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过去了,吞噬了无数隋朝将士的泥淖上,至今仍漂浮着累累白骨,遍布原野!先辈们!无论后世如何评论你们,你们终究只是芸芸苍生中的普通一员!无论你们是否出师有名,你们终究跟我是同一个目的!
无论胜败,你们终究是我华夏子弟!入土为安!身后大事!对于你们个人,你们承受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我不能让你们暴尸荒野!心情沉重的李世民下了一道诏书:“……隋师渡辽时非天赞,从军士卒,骸骨相望,遍于原野,良可哀叹。掩骼之义,诚为先典,其令并收瘗(yi之。”安息吧!将士们!你们未竞的事业将由我来完成!安息吧!孤魂们!你们的仇苦将由我来抚平!
继续前进!五月初三李世民命将作大匠阎立德在沼泽地上造一条路出来!阎立德跟李世勣想到一块儿去了——扛沙袋!这下,皇帝的六军也变成了民工,开始在无边的沼泽上铺土垫路!五月初五李世民统帅大军进入辽泽!
沿路继续收瘞前隋将士的遗骸!五月初十李世民统帅大军穿越辽泽,来到辽河边!架桥!过河!全军过河之后,李世民下令把桥拆毁!相对前隋将士来说,我们除了优秀的将领,善战的士兵,我们还更需要士气!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要有必胜的信心,不能有侥幸心理!放心吧!我威武的大唐将士们!我李世民跟你们一起!不离不弃!前方就是辽东城了,
李世民将大军安扎在辽东城西南方向的马首山(今辽阳首山)!扎营之后,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几百个骑兵来到前线。就在两天前,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厮杀!
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两天前,李道宗跟平常一样。带着四千骑兵在辽东城下巡逻警戒。斥候来报:高丽援军来了!
得知唐军已经挥兵南下辽东城之后,渊盖苏文立刻做出反应:从新城、国内城(鸭绿江边、今辽宁集安市附近)调集四万步骑,驰援辽东!来自国内城的援军行进速度很快,在十天左右时间,长途急行军100多里,在四月初八与来自新城的援军同时抵达辽东城外,两军合兵一处!
声势颇大!李世勣即刻召开军事会议!通报敌情!乍一听到此消息,将领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大部分将领的意见是加固军营防御设施。并在营地外围挖掘壕沟,等皇帝亲自统帅的大军也到来后,再与高丽开战!
毕竟他们是有道理的,李世勣出国时,就带了六万人马,玄菟、盖牟城被攻克之后,一部分兵力被留下就地驻守;还要留一部分军队看住城内,防止城内的敌军出城与援军内外夹击!现在的形势是敌众我寡,腹背守敌!不能开战!但李道宗坚决不同意!他驳斥了防守派的消极观点!
积极要求主动出击!他有信心。能够击退这支援军,即使只是不能全歼!我要拿出大唐的威风,把高丽军的士气给打压下去!十六年前,我曾以千骑击溃吐谷浑大军!九个月前。我曾率百骑深入高丽境内刺探地理情报,面对高丽重兵防守,如入无人之地!高丽援军的将领们!
你们不会无聊!你们将很快见识到我李道宗的风采!我将给你们上一堂生动的野战课!李道宗仔细分析了敌情:唐军优势:以逸待劳——高丽援军远来疲顿!唐军劣势:兵力不足——但是优势和劣势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在某些情况下,优势和劣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因为我兵力不足。高丽援军必会产生轻敌心理!轻敌!兵家大忌矣!智勇兼备!名将也!李道宗与总管张君乂率所部冲向敌阵!但是,有一个人很不识时务。竟然冲在了领导前面——果毅都尉马文举!
马文举,史料上就出现了两次,这是第二次。其人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不详!仕途履历不详!但是这少有的一次出场机会,将让我们记住他!马文举大喝:“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策马直冲敌阵!史书记载:“所向皆靡”。
有这号不要命的领导在前冲锋!唐军士气大振!李道宗与张君乂随后也冲进敌阵,两军随即混战在一起!唐军虽然士气高涨,但是架不住高丽方面人多,四千打四万?太瞧不起人了!厮杀了一会儿,高丽军从开始的混乱中镇定下来了,打来打去原来你就来了四千人啊!太欺负人了!
高丽军慢慢稳住了阵脚,并开始反击!鏖战中,唐军的压力逐渐增大,有人开始撑不住了!最先撑不住的人竟然来自领导层,面对如洪水般涌来的敌军,行军总管张君乂怕了!人在恐惧时,会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情!
张君乂把军法置之脑后!竟然开溜了,转身就跑!领导一跑,小兵们就乱套了,张君乂所部全部溃散而逃!正在敌阵中杀得天昏地暗的李道宗看到了这一幕!顿时感到血液凝固!——现在双方的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了,谁能支撑下去,谁就将取胜!这是一场耐力的比拼了!张君乂真该死!
李道宗来不及去找张君乂,乱军中也不好找!千军万马中找一人不容易!但是找到他的帅旗不难!李道宗策马直奔张君乂的帅旗所在,扛起他的帅旗,截住溃兵,全部收拢一起。临阵重新组织了一支反击力量!
临危不乱!名将也!李道宗疾驰上附近一块高地,登高望远,看到高丽军阵出现了混乱的迹象!正在此时!只要通知李世勣率后军再来一下,高丽援军必溃散而逃!但是战场上战机稍瞬即逝,如果等李世勣赶来,说不定那时高丽军已经再次稳住阵脚或者全身而退!机不可失!李道宗身边只有几十个护卫骑兵!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本色!
李道宗率领身边仅有的几十个骑兵,从高处以雷霆之势再次俯冲而下。在敌阵中左突右冲,无人可挡!正在这四万高丽援军被李道宗折磨地叫苦不迭的时候。李世勣统帅后军也到达了战场,看到李道宗已经把敌军搅得一片混乱!直接帅旗一指!挥军杀入!本来就已经吃不消的高丽援军,看到大批唐国生力军呼啸而至!心理彻底崩溃了!大败而逃!
援军之危已解!战后,这次战役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江夏王李道宗得到了太宗的赏赐,果毅都尉马文举被临阵提拔为中郎将(至少升了两级),而临阵脱逃的张君乂呢,被斩了脑袋,以儆众军!
站在辽东城头的高丽守兵眼睁睁看着己方四万大军被唐军一举击溃,他们见识到了唐军的野战能力。唐军很公平。为高丽援军上了一堂生动的野战课!他们不会偏心,他们为城内的守军也安排了一堂课——攻城战!火烧辽东城当李世民来到辽东城下时,看到的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人流攒动、尘土飞扬!每个士兵都成了苦力,汗流浃背地扛着沙袋往返于壕沟!他们知道,每扛一个沙袋,就能减少一点伤亡!高丽守兵也知道,壕沟里每多一个沙袋,他们就离危险更近一步!
李世民被感动了!这些普通的士兵,或许没有很远大的理想。他们这么卖命地扛沙袋,只是为了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存活下来!但是,对李世民来说,如果没有他们。他什么也不是!什么也做不成!李世民放下皇帝的架子,策马加入到扛沙袋的队伍中。
战斗打响后,能不能活命。或许我帮不了你们。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有人扛的沙袋太重太吃力时。李世民就跑过去,帮他分担一部分!骑马送到壕沟里!随从的群臣看到这一幕。惊讶了!——皇帝大人竟然亲自搬沙袋!无需动员,呼啦啦,一群著紫袍红袍的大员们也纷纷挽起袖子,加入了沙袋大军……壕沟已经被填平了!打吧!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但是,不能否认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恐怖的抛石机(唐时称抛石机为炮,又称为将军炮或擂石车)“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用炮之术,则城无不拔”“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守宜重,行宜轻。
故旋风、单梢、虎蹲,师行即用之,守则皆可设也。”武钢总要后面一段的意思是说:炮,是军中的利器。进攻、防守、野战都可以用到。守城可用重型炮,行军野战最好用轻型炮。
所以旋风炮、单梢炮、虎蹲炮这些轻炮可以随军野战,守城呢,重炮轻炮都可以用!辽东城内的高丽守军听说唐军带来的攻城武器有抛石机,于是他们想了两个绝妙的方法,用来克制唐军的抛石机——结网;建楼!
结网:就是用很粗的大绳索结成渔网,撑立在城头,用来缓冲石弹的冲击力,减少破坏力!建楼:就是用巨木在城头建成一座座战楼,用来阻挡石弹直接击中城墙或者士兵!
当战斗打响后,他们才发现,当初宁可被石弹直接砸死,也比建这些东西强!唐军进攻的鼓声敲响了,辽东城内的守军们在城墙上已经严阵以待了,箭弩、檑木、滚石都准备好了,来吧!守军们在等着唐军来爬墙!可是等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来!
却突然从空中传来了流星陨落般的嘶嘶声,由远及近!心中正纳闷的守军抬头看去,看到了让他们肝胆俱裂的一幕:一块块巨石从天而降,直奔墙头而来!巨石随着与空气摩擦的刺耳的嘶嘶声急速飞来!击穿渔网,呼啸而下!战楼、城墙“所遇尽溃”!到处灰尘四起、碎石乱溅、血肉横飞!高丽守军大惊之下,喊出了唐军抛石机的别名:霹雳炮!恐怖的抛石机!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高丽军口中的霹雳炮到底是什么样子!当时唐军装
备的炮除了以上三种轻型炮外,还有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等重炮。这样说,可能太专业化了,那我用简单的言语来解释一下唐军装备的轻炮和重炮的区别!唐时的炮其实就是抛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来抛射石弹或者火球的远程进攻装备。大家可以这样子来感受一下杠杆原理抛射:找一根筷子,用一只手紧紧捏住其中的一端,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把筷子的另一端用力向一个垂直方向推拉,突然松手,这一端就会急速弹射出去。大概就这个样子。
所谓重型炮和轻型炮的区别,主要是这三点:拽拉的人数(积蓄力量)、射程以及石弹的重量。旋风炮、单梢炮、虎蹲炮拽拉的人数都少于70人,射程不过50步,石弹重量不过十余斤,属于轻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拽拉人数都在100人以上,射程至少50步,石弹重量可达100斤,属于重炮。唐军属于出国作战,需要长途跋涉,又要经过无边沼泽,按《武经总要》所说,应该携带轻炮。
可惜,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当今圣上李世民。不过,李世民连重炮也没有带,刚才所说的威力最大的重炮是七梢炮,需要50人拽拉,射程50步,石弹重量约100斤!那他带着什么来了呢?在安萝山都建造了些什么玩意儿?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现在陈列在辽东城外的唐军抛石机的参数:射程:00步!石弹:00斤!这是重炮?简直就是流星炮!
千里迢迢来了,不能藏着掖着,总得拿出点像样的先进武器,让我们属国也跟着长长见识!高丽守兵没心思去学习先进科技了,保命要紧!城墙靠不住,战楼
靠不住,渔网靠不住将军也靠不住,那就靠天保佑吧。辽东城内有一座“朱蒙(高句丽建国者)祠”,传言只要用美女来伺候朱蒙,把朱蒙伺候开心了,辽东城就可无忧!看现在这架势,别说朱蒙,连神仙也不管用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