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王?”听到这个词汇让赵东云把正喝着的一口茶给直接喷了出来!
靠,慈禧这老太婆没事拿自己消遣不成?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辽王,你就算把皇位让出来给我做,我都要考虑考虑呢!
现在可已经是1906年了,在民间里‘国家’和‘民族’等意识已经初步觉醒,没看见一大票革命党人天天在闹事要说什么共和嘛,在这种时候,顺应时局喊起共和口号才是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觉悟。
在经历最初几秒的荒唐后,赵东云心里头却是不由自己的想起了另外一个想法,这可是称王啊,自古以来几千年无数豪杰都在为此奋斗!
如果不考虑客观事实,也就是说不去考虑称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自己麾下的将领们会不会支持,国内会不会掀起一片骂声之类的,说实话称王还是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每一个男人心里头都是有着一个称孤道寡的梦啊!
有那么一瞬间,赵东云还真想答应了混一个辽王当当,不过随后他却是想到了慈禧这个女人!
后世人也许都看到了她的愚昧落后,导致国家败亡,但是你要睁大了眼睛仔细看,那么就会发现这个女人实在不简单,她掌权中国长达半个世纪,和她玩政治手腕的人一个个都下场悲剧……
可以说的当代百年里,此女是玩弄权术的头号大家了,可惜她是满人,代表的是满清王朝的利益,如果她是汉人,放到汉人王朝里,估计就是后世无数皇汉歌颂的女汉子了……
仔细想想这两个月来,慈禧干的事实际上不多,前头袁世凯还没死的时候,她一手力压皇族派系,继续支持袁世凯,从而平息了当时北洋可能出现的动乱。然而袁世凯被刺杀了后,她却是迅速改变初衷,采取了拉拢分化的政策,一个直隶总督和一个陆军部大臣,就是把王士珍以及冯国璋拉倒了朝廷阵营,从而把北洋和朝廷之争变成了北洋内部之争。
而现在更是把主意打到了赵东云头上,一出手就是一个辽王,这份气魄是满清两百多年来诸多君主从未有过的。
满清两百多年历史了,封汉人为王的只有几次而已,而且都是在初期,嗯,那几个被封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平西亲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这几个人了。不过他们下场都比较悲剧,被后来的康麻子给削藩了。
至于以后嘛,就没有封过汉人为王了,嗯,对少数大臣死后追授的倒是有,但是活着封的一个都没有,更加不要说实封了。
慈禧的那句话不仅仅是封赵东云为辽王,而且还有‘国东三省’这几个字,也就是说这个封是实封,这种实封可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封王,代表着赵东云将会拥有独立的军事财政甚至外交内政等,嗯,届时这个所谓的辽国和清国的关系大体上可以看成是甲午战争之前的朝鲜和清国之间的关系。
这种大手笔一般的统治者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哪怕是就此亡国也不会,但是慈禧就敢,也许对于她而言,这家国天下不过是她玩弄权术的筹码罢了!
赵东云说实话对称王称帝之类的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他能够走到今天这种地步,拥军三镇两协,苏系上下近十万人效忠于他,依靠的可不仅仅是玩耍机枪战术,这没点政治手段他根本爬不上来今天这个地步。
所以心中尽管闪过一丝心动,但是他却是掩饰的很好,丝毫没有表达出来,反而是露出了震惊可不可置信的表情对林绍年道:“我说林枢密,时代已经变了,这老一套不管用了!”
林绍年看着赵东云前后的失态以及现在的这句话,也是让他心中一凉,从他看见赵东云失态喷茶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那赵东云绝对是不会答应这种条件的!
封王,这种事如果放在三五十年前,或许还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这个连皇帝都被人叫嚷要赶下台的时代里,区区一个辽王吸引力还不如直接给赵东云几十万两银子呢!
而且退一步说,这个辽王对于赵东云而言只是个虚名,因为没有这个辽王谁又敢说东三省不是他赵东云的地盘了?
接受辽王,只是得到一个虚名而已,然而就此退兵出关,就此造成的后果却是极为严重的,哪怕是赵东云也无法承担的。
林绍年听罢后,脸色也是逐渐严肃起来,然后正色道:“那依子杨之见,那么该如何才能停息这场战争!”
这个时候,赵东云站了起来道:“很简单,我赵某人就两个要求,第一:把谋害袁公的凶手正法!第二:遵从袁公遗命,立宪创共和!只要朝廷答应了这两条,我赵某人二话不说,立即退兵出关!”
看着赵东云说的慷慨陈词,林绍年心里头闪过一丝愤怒,这两条别说都答应了,一条都不能答应,尤其是前者,赵东云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列出的谋害袁公的凶手名单了,那可是越来越长,刚开始的时候只有载沣、载洵等人,然后随着正式起兵后凡是反对王段赵三人联军的,都被一股脑列入了这份名单,现在连冯国璋和王士珍都名列其中,而南方几个反对他们的督抚也是名列其中,嗯,他林绍年和瞿鸿禨等几个军机大臣也在这上头!
可以说要是把所谓的谋害袁公凶手都正法了,估计当代清廷的中枢和地方的重臣得死掉一大半……尤其是皇族里的重要角色,估计除了宫里的光绪帝没事外,其他的都得死翘翘,王英楷甚至把三岁小儿,载沣的儿子傅仪都列入其中。
而后一条立宪创共和虽然看上去问题不大,但是北洋人要求的是像英国那样的虚君共和制,也就是说每年给皇室一点花俏,必要时候出来充当下招牌,其他时候皇帝就别管事了,凡事有我北洋人呢!
而皇室那边虽然这几年也被迫答应实行立宪,但他们要的却是有实权的君主立宪,参考德国和日`本那边,皇帝虽然受到一定的权力限制,但是依旧保证了部分权力。
可以说赵东云提出的两个条件是清廷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因为要是答应了不用赵东云他们去攻克京师,朝廷自己就得先崩溃了。
从赵东云提出的条件也可以看得出来,王段赵三人根本就没有和朝廷谈判的心思,甚至练玩虚君立宪的心思都没有了,不管是王英楷还是段祺瑞又或者是赵东云,一个个都想着总统宝座呢!
这一次暗中的谈判,注定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林绍年离开了后,赵东云率领的第三镇以及第一骑兵协继续对京师东线发起猛攻,尤其是顾蓝玉率领的第六协一部,更是颇为活跃,连接击溃了第六镇一个标又一个营后,已经成功迫使第六镇该部侧退!
紧接着第六协继续推进,而这一推进的话对通州前线也是造成了重大影响,以为第六协推进的方向就是通州的侧翼,而且再等多几天的话,估计第六协就能够迂回到通州防线的侧后位置,到时候通州的第六镇部队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险境。
在这种情况下,王士珍也是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拦住赵东云的第三镇固然重要,但是保住自己的部队实力更重要,所以当第六协迂回成功后,王士珍就是亲自率领第六镇的第十二协从通州撤退。
在撤退过程中,自然免不了会有所损失,又是至少损失了数百人。
而王士珍的第六镇从通州一线全面撤退后,也就代表着已经激战大半个月的通州之战落下了帷幕!
“在过去的二十多天,围绕攻克通州呢进行的一系列战役中,我军累计投入十个步兵营,五个骑兵营以及三个炮营以及其他若干部队,战斗兵力以及后勤兵力总人数达两万三千人。敌军布防通州的应有第六镇之第十一协一部,第十二协全部以及炮兵等部队,在一系列战事中,我军一共造成敌军伤亡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两百余人,缴获枪支五百于支,火炮六门”
这对敌军的伤亡数字只是个估算而已,因为战场上很难统计敌人的伤亡,只能说一个大概,不过第三镇自身的伤亡数据就会准确的多了。
方壁永继续道:“我军自从入关后,历尽月余作战,目前一共阵亡两百二十人,伤八百七十人!”
赵东云听罢这个伤亡数字,心中暗自估算着伤亡对比,觉得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客观的,自己主攻进攻,而对面的第六镇依托工事防守,但是自己的伤亡比率却是还小于对方,这说明部队基层里并没有的盲目进攻,而是充分发挥了迫击炮、迂回机动等战术。
当然了,这也和北洋部队的伤亡承受率低有关,别看第六镇才死伤一千多就撤退了,但是第六镇一共才多少人啊,一共也就一万两三千,哪怕是加强一些临时征召的士兵,人数也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如今伤亡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
而这个伤亡比例对于一支只依靠个人忠诚和饷银维持的近代化军队来说,其实已经算是相当好的!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