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听说安重荣反叛,任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招讨使,安国节度使马全节为副招讨使,前永清节度使王清为马步都虞候,率大军镇压。
941年1月1日,梁军在宗城相遇,安重荣大摆偃月阵,官军一再进击,安重荣镇地纹丝不动,杜重威害怕,正要退兵,指挥使王重胤劝诫说:“用兵者最忌中途退兵,安重荣的镇州精锐都在中军,请您抽调锐利之士进攻他的左右两翼,重胤为您用契丹兵攻击他的中军,他必然狼狈不堪。”
杜重威听后,稍稍定下心来,然后依计行事。起初,安重荣与深州人赵彦之都是散指挥使,二人关系十分融洽。
安重荣做了成德节度使后,赵彦之从关西赶来来依附于他,安重荣表面上待他不错,内心却对他十分猜忌,等到举兵造反时,也只是给了他一个排阵使的职位,赵彦之因此十分不满。这时,见镇州兵的阵列稍有退却,赵彦之便马上投降。
赵彦之部队的铠甲鞍勒都是用银子装饰的,官军见财起意,屠杀了降军,分抢了财物。
安重荣听说赵彦之叛变,大为恐惧,退兵藏在辎重队伍之中。官军紧随其后,趁机攻击,镇州兵大溃,被斩首一万五千余级。安重荣见大势已去,收集余众,退守宗城,官军再度进攻,傍晚时分宗成又被攻下。
安重荣只得带着十余骑仓惶逃回镇州,驱赶百姓守卫城池以做最后的挣扎。94年正月初二,安重荣的偏将从城西的水碾门引导官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守城的两万余人。
安重荣率领吐浑族的几百骑兵守卫牙城,不久城破被捉,杜重威砍下他的人头献给朝廷。石敬瑭命人将安重荣的头颅刷上漆送给契丹。不久,朝廷下旨改镇州为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
再说襄阳战场,高行周围攻襄州一年有余,没能攻下。
城中粮食用尽,元气大伤。奉国军都虞候王清向高行周进言说:“贼城已经危窘。我们的兵马也已疲惫不堪,现在不早点逼迫他,还等什么呢!”便与奉国都指挥使刘词率领兵众带头登城。
94年8月,襄州城破,安从进带领全族自焚。官军捕获他的儿子安弘受以及他的手下将领四十三人送到京城,敬瑭登上城楼接受战俘,然后在游街示众后将他们全部斩首。不久,襄阳被降格为防御。
“我用生命做赌注,我用生命做赌注。我为了爱你。可以用生命做赌注。我这样的心,你了解吗? 一直想你的心,你了解吗? 为了爱你,我可以用生命做赌注……”(《赌上生命》)如果歌词前面加上江山二字,是不是更能表达出造反者的心声?只是赌局一开,就要认赌服输,交出生命。
投降主义
94年6月1日,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总结石敬瑭这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称帝之前。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为官一方也是大有作为、可圈可点。
但后来为了取得帝位,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使中原长期暴露在契丹的铁骑之下,以致有宋一朝孱弱不堪,亦开启了北方(辽、金、蒙古)长期进攻中原的契机。
他又认贼为父。自甘沉沦为儿皇帝,结果一步走错,终生受累,只增天下笑尔。
只是对于后世史家称石敬瑭是汉奸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石敬瑭本身就是沙陀人。不是汉人,所谓汉奸又从何谈起?
石敬瑭死了,老爸耶律德光假惺惺地辍朝偷懒了七日,以示哀悼,接着又派人去他的灵前狠狠地哭了一回。
当然已经习惯于跟着众多皇帝混饭吃的文武百官们是没有太过悲伤的,在他们眼中,换谁当皇帝都一样,自己怎么着都只是个打工的。
接下来就是考虑继续跟谁混的问题。石敬瑭生前有六子,一子早夭,二子为李从珂所杀,二子为叛将张从宾所害,惟有幼子石重睿健在人世,但石重睿当时年幼,无法独当大任。石敬瑭病重的时候,一天早上,单独召冯道问话。
冯道入内之后,石敬瑭让石重睿出来拜见冯道,又命令宦官抱着石重睿放到冯道怀中,很明显,今天这出戏唱的是武帝托孤,当然,他是武帝,石重睿是刘弗陵,而冯道就是将要接受托孤的霍光。
石敬瑭想做汉武帝,但冯道却不愿意做霍光。在冯道看来,石重睿只是个小娃娃,拉屎撒尿都要有人侍侯,怎么能治得了天下?
况且,霍光当时是武将,有权有势,能够独当大任,而冯道却只是个文臣,周围强敌环饲,而自己却无兵无将,一着不慎,就会身首异处。
即使石重睿命硬,能在乱世之中多活几年,但等他长大后自己在不在人世尚是个未知之数,拥立之功要等到十几年后才能得到回报,实在不太划算,退一万步讲,即使自己能活到那个年纪,
想想当时霍光一族的结局又是怎样……总而言之,他是伯乐,但石重睿却不是他眼中的千里马,
冯道看上的人是石重贵。石重贵是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非常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
常将他带在身边,视为己出。史书中记载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长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
根据对春秋笔法的了解,这个看似褒义的评论实际上是说石重贵这个人老实厚道,比较木讷,不太精明。
96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都有板有眼,被石敬瑭大为赞赏。
后来,石敬瑭借契丹兵挫败后唐军队,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把后方革命根据地交给了石重贵,授他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掌河东管内节度观察事。石重贵官衔不少,但政绩平平,“未著人望”。
尽管如此,因受到叔父的倚重青睐。仍平步青云,一路高升,到天福七年(94)石敬瑭去世前,石重贵已进封齐王,兼任侍中。
冯道向天平节度使、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征求意见。景延广,字航川,今河南三门峡人,是当时朝中的实力派人物。
父亲景建,精于箭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景延广的箭术也很出众,而且臂力过人,用的都是硬弓。
生处乱世,投军入伍是唯一的出路,景延广与当时其他人一样也投入军队之中谋求前途,只是他的行伍经历比较坎坷。开始时,他在后梁驻守陕州的朱友诲部队里任职。后来朱友诲因谋反引祸上身,景延广为了躲避灾难。又逃到华州将领尹皓手下谋生,不久又到了王彦章的部队任职。
在后梁和与后唐黄河岸边的激战中后梁军队大败,景延广身负重伤,最后逃回了首都汴州。
后梁灭亡后,景延广被唐军收编。李嗣源即位时,汴州守将朱守殷不听从李嗣源的命令。结果被残酷镇压,很不幸的是景延广也在朱守殷的军队里,因此受到牵连,要被处死。
石敬瑭当时是六军副使,负责处理他们这些叛军。见到景延广后,非常同情他,于是将他放了出来,收入自己帐下,做了他的属将。
后来,石敬瑭称帝时,后唐派张敬达率五万重兵前去围攻太原,石敬瑭让他参与军事,景延广为后晋的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等石敬瑭正式称帝时,对景延广也委以重任,让他当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后来转守各地,又升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石敬瑭的心腹大将。
冯景二人一拍即合,马上召集朝中重臣,经过协商,大家达成共识,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继承大统,号称出帝。
石重贵能力一般,却胆大包天,即位伊始,就干了两件震惊朝野、轰轰烈烈的大事。
第一件是娶了自己的婶子为妻。石敬瑭在世时,很喜爱他的小弟弟石重胤,一直把他当儿子来抚养。
后来在镇守邺都时,又聘娶了副留守之女乔氏给他当老婆。可惜石重胤命薄,英年早逝,无福享受齐人之乐,冯夫人守寡,又长的很漂亮,时任齐王的石重贵见到后惊为天人,伦理规范马上在他心里就坍塌的一大糊涂了,石敬瑭棺材还未殡葬,石重贵便把乔氏娶了过来。
婚礼之日,群臣都来祝贺,石重贵对冯道等人说:“遵皇太后之命,同众卿不举办大庆。”
群臣退出后,石重贵与冯夫人继续把酒言欢,经过石敬瑭灵枢时,石重贵借着酒劲托着酒酹摇头晃脑地祷告说:“皇太后之命,同先帝不搞大庆。”左右听后,不觉失笑,石重贵也被自己自娱自乐的精神逗乐了,对左右的人说:“我今天当了新女婿,怎么样?”冯夫人跟左右听后,都捧腹大笑。
第二件事就是改变国策,调整对契丹的态度。石敬瑭依靠契丹之力建国,建国后就依约将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之后对契丹更是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
每当契丹使臣到来,便沐浴更衣,恭恭敬敬的拜受诏敕,除了每年输0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便不时赠送好奇之物,以致赠送玩好奇异的车队相继以道。
而石重贵却不同,他没有受到过契丹的恩惠,觉得耶律德光只比自己大十岁,却成了自己的祖父,不知被天下多少英雄豪杰所耻笑,于面子上很是挂不住,所以着急着要撇清与契丹这种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
石重贵即位不久,朝中大臣商讨要向契丹奉表称臣报告先帝死亡之哀,景延广主张写个信就行了不用上表,并且以后只称孙不称臣。
李崧奏反对说:“屈身事胡是为了江山社稷,有什么可耻的!
陛下这样做,他日必然落个亲身披甲带胄去同契丹打仗的下场,到那时再后悔可就没有用了。”
景延广坚持己见,据理力争,大家又问冯道的意见,而冯道老油条含含糊糊,闪烁其词,不置可否,石重贵最终听从取了景延广的意见。耶律德光接到信后勃然大怒,派使者前来质问责备说:“为什么不先来禀告,自己便骤然即位称帝?”
景延广也不怵他,很不客气地回敬了他几句。之前,河阳牙将乔荣,跟随赵延寿投归契丹,契丹任命他为回图使,在契丹与晋境之间往来贩卖贸易,并在京都大梁设置了官邸。
这时,景延广又说服石重贵把乔荣囚拘起来,并将他满门抄家。接着又把所有在晋国贩卖贸易的契丹人都杀了,并夺取他们的所有财货。群臣知道后,都上言说契丹有过大功,不能辜负。不久石重贵又释放了乔荣,让他归返契丹。
乔荣向景延广告辞,景延广说大话道:“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先帝高祖是北朝所扶立,所以向你们称臣上表。现在的皇帝乃是中原人自己所立,之所以还向北朝降低身份,正是因为不敢忘记先帝同北朝做过盟约的缘故。称孙已经足够,没有再向北朝称臣的道理了。
北朝的皇帝不要听信赵延寿的诱骗,轻慢欺侮中原。中原的兵将马队,你是亲眼看到的。
祖翁如果发怒来侵犯,孙儿有十万横磨凌厉的宝剑,足以用来相待。以后如果被孙儿打败,被天下人取笑,可不要后悔呀!”乔荣担心丢掉货物钱财回去获罪,并且想替今后取得证据,就说:“您说的内容太多了,怕遗忘了说不全,希望您把讲的话用纸墨记录下来。”
景延广便让属吏记下他的话交给乔荣,乔荣就拿着证据把情况都告诉了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见后大怒,便决定进犯中原。之后凡是晋国使者来到契丹,都被抓起来关在幽州,不能见到耶律德光。
桑维翰屡次请求石重贵向契丹道歉,但往往被景延广所阻。石重贵因为景延广有扶立之功,所以对他恩宠有加,又加上景延广总管宫廷宿卫,因此朝中大臣不敢同他争论。至此,左倾冒险主义便被作为国策定了下来。(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