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龙身材长大,面白无须,举止从容,看上去一副洵洵儒雅的样子。单就形貌,倒想不大出,此人竟是一方枭雄,糜烂陕甘二省,涂炭百万生灵,朝廷数度征伐无功,损兵折将,虚耗钱粮,数载之内,无如其何。
马耀邦的个子没有父亲高,但筋骨结实,剑眉朗目,一脸英悍。
马化龙父子长跪在地,叩头行礼,脸上却皆是一丝惧色也无。马化龙说道:“往日种种,痛心疾首,无复可言,惟愿以朝清一人之死,赎万众无罪之生。”
嗯,你已经易名为什么“马朝清”了。
左宗棠没有跟他废话,提出:一,交出堡内所有器械,一柄匕首也不许留;二,堡内所有回众,不管有没有受伤、能不能走路,全部出堡受降,一个婴儿也不许留在堡内。
黄崖山教案殷鉴不远,“入堡受降”这种事,俺左季高是绝对不干的。
“马化龙!”左宗棠疾言厉色,“你若一五一十,遵命而行,或许可稍减你的罪孽于万一;若有一丝一毫的反复,哼,金积堡必玉石俱焚,一只狗子也留不下来——你不要误你的教民!”
左宗棠还是叫他“马化龙”,不叫他“马朝清”,就是说,至少现在,对他自诩的“朝清”是不认可的。
还有,左宗棠说,你只有半天时间,我这儿万事皆备,明日辰正,见不到堡内回众出堡受降,官军便大举攻击。以后。什么降不降的。再也不必提了。
马化龙一诺无辞。
左宗棠下令,放马化龙父子回去。
诸将大出意外,有人进言,马逆狡诈,须防他施缓兵之计,应趁此良机,将他扣了下来,放马耀邦一个人回去传话就好了。
左宗棠说。马逆之言,未必可以尽信,不过,缓兵之计是谈不上的——半天时间,他能玩出什么花样?因此,马逆的降意大致是不假的,虽然其中不见得没有水分。如果把马化龙扣了下来,金积堡内回众心思不一,马耀邦年轻,未必压得住场子。说不定会有什么反复。一人倡乱,万夫响应。咱们又得多费手脚。
大帅高屋建瓴,诸将齐声称善。
官军整夜严加戒备。
第二天,卯初一刻,全军造饭;卯正时分,天色放亮,各部开始进入攻击位置;卯正二刻,各部到位;辰初时分,所有攻击准备完成。
全军屏息以待。
辰初三刻——距左宗棠给的最后期限还有一刻钟的时候,金积堡堡墙上白旗竖起,接着堡门大开,枪、炮、刀、箭,流水价送了出来。
官军各部,枪上膛、刀出鞘,不错眼地盯着。
器械过后,就是人了。
金积堡内回众,相互扶携,迤逦而出。轻伤的或者拄着拐杖,或者由别人搀着;重伤的、缺胳膊少腿的,或者躺在担架上,或者几个人挤在一架马车上。
几乎所有的人都像是在泥浆里滚出来的——事实也差不多,官军开闸放水,金积堡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黄泥塘子。
有的人木无表情,但大多数人无法掩饰自己的不安、恐惧和愤怒,长长的队伍中,压抑的哭泣声、伤者的**声,此起彼伏。
降众络绎进入事先划好的营地,周围竖起栅栏,全副武装的看守,四面八方,虎视眈眈。
直到未初一刻左右,金积堡内才没有人出来了。一小队官军先行进入堡内,四处搜索,小半个时辰后,带队千总回报:堡内确实已空无一人。
金积堡克复了!
*
*
金积堡不仅仅是甘回的主心骨,也是整个陕甘回乱的中心,金积堡克复,标志着陕甘剿回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余下的河州马占鳌、肃州的马文禄,拿左宗棠的话来说,不过“釜底游鱼”,剿平只是时间的问题。至于陕西混不下去、狼狈退回甘肃的马正纲、马朝元,就更加不必说了。
大喜的事儿,自然是第一时间,“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一同上路的,还有给轩郡王写的信:拿马化龙怎么办呢?
本来,出京之前,关卓凡和左宗棠已经议定了:马化龙决不能留。
非但马化龙本人不能留,他的亲信骨干也不能留。
此人在回民中的威望太高了。除了把持门宦、教权独揽这一层,马化龙还造了些疗病则愈、求嗣则得的奇迹,教民几以“半神”、“先知”目之,对其的盲从,到了如痴如醉、牢不可破的地步。如果放虎归山,异日风吹草动,此枭未必不做李元昊!
可是,正因为其人在回众中威望太高,金积堡未经鏖战而马化龙主动请降,如果没有过硬的杀他的理由,只怕降众不服,人心浮动,引起新的变乱。
什么“以朝清一人之死,赎万众无罪之生”,彼此心照,自然只是两句便宜话。
左宗棠是极有决断的人,亦向来勇于任事,本不愿拿这件已经有了成议的事儿再去麻烦关卓凡,但他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好向关卓凡请示了。
关卓凡的回信亦是“八百里加紧”。信上,恭贺金积堡大捷之余,关卓凡提醒左宗棠说,根据线报,马化龙手上,可是有一批辗转入自俄罗斯的洋枪,那么,金积堡“片铁不留”,包不包括这批俄制枪械?
左宗棠睁大了眼睛: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马化龙交出来的,大多是土枪、土炮,洋枪也有,可是加起来不过几十支——不可能这么少的,确实十分可疑!
左宗棠下令:金积堡全堡,掘地三尺!
金积堡被翻了个底朝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马圈下面,挖出了宝贝:整整一千两百支洋枪。
马化龙父子,立即桎梏加身。
就在这时,负责监视马万春部的雷正绾报告:马万春部有异动。
左宗棠恍然:你第一个投降,是这么回事啊!
展东禄部、雷正绾部,同时行动,两面一夹,马万春部第二次“缴械”,马万春以下大小头目,尽数成擒。有想反抗的,官军毫不容情,当场格杀。
官军继续大举动作,除陈林部外,金积堡回众头目,无论大小高低,全部逮捕。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了。
马化龙自知如果硬抗,破堡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玉石俱焚,死无孑类,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抚不成,打不过,不能不投降。他的投降倒不能说全然是假的,但留了后手:就是那一千二百支洋枪。
他想着,自己只身赴营请降,算是将左宗棠一军,若果然不死,逃过这一劫,就可以靠这批洋枪东山再起;若毕竟难逃一死,那么就由马万春接替他的“遗志”,待官军撤退后,掘出洋枪,时机到时,再起风云。
因此,马化龙安排马万春第一个出堡投降,以取得官军的信任。
不过,陈林投降可不是他安排的,那是真的,确实是“人心散了”。
左宗棠乃大开杀戒,马化龙父子凌迟处死,金积堡回众大小头目一千八百余人,尽数枭首。
只有陈林一部独存。
金积堡的泥浆地,变成了血浆地。
河州、狄道的马占鳌部,收到金积堡失陷、马化龙就戮的消息,士气完全崩溃,马占鳌向刘典请降。
回到甘肃的马正纲、马朝元二部,无处可去,分崩离析,马正纲运气不好,撞上了保护北路军粮道的轩军骑兵,被乱枪射杀,马朝元则不知所踪。
甘南的回乱,彻底平息,陕甘回乱,只剩下最西头的肃州马文禄一部了。
上谕明发,左宗棠由一等恪靖伯,进三等恪靖侯。左宗棠大为得意:左季高可是压倒李少荃了!
至于关卓凡,上谕中亦大大褒彰了一番,说他在后方“擘画运筹,厥功甚伟”,暗示,就算进亲王也是应当应分的。不过,该王谦逊自抑,坚辞不受,论功行赏什么的,只好以后再说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