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的语气很是淡然,似乎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现在的大臣可是坐不住了。市舶司,代表着什么,在坐的每一位大臣心里都十分的清楚。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代表的可是财富,巨额的财富。
不过在坐的人,也有不慎明了的。大明从洪武三年,罢市舶司,开始实行海禁。到了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确立了以朝贡为主体的海外贸易。可是到了嘉靖年间,朝贡体系已经逐渐崩坏了。
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展开,欧洲人开始踏上了海洋之路,东南亚很多地方成为了殖民地。大明朝的朝贡贸易,彻底丧失了意义。每年到大明朝贡的使节越来越少,随着赋税的减少,大明已经没有了探索外海,制造大船的能力。
嘉靖一朝,倭寇横行,整个沿海遭受到了十分大的破坏。可以说大明朝已经断绝了和海外的贸易沟通,隆庆皇帝有张居正辅助,展开了改革。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那就是隆庆开海。只不过张居正只是将目光盯在土地上,开海似乎成为了一个摆设。
隆庆开海,只限福建的月港一口,其他地区依然不许贸易。只限月港一地出海,且只许漳州和泉州的商人进行贸易,其他地区的商人不发船引,不许贸易。而且给漳州和泉州的商人还制订叻荒唐的规定,漳州人只许去西洋,泉州人只能在东洋东西洋以文莱为划分,不许和日本贸易。
这种畸形的政策,导致了开海收益并不是十分的明显,最多一年的开始税收不过是三点五万两白银。于此相对的是欧洲人繁盛的海上贸易,东南沿海走私日益严重。出现了武装的海外商人。早期是以李旦颜思明为代表,不过后来的巅峰,却是郑芝龙的海外集团。
这些海上集团,通过武力捍卫航路,通过走私或许巨额的利润。大明知道灭亡,也没有尝到海上贸易带来的好处。
对于天启皇帝来说。这是必须发展的一项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土地已经开发殆尽,兼并越来越严重,畸形的税收政策,这一切一切都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如果不加以解决,一旦适逢大灾,天下必定是烽烟四起自己做再多的事情,拥有在强大的军队,那都没有什么用。虽然现在自己有隆昌号赚钱。暂时性的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又通过抄家解决掉了一部分,可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百姓的生活没有改善,土地兼并也没有改变,除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自己其实没有太大的作为。在北方抵御了蒙古人和女真人,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 这或许是了不起的功绩。可是天启皇帝知道,距离自己想要打造的强大帝国,这还差的太远。
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天启皇帝觉得土地兼并,或许并不是坏事情。重要的不是土地兼并。而是让失去土地的人活下去,活的更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至于畸形的赋税制度,那是一定要改的,但是绝对不是现在。
开海,努力的发展工商业工商业的发展离不开销路。自耕农经济没有太大的购买力,这是一个事实。可是海贸,绝对是一个填不满的大坑,无论生产多少,在这个时候。全都能够卖出去。
至于粮食,天启皇帝也想过,可以推行高产的玉米等作物。实在不行,还可以通过海外贸易进口,要知道很多地方的粮食是吃不完的。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人没有那么多之所以粮食不够吃,是因为土地兼并,是因为没有了土地,很多人就活不下去了
天启皇帝自从登基开始,除了迫不得已的事情,一直都在为这件事情布局。到了这个时候,终于要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开海
在座的诸位大臣,自然不能明白天启皇帝的心里在想什么,很多人脸上带着不以为然。很多人陷入了沉思,很多人则是想要站起来说话。
诸位爱卿,朕找你们来,目的就是为了商议,你们有什么话,但讲无妨天启皇帝看着众人,笑着说道。
很多人互相看了一眼,一个人站了起来,恭敬的行了一礼,道:皇上,臣有话说
看了一眼站出来的人,正是浙直总督袁可立与其他人不同,袁可立对于海贸那是十分的支持。在苏州推官的任上,袁可立断过很多通倭的案子,知道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同时袁可立还去过琉球,对于海外贸易可以说是十分的熟悉。
看到是袁可立,天启皇帝笑着点了点头,道:爱卿有话但讲无妨当初将袁可立升任浙直总督,天启皇帝已经在打这张牌了。
浙直总督,总督浙江福建以及江南,这个位置绝对是海贸的第一线不过袁可立并不是天启皇帝准备开展海贸的第一人选,第一人选乃是徐光启徐光启的经历资历,他都是一个最合适的人。
不过徐光启主持,那也要有好人配合,这个配合的人便是袁可立。
皇上,重启市舶司,开展海贸,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皇上圣明不过现在海外情势复杂,海匪很多,其中还有倭寇作乱。想要开海需要从长计议,万不可贸然开海。更何况开海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不能拍脑瓜袁可立虽然赞同开海,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这不是小事情,做好了自然是好了,如果做不好,那就麻烦了
微微一愣,没想到袁可立会说出这样一翻话来,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说起开来,自己似乎是有些着急了不过自己也没想现在就开海,笑着说道:朕将诸位爱卿找来,自然不是为了现在就想要开海。如果诸位爱卿没有反对的,那朕就接着说了
在场的人脸上都没什么表情,天启皇帝实在太过强势,集思广益的品格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很多大臣,只是知道天启皇帝一旦决定的事情,那是没有改变的可能的。
你们回去之后,在地方上做一个调查。无论是瓷器或者是丝绸,只要是能够用于海贸的产业,写一个折子上来。年产量是多少,影响因素是什么,一定要详实,不可疏漏天启皇帝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面容严肃的说道。
皇上放心众人连忙站了起来,恭敬的行了一礼,齐声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面无表情的扫过众人,在一次道:这件事情谁办不好,这个官恐怕也就当不好了朕不需要你夸大,务必要做到准确。如果谁胆敢欺上瞒下,当以欺君罪论处
将事情布置了下去,又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天启皇帝便将这些人全都放了回去。海贸的消息传了出去,肯定会有反映,不能太过安静啊
南京的事情似乎告一段落了,自己应该回北京了站在南京的宫殿门口,天启皇帝脸上带着几分凝重。回头看了一眼陈洪,天启皇帝沉声说道:陈洪,朕如果现在回京,还能乘船吗
回皇上,现在运河还没有封河,皇上可以乘船回去。不过再有半个月,恐怕就走不了了如果皇上着急回去,还是能够乘船的。如果有的地方封河了,皇上也可以改走陆路陈洪心里早就有数,自然不会被天启皇帝问住。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思忖了片刻,笑着说道:让人准备一下吧朕要回京,还是要回到京城去过年了传旨孙传庭,让他留在南京继续军制改革,升他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让魏国公收拾收拾,与朕一起回京。另外传旨到北京,让人将朕的一处皇庄收拾出来,赏赐给魏国公。
是,皇上陈洪一一的将事情记了下来,皇上既然要回京,他自然要赶快去准备。马上就是寒冬了,还是能赶得回去过年的。
听到天启皇帝要走的消息,整个南京城都送了一口气。虽然福王世子和方世鸿还在逃,可是天启皇帝在这里也没有用。
三天后,一切都准备完毕了,天启皇帝起身回京城。这一天南京码头上全都是兵丁,可以说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天启皇帝准备开海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只是没等到什么新的消息,天启皇帝就准备回京了。
对于天启皇帝来说,过完年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自己不能在南京耽搁太长的时间。国子监和国武监应该已经建设完毕了,明年就到了招生的时候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情,那是丝毫不能耽误的。
武研院天启皇帝的心里也放心不下,那里的研究越早取得大的突破,自己的想法才能越快的实施。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可是天启皇帝的心情可以用归心似箭来形容。南京的事情告一段落了,迎来的是大明朝的一个黄金时期,一个天启皇帝期盼已久的时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