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二三五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满清的覆灭,尽管很多人都已经料到,毕竟实力相差悬殊,但能这么短时间内就做到,依旧让整个中华帝国上上下下感到十分兴奋,毕竟这意味着新朝真正稳固,所以对中华帝国更有归属感,变相的让中央的权势变的更加稳固。

另外,这一次不仅仅是国内的人纷纷上表庆贺,连一些国外的使臣,比如英法美三国的特使,也向外交部人员表示庆贺,祝贺中华帝国重新统一。

这件事情也让很多对国外一知半解的国人感到骄傲,他们都觉得,这说明中华帝国终于在世界上获得一定的国际地位了,是西方列强承认中国的一个表现,跟古代的四方来朝也没啥区别了。

然而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这场战争其实并没有结束,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或者说,覆灭满清并非是最终目的,那只是其中一个目标,还有一个战略目标没有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是朝鲜。

原本,李永吉是想放一放朝鲜再说的,不过根据情报,现在的朝鲜君主昏庸,权臣贪婪,可谓国弱民怨,正是强势介入的好时机。

再加上两路北伐军刚刚打下满清,士气如虹,正好趁此时机攻入朝鲜,获取最大的利益。

借口也是现成的,朝鲜依附满清,是清国的附属国,而满清是中华帝国的敌人,那么清国的附属国自然也是中华帝国的敌人了。

现在虽然满清覆灭,但朝鲜余孽没消灭,所以从理论上说,中国跟朝鲜依旧是处于交战状态,双方依旧是敌对国。

有鉴于此,李永吉很快就批准了周胜军的计划,允许北伐部队继续展开侵略朝鲜,不对,是解放朝鲜的战役。

虽然已经打定主意继续拿朝鲜开刀了,不过朝鲜比清廷还弱,而且地形复杂,继续派大部队过去,就有些劳民伤财,因此李永吉决定采取精兵进攻的政策。

简单说,就是把奉天城改名为沈阳城,然后留下两万国防军驻扎锦州城,三万国防军驻扎沈阳城,一万国防军驻扎丹东(原来叫安东,满清覆灭后后改名),之后,以第一路军为主的大部主力撤回北京跟天津休整,以减少消耗,第二路军则就地组成征朝志愿军,南下攻伐朝鲜。

不过,为了获取最大战果,征朝志愿军会一分为二。

其中的主力五万人,由冯子才亲自带领,从丹东出发,跨过鸭绿江,直接攻打平壤。

另外一路是偏师,由石达开率领,总兵力三万人,全部都是职业兵,其中一半精武军,一半国防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面还会包括一支潜龙特种部队。

这支偏师将会回营口休整,等征朝军侵入朝鲜的时候,就会在营口登船,然后在第一舰队的掩护下,直接在济物浦(仁川港)强行登陆,稳固阵地后,紧接着,就向朝鲜的京城汉城开进。

其实,按照参谋部的计划,本来只是想一路南下平推的,至于在仁川登陆,然后直接打汉城的计划,则是李永吉搞出来的计划,目的是希望速战速决,快点结束战争,同时也是为了锻炼自己部队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

换言之,表面上看,登陆仁川的是偏师,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主力,至于那南下平推的冯子才所部,更多的是一种施压行为,或者说保险措施。

当然了,计划归计划,不过因为部队刚打完仗,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而且临近元旦,所以征伐朝鲜的事情就先放一放,打算等过完元旦再说。

前面说过,在中华帝国建立之前,元旦其实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但帝国建立后,因为同时使用西历跟夏历,所以就定西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定农历的除夕为新年。

也就是说,公元186年的1月1日,就是中华帝国建国后的第一个新式元旦日。

因为是新节日,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李永吉特意决定在这一天全国除了军队以及特殊部门外,放假三天,尤其是在1月1日这一天,会搞一个大规模的提灯游行,到时候整个南京城会燃放烟花,老百姓要穿上盛装提灯游行,皇帝跟皇后到时候也会出现在南京国务院的朝天门,来个与民同乐。

时间很快就到了186年1月1日凌晨零点,随着鸡鸣寺的钟声准时敲响,早就准备多日的烟花礼炮开始不停的在夜空中燃放,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火。

"陛下,真漂亮!"肚子已经明显出怀的殷素素一手扶着自己的后腰,一手指着天空中的烟花,"快看那个,竟然有三种颜色,啊,还有那个,居然是心形?啊,快快快快,那个居然在天空中组成了数字!186,1,1,好神奇啊!"

"喜欢么?"李永吉笑着道。

"当然喜欢。"殷素素连连点头,"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烟花。"

"呵呵。"李永吉微微一笑。

那是当然,这些烟花可都是李永吉从后世订购,技术方面远不是这个时代的烟花所能媲美,不但更美观,而且可以形成许多特定的图案。

这种绚丽的烟花自然也让南京城的百姓惊诧不已,毕竟这些烟花可不是简单的炸开,而是能组成许多图形,如此好看的烟花,真是前所未见,很多人都仰头看呆了。

烟花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之后才结束,很多人看的意犹未尽,但接下来,大家忽然看到整个朝天门忽然变的金灿灿的,原来是李永吉让人打开了一排排探照灯,探照灯的灯光照射在朝天门上,显示出了一片黄金色的光芒,煞是好看。

原本李永吉只是单纯为了好看,却不知道他这么一搞,很多附近的老百姓吓了一跳,居然就向着朝天门跪了下来,然后高声欢呼陛下万岁。

一开始,只有一部分人,但这种情绪是会感染的,很快大多数人都开始跪下来,向着朝天门跪拜,至于为什么要跪拜,恐怕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看着下面的一片灯火,尤其是看到很多人居然向自己的放心跪拜,李永吉摇摇头,没说什么,只是柔声对殷素素道:"天气冷,我们回去吧。"

"不要。"殷素素不知为何忽然撒起娇来,"陛下,臣妾想再看一会儿。"

"我是怕你冻着。"

"哎呀,臣妾穿了这么多衣服,再说这里还有这么多火盆,一点也不冷的。"

"怎么,不想回宫?"李永吉眨眨眼,"是不是受不了我娘啊,不想那么早回去看她老人家的脸色?"

"不是不是。"殷素素连忙道,"陛下别误会,臣妾只是..."

"好了,别说了,我知道。"李永吉摇了摇头,慢慢搂住殷素素,"既然你喜欢,我就再陪你呆一会儿吧。"

"嗯。"殷素素轻轻依偎在李永吉的怀中,一脸幸福的看向外面,只觉得说不出的温暖。

看了一会儿之后,李永吉忽然道:"素素,要不然你也搬来这里居住吧,永华宫么,就让给我娘好了,省的你整天被看的那么紧。"

"可是太后那里..."

"太后方面你不用担心。"李永吉道,"我听说了,她老人家有很多方法都是错的,我这里的环境也不错,如果觉得没意思,喜欢安静,也可以去玄武湖别墅居住,你觉得呢?"

"哎。"殷素素叹了口气,"陛下,我知道您讨厌太后定的那些规矩,不过也请您体量她老人家一下。您看,您整天到处跑,平时难得一见,公公现在也是整天在外面混,几乎都不回家..."

"什么?我爹几乎不回家?"李永吉忽然问。

"怎么,看来陛下您还不知道公公跟婆婆的事情啊?"殷素素轻轻一皱眉。

"我知道什么啊?"李永吉奇怪道。

没错,当初李永吉建设好了永华宫之后,因为地方小,加上他是开国皇帝,为了影响,所以李正祥夫妻俩是在苏州城另外一处园林居住的,并没有居住在永华宫。

后来太后来到永华宫,那是因为殷素素封后并怀孕,所以自己老妈过来也不怀疑什么,但现在一听,似乎另有隐情啊。

"其实..."殷素素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其实,公公是在外面有人了,他,他在外面收了一房小妾..."

"等会儿,你说我爸在外面收了个小妾?"李永吉惊讶道,"怎么可能?"

"这是真的。"殷素素点点头,"而且最重要的是,公公的那个小妾最近居然还,还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出来。"

"儿子?我爹?"李永吉眼皮一跳,"真的假的?就他?"

"臣妾怎么敢骗你呢。"殷素素叹了口气,"本来只是小妾,婆婆还能勉强忍了,但公公那小妾又生了个儿子,这下子婆婆就忍不住了,所以才搬来永华宫,还搞出那么多规矩...总之,太后她老人家也是因为寂寞才那么做的,您应该多体谅下她,不能总是避而不见,然后就只是一堆抱怨。说白了,太后她老人家也是爱您心切啊。"

"唔。"李永吉皱了皱眉,显然还在消化殷素素刚刚说的消息。

"陛下您看。"殷素素道,"现在公公几乎不回家,您几乎见不到人,大哥又在美利坚,太后身边最亲近的人都轻易见不到人,只有我这个儿媳在身边,所以她才百般呵护,那些规矩,其实都是为了爱护臣妾。所以说,陛下您应该抽空多关心关心婆婆才是。"

"我明白了。"李永吉点点头,"还有,刚刚你说,我爹的小妾刚刚生了儿子的事情,是真的?"

"这..."殷素素咬了下嘴唇,"陛下,您不会是想..."

"胡思乱想什么呢。"看她华容变色的样子,李永吉笑了笑,"别乱想,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老爸这也太那啥了,有小妾就有小妾,有孩子就有孩子吧,干嘛这么藏着掖着,弄的连我都不知道。"

"陛下。"殷素素小声道,"其实公公也不容易,据说那个小妾其实是公公的仕女,跟着公公一年多了,但一直没有名分,就连有了孩子也不敢认,只能在外面偷偷的生,而且还不敢姓李,就怕...怕..."

"怕什么?"李永吉皱眉。

"怕被您知道。"殷素素低下头。

"怕被我知道?"李永吉惊愕道,"为啥怕被我知道?"

"也许,是怕您知道后,会对那个孩子不利吧。"

"开玩笑,我为啥要对一个孩子不利,哪怕..."李永吉忽然顿住,想了想,这才继续问,"等一下,刚才那些话,真的是我爹的意思?还是你们私自臆测的?"

"是,是太上皇的意思。"殷素素点头,"****经来找过我,求我保守这个秘密,因为他觉得您现在年纪轻轻,位高权重,万一..."

"神经啊。"李永吉摇摇头,"就算我爹纳妾生子,这也没什么啊,为什么这么怕我呢?生个孩子都得偷偷摸摸背着我,简直,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殷素素听了后,只是紧紧的搂住李永吉,轻轻的道:"陛下,现在全天下谁不怕您啊。"

就是这一句话,把李永吉嘴角的话都给噎了回去,他忽然感觉似乎有些地方不太对。

仔细一想,李永吉终于慢慢明白过来。

还真是,随着自己现在的权势与日俱增,再加上平时跟家人难得相聚,一来二去就生疏了,说不定自己老爸真就是想多了,是真的害怕自己容不下那个私生小兄弟。

"怪不得。"李永吉叹了口气,"怪不得这么重要的日子,老爸老妈都以身体不适的借口没赶过来,原来,不是身体不适,而是怕见面尴尬啊。"

"嗯。"殷素素轻轻道。

"我明白了,是我疏忽了。"李永吉道,"今晚就算了,明天...不,明天也不行,后天吧,后天一早我们就回苏州,去拜见下母亲跟父亲。"

"谢陛下!"殷素素忽然展颜一笑,似乎十分开心的样子。

"你谢什么啊,是我谢谢你才对啊。"李永吉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之后,殷素素才同意跟李永吉回住处歇息,而在这个过程中李永吉也明白过来,殷素素之前之所以搞那么多花样,其实就是为了跟自己说这番话,就是为了让自己多见见家里人,不要整天在外面忙。

换言之,这其实是一种撒娇式的劝谏。

想想也是,殷素素本来的性格是比较冲淡随意的,虽然怀孕后有些敏感,但也不至于做出刚才那番小女儿姿态。

刚开始自己没注意,以为她是因为被这种普天同庆的气氛感染,尤其是看到那些现代烟花之后喜不自禁,但现在看来,是人家一早就想在这个机会跟自己说这些,就是为了告诉自己,要常回家看看,不要只管国家大事,而忽略了身边的家事。

或者说,到了自己目前的地位,家事也就是国事,如果放任家里目前的情况不管,以后万一出现什么变故就不好了。

同时,殷素素刚刚那句,全天下谁不怕你的话,似乎也在委婉的告诉自己,自己现在威名赫赫,但手段太过简单粗暴,很多人对自己是怕多过敬,估计是想让自己怀柔一下?

算了,不想了,想那么多干嘛。

李永吉揉了揉太阳穴,决定不再想那些胡思乱想的东西。

第二天,李永吉按照计划在上午接见了各级军政商界的大佬,下午则接见了英法美俄普意奥等国的使者,接受了这些外国使节的新年祝贺,并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大家都对中国灭掉满清,收复东北等固有领土的事情表示理解与支持。

其实说白了,那就是欧洲列强已经开始正视起中国这个新生的国家,开始认可中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再加上满清的事情他们都插不上手,所以才说点好话,希望加深跟中国的经贸往来,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当然,一些具体的经贸条约,都要跟外交部的谈,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谈,李永吉在这里接见这些人,主要是希望招商引资,推销自己的国债。

简而言之,一些关键性的投资项目,比如在中国投资铁路公司或者矿产公司等等,都必须先购买一定数额的国债,购买的越多,你可以投资的项目也就越多,可以经营的项目也就越多。

简单点说,就是把买国债与投资中国捆绑起来,来个捆绑销售。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那说来就话长。

由于粮食的大丰收、动乱平息以及低税收等方面的影响,帝国最近市面上的物价有些低迷,尤其是粮价大跌,很多农民面临破产危险。

中国现在依然是个农业大国,全国九成以上是农民,大多数人依旧被土地束缚,其实是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的。

粮价大跌,会让大量农民破产,按说这是个获取自由劳动力的好方法,不过问题是这样做太过激进了。

毕竟李永吉的工业体系以及服务体系都还很弱小,提供不了多少工作岗位,自然也就容纳不了那么多破产农民。

本来呢,征召这批破产农民进入军队倒是个好方法,义务兵本来就是干着个的,不过目前却不可行,因为财政压力太过庞大。

沈世明曾经找人算过,只是直辖区这些地方,如果任凭粮价自有波动,任凭粮价大跌,那么破产农民最少也会达到上千万之多,这么多破产农民没找落,绝对是个大隐患,而如果学宋朝那样都招去当兵,那养这么多兵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因此,为了稳定地方,李永吉才决定在出台一系列鼓励工商业措施的同时,再增发货币,通过微小的通货膨胀措施以及适量的农业补贴政策,来刺激经济更快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免得一下造成大量流民流离失所。

这是对内的,对外,李永吉则用上了另外一套手段。

简单说,为了套取更多贵金属以及资源,同时为了扩大市场,李永吉决定在对外的汇率方面,实行主动性货币贬值政策,也就是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让华元小幅度的主动贬值,以刺激本国的出口业,增加外商来华投资的热情。

中华帝国现在本来就是个出口大于进口,出超十分严重的国家,难得的是很多产品在欧美都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江南一带,因为发展的早,经商的风气早就越来越浓。

中国人现在的劳动力优势依旧是十分明显的,一名中国劳工的工资便宜的可怕,甚至比印度人都便宜,再加上有许多独一无二的,拥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因此中国制造已经开始风靡欧美。

跟另外一个时空中中国制造是低劣产品的代名词不同,中国制造在这个时空,就代表了高大上,就代表了奢华与神秘。

现在不管是中国珠宝,中国瓷器,中国丝绸,还是中国的不锈钢工艺品或者中国药,那都是超级抢手货。如今,欧美的达官贵人要是家里没有一两件中国原版货,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甚至在英国跟法国,打着中国货的本地山寨货都开始四处横行了。

总之,尽管中华帝国已经跟很多列强国家取缔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在中国不再享有种种特权,但由于中华帝国并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政局稳定,物价低廉,而且入境手续简单,要在中国入境管理处办理一个简单的签证就可以来中国游玩跟做生意,所以中国对西方人的吸引力是与日俱增,很多人都自费来中国参观或者经商。

就好比现在,只是一个上海,根据出入境管理处的记录,办理了签证的外国人,就超过了十五万人,而全国在1861年全年有明确入境记录的洋人,则超过了四十六万人次。

这其中,1861年上半年的时候,来华的英国人最多,但到了下半年,来华洋人则变成了美国人最多,英国人其次,法国人再其次,这其中,美国人的突然增多,很明显是跟美国内战有关。

除了洋人来华的数目与日俱增,中国商人,尤其是江南与浙江一带的中国商人,也开始背靠帝国的国威,大量走出国门,足迹不但遍布日本跟东南亚,甚至都有人开始了自费的欧洲与美洲行。

总之,在这个时代,只要来中国经商的外国人,几乎都发财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中国已经成了新的黄金之国,是发财的首选之地,吸引着众多洋人过来捞金。

这些洋人过去大多数只是来华做贸易,少有投资矿产、铁路以及其他实业公司的,而贸易公司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很有限,因此李永吉现在出台一系列国债捆绑政策,就是为了减少贸易公司的数目,增加实业投资的优惠。

简单说,在中国投资实业,开办工厂,可以不用购买国债,但如果只是要开办贸易公司,尤其是像药品等特殊产品的贸易,就必须购买部分国债才可以,这是硬性要求。

换了以前的中国,洋人才不会这样做,你有好东西,我直接抢就行。

但现在的新中国不一样了,新中国不但有更多精美的抢手货,而且还有强大的军队,不是能随意欺辱的,因此洋人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守规矩,安安稳稳的做生意。

自然了,那些诸如货币贬值、增发货币,还有国债数目与贸易额度捆绑销售的新政策,都还没有开始推行,李永吉打算在186年正式推行,所以才借着各国使者前来祝贺的时候,给他们提前来个通知,让他们先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具体的条约,到时候自然有国务院的人跟他们谈。

一直忙啊忙,忙完了国家大事之后,李永吉才让人把老爸老妈给接了过来,之所以是接过来不是去苏州拜访,那是不希望让怀孕的老婆再次车马劳顿。

接来了父母,简单问候之后,就开始关起门来搞了一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家庭会议。

在这场只有自家亲人的家族会议中,李永吉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声情并茂,说了很多很多,但主旨就是一个,那就是无论自己身份怎么变,依旧是他们的好儿子。

同时呢,也希望父母继续和和美美,有什么就摆在明处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也不要有什么心结。都是自家人,又有什么不能商量的呢。

还别说,这么一番掏心窝的话说出来,还真的缓解了父母不少情绪,虽然父母之间看出来多少还有点小疙瘩,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生硬了,而且李正祥也把自己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包括私生子的事情。

最终,在李永吉以及殷素素的调解下,李正祥答应回来跟李王氏一起过,同时那个给李正祥生了个儿子的女人也答应给她个身份,让她以小妾的身份入住李家,那个私生子也以庶子的身份计入家谱,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没名没分。

这下子,李正祥老泪纵横,差点就要给李永吉下跪了。

总之,甭管真情还是假意,至少李永吉的便宜父母看起来是重新和睦了起来,这也让李永吉多少放了不少心。

等忙完这一切,一个人重新回到书房的床上躺下的时候,李永吉才深深地叹了口气。

当皇帝还真不容易啊,这家事国事天下事,什么事儿都得操心,又得关心自己父母的感情生活,还要关心国内的民生军事,更要时刻关注国外的各种动态,每天都不得闲,从某种程度而言,远不如过去当宅男那样活的自在。

不过,虽然事情繁多,可李永吉也享受到了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权力滋味,那种生杀予夺,一言可定的感觉,同样是让人欲罢不能啊。

"又想有闲,又想有权,天下事哪有这么如意的事情啊。"

这么自语过后,李永吉手持一块羊脂玉佩摸了又摸,忽然一把捏碎,然后任凭玉粉从手心中滑落,一边看着这些玉粉一边道:"好烦啊,什么都要藏着掖着,一点也不开心!罢了罢了,何必为难我自己?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我过的不开心,就算权力再大,国家再强,与我又有何干?"

说到这里,李永吉拍了拍手,哈哈一笑:"没错,我有金手指在身,学什么婆婆妈妈。嗯,想了又想,还是带兵打仗的感觉最好啊,整天闷在这里视察啊,处理政务啊,闷也闷死了,看来是应该早日离开这里,早点动身去美国耍耍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盖世双谐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
相邻小说
全娱天王大天骄食人魔的美食盒大豪杰魔方位面系统极品抽奖我叫术士大明神相永恒之罪打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