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扯起床上的毯子为他盖上,自己又到柜子里拿出一个,犹豫了一会还是坐在了床上。
她拿起一本书,翻了一阵却怎么也读不下去,一低头又看到他熟悉俊郎的脸,由于喝了酒,刘磊的脸红红的,随着轻微的呼吸声也散发着阵阵酒味。
忽然,张蕊发现他的嘴角好像有口水流出来,恁大人还不流口水,羞不羞。
张蕊哑然一笑,拽了一段卫生纸为他轻轻擦了擦,然后揉成一团对着墙边的垃圾桶轻轻一投。
偏了!
纸落在了地上。
张蕊也不再去管它,又拿起书放在腿上,精力却老是集中在躺在她身边的刘磊身上,闻着他的气息、感受着他的体温。
夜渐渐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张蕊的书滑在床沿,她也一阵翻动,胳膊搭在刘磊身上,他的腿也搭在她腿上,屋里更加宁静了……
喝了一斤多的白酒,刘磊这一觉睡的异常舒服,直到凌晨四点他才被一阵尿意憋醒。
也不睁开眼,他努力地回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张蕊的父亲没有喝过自己,没出屋就倒下了,还是被自己扶上床的呢,而自己又是被张蕊送回宿舍才睡的——
嗯!不对——我怀抱里是什么?怎么好像有个人?
刘磊感觉抵在一个说不出味道的地方,他大手一阵摸索,轻轻一握,那手感爽得没法形容。
有一种似曾相熟的感觉,手又使点儿劲,没错,这事发生过。
刘磊努力地回想了下,嗯,以前有一次在张蕊家喝酒,酒后她送自己回到宿舍,然后为了照顾刘磊就睡在了他床上,那时候迷迷糊糊地摸过她。
没想到这事又来一次!
刘磊赶紧缩回了手,吃力地睁开眼,咦!不是自己的宿舍,又看了看,这不是张蕊的闺房吗。
天哪!我怎么睡这了?心道:她爸妈知道还不打死我!
刘磊赶紧坐了起来,看了一眼床上的张蕊,鼻子里差点喷出血来。
张蕊向右侧身躺着,虽然穿着衣服,可她妙嫚的身材因为睡姿也显露无疑,腿微微弯曲,睡觉的姿势很是充满诱惑力。
刚才就是这个姿势在她后面紧紧地搂着她睡的!
刘磊一阵冷汗,悄悄地从床另一侧下来到厕所里撒尿去了。
回来的时候张蕊依然熟睡着,床头桌子上有满满地一杯水,刘磊正口渴,咕咕嘟一阵喝了个干净,然后关了灯,轻轻地到床另一头,紧紧贴着墙睡了。
尽可能地离张蕊远一点儿,别让她误会自己。
遥远地东方慢慢露出一丝明亮,呼地一下,太阳跳出地平面,天就要亮了。
李素云早早地起了床,叫醒了儿子去上学,见女儿屋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灭了,就过去看看。
门被轻轻地从外面推开一条缝,李素云伸头看到女儿和刘磊在床上离的远远的,心中松口气,女儿还算懂事,没敢在家里乱来,上次她多次解释,说不定还真是误会了呢。
正要退回去,一扭头看到地上的那团卫生纸,她脸一热,心中暗骂道:“喝酒乱姓啊!早知道让他睡大路上好了,还有这死妮子,一点也不懂得矜持。”
砰一声李素云关上门,洗漱做饭去了。
这一声响惊醒了睡梦中的刘磊张蕊二人,张蕊起床帮忙做饭,刘磊又坐在床上看会书才起来,张母顾及女儿的面子,没有给刘磊脸色看。
两人在家里吃了饭结伴上班,走在路上刘磊道:“下次在你家吃饭,说什么也不这样喝了,现在还头疼着呢。”
张蕊白了他一眼,“你还说呢,看把我爸灌成什么样子了,他到现在还没起床。”
专注地陪张蕊说话的刘磊没想到,从他昨天晚上进家到今天早上出门都被人偷偷地拍了下来。
走到单位时间尚早,刘磊扛了把大扫帚把整个政府大院扫了一遍,出了一身的汗,却是感觉轻松多了。
回到宿舍冲洗了一番,换身干净的衣服,朝气蓬勃的刘磊又重新出现在政府大院里的时候还不到八点,其他同事才陆续地进来,不停地有人跟刘磊打招呼。
八点多李右民布置好当天的工作之后,接待了几个汇报工作的站所长,打电话叫了刘磊,让他通知在家的领导一块去园区看进度。
在车上刘心友向李右民汇报了刚刚同李金虎做工和的具体情况。
在派出所关了一夜的李金虎精神有些颓废,马高杰与刘心友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
李金虎多次进京就是想尽可能地弄点好处,现在政府给他的许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终归是一个前景不错的行业,高兴在写了份保证书,回家去等通知了。
但李金虎要求他最多在家等一星期,如果这事一直没个影,他说不定还会跑出去。
李右民安排刘心友跟进这件事,及早地与县对接。谈完了这件事就到了园区,刘磊把车停在路边,几人下了车沿着砖石路往里走。
一百亩连片的塑料大棚很是壮观,阳光照射,其中几座已经完工的棚上崭新的塑料膜闪闪发光。
“二十亩葡萄树苗过个十几天就会运过来,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个惊喜。”李右民指着前面,他今天兴致颇高。
“蔬菜种子这几天也会送来,全部完工之后咱们就可以根据品种种植了。”刘心友紧紧地跟在李右民左侧。
刘磊举起照相机开始从不同角度取景,走到近前,镇长范建文亲自指挥镇干部正干得热火朝天,李集镇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是热闹繁忙的景象。
为了刺激全体镇干部的激情,李右民承诺镇政府统一管理百亩大棚,余下的百余亩田地作为福利全部分给了镇干部,有愿意耕种的找刘磊报名,最后统一划分,政府免费供种。
这一条福利待遇出台,大大刺激了镇干部的工作动力,绝大部分乡镇干部都是农村人,九八年村里耕地重新调整之后,由于农村人口的急速增加,地少人多现象严重,所以但凡在当地被称作吃商品粮,也就是有正式工作的不再分地。
那些做教师和乡镇干部的公职人员失去了一项收入,又不能外出务工,仅靠微薄的工资,生活很是拮据,所以这一待遇大受欢迎。
唯一的条件就是镇里可以根据需要,有随时收回有权力,他们都认为,招商引资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地先种上再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