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以致身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二月,在他入朝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军时,因为洗澡导致突然中风,昏迷很久方才苏醒过来,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回京以后,只好在家中闭门不出。有时候,死得其时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此时哥舒翰一命归西,他一定会与王忠嗣一样,善始善终,
留下忠臣良将的美名,在史书上流芳后世,只可惜他偏偏被救活过来,遇上安史之乱,一世英名,遂毁于一旦。
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越演越烈,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天宝十四年,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平卢(今辽宁朝阳市)、河东(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十五万蕃、汉兵,诈称奉了朝廷密旨,
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杀向洛阳、长安,长期以来,唐朝的兵力布置外重内轻,安禄山的部队战斗力甲于天下,一时间叛军长驱直入,
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很多郡县。唐玄宗这才大梦初醒,仓猝部署对安禄山的防御。他让名将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御敌,无奈双方实力相差太大,
唐军一路败退,洛阳失守,只得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坚壁不出。唐玄宗接受不了这样的挫折,又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诬陷,
派人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示众,朝廷丧失了两员经验丰富的大将,为后面的惊天祸患埋下了伏笔。
这时。唐玄宗想到了病废在家的哥舒翰,虽然哥舒翰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唐玄宗又让田良丘充任行军司马,王思礼、李承光等人担任属将。领军二十万
,赴潼关拒敌。临行,唐玄宗亲自饯行,让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加封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哥舒翰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哥舒翰据守潼关以后,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处理日常军务。遂委任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
田良丘不敢独断专行,就让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偏偏王思礼和李承光互不服气,
常常争执不下,不肯好好配合,致使军中号令不一。加上哥舒翰统军又“严而不恤”,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封大燕皇帝,他的族弟安思顺因为事先向唐玄宗告发安禄山的谋反图谋,
因此没有被唐玄宗问罪。但是,哥舒翰一向讨厌安思顺。这时,大权在握,
就让人伪造了一封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假装在潼关城门口抓住送信人,
让安思顺背上了无法辩解的黑锅。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都被朝廷处死,
家人都被流放到了岭南荒芜之地。兔死狐悲。一向支持哥舒翰的杨国忠也感到后背冷嗖嗖的,他担心哥舒翰下一个要清除的敌人就是自己。
当时人们都认为安禄山的叛乱是杨国忠的逼迫所致,所以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礼就劝说哥舒翰,“安禄山造反,
是以清除杨国忠为借口,如果我们留兵三万镇守潼关,其余精锐回师京城,诛杀杨国忠,
安禄山的进兵就没了借口”,哥舒翰也有此意,但又考虑到,真要如此行动,自己就成了安禄山第二了,最终没有采纳王思礼的意见。
但是,二人的谋划很快传到了杨国忠那里,现在朝廷的重兵都在哥舒翰的手中,只要哥舒翰振臂一呼,
杨国忠就死无葬身之地,为了自保,杨国忠想出了一条对策,他征得了唐玄宗的同意,
招募了三千精兵,由心腹统领,日夜训练,又招募了一万人屯兵灞上,由心腹杜乾运统领,名义上是抵御叛军,实际上是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心知肚明,马上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潼关军队的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将其斩首,吞并其军。
经过这次较量,杨国忠恐慌万状,哥舒翰也整日不安,一将一相,都在心里打鼓。
此时,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
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今河南邓州),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
潼关在哥舒翰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安军主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
西进长安的目标变得十分渺茫。哥舒翰乃一代名将,对当前形势看得十分清楚,他认为,安禄山虽然占据了河北广大地区,但手下尽是蕃将胡人,
所到之地烧杀抢掠,百姓决不会归心。如果唐军坚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一定会军心涣散,众叛亲离,到时趁势出击,大局可定。
当时形势也确实向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各地捷报频传,令唐玄宗重新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奸相杨国忠也不停地在一旁煽风点火,要求唐军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
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谗言,不断派中使催促哥舒翰,哥舒翰再三向皇帝表奏,
“安禄山久在军中,精通兵法,现在有备而来,利在速战。叛军暗藏精锐,以老弱病残引诱我军,肯定有诡计,如果我军轻出,必然落入叛军的圈套,到时悔之不及“,
唐玄宗此时已经被冲昏了头脑,听不进哥舒翰的金玉良言,他严词苛责,走出了遗恨千古的昏招。
唐玄宗以“贼方无备”为由。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使者“项背相望”。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有了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车之鉴。
哥舒翰当然知道抗命的后果是什么,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恸哭出关”,
唐军驻扎于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叛军依山傍水精心布阵,只等唐军闯入伏击区。
初八,决战打响了。王思礼率五万精锐一马当先,庞忠等人率十万大军紧随其后,
还有三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叛军故意示弱,队伍不整,唐军果然中计,一路前行,被诱进隘路。山上无数滚木檑石如冰雹般砸下,
唐军在隘道上却没有周转余地,死伤籍枕。遭到重创。哥舒翰眼见大势不好,
急令毡车在前面开路,叛军早有后手,把数十辆点燃的草车推下山谷。很快烈焰熏天,唐军看不清目标,只知道胡乱放箭。直到日落时分,
弩箭用尽。才发现没伤到敌人分毫。此时,叛军统帅崔乾祐命令精锐骑兵从唐军背后杀出。前后夹击,唐军根本发挥不了人多的威力,
乱作一团,溃散逃命,掉进黄河淹死的就有几万人,绝望的号叫声惊天动地。
黄河边的唐军争相挤上运粮船,由于超载,几百艘运粮船最后都沉入了黄河河底。剩余的唐军把军械捆绑在一起,
以枪当桨,划向黄河对岸,最终上岸的士兵仅有十分之一二。潼关城外挖有三条堑壕,均宽二丈,深一丈,逃回的唐军坠落其中,很快就填满深沟,
后面的人踏着他们的身体,才跑回潼关,哥舒翰清点人数,二十万大军,仅仅剩下八千人。叛军潜锋蓄锐,引诱唐军弃险出战,决战之际,
又假装不敌,引诱唐军进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他常胜将军的声名,也因此付诸东流。
哥舒翰收拾残兵败将,重新守住关口,想继续与敌人周旋。叛军稍事休整,就向唐军直扑过来。
哥舒翰提拔起来的蕃将火拨归仁等人眼见大势已去,打定主意,劫持了哥舒翰,
“二十万大军在你手中全军覆没,你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你没看见吗”,哥舒翰此时倒还镇定,他正色说道,
“我宁可像高仙芝那样被皇帝杀头,你们放开我”,火拨归仁等人见他不肯就范,将哥舒翰的双脚绑在马腹上,连同其他不肯投降的将领,
一起押往东去。这时,叛军将领田乾真赶到,火拔归仁就投降了他,几十名唐军将领被送往洛阳,潼关失陷了,长安岌岌可危。
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得意洋洋,“你过去一直看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哥舒翰此时却完全没有了英雄胆色,居然跪在安禄山面前,伏地谢罪,“肉眼不识陛下,以至于此。
陛下是拨乱之主,天命所归,现在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
我为陛下招降他们,可一举平定这三方唐军”,安禄山大喜,马上将哥舒翰封为司空,又命人将火拨归仁拖下去斩首示众,以此向哥舒翰示好。
哥舒翰昔日手下诸将接到书信后,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安禄山大失所望,就把哥舒翰囚禁在禁苑之中。
灵宝之战使战场形势急转而下,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还有自己的皇子、皇孙,加上官员和禁军数千人,
仓皇逃往蜀地。队伍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禁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杀掉了杨国忠及其党羽,又迫使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
皇太子李亨在众人的拥戴下,来到朔方,指挥抗敌,七月,他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登基,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遥奉为太上皇。
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每当读到唐书中张巡的传记,总是心中黯然,当抽象的道德重于实体的生命成为共识,
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都可能发生,由此又想到了当时的山南东道节度使鲁炅,
他坚守南阳整整一年,最后弹尽粮绝,率军突围,叛军在遭到重创的情况下,进攻江汉地区的图谋化为泡影。张巡没有效仿鲁炅,
他选择了将睢阳城中的百姓当作军粮,吃完了城中的妇女,接着吃男性中的老人和孩子,史料上记载,城中的百姓打个盹就可能被别人吃掉,
真是一副人间地狱的画面,张巡饱读圣贤之书,不知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中作何感想?柏杨先生曾就此发表评论,“悲剧性地以身相殉,
是表现个人尽责的诚实行为,却绝不能慷他人之慨,强迫别人以身相殉。更不可以杀战友,尤其不可杀妇女儿童,有一于此,便是禽兽”,
中国人的生命,在强盗匪徒的眼中,固然是一文不值,在忠臣义士的眼中,同样是一文不值,难怪柏杨先生“每一思及,悲愤交集”。
睢阳之战,历时十个月,保障了江淮的补给源源不断地支持平叛的唐军,唐朝不亡,张巡立有盖世功勋,他以不足万人之众,奇计百出,消灭叛军十二万人,射瞎叛军首领尹子奇一只眼睛,前后牵制了安庆绪的几十万大军,
使唐军的主力部队能够从容反击,一路凯歌,迅速收复长安和洛阳,如果张巡不算大唐名将,那么大唐就没有名将,如果张巡没有守住睢阳,
江淮地区的千万百姓就要遭到战火的蹂躏,生灵涂炭就是就是不可避免的下场,但是,睢阳要靠吃人才能坚守,却让人对张巡的道德情操产生了怀疑,
孟子曾说过,“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张巡,这个争论不休的人物,唐朝以来就让人无所适从。
张巡生于公元709年,死于公元757年,他的籍贯,《旧唐书》说是蒲州河东,《新唐书》说是邓州南阳,在这里采用《新唐书》的说法,邓州南阳属于今天的河南。
张巡自幼聪明过人,读书不过三遍,就终身不忘,写文章不打草稿,从来都是一蹴而就。
他博闻强记,每结识一个人,马上会记住他的名字,以后见面都是脱口而出,没有不认识的,这就是说,他守睢阳时,城中百姓数万人,他后来率领士兵宰杀的每一个人,他都认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