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刻,血河当中的血水忽然剧烈的翻滚,紧接着,血河当中赤霄,竟然出人意料的张开了嘴巴,然后整个血河的河水,都一齐朝着赤霄的嘴巴当中倒灌。
这可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修罗帝的血河,就算是大罗金仙被沾染上了,不死也要去半条命,可是如今,却出现了一人,竟然在此刻大口大口的吞噬血河之水,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赤霄吞噬了血水之后,非但没有死亡或者重创,反而是越来越精神,之前消耗太多的仙力,竟然在此刻有所恢复。
趁着修罗帝因为震惊而慌神,并且血河河水在他的吞噬之下威力有所降低,元一便是要施展密法迅速逃离,这一次,他要使用的,乃是三头六臂孔雀明王法。
在密教中,有五护陀罗尼之说,实际上是五部守护类陀罗尼经典的合集,守护众生、守护修行者、守护国土,令得安稳自在。
孔雀明王经,属于五护陀罗尼法之一,其特德为降伏诸魔障,息除众生种种灾变,护持佛法和国界。
在夷坚志中,记载着一位修孔雀明王经的僧人,对抗地方恶势力的案例。
陈茂秀才,建阳人,精通作诗文。
经常聚集几十个人到开福寺地藏院嬉戏玩乐。
地藏院的僧人德辅法师,常诵孔雀明王经,主持水陆法会,持戒甚是精严。
陈秀才的同伙常到寺院来扰乱,越来越放肆,有次稍有不顺他们的意愿,就怂恿陈秀才戏弄僧人。
于是陈秀才写了一则赋,名为德辅白昼化犬赋,意思就是写了一篇关于德辅法师白天变成狗的赋文,以此自乐,还到外面去传播。
并作有对联:饥噬米糠,几度寻思于药食。冷眠苕帚,这回抛弃于禅床。
说法师饥饿了就吃米糠,当地的人都惊讶而来探察究竟,而且越传越远,远近的人们皆以为然。
德辅法师面对这类恶势力的欺负,非常愤怒,便写疏文告示天地,每天早上都登上钟楼,用额头来撞钟,一扣一拜,每天百拜才止。
不久陈秀才开始生病,遍体生疮,污秽不已,因此不能再聚徒众闹事,且很快困顿憔悴而死。
当时人们都说这是陈秀才因造口业感召的报应。
德辅法师写疏文告示天地,本身就警觉了天龙八部鬼神。
他每天用头撞钟,也是有原因的,撞钟有紧急呼召天龙八部之意。
陈秀才迅速遭到报应,遍体生疮,很明显是护法神的严惩。
这还是花报而已,果报必然是死后堕恶道去了。
护法神的出现加速了陈秀才的现世报。
德辅法师常诵孔雀明王经,经中有诸天护法神的名号,他一旦写疏文和敲钟,都会迅速引发这些护法神的誓言,来帮助他惩治陈秀才等人。
又有记载,一个叫做邹智明的人,家里富有,突然患了疠疾,身体非常虚弱,然后请僧人来为自己诵孔雀明王经。
邹智明见到有孔雀出现追逐疠鬼,鬼被赶跑了。
可见孔雀明王法之教令,能驱逐非人鬼魅,令他们不得靠近人身。
晚上小鬼来说,邹智明头上被鬼钉了钉子,如果愿意多烧纸钱给他们,他们就帮助拔掉。
于是他买了很多纸钱烧给鬼众,见到鬼众欢欣鼓舞而去,转而到另一家去行病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了,孔雀明王的明咒之力,含有佛菩萨和护法的敕令,他们不得不离去。
是为强制性的手段,就是强制送走。
而他们喜欢的却是纸钱,烧纸钱了很开心,反过来帮邹先生。
有些人会觉得诵经咒就可以,纸钱之类乃是民间迷信,其实不然,存在便是道理,烧纸钱这种传统延续了数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在。
有人问,诵经咒回向给众鬼呢?这么做是可行的,但若说超度他们,还真不容易,而且有些并不接受被超度。
相传,清乾隆帝巡游江南的时候,路过恋子山,忽然染疾身感不适,便夜宿孔雀寺。
方丈为帝诵孔雀咒,悉心调理,帝病愈。
乾隆帝返京后,昭此方丈进京赐官赏爵。
数月后,此方丈乃离京返回来安恋子山。
帝即赐银十万两扩建孔雀寺。
孔雀明王是东密的长寿三尊之一,其治病除障的效果相当显著。
除此之外,孔雀明王法很出名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破除外道邪术。
邪师想要修炼邪术邪咒,得去车祸、凶杀现场拘魂,因为那些意外死亡的人往往怨气特别重。他们拘回来之后,还要养、炼,施与符咒,令那些非人不断增强力量,以受自己驱使办事。
如果那些非人不愿意受驱使,就会受到符咒的迫害,非常痛苦。所以他们其实非常可怜,有的突然死去,什么都不知道,就被一些邪师用术法抓去拘禁了。
以孔雀明王的誓言和护法神的力量,孔雀明王法可以破邪术邪法,令邪术对行者不起作用。当然了,楞严咒、不动明王、马头明王、不空罥索神咒都可以,关键是要修到相应,要实证这个功德。
有人会问,哪个忿怒本尊最强大,实在没有必要这么分别,如果有人还存有这样的想法,说明对密法的见地还不清楚。
密宗里,任一本尊都是证了圆满的果位,没有高下,诸天护法神除外。但是修行者的证量有高下,与本尊的相应程度有深浅。
如大威德金刚可以降伏一切天魔外道,但是不等于你念了就有这个功德,有这个能力,还需要去坚持地修,去实证。为什么?因为你目前还是凡夫,还不是本尊。
孔雀明王法的功德,在经典中已经记载非常清楚,治病、息灾、重罪轻报、免除天龙鬼神之伤害等等,作为圆满的本尊,必有增息怀诛之功德。
本尊的性德之开显,有两个方面:一,手持物、标帜。如摩尼宝珠就有富饶的缘起,本尊的手持物都有一定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