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者开始查看了这个所谓的半君主立宪制,然后开始在脑子里面思考。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半君主立宪制其实既不像是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也不像是德国日本那种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那种。而这种半君主立宪制的情况之下,君主的权力比英国那种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要大,可是却也都比那些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要小。比如说这个半君主立宪制没有立法权,不但是宪法的立法权没有,并且也都没有什么别的法律的立法权。
但是,另一方面君主也都有行政权,也有一部分行政权的,并且是掌握了军队的君主。而且另一方面君王也都有资格下达诏书,不过这个下达诏书必须要获得内阁首相和相应部门的阁员进行副署才能够生效。
而在任命政府首脑方面,这个权力也都比那些德国和日本的权力要小。比如说这个半君主立宪制的内阁首相的产生是由议会选举的,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一般来说君王没有资格干涉。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都可以不用太过担心被随意免去职位,并且由于内阁阁员不能够兼任议员,那这样也都无法一边掌握议会,一边掌握行政权。不过相应的也都把议会弹劾内阁的条件提高,然后保证了政府的稳定。
所以说这样看起来其实这个半君主立宪制是一个所谓的两巨头的模式,一方巨头是皇帝,而另一方巨头却是政府首脑。这两个其实是一起分权的,基本上双方弹性很大,谁也都可以找到机会压制另一方。比如说表面上看君主没有直接任命首相的权力,可是万一首相在议会发动弹劾之后。那首相只能够选择请求君主来进行解散议会来争取下一轮选举。
可是这个时候主要决定权也就是在于君主了,并不是在于首相了。而不像是英国那样,一旦首相提出希望解散议会的时候,那君主几乎不可能拒绝,主动权差别也就是在这里了。所以双方斗争的弹性很大,不像是别的君主立宪制那样。动辄就要倒阁。英国的内阁倒阁往往来源于政党内部,政党内部发动了叛变,这样他们必然会倒霉。而德国日本往往来源于君王的信任,一旦君王不信任想要卸磨杀驴的时候,那必然会被轰走。而这两种模式,其实也都是非常不利于施政的。
从明朝末年的情况来看,那个崇祯皇帝换宰相换得比换衣服都要快,所以能不出问题吗如此频繁的更换宰相,那每次更换宰相那接下来肯定会引起一大批的官员换血。最后大家都是在人人自危,没有心思做实事了。如果大家都没有心思做实事,那国家肯定会雪上加霜。这样的君主立宪制一方面保证了君王不能够随意罢免宰相,另一方面也都避免了宰相内部政党的叛变,然后被迫倒阁。
这样有利于施政的统一,不会因为频繁更换政府首脑而出现问题,让那些官员能够相对的更安心做事,不要整天想着为了保住位置而把心思用歪了。
而王国瑞却在指挥部里面对自己的几个女人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地方省长级的官员的任命权都给掌握在考试院里面吗因为一个政策。最终还是要在执行,如果政策得不到执行。那必然会犹如空中楼阁。而我设立考试院,其实也就是过去的吏部,而吏部将会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君王手里,而君王拥有任命考试院院长的权力,这样内阁想要实行他们的经济政策,必然要获得君王的首肯。这样他们才能准确的执行下去。而我掌握了地方官员人事任命权力,这样也就是控制了政策的执行权,然后他们哪怕有了什么好的政策,那也都必须要通过考试院任命的官员来进行执行。而考试院院长由君王任命,然后五年一任期。
夫君。那你为什么要把这个考试院的原则任期定位五年呢为什么一旦君王任命了,那也就不能够随便取消呢如果你可以随便取消这个考试院院长,那不是可以很容易的掌握地方官员任命权吗郑虹问道。
该有的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以后这个考试院将会成为皇帝和内阁之间一个博弈的地方。考试院管理人事,而我之所以必须要让五年之内不能够随便被撤职,那也就是为了给博弈留下来一定空间。如果君王可以随便更换考试院院长,那不就是可以轻而易举的随便掌握地方人事任命了吗你知道我设立这个半君主立宪制是为了什么吗其实是为保持弹性,只有拥有弹性的东西才会能够最稳定。过钢易折,这个也是如此。如果君王的权力过大,那最后虽然看起来非常坚硬,可是到了最后往往会造成在一次大的起义或者政变当中被彻底消除。弹性是最好的,保持一定弹性,那也就是保持有博弈的空间。这个考试院将会成为未来君王和内阁的重要博弈地方,内阁可以拉拢考试院院长,然后让考试院院长按照他们的想法来进行任命官员,至少是知府一级官员。
而如果考试院院长能够随便更换,那这样博弈的空间也都没有了,那最后很可能会爆发一次史无前例的最大冲突。所谓做人留一线,人有了希望,那也都不会想着通过暴力的手段获得。如果我彻底把考试院掌握在手里,那意味着彻底没有了博弈空间,那那些文官内阁将会彻底绝望,然后他们会思考通过另一条路来解决问题。到时候,要么是我的新帝国被革命推翻,要么也就是帝国再次回到那个君主的时代。所以必须要尽力维持博弈的状态,哪怕君王一时吃亏了被臣子架空,那也都没有什么。反正考试院远着内阁首相一个任期不过五年,而皇帝在位时间少则二十年,多则甚至三十多年都可以。反正这个五年输了,下一个五年再次想办法捞回来不就行了谁的任期更长
所以我留下了博弈的空间,让他们也都可以能够保持足够的弹性,不至于造成权力过于集中,最后造成整个体系的崩溃。到时候只要掌握了这个考试院,那要么只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也就是内阁付出巨大的代价把考试院院长拉过去,这样他们可以获得五年时间的执政主导权。当然,我相信很少有官僚会这么做。因为他们当然任期不过是五年,为了五年的权力付出那么多东西,那显然是不太值得的,毕竟五年之后马上多半要换人了。
所以在我设想当中,更多的是君王和臣子在人事任命权力方面达成更多的交易和妥协,保持一定的博弈空间,让他们保持弹性。如果让臣子彻底掌握了人事权,那最后君王肯定被架空。而如果君王彻底掌握了人事权,那最后君主立宪也都会演变成为君主,最后还是回到过去的老路。而自古以来官场权力争夺,无外乎是人事权的争夺。所以我把人事权独立出来,成为双方争夺的博弈空间。政府内阁无法掌握足够的人事权,必须要和君王来交易。可是君王却没有直接执政的权力,那必然要通过这个人事权来和政府达成一个妥协。
这样其实也就是和过去的兵权一样,拥有调兵的权力却没有统兵权,可是统兵的将领却没有调兵权。未来的皇帝拥有人事任命权力,可是却没有直接执政的权力。可是作为政府的内阁,虽然有执政权力,可是却要收到从人事权方面制约的君主,这样才是维持平衡的一种手段。不然如果一方失衡了,那最后肯定会造成分崩离析。所以这个是我所思考的能够产生未来博弈空间的方法,也就是人事权了。内阁想要执行政务,必须要获得君主的人事方面的支持。可是君主却没有直接干涉经济方面的权力,这样能够避免君主拥有直接执政的权力,然后进一步的形成绝对权力。
到时候考试院将会成为日常博弈的地方,而议会将会成为战略大事上博弈的地方。只要留存足够了让双方博弈的空间,这样才能够维持稳定。
而外面,关于这个半君主立宪制的方案被公布了出去之后,而那些记者也都非常快速的把这个方案传递到了全世界各国,然后全世界各国有开始研究这个方案的优缺点,然后开始仔细推研这个半君主立宪制的优缺点,然后让大家开始思考如何能够从这里面学习到什么,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尤其是这个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能够让大家都学习到的地方,毕竟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也都是各国也都要研究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