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选秀才”中更是异军突起。WWW.tsxsw.COM那时的书籍还叫“册”,是以竹作书,以刀刻字,是非常贵的,近乎稀有。大地主子弟才读的起更多的书。三国中把冀州让给袁绍的韩馥,就是拿刻字‘刀’自杀的。东汉“选秀才”几乎被大地主子弟垄断,大地主就那么些人,这时才会出现世代为官,四世三公现象。大地主群依靠儒学教化,一举改变自己的形象,成为新兴的‘士族’。《后汉书》起,再没《游侠列传》,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起士族几乎垄断文化。士族官僚化也使士族更加容易得到土地和人力。很多县令,通过半买半抢成为大庄园主。从东汉起甚至连国家命脉的炼铁业,也由大庄园主们垄断。
大庄园主买断了矿山,多造一块铁就能少用一些‘要吃饭’的劳动力。他们贪婪渴求农业科技的进步。在特定情况下,有需求才会有科技的发展。由于农具的简陋,士族要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调配生产上,所以寻找最佳的炼铁方法,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从东汉士族社会建立起,他们成为‘炼钢’的主力。各种炼钢技术快速涌现,快速通过从“块炼法”到“百炼钢”,到“炒钢法”,到“灌钢法”的历程。西方(包括埃及)比中国早进入农耕时代,他们早早掌握粗糙的‘块炼铁’技术。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的发展,到北魏时中国炼钢术超越西方上千年。中国士族只重视粮食生产。而西方罗马帝国由于地利原因,生产更多样。并不把所有精力放在‘主粮’生产上。(地中海有的是鱼)。北非有的是劳动力,西欧因粮食产量低,只好种果树。
而东汉皇后只来自开国功臣的大家族,说明重视官僚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拥有地位、名声的人更容易做官。
到了三国时期,因为战乱,社会受到破坏,使得经济衰退,大量农地荒废,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破产,流离失所。
而同时部分豪强世族纷纷率领族人,建立“坞堡”以自卫。在其周围从事生产活动后,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庄园制度。流离失所的破产者依附其中,成为世族的食客或佃户或奴隶。诗人仲长统说:“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这说明自耕农,小地主破产,百里无民,他们流向哪里?自然是坞堡庄园。
小的流民武装打不动坞堡,大的军阀需要他们供给财物、粮食。士族在战争中的抗打击性,使其在王莽之乱和东汉末期,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发展成社会主要力量。从东汉起甚至连国家命脉的炼铁业也由大庄园主们垄断。
三国一个最大的庄园主为荀家。荀家在东汉中期出了一些小的地方官员,但是他们注意生产,注意半买半抢,在东汉末期三国初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庄园主。三国初期的北方军阀都以得到荀家的支持而荣幸。大名鼎鼎的曹操手下有第一谋士荀彧和荀攸。袁绍军中也有著名的荀氏子弟。更为让人惊叹的是荀彧的六叔荀爽,被董卓强拉去做官,仅仅九十天封相,位列三公,创造纪录。虽然荀爽号称‘硕儒’,但儒学泰斗郑玄还活着,荀爽也比不上蔡邕。董卓更看中的是荀爽身后的荀氏家族的------粮食,财力,号召力、军火!(铁器)
曹魏的屯田制也是使用了大地主的生产方式,组织大规模的军人耕田、开发水利。而军队的流动性强,不管是否农忙,一遇战事一定要走,土地开发后,生产不能保证。这样土地开发后,还是要把良田分封给功臣。功臣也就成为士族大地主。
不能分给流民,因为分给流民,政府还要出耕牛,出铁具,更重要的是还要组织、管理。所以民屯中有‘典农’等一系列官,各州的典农相当于太守级别,僚佐很多。晋武帝上台不久,取消民屯,典农一般直接降为县令。小的家庭生产能力低下,不足以供给国家。所以连民屯最后也分给了庄园主经营。
这样士族大地主就更加壮大、成熟了。魏朝九品中正制度,就标志着士族统治的开始。各省、各市的‘大中正’和‘中正’一般出自当地的士族。这些中正直接管理士人的评级。只需一句评语便可使士人上天、入地。他们就成了誉满天下的大名士。后来的占田荫客制(士族的亲戚也能多分土地)更加巩固了士族的社会统治地位。九品中正制度确保了士族以家族为单位的世袭官僚地位。
如佳把士族的发展壮大过程通俗地说了一遍,当然晋以后的发展她不能明说,只当是个展望。
王戎听得很是投入。当如佳说完,即点头称赞:“你说的很好,这些事例史书上都有,而你把它们挑出来,竟清晰的展示了士族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全过程,不简单。可这和玄学的产生也有关联吗?”
王戎搞不懂,如佳又说道:“我详细解说士族壮大的过程,就是要说明在当前技术下,士族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今天的统治地位是历史的必然。”
“儒学是适应于皇权统治的思想意识形态。士族大地主统治就要有新的意识形态在思想上给予支持。所以新的主体思想意识就呼之欲出了。”
“士族需要一个可以代言士族统治的思想。汉代儒学思想是大一统的思想,用仁义道德礼数来限制对人民的压迫、剥削,达到维持国家安定,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为使皇权长久延续,还提出‘调均’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这些思想都和士族大地主通过再生产-----再得到人力-----再开发耕地的方法,以得到更大财富为目的的思想相抵触。社会需要一个能够使生产资料(当时就是部曲、奴隶和土地)更容易流通的思想意识。这是要产生新思想意识形态的大背景。”
“而皇权之下讲究仁礼,仁爱使社会团结安定,礼使上下规范,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富人(其实是大庄园主,大资本家统治,可如佳不能这样说)有闲钱,有闲时间,他们更向往个体‘自由’。政府无为,个体自由,使他们生活的更洒脱,更能使他们得到更多财富。比如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开发新的土地,政府无为,才会不限制人力的流动和土地的兼并。”
“这样在士族统治下,思想意识的发展意向,就是向个体更自由,政府更少作为发展。”
“哈哈,原来如此啊,社会的思想意识应该支持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制度,闻所未闻,有趣!”王戎笑着说。
刘琨听得入迷,忍不住向如家问道:“你说皇权贵族讲仁、礼,富人要个体自由,那穷人都什么思想?”
王戎笑了:“穷人只要活着,有口饭吃,要思想有什么用。”
刘琨脸一红,不敢插嘴。
“不,穷人也有思想,穷人首先要生存,要拼命工作,不被克扣工钱就高兴的不得了。穷人是被剥削的主体,工资被克扣,辛苦提个小头目吧,还怕被有后台的人算计,待遇不公。所以穷人最看重的是社会的公正!”
两汉尚儒道,求社会安定,早就反对奴隶制。而魏晋士族执政,奴隶成了你们最大的生产资料,两汉都不准伤害奴隶的身体。而今天的士族只把奴隶当草芥。“
如佳想起了金谷园,想起了可恶的“杂抵罪”,她的眼圈红了。
王戎看到如佳很伤心,悠悠地说道:“其实本朝的奴隶是非常少的,一般来自敌国的俘虏,和犯了大罪的人家,破产农民依附,只是部曲。士族庄园中绝大部分是部曲和佃户。部曲在法律上不是奴隶,可以和平民通婚。有一部分‘劣士’的确存在残害奴隶的现象,但大多数士族是不残害奴隶的。”
如佳心中好笑,但知道王戎在安慰自己,没有再说什么。原来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把一、二、三等划为名士,四、五、六划为寒士;七、八、九划为劣士。一品名士直接从四品官做起,一般几个月就能升为三品官。士品比起步官品小三级,六品的士族起步为九品官,六品以下不能当官,所以人们往往讥笑六品以下的为劣士。
那个石崇和装疯杀奴的王衍可都是顶级的二品名士(一品一般不选)。如佳对王戎的说法不以为然,但面对这个现实,她不想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