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团长是很想把这老头子的身份试探出来,刚才他不是没有请教过这老头子的尊姓大名,只不过老头子打了一个哈哈就转移了话题,倒是让曹团长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现在他的名字知道了,但是曹团长自己却被惊呆了。这就像是你本来只想在河里吊一条草鱼起来,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有鱼儿上钩了,你卖力的一拉线,结果却赫然发现一头鲨鱼冒出了水面!
之前曹团长就已经对皮尔斯的身份猜测半天了,几乎已经敲定了皮尔斯是和塞尔提克帝国赫赫有名的绿甲雄师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而今,曹团长的猜测被证实了。无论是皮尔斯还是奥尔巴赫,这两个名字都是曹团长在读塞尔提克帝国名人传记的时候读到过的。
对皮尔斯的印象有点模糊,那是因为皮尔斯在那本厚厚的传记上只是被放在军事人物的靠后位置,由此可见他在塞尔提克帝国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高。曹团长哪怕就算是要研究别国历史,也没有必要把那个国家上到皇帝下到普通军方官员都给了解得一清二楚吧。
其实皮尔斯没能在那本传记的显赫位置出现,是因为他还只是属于塞尔提克帝国近代的军方新贵而已,出道的时间不长,自然成名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当中就出现在那本传记上,也足以说明皮尔斯的不一般了。他"真理"的外号,除了他个人在武技方面的造诣之外,也是对他在战场上统军变化多端的进攻手段一种褒奖。
无论是三十岁出头就成为一个八阶剑宗这样的亚圣级别高手,还是他那高超的统军造诣,皮尔斯今后的成就都绝对不是那本传记上的位置可以表现出来的。
如果说皮尔斯这样的身份像是一头藏在老鼠窝里的猪,那奥尔巴赫也在这个地方,完全就是老鼠窝里面藏着一头大象!无论是分量还是意义都超过一头猪太多了。
曹团长在斯里兰卡有着一个并不那么名符其实的绰号,"国民经济教父"。曹团长那几板斧,全是搬来的,而不是自己的功劳,顶多只能算是个剽窃犯而已。而奥尔巴赫也有着一个教父的外号,"赛尔提克国民教父",这个外号还是名符其实的,半点水分都没有。
同样都是教父,可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比较了。曹团长就算是实至名归,那也不过是比蒙帝国这个二流帝国的某个领域的教父。而奥尔巴赫,却是当今泛美大陆最具权势的两大帝国之一,威名赫赫的塞尔提克帝国的王朝教父!
提起奥尔巴赫这个名字,泛大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形容就毫不为过。曹团长以前坑蒙拐骗的时候就喜欢自诩为帝国基石,那同样也是虚的,而奥尔巴赫是真正的赛尔提克的基石。非但如此,甚至就连曹团长读过的那本传记上的描述上都称其为赛尔提克帝国的肱骨之臣,货真价实的赛尔提克的灵魂人物之一。
没有奥尔巴赫,就没有如今强大无比的赛尔提克帝国。没有奥尔巴赫,就没有威名赫赫的绿甲雄师。这是一句赛尔提克人都知道的名言,对于彰显这个传奇人物的分量恰到好处。
当初最早塞尔提克帝国地处泛美大陆西北一隅,资源和矿产等等都难以和占据大陆东北半边天的雷克斯帝国相提并论。能够和和雷克斯帝国并肩而立于泛美大陆之巅,几乎全靠奥尔巴赫这样一个人物。当时赛尔提克帝国为了掠夺资源发动了对外战争,挡在他们面前的是当时盛极一时的亚特兰大王国。
虽然只是以王国为名,但是亚特兰大却早已经不逊色于赛尔提克帝国了,它的崛起甚至威胁到了塞尔提克帝国的地位。两国之间一共发动了五次惊天动地的大战,第一场大战的时候,奥尔巴赫甚至还只是一个大头兵。塞尔提克帝国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溃退上千里。在这样的战败情况下,奥尔巴赫渐渐的崛起了,并迅速在帝国的军方取得了绝对领导的地位。他的崛起速度之快,时至今日都让人感慨。
其后的四次会战,奥尔巴赫带着好勇斗狠的赛尔提克人四战四捷,全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样骄人的战绩不但奠定了他王朝教父的事实,也同时毁灭了亚特兰大王国,并将亚特兰大王国的疆域纳入了塞尔提克帝国的版图。
与此同时,当时的雷克斯帝国也正在大肆扩张,依靠掠夺以战养战,本来就富强的雷克斯帝国风头强劲无比。而他们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挥师西进,击败日益膨胀的塞尔提克帝国问鼎泛美大陆之巅。
权势者的野心一旦膨胀起来往往都是遏制不了的,奥尔巴赫在其后率军东行,连续在两次会战当中击溃了雷克斯帝国的大军,同样是大获全胜。而就是在那个时候,和雷克斯帝国赫赫有名的紫金军团分庭抗礼的绿甲雄师才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而这绿甲雄师的领导者,也是奥尔巴赫。说这王牌劲旅的缔造者是他,都没有丝毫的过誉。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尔巴赫当时拒绝了君王的提议,停住了脚步,不肯乘胜追击攻进雷克斯帝国的边境线。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直到现在,都还有无数的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奥尔巴赫拒绝东进,那么现在很有可能是塞尔提克帝国一家独大引领的时代。连续两次世纪会战都大获全胜,当时的塞尔提克帝国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奥尔巴赫拒绝的理由也是让人褒贬不一,他拒绝再打下去,是因为战争的性质变了。当初他火线崛起,成为塞尔提克帝国的头面人物,是因为亚特兰大王国威胁到了帝国的安危。为了帮助帝国富强和自保,他才率军攻克了这个顽强的敌人,奠定了帝国稳固的根基。说是侵略战,更不如说是被迫的卫国战。
而当时的塞尔提克帝国在继续进军,那就不只是单纯的卫国之战了,而是侵略战。在当时两大帝国夹缝之中有着不少的弱势国度,如果两大帝国的战火全面燃烧起来,第一批遭殃的就是这些间缝中求生的无辜者。他们会被两大帝国之间的争斗粉碎,他们的人民会遭受巨大的浩劫,奥尔巴赫不忍心,所以拒绝了。
而当时塞尔提克帝国的君王也同样野心勃勃,一意孤行,认为帝国已经足够强大,即便没有奥尔巴赫,也同样能打赢这场战斗。结果很明显,塞尔提克帝国兵败。败在了雷克斯帝国和被雷克斯帝国鼓动而联合起来的诸多人类王国公国的联军之下,如同奥尔巴赫所说的,当战争的性质变了,很难能够在违逆人心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此消彼长之下,两大帝国之间总算进入了相对和平的阶段。那些在两大帝国夹缝中的小国家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如今,不但是两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也成为了他们相互明争暗斗的一颗颗棋子,随着权力天秤的摇摆而在两大帝国之间摇摆不定。
赞赏的人认为奥尔巴赫的眼光长远无比,当时能够在风口浪尖看清一切的猫腻和局势,这是难能可贵的。反对的人则是认为如果奥尔巴赫这样一个足以改变时代的大人物全力投入到塞尔提克帝国争霸的部队当中,即便是当时雷克斯帝国联合了诸多中小型国度,都未必能够抵挡得了赛尔提克人的铁蹄。
奥尔巴赫是用兵如神的实质量化人物,曹团长看的那本传记上在谈到奥尔巴赫用兵手段的时候甚至有这样的描述:奥尔巴赫可以先让一群老太太耕完塞尔提克帝国所有的土地之后,再把她们派上战场,然后打得对手找不着北。
奥尔巴赫的统军层次,仿佛是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智慧生物都不曾企及的高度。这句话同样在很多熟知大陆历史的人口中广为流传,从来没有停歇过。
如果奥尔巴赫参加了,牺牲肯定是会变得更加的巨大。但是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这是所有军人都知道的一个真理。到底他的决定是对是错,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了,时代永远在大步向前,不会因为某人某事而永远的停留下来。
更颇具讽刺味道的是,在两大帝国的争霸进入冷战之后,在雷克斯帝国和诸多中小型国度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教廷,大力的鼓吹奥尔巴赫为反战英雄,宣称是这个英雄挽救了无数的无辜生命。教廷甚至还史无前例的册封了奥尔巴赫为教廷的红衣主教,更是让无数人都感慨万千。
谁都知道,雷克斯帝国是全民信仰教廷教义的,连雷克斯帝国的帝都千湖之城斯台普斯都被称作为圣城,是天使之城,因为曾经出现过天使展示神迹。可塞尔提克帝国的信仰却很众多,教廷的影响力一直都普及不到塞尔提克帝国绝大多数人。如果要真正算起来,奥尔巴赫算成是阻挡了教廷扩大影响力的异教徒都说得过去,毕竟没有他的话,雷克斯帝国兴许已经击破了这个强大的对手。
而教廷能够以这样的理由硬生生的册封敌国的王朝教父为红衣主教,哪怕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也都显得那么突兀。而最后奥尔巴赫还欣然接受了,因为奥尔巴赫也是一个有着圣光系天赋的修炼者,也算得上是一个教廷的合格信徒。
这让当时很多质疑奥尔巴赫的人横加猜测,大肆宣传他拒绝帝国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就是和教廷有所勾结之类的闲话。只不过奥尔巴赫身为当事人,却从来未曾站出来解释过什么,只有他那被人中伤的"红衣主教"荣誉职称,成为了他的一个响亮外号。
即便不解释一个字,奥尔巴赫是塞尔提克王朝的传奇英雄,甚至是整个泛美大陆的传奇英雄都是实至名归的。没有人可以动摇得了这样的地位,那些质疑他的人也不能。世界上兴许有很多奇闻异事,但是却并不存在一群鸡蛋联合起来能够敲碎钢铁城墙这样的事。
就连在比蒙帝国,奥尔巴赫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少比蒙史学家也认为奥尔巴赫当初是变相的挽救了整个泛美大陆生灵涂炭,包括躲在米高佐敦大雪山以南的比蒙帝国和其他智慧种族。人类世界一家独大,这是一个想一想就让其他智慧种族心惊胆颤的情况。
曹团长不但惊呆了,而且差点吓尿了。这样一个光辉的传奇出现在流亡之域,解释为他心血来潮游山玩水出来闲逛隐居什么的,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关键的是,无论哪一部记载奥尔巴赫这个传奇人物的史书传记,对于这个大人物的标注,都是已经身故!这出现在曹团长面前的,难不成是亡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