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铁小猪同学的打赏,顺便再向各书友劫个票。
*******
却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肃州一带由于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所以天空难得有云层,大多的夜晚都是月朗星稀。
这样的夜晚却是方便方便秦风等人行动,毕竟秦风等人也需要月光才看得见脚下的路。
这一回跟着秦风出动的依旧是冯穿扬的那支部队,这倒不是秦风特别看重冯穿扬,而是冯穿扬这支部队已经有过一次与回鹘交手的经验,而且还大胜回鹘使军士普遍都有了对阵回鹘的底气。
所以说,这部队总是越打越厉害的,若是什么王牌部队放在家里藏着揶着,那就算是装备精良最后也称不上王牌了。
由于担心回鹘有派人盯着城门……这是冷兵器作战时常用的手段,城门不管对于被围还是围城的部队都是高危地区,被围的怕城外乘夜偷袭,围城的则担心城内冷不防的杀出一支部队让他们措手不及,所以城门总有人盯着。
于是秦风这两千余军士就没往城门走,而是费尽心思的自城墙箭楼旁内凹的阴影处小心的放下两个木梯潜行下去。
当然,为了大部队不至于被发现,秦风先是派一支五十人的小分队下城,让他们在四周侦察了一番确定附近没有回鹘探子后,其它部队才沿着梯子分批放了下去。
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耗了一个时辰并且更换了五个木梯才最终完成。
这一方面是人太多了,两千余人要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的潜下去,而且潜下去后还得进行疏散隐蔽以免扎堆被回鹘发现,这都是需要时间的慢工细活。
另一方面则是回鹘骑军警戒做得相当到位,时不时的就有几名游骑策马而来查看情况,这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滞了部队下城的速度。
不过好在游骑靠近时那马蹄声都是“刮哒刮哒”的响,所以上下军士躲避起来也并不是难事。
秦风是随着梁宿等亲卫最后一批下城墙的,他一走下城墙赵时行就凑了上来小声说道:“大人,都准备好了!”
“嗯!”秦风点了点头,下令道:“出发!”
“诺!”赵时行应了声就朝周围的军士挥了挥手,两千两百余名归义军就在夜色及粮草的掩护下悄然朝三里外的回鹘大营掩去。
回鹘大营之所以要建在三里外,是因为古时的战争在开战前为了保证攻击的持续性也就是攻击时不至于出现中断而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通常都是需要事先布阵,而这一布阵少说也有百余步的长宽。
这么一来,如果敌我阵营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的话,只怕阵形还没布好前头的先锋就要置于敌人远程武器的打击下了。
(注:古时远程武器比如投石车射程在三百步左右,宋朝《武经总要》记载投石车射程为九十步,但这很有可能是出于迷惑敌人而有意将射程大大缩小,根据别的古籍记载及现代科学模拟,投石车射程不少于五百米也就是三百三十三步。射程更远的还有床弩射程可达七百步。)
所以,为了方便布阵同时也是为了预防一旦城里发起突袭能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围城一方通常都是将营帐建于三里之外。
一路小心的避过回鹘的游骑,秦风带着归义军来到了回鹘大营西侧相距两百余步的位置潜伏了下来。
之所以要距离两百余步,一个是因为担心太近了容易被回鹘发现,另一个则是因为这个距离正处于汉军强弩的射程之内却是回鹘弓箭的射程外,这也是弩的好处之一。
说实话,赵时行等一干人心下都有点发虚……虽说他们上一回已经打败过回鹘一回,但那却是回鹘轻敌而且彼此兵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但是现在,却是两千两百余步军对阵阿刺瓦而雪将近一万人的回鹘骑军,那可是归义军的四倍有余啊,即便是偷袭打了回鹘一个措手不及,但谁又知道会不会是有来无回呢?!
然而,就算赵时行等人感到心惊肉跳的,最终还是强压着心中的恐惧按照预演的那样布下了阵形……统军使亲自押阵,而且这个统军使上回还指挥他们成功的击败了回鹘,所以怎么说对他也是有些信心的。
布好阵形后,秦风一挥手,就从后方上来了一支人数两百的特殊队伍。
之所以说这支队伍特殊,是因为他们人人都穿着回鹘骑军的皮帽皮盔,脸上也用泥水涂抹得乌漆麻黑的颇似回鹘人,甚至手里的武器都是回鹘弯刀。
数天前的一仗,回鹘在战场上折损了千余人,归义军在打扫战场时自然就会顺走一些诸如皮帽、皮甲或是弯刀之类的东西,这下就正好派上了用场。
秦风朝这两百余人微微点头,这两百余人便会意四下散开潜进回鹘营帐附近。
这两百余人却是从归义军中精选出来的死士,之所以称之为死士,是因为他们执行的任务几乎就没有生还的机会。
要在归义军七千余人里要找出两百死士并不困难,毕竟归义军中不怕死的大有人在。
但同时也并不简单,因为归义军军士大多连亲人都没有,孤孤单单的独身一人,这一死便是连个影子都没有了。
秦风唯一能答应他们的,便是将他们的名字永远的刻在归义营的功勋碑上,并详细记录下他们亲人的外貌、原住址等信息,并答应他们万一有一天还能寻着他们的亲人必给予善待。
秦风给他们的话是:“你等今夜之大义,可决定归义军乃至敦煌全国军民的生死存亡,有朝一日若是寻得亲人,归义军必以全军之力相护!”
“有统军使大人此言,我等便是死亦无憾了!”这是两百死士的回答。
但其实秦风心里很清楚,要找到他们家人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不过就是给他们心理上一个安慰而已。
一切都布置妥当后,秦风一行人就潜伏在粮田里等着时机的到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