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演员便宜吗?
如果作为对比的是香港和大陆演员的话,一般的人恐怕还真的要疑惑地思考一下才大概会回答:不可能吧,日本可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的演员会便宜?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残酷,也许在早些年的时候,日本的艺人确实相对大陆高大上得多,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到了005、006年这个时间点,双方的顶尖演员的片酬大致已经持平了。当然,这指的是电视剧市场,在电影市场上,这两个国家都有些虚,片酬参照电视剧执行也不算太高。相比之下,香港地区的演员就有些异类,他们的底层演员也许和大陆、日本的底层演员一样混得不怎么样,工资仅仅够吃饭、租房子等等基本需求,但是在顶尖演员这个层面,香港的演员超过大陆和日本太多,这就是东方好莱坞的沉淀,但是东方好莱坞整体无可挽回地堕落了下去,只能依靠以前的老骨头硬撑着。
尽管它的整个体系还在向外部寻找借以维生的资源,体系本身还在正常运转,制造新的从业人员,但是从整个体系上来讲,它正走向无可挽回的衰落。
这样看来,电视台反而是对香港娱乐圈最后的保障了,不过就它日后的命运而言,最好的命运不过是彻底融入大陆,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省市电视台罢了。
经济地位的变化彻底决定了这一切。
不过即使是摇摇欲坠,香港的演艺圈还维持着某种惯性,它的顶尖的演员还保持着国际化的影响力,绝非大陆和日本这种区域的电视演员能够相媲美的,不过那么几个顶尖演员之下,和大陆、日本的演员相比也不过半斤八两罢了。相比较之下,日本的演员倒显得价廉物美的特质来,特别是Queens旗下的演员。
因为一直以来资本在日本演艺圈的统治地位,日本艺人已经被资本驯服得乖顺了,即使如木村拓哉这样的演员,也拼死拼活地为杰尼斯工作,并且毫无怨言,或者偶有怨言罢了。相比较而言,香港和大陆的顶尖演员简直幸福到天上去了。你妹的老板居然还同意自己旗下的演员自己开工作室,这简直是资本家的良心!
所以,即便是价格相当,甚至是略贵一点,用日本演员也比用大陆演员或者香港演员省心——当然,这是相比较已经有名气的演员而言的。如果是还没有出头的演员,不管是大陆、香港还是日本,让他们在电影里面出演再不堪角色,这些尚未出头的小年轻大概都会认真地接受而毫无怨言,这就是某种相通性。
青沼智昭的片酬实际上并不高,出演《青蜂侠》的时候拿了五十万美元,折合日元六千万左右,已经被宣布是日本女演员的第一身价了。然后在《艺妓回忆录》中,大概是看在沈正辉的面子上,斯皮尔伯格给了80万美元的片酬,日本方面已经用片酬过亿的女明星来标注青沼智昭了,但是在大陆方面,身份和青沼智昭相当的张子怡,在《夜宴》的片酬已经达到了00万美元,至少在对外公告的时候是这个价格,按照日本人的尿性,这已经算是双倍碾压青沼智昭了。
不过好在青沼智昭凭借《艺妓回忆录》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当然,都是陪跑,但是狠狠刷了一把B值,于是到了《功夫》的时候,周星星毫不客气地大出血给了同样00万美元的片酬,这完全是慷他人之慨,不过索尼、春日、哥伦比亚三方都很满意。哥伦比亚是因为女主角身份足够,索尼从来只担心预算花不掉,更何况又是花在日本人身上,足以作为在日本炒作的话题,而对春日来说只不过是钱换了一只手罢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青沼智昭,Queens的女演员被打包塞进了《功夫》剧组,很多女孩子也许只出现个1秒的远景镜头,然后就没了戏份,但是这不妨碍Queens借助这个机会让自己旗下的女演员借此提升身价。周星星的这种举动让很多人又眼红又痛恨,于是痛心疾首地指责周星星背离了香港,投靠了"皇军"。星爷对于这类言论均不回应,开始埋首浦海的影视城,开始了《功夫》的拍摄工作。这一次准备工作如此快,算是托了春日的福,本来参与制作《魔法学徒》的工作人员分了一部分到了《功夫》的剧组,大量的日本花姑娘登陆浦海影视城,陪同周星星本人开始了一边拍戏一边写剧本的日子。
而与此同时《魔法学徒》也开始了全球的同步上映,影片赶上了十二月的尾巴,但是这个时间点上映固然不能说好,但是这已经是索尼能够协调出来最好的时间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国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了规避《魔法学徒》索尼只能尽量将《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前上映,在大陆方面也是一样,原本预定在十二月中旬上映的《黄金甲》不得不在十一月中旬匆匆上映,但是票房依然华丽,在中国上映的首日票房达到了1500万元,首周4天,票房已经达到了9600万人民币,冲击亿元票房已经是事在必成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亿?亿?4亿还是5亿?
而在美国,该片似乎不太符合美国人民的口味,首周票房仅仅达到了187万美元,比中国票房还不如,最终美国的票房也不过657万元,输给了《英雄》和《十面埋伏》。
该片的成本对外宣称是.6亿人民币,但是在中国最终票房是.9亿人民币,完全靠海外市场回本。整个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票房加起来,达到了7900万美元,超过了6亿人民币,不过如果成本真的是.6亿人民币的话,依靠票房回本还是无望的,只能指望DVD发行和电视播放版权回本了。
相比较而言,《黄金甲》只能算是成绩不错,年初的《霍元甲》号称投资000万美金,成本达到了亿多人民币,最终票房和《黄金甲》差不多,据传达到了5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回成本不成问题,但是看这个票房,距离回本似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了。
同时这两部片子在舆论上极大地丧失掉了阵地,虽然成绩和名气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影院,但是在观看了电影之后,对于这两部电影说好话的普通影迷几乎就没有,当然,部分粉丝除外。许多人看了电影,在华丽、绚丽的场景之外,似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以前在看武打片的那种激动似乎再也找不到了,而张导演的画面越是符合他的身份一样的华丽,他的整个电影的剧情就越是空洞无物,似乎他在布景摄影方面的才华和他施加于电影的趣味之间形成了某种反比一样。
相比之下《魔法学徒》上映的声势似乎就让人不会为票房担心。在电影还没有上映,潜在关注的影迷们就已经蠢蠢欲动地开始订阅观影票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几乎都是一样。那些被《星球大战》折磨的影迷们似乎从《魔法学徒》这种惊人的速度之中获得了某种快感。
"天啊,我简直不敢相信才过去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制作好了第二部,听说第三部也在制作之中,如果第二部反应好的话,就会在暑假档上映。这简直太难想象了,我的意思是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哈利波特》似乎都做不到这样快,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哈利波特》的演员。"一位激动的影迷在电视台的临时采访时上发出了这样言论,很难说这是不是索尼或者哥伦比亚安排的托,不过就影迷们普遍的反馈来看,他们似乎在被《哈利波特》折磨的时候,不介意寻找一些新的刺激,特别是这些刺激还很有趣的情况下。
《魔法学徒》的第一部的热潮获得了某种发酵,同样,《魔法学徒》的小说攻势也培养了大量的潜在的电影爱好者。要知道阅读小说获得快感和直接看电影获得的快感完全不相同,特别是沈正辉所拍摄的电影和小说特别合拍的情况下。第一部后半部分,马里奥的女装亮相让人倍感惊艳,现在在第二部,他们能够更加享受这种盛宴了,一般而言,如果仅仅是一个美女根本不能够俘获平均程度以上的注意,但是如果加个噱头说这个漂亮的美女是个可爱的男孩子,它能够吸引别人的程度顿时就不一样了。
泰国深受《魔法学徒》的魔力影响,除了去中国看拍摄片场的外国游客外,泰国也成为了外国游客的重点观光地,它的人妖表演在欧美迅速成为了话题,以至于很多人相信马里奥就是一个人妖——而用人妖做男主角,这真是太疯狂了。尽管媒体一再宣扬和强调马里奥男孩子的身份,但是还是有大量我认为我就是正确的中二病患者坚持己见。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帮助了《魔法学徒》的宣传,洛杉矶基友联盟宣布马里奥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基友形象,还没有之一。鉴于马里奥还没有满十八岁,在马里奥母亲的强烈抗议下,于是索尼方面就没有安排他出席洛杉矶的宣传活动,这又引发了基友联盟的又一轮抗议。
反正,在喧闹之中,《魔法学徒》上映了,一轮又一轮的宣传,足够让对该部电影感兴趣的人都走进电影院,好莱坞的几大公司都强烈关注着这部续集的成绩,按照好莱坞的理论,如果第二部和第三部续集站稳了,这就意味着这个系列真的成为印钞机了。
在好莱坞之外,同样有沈正辉的同行,强势关注着他的电影的成绩,不仅仅包括着香港导演,也包括着试图用所谓的国产大片冲击海外市场的大导演们。
不管是东方好莱坞的精锐还是国产片的大师,无论是对沈正辉佩服还是不屑的,主题是商业的还是主题是艺术的,都对于他的电影的票房异常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沈正辉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还在于他似乎每一部戏都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每一部戏都迎合了观众们的兴趣,特别是《魔法学徒》6.9亿美元的成绩,这部目前华人导演票房排行第一的巨作,目前似乎只有沈正辉本人存在打破它的希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知道,沈正辉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的每一部电影都迎合观众的。于是他们把可能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寄托在了《魔法学徒》的第部上。
当然,不知道有多少心理阴暗的人暗中诅咒希望沈正辉的这部片子能够扑街,不过相信更多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贺信,又或者准备通过娱乐记者发出自己祝贺沈导演的声音。当然,更高端的人已经走通了关系,寄望于电影局等官方能够出面组织一场关于中国电影——或者是华人导演之间的交流会,当面向沈正辉请教这些问题。
当然,沈正辉当初的一些言论,他本人身为起点的股东,起点自我宣传和自我标榜的言论也逐渐集中形成报道或者是内参的文章。于是已经有人开始头脑转动这位娱乐界上游产业的提法是否是有用的?
这一切,都要由《魔法学徒》来证明,甚至来加强抱有此种信念的人的信息。
当这么多人都关注《魔法学徒》的票房的时候,似乎真的产生了某种意念力,北美地区,上映四天,首周票房突破了1.1亿美元,与此同时,在中国,首周的票房也同样突破了1.1亿人民币。
而且就普通观众的的口碑来说,还好得不得了。
这样的成绩,似乎足以碾压《满城尽带黄金甲》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