒,狂风刮得人摇摇欲坠,暮青借着风势疾退,头顶上道道人影掠却,飞石般坠入柳树林中!

暮青面向林子,后背忽然撞上一人,步惜欢揽着她的腰乘风退至堤边,一支火把躺在她的靴边,火光映得军靴赤红,似杀敌染血的刀。

“伤到哪儿了?”步惜欢将暮青上下打量了一遍。

“没事。”暮青盯着林子里的人影,眸波滔滔,势可覆人,“有事的一定是他们!”

只见侍卫们正往外撤,边撤边戒备地盯着林子深处,待众人退到堤边时,一队百来人的精骑押着老熊、侯天和他的亲兵现身,后头升起密密麻麻的火把,竟有一支兵马藏在林中!

三天前上陵调兵,但因顾及华季二人的安危,驻扎在了离此百里的城中。昨日傍晚扎营之时,军中曾派斥候探过江堤,夜里也派人巡查过,都未发现军情,这柳树林子里的兵马难不成是凭空生出来的?

侍卫们惊诧不解,只见老熊、侯天和一个亲兵被五花大绑着跪在林子边儿上,三人口中塞着布团,见到暮青后奋力想开口,却说不出清楚的话来。

这时,马队里有人笑了声,一个青年将领打马出来,提枪指住了侯天的后心,扬声道:“想擒皇后殿下还真不容易。”

“你是何人?”暮青见这将领面生便开口问道。

将领道:“微臣禁卫军校尉沈明启。”

暮青听着这名字耳熟,问道:“你和安平侯府有何姻亲?”

沈明启皱了皱眉,自嘲道:“看来微臣还真难摆脱安平侯府。”

他没明言自己和沈家的关系,只问:“此话侯爷也曾问过微臣,与殿下所问一字不差,看来殿下和侯爷还真是心意相通。既如此,微臣护送您回京如何?”

话是对暮青说的,沈明启却兴味地看了眼步惜欢。

步惜欢但笑不语,不理会这显而易见的挑拨之言。

暮青寒声问道:“我问你,今日之事可是元修授意?”

“侯爷授给微臣便宜行事之权,微臣今日之举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好!”暮青冷喝一声,抬手时指间已多了把薄刀,“那今日就先留下你的命!”

沈明启笑了一声,看似没把暮青手里那把小得可怜的刀放在眼里,却暗暗地拿长枪抵了抵侯天的后心,“那皇后殿下不妨让微臣死个明白,微臣不解,殿下是如何知道尸身里藏有机关的?”

她身无内力,又离尸体那么近,如若不是事先有所警觉,他绝不信她能躲开藏在断颈之内的暗针!

“这很难吗?”暮青还是那句话,“世间没有完美的犯案手法,所谓的完美,不过是查案者粗心,而犯案者自恋罢了。”

沈明启眯了眯眼,眼底的阴郁一掠即灭,“愿洗耳恭听。”

“很简单,因为你不管使何计策,动机都很明确——营救人质、阻止渡江、带我回京。”

“前几日军中发生了营救人质的事,今日最要紧的事便是渡江,所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把防备之心放在了渡江和事关渡江成败的人质身上,而忽略了元修还想让我回京的事。你昨夜做的最蠢的事就是把熊泰和侯天骗出军营,恰恰是你提醒了我!”

“军中来报,称熊泰和侯天出了事,我很奇怪,为何卢景山没出事?他与熊泰和侯天一样是西北军的旧部,且论军龄,他跟随元修的年头儿最久,为何军令没假传到他那儿去?显而易见,你的目的不是策反西北军的旧部,那你的目的何在?”

“想推测你的目的并不难,只需推敲出卢景山和熊泰、侯天二人有何不同便是。老实说,我醒来之后得知卢景山的选择时有些惊讶,我听说他留下是因为我帮西北军追回了抚恤银两,他想替当年自己麾下死在大漠里的将士报还恩情。即是说,他自认为欠我恩情,而我不欠他的。但熊泰和侯天不同,他们一个是我在新兵营时的陌长,对我多有照顾,一个在我遇刺时曾为了回营报信不顾生死从崖顶跳下,他们二人对我有恩!他们失踪了,我不会坐视不理,我一定会找他们!”

“军营里有五万人马、三千御林军和一千神甲军,任你有再多的奸细藏在军中,你的人马和我在军营里对峙上,你都毫无胜算,所以何需遍查军中四更时分值守之人?他们两人指定被骗出了军营。”

“今日渡江,军心何等要紧?我接到军报时还有半个时辰战船就要到江边了,我绝不愿看到这个时候军中因此生乱,但我也绝不能弃他们二人于不顾,所以我只能瞒着此事,带少数人马出营来寻。如此一来,你觉得我还会猜不出你的目的吗?你的目标是我,而他们两人只是引我出营的诱饵。”

一番推断罢了,沈明启啧啧抚掌,“人言殿下机敏如神,果非虚言!”

此言听着并不那么由衷,沈明启接着便道:“不过,殿下有一句话说错了,此计并不愚蠢。所谓知己知彼,正因微臣深知殿下机敏,所以才出此计策,如若殿下猜不出人在军营之外,微臣如此行事岂非白费心机?此计是专为殿下所设,并非微臣愚蠢。”

“所以才说你自作聪明。”暮青冷眼看着沈明泰,“正因为猜出你的目标是我,我才有所警觉。”

“通常来说,越复杂的计策越需要事前周密计划,你奉命前来不容有失,而侯天和熊泰都是杀敌勇猛的老将,一旦路上打杀起来,很难保证不发生意外状况。万一他们之中有人逃回军中报信,你就功亏一篑了。所以,你事先不可能没有不战而擒敌之法,那么,既然你一定会竭力避免打斗,那我为何会在半路上闻见血腥味?”

“人只能闻出三五丈内的气味,即便有风,即便嗅觉灵敏,也不可能闻出太远。当时侍卫们举着火把,火光照出了三五丈却看不到血腥味的源头,这只能说明现场留下了大量的血迹。我可以猜想是你的计划出了意外,但现场留下了这么大量的血迹,倘若发生过意外打斗,那必是一场恶战!我想不通,他们二人若有恶战的时间,为何会寻不到空隙触发袖箭通知军中?”

“恶战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考虑到失踪的时间和失血量,只可能是有人惨死了。而你需要留着熊泰和侯天的性命要挟我,那死的还能有谁呢?”

侍卫们方才还曾疑惑暮青是怎么知道有人死了的,但此刻听见缘由,却少有人一听即懂。

从在军中得知消息到出营寻人,她只在闻见血腥气时停了那么一会儿,脑子里竟然转了这么多道弯儿,主子到底娶了个什么女子?

这哪是人啊?

“事实证明我没猜错,但我也不是事事都能料到,我没想到你会模仿呼延昊的手法杀人。”暮青继续道,“这是你做的第二件蠢事——你只需要擒住熊泰和侯天,拿他们的命威胁我跟你回京便可,何需杀人,又何需用这样残忍的手法?你和死者无仇无怨,也不心理变态。”

“如果你心理变态,那么你不会模仿杀人,受害者是变态杀人者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件作品,多半独特,不与别人相似,尤其是同时代的人,除非此人令人臣服,才会有人以模仿杀人的方式来向此人表达迷恋和敬意。可是,我在尸身上没有看到你的敬意,因为被呼延昊所杀之人的胸腔和腹腔是被徒手撕开的,而我刚才看见的尸体,其胸腹部位创口的创缘非常平整,显然是被利器割开的。你的杀人手法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显然你不是变态,你不了解变态模仿杀人的心理,所以你给我看到的现场才会如此的粗糙、毫无灵魂。”

粗糙?

毫无……灵魂?

侍卫们纷纷侧目,费了好大力气才压住了抽搐的嘴角。

仵作不就是看验死人的?验尸能验出灵魂这种虚无缥缈的玩意儿来,还能再扯点儿吗?

但这些玄乎之言,细细品之却又叫人觉得有些道理,且从暮青口中说出又偏叫人信服些,只凭她今日寻人的神速和所断之事的神准,此话便由不得人不信。

“我是仵作,朝中文武和军中将士都知道我的规矩,我验尸时是不许人随便进入现场的,你杀人并布置现场,显然是想将我与随行之人分开,我由此推断出树下亦或尸身上藏有某种机关并不难,有所戒备有何奇怪的?”

“你用他们二人诱我出营,让我猜出了你的动机,更让你之后的一切计谋像是一场杂耍。这不是我聪明,而是你太自以为是。”暮青的嘲弄之色比沈明启更深。

沈明启高居马上,抿唇不语,目光阴郁。

“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吧。”暮青横刀指向沈明启,道,“树下亦或尸身上可能藏有机关,你知道我为何料到树下没有机关吗?”

“愿洗耳恭听。”沈明启还是这句话,却已不复悠闲。

“因为……他!”

他声如雷,话音迸出时,暮青忽然出手!

嗖!

刀从指间射出,瞬间被雾色所吞,沈明启退入禁卫堆里的工夫,那刀从雾里射出,只听咚的一声,一人眉心中刀,应声跌下马去。战马受惊扬蹄长嘶,马蹄正踏在那人的胸口之上,那人喷出口血来,睁着眼便断了气。

马队散开,禁卫们低头一看,死的竟是韩其初的一个亲兵。

沈明启面色阴沉,别人兴许会以为这一刀射偏了,但他觉得不是,暮青的目标也许本来就是此人!

他是首领,她猝然发难,禁卫们自然会以为她要杀的人是他,所有人都来保护他,而她真正要杀的人却毫无防备,取其性命轻而易举!

这女子……

她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方才跟他废这么多口舌就是为了寻找时机杀了奸细?

“你不曾戍边,呼延昊的杀人手法你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自然是此人告诉你的!”暮青一指奸细的尸体,目光森寒。

这人原是章同的兵,韩其初任军师之后亲自跟章同把此人要到亲兵队里的,她对此人的印象颇深,因为青州山里第一个遇害的新兵就是他找到的。

当年她和章同比试时,章同曾在一处草坡上教过新兵们依据草势辨别过路者,他示范之时那片草还好好的,后来寻人时,草坡处的草便倒伏了下去,这人顺着草坡下去便找见了遇害的新兵。

韩其初因此记住了此人,觉得他是个胆大心细的好苗子,任军师后便跟章同将此人要到了身边栽培有加,没想到栽培来栽培去,竟是养了狼!

“在树下布置机关难免要翻动草皮,他当初是依据草势寻到尸体的,不可能不提醒你不要因草皮露了马脚。比起在树下布置机关,在尸身里藏入机关更不易被察觉。我是仵作,见到尸体当然会验尸,而死者的脖子几乎被割断,我需要把他的头颅扶正才能确认他的身份,那么最可能藏有暗器之处不就是死者的断颈之中?”

暮青早有防备,跟步惜欢要火把时就给他使了眼色,就像出营时那般,无需多言,只是一个眼神,他就知道她并非鲁莽行事。她验尸时并未觉得自己是在孤身犯险,因为他在,她才明知有险,依旧安心。

暮青垂下袖来,一把解剖刀又滑入了掌心。

“殿下果真名不虚传,末将佩服!”沈明启的称赞听起来比先前由衷了些,但他显然不想服输。他使了个眼色,禁卫意会,刀口狠狠一压,血珠顺着刀刃滚出来,染了侯天三人的战袍。

暮青怒喝:“沈明启!”

“微臣在。”沈明启稳稳地坐在马上,笑道,“微臣最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尤其跟殿下这般睿智之人。殿下既已知晓微臣的目的,那就过来吧。天快亮了,望殿下莫要磨蹭。”

侯天三人闻言,事先约好了似的,竟一齐往禁卫的刀上撞去,禁卫们惊怒之下将刀一收,对着三人一顿拳打脚踢。

“住手!”暮青怒喝一声,牙一咬,往前走去!

三人抬头望向暮青,青肿的眼中满布血丝,眼神近乎恳求。

别过来!

步惜欢一把握住暮青的手腕,淡淡地看了眼沈明启,不紧不慢地问:“你只要皇后?你手上可有三人。”

说话间,他瞥了月影一眼,月影意会,翻身上马便要往军营去。

“慢!”沈明启一挑长枪,指着暮青说道,“陛下英明,微臣的确还要两人,但微臣想让殿下先过来。”

当今天下谁人不知步惜欢爱妻如命,宁弃半壁江山也不弃患难之妻?他绝不可能将发妻拱手让人,所以他才使计尸里藏针,想先擒住暮青,再以侯天三人要挟步惜欢放了华老将军和季小公爷。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把侯爷要的人全都带回去。

步惜欢闻言眉势微扬,仍是那般懒慢,却仿佛惊云破雾,刹那间江上生风,夏河生冰。

沈明启见了大笑道:“陛下觉得两难?也是,两位军侯背弃旧主追随陛下,陛下若不相救岂不寡恩?日后何方将士还敢效忠陛下?侯军侯的亲卫更是江南人士,陛下若不相救,定失水师军心。可陛下若是为保军心而将发妻拱手让人,那天下的百姓还会再称道陛下乃情意深重之人吗?”

沈明启笑罢,将长枪往侯天后心处一送,扬声道:“微臣数到三,陛下可快些抉择。”

“朕何需抉择?”步惜欢握着暮青的手不放,淡淡地瞥了眼侯天等人颈旁搁着的刀,“你真以为他们是你能杀的人?他们乃是西北军的旧部,元修放他们离开自是念及旧情。今日你若杀了他们,朕敢说你此生或可得荣华富贵,但必不得善终。”

“旧情?”沈明启嗤笑 一声,“他们乃背弃旧主之徒,陛下怎知侯爷那日放他们离开不是为了今日?”

侯天和熊泰闻言皆怔,青肿的眼皮使劲睁了睁,眉峰上的血却淌进眼里,刺痛难忍。

“陛下不会到现在还以为前些日子的事儿是上陵郡王犯蠢吧?其实,那些奸细只是侯爷的弃子,因为只有如此,陛下和军师才会觉得铲除了奸细,从而生出军中已无奸细的错觉,昨夜我们的人才会顺利得手。此乃侯爷的计中计,对他了解得不够深的人实乃陛下,而非微臣。”

岂止如此,这还是一箭双雕之计。

表面上,上陵郡王偷兵符是事实,坏了侯爷的事也是事实,于是侯爷以此为把柄捏住了上陵的兵马,从而对稳定江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后待局势稳定下来,侯爷尽可卸磨杀驴,问罪郡王府,而后派亲信之人接管上陵军政大权。

此计事关重大,为防有人多嘴传到上陵郡王耳中,沈明启没有明言。

“哦?”步惜欢垂了垂眸,眸波微微漾起便归寂不见,“所以,你这是在与朕赌谁更懂君心,赌元修对西北之情?”

爱恨无界,总会有些人叫人杀之不忍,留之又成心头刺,只能这么折磨着自己,不知该拿此人如何是好。若是哪日忽然失去了,许又会缅怀当初,念起旧情。

人心复杂,君心更是如此。

眼下,南下的大军里不就带着一个这样的人?

沈明启语塞良久,待惊觉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时已晚,不由阴郁地道:“陛下真乃谋心的高手,微臣领教了。多谢陛下提醒,陛下保住了他们二人的性命,不过微臣想说……微臣虽不能杀此二人,却可以折磨他们!而且,微臣可以杀这亲兵!”

说话间,沈明启提着长枪一舞,直刺向侯天的亲兵!这一刺并非威胁,枪风扫得柳枝狂然飘起,似夜里伸出的幽冥鬼爪,飒飒一响!

响声里,一人急喝:“慢!”

只见长枪刺上甲胄,擦出一溜儿星火,绚丽了黎明前的长堤。

暮青转头看向步惜欢,这一眼似诀别,山之高,海之远,皆不及这一眼深。

“我可以过去,但有个条件。”暮青转头抬手,刀尖遥遥指向沈明启的马队里,“把此人绑了,我要亲手剖了他!”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其初的另一个亲兵。

那亲兵惊惶地看向沈明启,却看见了他眼里的幽凉,他顿时大骇,一夹马腹,策马便逃!

一队禁卫立即急追而去,沈明启喊都来不及,眼看着禁卫不见了人影,他转头望向暮青,目光如电!

却见暮青径直走了过来,边走边道:“你怕我在拖延时间?放心,我更怕你杀我水师将士,所以不用你们把人绑回来,我这就过去。”

她不想过去,方才只是假意答应,因为军中的将士们都知道她刑讯的手段,那奸细自然不会想死得那么痛苦。他要么战,要么逃,若逃必有人去追,若战必定生乱,如此便能争取时间和时机。

以韩其初的性子,他不会放心步惜欢和她只带少数护卫出营,必定会派人来接应,算算时辰,援军也该来了。

可是,沈明启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看穿了她的意图,她若不过去,他恼怒之下必定会伤害人质。唯有她主动过去,才能继续拖延时间。

这不是一场赌博,只是一场攻心战。

沈明启把身家性命和前途都赌在这次差事上,不容有失,必定谨慎。她越主动,他越多疑。

他不让她过去,必定!

战靴踏在潮湿的泥里,暮青的脚印深得像铁石碾过般,一步一步,缓而沉。

“慢!”沈明启扬声喝止,目光变幻莫测,“殿下既然命微臣绑人,那就等把人绑回来了,微臣再恭迎殿下。”

百闻不如一见,这女子睿智果敢,方才计杀一人,又只用一句话就引走了他的一队禁卫,此刻说要过来,谁知她心里在盘算什么?万一她猝然发难,马队一乱,岂不要坏他的大计?

暮青扬了扬眉,不屑接话,只如愿地停了脚步。

等。

这一等,没等到人回来,只等到了三声军号。

军号声从江上传来,一声低沉若山海涛声,一声悠平似长风萧萧,一声高阔若鸿冥在天。步惜欢在堤上负手回身,见天若黑水,江雾成团,远眺去若见万倾云涛在下,漫漫江波在天,江天倒置,战船驾云飞渡,如期而至。

长堤远处,三声雷鼓相应,鼓声尚在北面,不见旌旗遮天,却闻马蹄声若猛兽离海奔滚而来。

沈明启打了个手势,禁卫们挟持着侯天三人便退入了林子里。

人退进去不久,忽闻孤骑声来,一个禁卫刚驰出,胸口便穿出一支血箭,他一头栽下马来,折了颈骨。

一支大军紧追而来,章同手提长枪,枪头上挑着颗血淋淋的人头,见暮青无事便速速敛起眼底的关切之情,下马禀道:“末将奉军师之命率东大营将士前来护驾,路遇奸细,已将其斩杀!”

“大军已到江边了?”步惜欢问。

“回陛下,先头军已下江堤,其余军民正往江边行军,预计战船抵达江边之前,全军便可下堤待命,战船一至便可登船!”

“好!”一声高喝传来,却不是出自步惜欢之口。沈明启带着马队把人押出了林子,侯天的亲兵被绑在最前头,沈明启坐在马上,手中长枪断然往前一送!

噗!

血花绽开,枪头从那亲兵的左肩穿出,红缨滴血,湿了袍子。

“来得正好!那就把华老将军和季小公爷一并带来吧。”沈明启无视章同身后布阵满弦的弓兵,猛地把长枪一收,血珠刷的甩出,溅了一地!那亲兵是个硬骨头,被五花大绑着跪在地上,硬是挺着不肯倒下,沈明启森凉地勾了勾嘴角,道,“希望这一回陛下和皇后殿下不要再耍花样,否则,微臣很乐意让这些前来护驾的将士们瞧瞧,帝后是否真那么爱兵如子。”

侯天和熊泰不可杀,这亲兵却可杀,越是当着将士们的面儿,步惜欢和暮青越不能任其被虐杀。

江南水师的战船已如约而至,军心之迫却在眼前。

这一回,沈明启没有耐心再等了。

步惜欢瞥了月影一眼,月影去得急,回来时身后跟着辆马车。

月杀驾着马车,下来后便跪禀道:“主子,人带到了!”

“嗯,见过皇后了?”步惜欢负着手淡声问。

“拜见皇后殿下!”月杀低着头,声音如常。

“辛苦了。”暮青醒来后这是第一回见月杀,他的拳头紧抱着,她看得出他心中有愧,奈何眼下不是说话的时候,只能先顾眼前事,“把人带出来吧。”

月杀领旨进了马车,出来时和乌雅阿吉各自扛着一人。

见两人昏睡着,沈明启道:“听闻公子魏易容之能鬼神难辨,我怎知此二人是真是假?”

乌雅阿吉一听就乐了,把季延扔去地上,从靴子里拔出匕首来就划,“这还不容易?脸皮剥给你验验就知!”

他的刀法太快太绝,刀光一亮,血线飞飙,沈明启喊都来不及,就看见季延的下巴上活生生被开了道口子!

乌雅阿吉吹了口刀尖上的血珠,不耐地道:“信不信,给句准话儿!不信的话,小爷把老头儿的脸也一并剥了。”

沈明启惊魂未定,打量了乌雅阿吉许久也看不出他究竟是何来头,更猜不透这样的狠角色在军中为何无名,只能将他暗暗记在心里,寒声道:“把人唤醒!”

解药在月杀身上,他把药瓶放在华老将军和季延的鼻子底下晃了晃便收了起来。华老将军和季延醒后意识一时有些迷糊,两人还没弄清楚身在何处,就听见前面林子里有个青年将领说道:“有劳皇后殿下亲自将人送过来,其余人退后,如若有人擅动,大不了今日一起死!”

沈明启打了个手势,藏在林中的兵马见令而出,拉弓以待!

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天上不见微云淡月,唯见堤下火把绵延,似银河落入凡间,照亮了江面。江上起了风,风推着大雾往堤边而来,船在雾后,轮廓已显。

长堤上,数千弓兵满弦对峙,中间仅隔三丈。

暮青解了袖甲掷在地上,两袖一展,放下时袖风好似波涛一荡!

沈明启冷冷地扬了扬嘴角,只见暮青伸手扶住了意识不清的华季二人,却没看见她垂手之时一手隐在宽大的袖子里,朝身后比了个手势——掌心张开,一翻一覆!

暗号!

暮青扶着华季二人,行路沉缓,心中默数。十步之距仿佛耗尽半生时光,她离江堤越远,江波声反而越清晰,暮青知道这表明船队已近,她佯装难以扶稳两人,脚下打了个趔趄,不着痕迹地把两人往一起一拢。

准备!

三!二!一!

暗号约定的十步之数走完时,暮青扶着华季二人正好到了马队前方,一队禁卫骑马围上前来,暮青刚准备把人推出,忽见沈明启抬了抬手。

弓臂紧绷的粗沉声传来,暮青的心头猛地一颤——她知道一旦元修要的人都在手中,沈明启必定翻脸,但这弓弦的声音不对!

长弓的声音吱嘎细长,并没有这般粗沉,这声音更像是床子弩发出的!

哪来的床子弩?

暮青目光一睃,下意识地望进林子里,这千钧一发的一刻短暂得她来不及细想,诸般念头皆是闪念,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在她望进林中的那一刻,她凭本能将华季二人往前一推,回头大喊:“趴下!”

华季二人撞惊了战马,战马扬蹄踏来时,林中有狂风猛惯而来!暮青往前一扑,华季二人被她撞倒时,粗壮的箭杆和铁制的箭羽刚好从头顶上飞过,凿子似的扁镞上缠着厚重的油布,黑烟呛人喉肠,狂风拔得玉冠摇如夜花,天上火箭如蛾。

暮青翻身一滚伏入泥里,一手拔掉发簪向前一掷,一手接住一个摔下马的禁卫手中的长枪往前一送,两道血花绽开,一排头颅飞起!

神甲侍卫们踏箭掠来,挑断侯天三人身上的绳索之时,暮青的腰身被人揽住,步惜欢带着她长掠而去,轻飘飘地退下了江堤。

江上已是一片火海,绵延无尽,战船上惨呼声不绝,桅杆云帆砸进江里,一个个火人在波涛里翻沉,惨烈之景叫人看得心如死灰。

沈明启在堤上大笑,“殿下有句话说对了,你的确不是事事都能料到。侯爷意在江南,他早就料到陛下能猜到他会用火攻,所以才有意放出了弃子,让陛下以为上陵郡王坏了他的大计,他已难行火攻之事。而实际上,侯爷从圣驾南下起就在附近的村庄里换上了下陵的兵马,等的就是这一天!如今江南水师已遭重创,这大江对岸不日便会是侯爷的,殿下与其跟着一个亡国之君,不如随微臣回京,以侯爷对殿下的情意,想必一生荣华无人可及!”

“他既然了解我,就应该知道我想要的从来不是荣华富贵。”暮青往后退了一步,与步惜欢比肩而立,“今日他在我在,生死相陪!”

“那可真是感人。”沈明启嗤笑一声,扬枪指向江边的数万军民,“殿下难道忘了这些将士和百姓?现在陛下手上已无可以要挟侯爷的人质,两陵十万兵马今日便可到江边,殿下忍心叫这数万生灵血染汴河?”

“难道殿下回京,元修就会放过我们?看看江北水师今夜惨死的将士!元修如此心狠手辣,又怎会真放过我们这些追随圣上之人?”章同冷笑一声,立枪而跪,高声道,“末将愿战死江边!宁死不降!”

东大营的将士们随即一同面江而跪,齐声高喝:“愿战死江边!宁死不降!”

声出江面,喝不散滚滚狼烟,江上的惨嚎声却仿佛静了静。

远处岸上,火把静静地高举着,不知过了多久,前列有火光落入泥里,一名将领高声道:“愿战死江边!宁死不降!”

“战死江边!宁死不降!”

“战死江边!宁死不降!”

火把一支支的丢去地上,似江边放了一溜儿河灯,灯里点着数万军民的英魂,行将灭去,血染江河。

暮青沉默地看着跪在江边的将士,忽然走到一个亲兵身旁,一把抽出了他的佩刀,回头时眸中含泪,淡淡地笑道:“我还是不忍心让你们陪着……”

章同猛地抬起头来!

“你说错了,这里不是没有能要挟元修的人。”暮青不敢看身后,她答应过步惜欢的事要食言了,“命两陵立即退兵!江南水师再派战船也好,再造江舟也罢,我要圣上和南下的军民渡江,否则,你即便能带回我的尸首,也必不能是全尸!”

暮青横刀逼颈,却只听叮地一声,一道雪光从耳边飞折而过刺入泥里,步惜欢在她身后叹了一声。

“答应过为夫的事,忘了?”步惜欢从身后拥住暮青,摸来断刀顺手扔入江中,只听轰的一声,大船坼断,火海分流,江涛怒生,雾雨争泄。

步惜欢低着头,下巴搁在暮青的肩头,将雨点儿遮得严严实实,在她耳边低声叹道:“为夫只是想多感动一会儿,娘子就又要自刎,这要是养成习惯了,日后可怎生是好。”

他抚着她脖子上的新疤微微松了口气,暮青的心却有些揪疼,她刚才并未被刀割伤,他不是不知道,何至于要摸一摸才能放心?

“我没事。”这话暮青说得有点心虚,刚刚她还打算让自己有事的。

“嗯,有为夫在,你想有事也不容易。”步惜欢淡声道罢,将暮青挡去身后,抬眼望向堤上,“江南造船工事精良,水师这些年来换下的旧船都快把船厂堆满了,爱卿今儿帮朕把这些旧船烧了,省了拆卸的钱财人力,朕还真该谢谢爱卿。”

旧船?!

沈明启一惊,凝神望入江中,只见船上火势熊熊,哪里看得出是旧船?只是大雾散了许多,火海深处隐约可见重重船影!

暮青回身,见步惜欢背衬江火负手而立,眉宇舒展,那慵懒含笑的意态好似临江赏景,四海升平,天下无事。

他曼声道:“近日箕星在位,箕宿好风,乃起风之兆,这时节江上又多大雾,岂不正是用兵的好时机?大风一起,战船紧随雾锋之后,任爱卿是神仙也分不清新舟旧船,船上之人是血肉之躯还是披甲戴盔的草人。”

草人?!

章同起身走到江边,细看之下果然见一条折断的桅杆上耷着具尸体,那人穿着甲胄,军袍已成破布,胳膊竟是用木棍扎起来的!

那……那惨叫声是从何处传来的?

这时江上已无惨叫声,章同循着火光往远处望去,目光落在火海后的重重船影上,猛地回头看向步惜欢。

莫非?

“元修远在千里之外,难知江边的天象,朕却知道他意在江南。如若上陵郡王不犯蠢,军中的奸细应在今日举事,可奸细被擒,朕就在想,若是朕,朕会如何做——若是朕,朕命密使去上陵郡王府里住着,岂能不知上陵郡王可不可靠?在这紧要关头,朕会派一个粗心大意的密使住在一个私心利己的郡王府里,密使醉酒误事,郡王斗胆盗取兵符?若元修真能大意成这样,这江山他也就别争了。”

“朕思来想去,上陵郡王犯蠢这事儿着实有些耐人寻味。朕能猜出元修意在江南,元修难道就不知朕能猜出他的图谋?那奸细被擒之事会不会只是一出戏,一出让朕放松戒心的戏?让朕以为他无力火攻,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不管朕怎么猜,朕都觉得,如果朕是元修,朕绝不会放弃火攻,用计于江上乃是保险之策,不可不行。”

步惜欢漫不经心得瞥了眼散落在岸边的弩箭,笑道:“双弓床子弩,需十人合力绞动绞车,由弩手举锤锤击板机发射弩箭,优点是比床子弩射程远,缺点是箭身过重准头不佳。江上雾大,朕猜你等为了一举射中江船必定不留余力,现如今弩上应该无箭了吧?”

沈明启勒马后退,眼底惊涛翻涌。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绝不信世间有两人能相互猜心千里博弈到这种地步,而眼前的男子身在庙堂竟熟知军中兵械,实在叫人难料。

“爱卿既已无余力,那该轮到朕了吧?”步惜欢问时衣袖一挥,散落在岸上的弩箭忽然齐灌而去!

弩箭长枪般粗长,浑聚千钧力崩山河,未至堤上长风已狂。堤上人未退马先惊,沈明启的座下战马扬蹄急退,调头便逃,在马背上高声下令:“放箭!放箭!”

床弩上已无余箭,沈明启带来的弓兵却还未开弓,弓兵们手忙脚乱,弓弦尚未拉开,厉风便已扑面而来,离江堤最近的禁卫们看见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景。

只见昏昏江天不辨星月,火光烧天,残船遍江,步惜欢踏箭而行若拾阶漫步,任狼烟千里流萤相逐,那人来得不疾不徐,似上仙渡海万物作舟,雍容风华,举世无双。

男子上了江堤,堤上乱弩开道,一路泼血,弓兵重重退败,人仰马翻。

侍卫随驾而来,流箭难入神甲,寒蚕冰丝收割人命却利如神兵,一时间只见人头与断肢齐飞,肚肠血流遍地,堤上之景惨如人间炼狱。

悠悠青史如长河,历朝历代的史书里都鲜见隐卫的身影,大齐开国皇后的神甲侍卫军却出现了三次,襄助帝王夺宫之事关在重重宫门之后,鲜为人知,渡江之战的惨烈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日,一千精骑、一千弩手及一千禁卫死于长堤之上,三千兵马折于百人之手,堤上无一人全尸,只留了一个活口。

——沈明启。

沈明启跌在尸堆血水里,目光惊滞,见步惜欢缓步而来,衣袂染血,龙佩轻摇,玉色暖润得诡异。男子在他面前住步垂眸,眸底不见波澜,只含着无尽的凉薄。

“朕不杀你,那太便宜你,也太便宜元修。你这样的近臣与祸害无异,其中苦果,叫他自品吧!”步惜欢转身离去,两袖舒卷,似天边红云。

沈明启瘫坐不起,见侍卫军把华老将军和季延一并押上带往堤下,不由面如死灰。

人都死了,只有他活着回去,侯爷怎可能不疑他?

活着回去,只怕也是个死,若他死了,外祖母和娘岂不是要被侯府欺凌至死?

沈明启抿了抿唇,眼底的灰败忽然被挣扎之色所覆,他瞥向身旁,一把从血水里摸出支箭来,从一个只剩半截身子的禁卫手里夺过长弓,瞄准堤边,满弓而射!

嗖!

箭音传来时,步惜欢已走下江堤,他转身仰头,只听噗的一声,正被押到堤边的华老将军胸口透出一支血箭,熊熊江火照着老者浑浊的双目,眼神疑惑怔忡。

江堤遮了视线,步惜欢往沈明启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眸波微动,奇异而嘲讽。

“他既然想留下华老将军,那就把人留下吧。”步惜欢淡声道罢,转身走向江边。

沈明启望着堤边,心有余悸,目光森凉。

此行一事未成,如若孤身回去,侯爷必定问罪于他。横竖是死,不如赌一把!活的带不回去,那就带个死的,反正禁卫全军覆没,谁也不会知道老将军是怎么死的。

这不能怪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江边,暮青剪断了缝尸的线,抚上那双森煞的眼,道:“安息吧,这就带你回乡。”

这双眼里并不是真有什么邪气,只是因为头颅长时间低着,眼结膜内坠积了瘀血,脸上生了尸斑,所以显得有些吓人罢了。

人心是肉长的,这些年来,韩其初待军中将士不薄,哪怕各为其主,如此残忍的手段也不该被原谅。

老熊跪在一旁哭得涕泪横流,捧过放在一旁的军袍为自己的亲兵穿上,亲自为其整理遗容。这兵本不该死,都怪他身为军侯不够心细,才让自己的兵葬送了性命。

“多谢都督!”老熊将头磕进泥里,背朝西北面朝南。他想,这一生他大概不会再回西北了。

暮青沉默着起身,一把扯了军旗,亲自为那亲兵盖好,起身时道:“记住,我不想再为你们任何人缝尸。”

当初是石大海,今日是老熊的亲兵,她不愿再想日后还有谁。

“莫要多思。”步惜欢走来时拿了条披风为暮青披上,叹道,“你身子刚好,渡江之事说得越深怕你越觉得凶险,没想到反倒叫你受了惊,是为夫不好。”

暮青摇了摇头,遥望着对岸拢了拢披风,“能回去就好。”

这一路上最累的人就是他,到头来反倒自责,真当自己是神仙不成?

步惜欢见暮青眉眼之间思乡情浓,不由牵住她的手,温声道:“江船在汴河城靠岸,咱们上岸时应是傍晚了,行宫里早就洒扫一新,今夜且在宫中歇息,待择个良辰吉日,为夫陪娘子回乡。”

“嗯。”

“我记得你一直惦记着爹娘合葬之事,待回去也择个吉日,叫爹的棺椁也一同回乡。”

“好。”

两人面江而立,说着夫妻间的话,章同默默地退远,指挥营中将士准备渡江。

军号声从江上传来,岸上擂鼓相应,停在江面远处的江船闻鼓起航,一线鱼肚白自大江尽头泛起,天亮了。

……

元隆二十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晨,江南水师渡江迎驾,禁卫军中计火烧旧船,龙武卫大将军华老将军身中流箭而亡,骁骑将军季延被俘。帝后携军民登船渡江,于傍晚抵达了南岸汴河城,汴州刺史陈有良率文武州官出城迎驾,帝后同乘,入汴河行宫。

五月三十日,华老将军的冰棺运回盛京城,满城挂白,恒王府满门及宋氏满门被押上城楼,镇军侯元修手持高祖所赐之持国剑登上城楼,亲手斩杀恒王继妃宋氏、恒王世子步惜尘及恒王庶子女八人,血祭华老将军。其余人等皆被龙武卫斩杀,三百七十九人的血泼红了新修的城楼,一时间盛京城楼上的血能止小儿夜啼。

六月初一,和亲仪仗抵达越州城,越州刺史奉命释放大辽王军,由越州军护送和亲仪仗及大辽王军赶往葛州,姚仕江回京复命。

六月初六,和亲仪仗抵达葛州,夤夜时分,驿馆失火,和亲贵女及其丫鬟被烧死在房中,一个救火的奴婢神秘失踪。仵作前来看验,见到屋中女尸摇头叹气,称尸体已经烧成焦炭,委实无凭验看,天下间能断昨夜失火案者唯有一人,可惜那人已渡江南去,此案已成悬案。

六月初八,步惜欢颁布诏书,亲政立后,论功封赏,安置南下军民,定都汴河,未改国号,只废除元隆年号,另立年号嘉康,史称南兴。

六月十日,元修于盛京宫乾华殿中登基,以江北五州建国,国号为燕,年号建元,史称北燕。

自此,大兴国祚六百年而亡,江山一分为二,两帝划江而治,开启了历史上南兴北燕争雄割据时期。

五日后,失踪已久的大辽可汗呼延昊忽然现身国都之外,率亲侍杀入牙帐,斩杀密谋夺国的部族旧贵,重夺皇权之后政务缠身,边关暂宁。

自此,大辽、北燕、南兴、南图各自休养生息,各国之间暂无战事,但敏锐之人已能嗅出时代给予的机遇。

一时间,贤士择主,百家争鸣,新思潮若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之象。

——新的时代悄然来临。(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惊世凰歌为头越极道女天师无痕相思呆王溺宠嫂嫂不乖妖孽王爷:独宠小萌妃重塑仙缘修真界大时代超级护花春闺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