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刘澜并不是一个喜欢解释的人,只要和几名军师商议妥当,那么所有人就该全力配合与执行,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却并不相同,内部的情况是最让刘澜头疼的,尤其是以张昭为首,都不理解刘澜这样做的用意。
张昭本来是好意,毕竟这并不是他对刘澜提出了异议,而是下面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虽然已经迁移到了秣陵,可家族的根基还在徐州,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而在得知真相之后,刘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官渡之战时曹操内部发生的大面积暗中示好袁绍的情况,但最后曹操却在大胜之时将这些书信全部焚毁。
所以刘澜在听到张昭这些汇报之后,才会想到这些事情,也许之前他真的太过自信了,这些世家又怎么可能值得信任呢,为了家族的利益,他们什么都会做得出来,所以刘澜这儿才会对张昭做出了自己的承诺,广陵会是底线,但也就是这样的承诺,几乎把徐州世家最后一线希望打破了,他们彻底对刘澜失去了信任。
当初他们之所以听从糜家陈家支持扶立刘澜入主徐州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对丹阳军失去了信任,而刘澜的入主则会对他们的利益提供保障,这是他们支持刘澜的主要原因,但现在刘澜的选择,几乎等于失信,放弃了对他们当初的承诺,而这之前刘澜的一些新政与举措其实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但他们能够承受,可这一回则是彻底的失望。
他们必须要考虑自己与家族的后路,徐州的官员和世家出现开始暗中联络曹操和袁绍,而这个时候的刘澜,还想着保住广陵,保住日后争霸中原的一线希望,虽然已经清理了一波,但这些人不过就是冰山一角,但刘澜错估形式,他觉得大家都会明白他保存实力的原因,毕竟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对他们来说,不会有人去关心这些,就算这是对刘澜对徐州最好的选择,但对于他们却是最坏的选择,而这一点,刘澜应该能够一早就想到的,因为这些人和他本就不是一条心,又怎么可能与他同舟共济。
这些人里,这些世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人是真正该效忠的,那就是汉室,除此之外,刘澜只不过是被迫之下的选择,这就好像陈群与孔融,不管他们与刘澜的交情多深也不管他们多么受到重视,只要是朝廷的名义他们就不会考虑第二种选择,会放下所有的一切前往许都。
汉室,是他们从小就在书本里就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要去守护和效忠的,想改变他们,很难,而对于关羽张飞这样敢以法犯禁的武夫则永远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们不会考虑什么汉室,他们只知道效忠他们认为该效忠的那个人,所以曹操永远也不可能用汉室的名义将关羽张飞们找到许都。
那么对于这些世家,不管刘澜现在怎么做,都不会改变他们内心之中要效忠汉室的想法,这话虽然刺耳,但这就是事实,除非你强大到可以真正与之抗衡,甚至表现出了取而代之的实力,或许会有人见风使舵,在汉室与刘澜直接找到一个平衡,不然的话现在这样的情况,因为自身的利益受损而抛弃刘澜的事情会不断上演。
刘澜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其实就已经考虑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但这些人的去和留,刘澜并不会太过在乎,是打仗需要的人,但更需要的是粮,这些人手中掌握着他的命脉,可刘澜并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做出的绝定而就妥协,去和袁绍、曹操拼命,甚至是求和,这样的言论真的是太幼稚了,现在求和,难道这两大诸侯就会退兵?所以啊,刘澜又怎么可能会被这些人左右。
当然,刘澜也不会让他们就这样离开,而他们也太低估了刘澜为何要保全广陵的决定,这些人想的太简单,毕竟在秣陵,他们就算与袁绍曹操联系上了,又能如何,刘澜现在巴不得他们一直追过来,到广陵决战,甚至是到长江上决战。
刘澜自有自己的打算,无人能够改变,就好像现在的徐州局势,其实已经成为僵持的局面,敌我双方在这样的事态下是很难有任何进展,双方都很难打破眼下的局势,可只要有一方一旦打破,那绝对会引发连锁反应,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到那个时候,胜负的天秤才是真正出现倾斜的时候。
就像现在,没有任何一人敢保证谁会胜利谁又会失败一样,这都是未知数,尤其是他们三方当事人更是如此,都认为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可都时刻保持着警惕,无一例外都特别紧张。
但是在梁大诸侯的联手进攻之下,刘澜肯定是那个不被看好的一方,最少非要选择一方会胜利的话,那么曹袁一方的可能性自然是最大的,不管是旁观者局外人,也包括刘澜自己,但刘澜有一句话一早就说过,实力的差距是实力的差距,却并不等于最终的结果,我们是很难凭借现有的力量来抗衡曹袁大军,但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机会。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自古皆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么只考虑实力,那这一仗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就好了。
刘澜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在实力定位了之后,在和徐庶、陈宫等人做出部署时,他十分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实力不济有实力不济的打法,这就好像攻城,兵力是敌人的十倍,那就不用攻城的而是直接围城,而兵力是敌人的五倍则又无须围城而要直接攻城,这些要随机应变。
而现在敌人实力占优,我们去硬拼,这就是以卵击石,既然无法与敌人抗衡,那又何必去白白送死?
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首先要知道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优势来对敌人的劣势,那什么才是我们的优势呢,徐州是我们的根基,百姓向着我们是我们的优势这叫做人和,我们对徐州地形熟悉,这又叫做地利,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而这才是刘澜最终决定到广陵的原因,也是必须要让关羽尽快做出选择的关键,如果退到广陵曹袁还敢来,那他们就是自己找死,到了广陵刘澜有太多办法制他们与死地,这感觉就好像冀州之战时袁绍选择在界桥与公孙瓒开战是一个道理,就是要把你的战线拉长,后勤得不到保障,而这就是取胜的机会。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刻,现在还有一线希望,就是关羽,如果它能够战胜文丑,那么一切的结果都会因此而改变,这同样也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不过这个可能性并不大,不是刘澜不看好关羽,也不是关羽无法奈何文丑,而是在如今的局面之下,文丑一味死守关羽拿他还真没什么办法。
这战争占据优势的一方本来就不怕你拉开阵势作战,反而还巴不得你这样战斗呢,可就害怕似刘澜这种,死缠烂打还又逮不着你,干生气却拿你没办法,这才是最可气的情况,就好像这半个月来,曹操高览一直都知道刘澜在哪里,可就是抓不着他,你来他就走,你走他又来,这样的对手,换了谁来也拿他无能为力。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曹操才会想到了孙策,早在半个月前,他便派使者前往长沙,与张羡以及孙策接触,曹操不怕孙策占领丹阳,甚至还乐于见到他战胜刘澜,这符合他的利益,就算是培养出下一个刘澜又能如何,最少等孙策变成刘澜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可却能够让他在短时间内解决最大的敌人。
曹操可以等待,也愿意等待,如果不是夏侯惇和郭嘉,曹操会就这样一直等到开春,那个时候孙策会给刘澜一个大惊喜,可是二人的劝阻却让他醒悟过来,把一切都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不明智的选择,最少现在连孙策是否答应出兵都没消息的时候。
我们要更积极和主动,要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而不是等几个月后的孙策,万一孙策失败了呢,那个时候再想对付刘澜不是更困难了吗?
所以这一仗还得靠自己,或者说要靠高览,与其联合作战是最佳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而郭嘉说服高览,也自然是情理之中,并不使人意外的结果了。
目的一致,就是研究作战计划的时候了,现在双方处于对峙状态,首先就得保证充分的粮草供应,不管曹操是否想尽快打破僵局,可在没有胜算之前,保证对峙的前提不就是粮食嘛,好在因为徐州城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那么曹操就有了底气,不管是战还是对峙都有把握,尤其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底气。
~~~~~~~~
长沙,孙策在此避祸多时,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而现在这个机会出现了,曹操的使节找到了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对此孙策真的很心动,不说其它,光是丹阳太守,舅父之前的官位就让他无比动心,可是这些都是有条件和代价的,想要得到首先就要付出,孙策没敢直接答应,他需要再再考虑考虑,而对于孙策的态度,使者当然猜到了他的心思,不是孙策未动心,十之**是他并没有底气战胜刘澜夺取丹阳,所以他做出衡量。
至于曹操事成之后许诺丹阳太守,本来最初是要在事前,可是最后曹操临时起义,改为事后,这对孙策来说其实不算什么,既然有承诺就不怕他反悔,更何况如果真打下了丹阳,曹操就算反悔也拿他没办法,他真正担心的说白了还是如何对付刘澜,毕竟他手头上的兵力也不过就三万多人了,要打下丹阳,绝对不会轻松。
有些话孙策当然不会对使节说,可他毕竟是在丹阳与刘澜真刀真枪交过手,清楚刘澜部队战斗力的强横,如今又有刘表的舰船补充,刘澜不仅是在陆地上,甚至是水上几乎都不惧他。
而且他一直没有解决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后勤保障尤其是粮食的问题,而这些却是曹操所无法对他做出承诺的,没有这些,他这几万人就算去了秣陵,又能支撑多久,到时候可能还会被打得惨败而归。
在如今的南方势力之中,要对付刘澜,几乎没有这个可能,这不是危言损听,会稽和吴郡的郡守们,他二人谁有这个能力又能办得到?就说那许贡,也不过就是雷声大些,可敢去丹阳吗?
他不敢,去了那就是自寻死路,到时候别管去多少人,保准全军覆没,这一点孙策是深深体会到了,所以仅仅靠他们一己之力是根本无法与刘澜对抗,更别说夺取丹阳了。但别忘了,如果刘澜被拖在徐州战场,分身乏术,那么机会会不会出现呢?
他不敢保证,但却是最好的机会。
他动心了,所以他必须招来心腹商量下出兵的可能性与胜算到底有多大,他害怕这不过是老奸巨猾的曹操在利用自己,面对曹操这样的老狐狸,有些时候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确实容易天真,可是身边这些父亲的老将门,他们阅历丰富,一定可以判断出真相来。
到时候他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就算是凭一己之力,只要有利可图,与刘澜对抗又能如何?
任谁都瞧出了孙策在这件事情上是真的动心了,而且也确实是他们出兵丹阳的好时机,毕竟刘澜的主力都困在吕县,这个时候傻到丹阳,必定能够杀他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占领了丹阳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肯定是逼着刘澜与曹操决战啊,没有了后退之路的刘澜一旦拼命,那他们就安全了,甚至还可以坐山观虎斗,若刘澜和曹操袁绍斗得两败俱伤,那就等于我们在丹阳彻底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