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诺星星眼坐等司马衡开讲历史,她其实对周王朝是如何分裂成三国的具体过程还是挺感兴趣的。
这段历史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几百年过去,普通百姓知道的很少罢了,司马衡看对面的小少女这么感兴趣,也起了兴致接着说道,“最初灵气复苏,西边和北边都只有零零星星的妖兽,且修为都不高。形成兽潮的唯有东南沿海。那边是针对兽潮的唯一前线。”
“面对海兽,凡人之力根本无法抵抗,周王朝承平已久,面对动辄淹没城池的海兽,节节败退。如果不是当时的海族妖兽也没有什么组织,且因着本能不愿离岸太远,可能当时无力抵抗的整个周王朝都会覆灭。”
“王谢世家公布了融合修炼之法后,孙家先祖孙澈就是军中第一批成功融合灵兽的修仙者,且是其中融合后天赋最高,军事谋略也最出众的一个。”
“因着培养修仙者投入甚巨,不仅是各种习武的资源,也包括海量死在融合中的男人,当时朝中分了两派,其中一派主和,以求不动干戈,主张迁都往北,反正海中妖兽也不喜欢深入内陆,干脆把沿海让给海兽。而另一派主战,则主张不能退缩,一定要全力支持修仙,把妖兽打回海里去。”
“当时的周平王本比较支持主和派的主张,这孙澈立下军令状,才得以率军南下。他身先士卒,爱护手下修仙者及凡人武者的性命,并借着海兽智商不足,设立陷阱,分割围剿妖兽中的妖修。成功第一个斩杀了分神期妖修。”
“他有功必赏,军纪严明,不仅深受军中修仙者和凡人武者的爱戴,也深受沿海本来被朝中抛弃的沿海地区百姓的爱戴。在东南一带,只知有孙家军,不知有周王。”
“而也是这段时期,妖修之中,有灵智的妖修与周王朝联络,商议要求周王朝把沿海直到蓬莱这带直接都划给海族,他们就不再攻击周王朝的城池。同时提出条件,因为孙澈手上沾了太多海族的鲜血,还要求周王朝杀掉孙澈以平息海族愤怒。”
“朝中本就已经担心孙澈功高震主,在担心孙澈会领兵造反。在孙澈领兵在前线与海族妖兽征战之时,连下几道诏书让孙澈回朝。”
司马衡感叹一声,“这就是为什么说孙澈是聪明人。当时周王朝一统天下已久,皇权在朝堂百姓中已经被神话了,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若是一般的将军,可能就听诏令回朝了,甚至自愿牺牲自己,换取与妖族的和平。”
“这周王朝居高位已久,若是灵气复苏之前,对战的是同是凡人的外族,哪怕孙澈威望再高,军中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将领敢于造反,哪怕他们对这诏令再不甘,再为孙澈抱屈,最终会跟着孙澈造反的都不会很多。”
“可是这灵气复苏打破了皇权神授的神话。孙澈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军中散布这世上没有神明,否则就不会出现妖兽,或者妖兽是神明对于周王朝的惩罚,再或者周王朝若得天命,皇室就不会没有出修仙者的说法。”
“修仙者才是得天命所在,周王朝皇室不过是凡人。这理论一出,一传播,再加上军中多为主战派,整个沿海的军队都跟着前线的修仙者一起反了。”
“再加上军中很多人都是沿海的人,沿海是受妖兽攻击最多的人,为了仇恨,或者为了守护,豁出命去尝试融合的人,也是最多的。”
“面对放弃了他们的周王朝,和像是他们的守护神一般,带着军队对抗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妖兽的孙家军。沿海地区的人心,军心,甚至军权都在手。周王朝直接被一分为二。”
“当时的孙澈还没有自立成国。只是实质上地占据着南边的半壁江山,不再服从周王朝的任何命令。”
“而东南地区的百姓也不再向官府交税,而是直接拿粮食供给孙家军。亲近周王朝的官吏都被沿海的民众给架空了。东南已成有实无名的小朝廷。”
“所以,吴国的最初的世家,都是孙澈在军中并肩奋战的兄弟,而吴国的军队,就是由国君带领的孙家军。”
“吴国之后的世家,也大部分是从孙家军中出来的。而想要成为新的世家的凡人,最明显的路径也都是从军,在军中成为修仙者,在军中立功,从而成为世家。”
“本来妖兽当时攻击沿海,上岸就是为了得蓬莱,周王朝差点把蓬莱给了妖兽,蓬莱本身就是孙家军保下来的。”
“蓬莱之中也有孙家的一个分支。所以吴国皇室孙家和蓬莱孙家都是一家。故而蓬莱虽是仙山,也有大世家联盟,其本质就跟其它的几个仙山不同。”
张一诺总算明白这蓬莱的人,为何会是世家和军队是一家的模样了。
她于是问道,“既然吴国孙家如此得军心民心,就没有想过直接取周朝而代之,怎么还分裂出魏和蜀?”
司马衡说道,“吴国孙家的崛起是因为对抗海族妖兽,那么自然得抗住妖兽,不可能分兵去对付北边的周王朝。”
“而周王朝在修仙者出现之初,已设立的九品中正制,也有不少修仙世家,负责对付内陆中陆续觉醒的妖兽。”
“这些世家中,也有不少对海族的主和派。他们认为海族妖兽不能离海水太远,对人族的危害其实没有内陆中陆续出现的各种兽类禽类的妖兽对人族的危害大。”
“如果能够把人族内迁,把沿海让给海族,与海族井水不犯河水的话,就可以集中力量把内陆的妖兽全部赶出国境。”
“所以因为南方北方的百姓诉求不同,其实孙家军在北方并没有多得军心民心。”
“然而孙家的修仙者才是天命所在的言论,周王朝对孙家的独立在外无能为力的现状,让这些内陆的世家也起了不甘居于凡人之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