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杀到了琰城,兵临城下,可关羽却提前一日全部撤离,他们仓惶撤军,还遗留下了许多物资,边上的夏侯惇相信,只要追击的话一定可以追上,取得收获。
可这话一出口,高览还没急了,文丑已经直接拒绝了,随即率部进驻了琰县,同时安抚城内百姓。
文丑住进了县令府,夏侯惇和高览分别在城外扎营,扎营之后,高览入城来见文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夏侯惇居然要追击,没吃过关羽苦头,他是不清楚轻兵冒进会招来多大的苦头。
“不错,此次南征徐州,务必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要不给关羽机会,看他能退到哪里去。”
二人之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默契,最初是希望在琰城拦下关羽,聚歼徐州主力与琰城,可如果关羽跑了的话,那么他们最远在拿下徐州城后,就不在南下,绝不上关羽当,现在在二人看来,刘澜和关羽就是想着让他们把战线拉长,到下邳甚至是广陵郡再进行最后的决战,这样一来他们的战线就拉得太长了,随时都可能有被击溃的可能。
可如果只到徐州城的话,那关羽的阴谋就绝不可能成行,而且战线也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也不怕关羽有什么阴谋,比较从容自如,待将攻下来的郡县彻底稳定之后再继续进攻刘澜,不断蚕食,刘澜必败无疑。
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个情况,那就是曹操,不过这要看后续发展的情况,如果在情况允许之下,自然会一路趁胜追击,不给刘澜喘息的机会,可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那么就一直蚕食着徐州,刘澜必然无法持久坚持,败退是早晚的事情。
这样做的目的,二人与其说是害怕关羽,倒不如说是之前吃的亏太多了,安全起见,只能小心谨慎,更何况这一战非比寻常,胜败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能大意。
实话说二人心里的负担和压力都挺大的,这一战已经与最初的战略部署不一样了,二人的使命也自然有所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二人几乎决定着日后冀州的兴衰,成则问鼎天下,他二人名垂青史,败则遗臭万年,退出争霸的行列。
在这样的压力和重担之下,二人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敢不谨慎?当然高览这次来单独见文丑,其实还是自己的怀疑,关羽退得太蹊跷了,这可不是关羽的风格,毕竟他们以前交手的对手如果一直退,像臧霸这样诱敌深入不奇怪,可在关羽的作战经历中,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
可他偏偏又不能保证自己的怀疑到底距离真相有多远,可他却可以肯定,关羽就算是退也一定是在等待着战机,等着我们出错,他的退与其说是要诱敌深入,倒不如说他是在等着我们出错。
“关羽用兵,有古人之风,尤其对于古之战阵更是推崇,可你我二人也都清楚,古人用兵,不屑于阴谋诡计,以正用兵,决一胜负,而关羽用兵也同样如此,可这一回,他非但没有拉开阵势与我作战,反而还主动撤退,所以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关羽一定有着什么意图。”
高览看事情还是很准透彻的,他与关羽可是有过接触,当年也算是交情颇深,对于关羽用兵自然比较了解,而他在正面对决的战斗中,确实有着极高的天赋,放眼当世,也没有多少人能在阵战之上与他正面对决并且将其战胜的,可这一回关羽却放弃了与他们正面对决,这本身就是一桩奇怪的事情。
可就像高览说的那样,这事不好判断,关羽喜欢正面作战,但并不等于关羽不懂得用奇,如果他只会以正用兵,那关羽这些年就不会战无不胜。
兵法说以正用兵,以奇制胜,这一点关羽肯定有,只不过他更推崇古之战阵罢了,而这就使得很多人都对关羽的表现有一个误区,就是他只懂得以正用兵,可其实这与他的个性有关,甚至是与他青龙刀法有关。
以正用兵,首先确保的是部队不会轻易失败,在尽可能不败的前提下,再去谋求取胜的机会,这与青龙刀法简直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关羽从刀法悟出来的兵法。
只有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就算不能,最少也不会败,乃是一场和局。
“这一仗只是刚开始,既然是阴谋,关羽的狐狸尾巴迟早会露出来,我们大可以慢慢观察,毕竟不管他想要做什么,最后的目的一定是要进攻我们甚至是击败我们,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只要保证不犯错,那关羽不管有什么阴谋,就绝不肯能得逞。”
高览点点头,道:“将军说的不错,只是这些年我们与刘澜反复作战,从没有好结果,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切,甚至可能是关羽想让我们看到的一切,但在关羽现在必定是在暗中,他有什么我们是看不到的,而只要将军也抱着这个想法,那末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反倒是那夏侯惇,不知天高地厚,末将反倒害怕他的存在甚至因为冲动造成我们的局面变得极为不利。”
“夏侯惇的部队毕竟不多,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步步为营,他能掀起什么浪花来?难不成他还敢自己去追击关羽不成?一共就两万人,追过去还不是被关羽包了饺子?他没那么傻的,放心吧,这一仗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文丑并不了解夏侯惇,但却可以从兵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啊,反正如果他是夏侯惇,就绝不会冒险,有去无回啊,可他这番话刚出口,屋外就有亲兵匆匆忙忙闯了进来:“将军不好了,曹军拔营南下了。”
“什么?”
二人同时站了起来,之前好不容易放心了,现在又都开始焦虑起来,尤其是文丑,更是怒火攻心,咆哮起来:“这个夏侯惇是疯了吗,他怎么敢违抗我的军令,我一定要严惩他!”
“你先下去吧。”高览看了眼亲兵,挥挥手示意他道。
“将军先消消气,还是快想想现在该怎么办吧?”亲兵离开之后,高览出声询问道。文丑虽然说什么严惩,可这不过是些气话罢了,不管怎么说,夏侯惇都是曹操的人,文丑还真惩治不了他,虽然他是这一仗的主将,可夏侯惇只是配合他,并不轨他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夏侯惇去追击了,就算夏侯惇撤兵他都没有任何办法,除非先把夏侯惇和他的部队解决了,可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所以说,高览看得还是很清楚的,文丑这些气话更多的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听听就得了,当不得真,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事情,该不该支援夏侯惇?这件事只能由文丑拿主意,他不好表态,或者说他心里也在出兵和不出兵摇摆,虽然更偏向不出兵,可如果文丑要出兵的话,他也不会拒绝和反对。
“夏侯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文丑气呼呼的坐下:“现在好了,该怎么办,管还是不管,管的话,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泡汤了,不管的话,就这么看着盟友眼睁睁的送死而不管不顾,也说不下去。”
“文丑这是在给我们出难题。”高览揉着太阳穴,怎么夏侯惇是这样的人啊,简直比文丑还文丑,在冀州军文丑就算是桀骜不驯的将领了,我行我素、违抗军令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可现在文丑这些毛病改了不少,虽然这是几次败仗之后被逼无奈所改,可万万没想到夏侯惇这个没在徐州军吃过苦头的人胆子会这么大,他现在还真希望关羽能给他点教训,让他老实起来。
“要不然这样吧,夏侯惇不是带着部队追关羽去了良城了吗,那你就带着部队到半路去迎一下,如果关羽继续退,这功劳不能让夏侯惇独占,如果夏侯惇被击溃,你则接应他一下,别导致他全军覆没。”
文丑斟酌了一番之后,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这是他可有想到最好的结果了,当然他同样也会害怕一旦关羽继续撤退,被夏侯惇拿下了良城,那他南下可进入下邳,西进可入彭城与徐州城,这样的一份大功劳,如果被夏侯惇抢了先,那在大将军那里,他可无法交代,所以这件事如此处理可以说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也只能如此了。”高览没有做任何思考,文丑已经把最好的办法说了出来,让他想也只能是半斤八两,不可能再有弊这个决定更好的了,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继续拖延的,赶紧出兵就是了。”
这边部署妥当之后,在夏侯惇南下之后,文丑则把城外的驻兵全部集中到了城内,这样相对安全一些,当然这个时候关羽又怎么可能会杀回来呢,可文丑嘴上虽然如此说,可心中却还真有些害怕。
其实这一路来,他最害怕的情况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夏侯惇和高览看起来都去追关羽了,可如果关羽现在主力并不在良城,而是饶了一圈又回来了呢,在得知夏侯惇和文丑南下追击的消息之后,他必然会对他发起猛攻,首当其冲就是城外的部队,虽然看起来互为犄角,可在关羽摄山营主力的攻击之下,城外的部队绝无生还的道理,既然这样还不如都进城,最少有一堵城墙,就算发生危险,也能够有反应的时间。
与关羽作战,必须要格外小心,为此他还在城外安置了哨探,毕竟这可不是什么黑山军,一定要小心小心更小心,这样才有可能在与关羽的较量中笑到最后。
一切计划制定完成后,文丑这才开始给冀州传书,发送捷报,当然对于关羽一支南撤的怀疑也在他的汇报之中,并说出自己的怀疑,虽然这本来不是他需要做的事情,毕竟是主将,袁绍也没有要求他把每一战的部署和自己如何指挥的想法提前说出来,最多只是战后才会去看文丑的战报总结,可这么早就把这些传给袁绍,其实也说明现在的文丑内心是充满了矛盾和纠结的,因为他的不确定,所以才会想听听主公的意见,这个时候可能也只有主公和那帮谋主们才能给出他心中的答案吧。
虽然他轻蹙,捷报等传到冀州再从冀州传回书过来,可能一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过去了,到时候别说是琰城的情况会变,可能整个徐州的战局都变了,可他还是写了,算是一种不安的表现吧。
“写完捷报文书,高览派亲兵快马向冀州传递,可他手中的笔,却在一张没用过的帛纸上写下了两个字,关羽。
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随后他又在关羽名字的上面写下了刘澜的名字,还有你,你又在打着什么算盘?
而最为奇怪的是,在写下这两人名字之后,文丑却出其意料在关羽下面又写下了夏侯惇的文字,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的目标到底是谁,你的目的又是什么?
夏侯惇南下追击关羽,绝对奇怪,甚至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虽然有些事情他不敢胡乱猜测,可是现在曹操眼看着就要出兵徐州了,可能夏侯惇这样做,是想帮曹操,只要南下良城,那么接下来一切的一切都会变得轻松简单。
这也是他刚在给袁绍写分析时突然想到的,尤其是在地图上找寻到了自己的答案之后越发如此认为。
如果夏侯惇打下琰城,关羽朝徐州和彭城退兵,那么他就会在他们的包围之中,必败无疑,而如果关羽选择南下,不管是进入下邳还是广陵,那么曹操攻打徐州和彭城就会变得无比简单,而他们却还处在与关羽的纠缠之下。
夏侯惇的算盘,打的是真响,可关羽又怎么可能继续逃,他的大口袋肯定就在良城等着你呢,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