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1031章 中央帝国(终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新登州,到了!”

我从睡梦中醒来,头还有些痛,这是昨晚在船上与同船的旅客们为即将到达旅途而庆祝的后遗症。起初,我还以为这只是未醒的梦罢了。自从红色胜利号进入了新渤海湾之后,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在叫喊着新登州到了,可每一次都还只是在茫茫大海之上。自从决定前往新登州而踏上红色胜利号之后,我渐已经习惯了海上漫长旅行的那种单调枯燥的日子。

可这一次,外面鼎沸的人声告诉我,这不是一场梦,也不是‘谎报军情’,而是真正的到达了新登州!

我挣扎着起身,连忙穿衣,想要马上出舱到达甲板上去。出了舱门,通道上挤着许多和我一样急着想要马上到甲板上的旅客,他们都想要第一时间见识这座早已经在中土时听过无数传闻的新登州,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黄金半岛。传闻这里遍地都是黄金,随处都是能一夜暴富的机会。这里是冒险者的天堂,也是移民者的新家园。

自从武皇扫平群藩,一统天下,建立了崭新的大唐帝国之后,大唐的海上贸易也越发的繁荣起来。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越南湾,等一座座的大港,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在朝廷的全力经营之下,规模与气象都远非昔日可比。以往北方渤海湾地区繁华,而东南也只有杭州湾还算繁华,但这些年,朝廷全力经营东南沿海,使得自北向南,渐渐繁荣。

新渤海湾,这里原来是安南南部地区的占城、真腊、蒲甘和三佛齐、马六甲等诸国围绕的南海巨大海湾。

不过,在龙纪二十年,这里早已经改名为新渤海湾,海湾北面的占城、真腊、蒲甘等国,如今也成为了新唐帝国的南部疆域。

龙纪三年,天竺大陆的注辇国大举发兵进攻南海锡兰、蒲甘、马六甲诸国,意图侵入南洋地区。南洋黄金半岛与金洲岛的强国三佛齐出兵迎战,双方在南海展开大战,期间,刚削平西北草原各部,为西域诸酋长尊奉为至尊可汗的武皇,抓住了这一契机,派出大量监察厅精英潜入南洋,对交战两国进行逃拔离间,并暗杀双方将领官员和贵族栽脏到双方。最终这场战争越打越大,几乎南洋所有的岛国和陆上的国家都卷入其中。

注辇是天竺南部王朝,这些年势力大增,已经统一天竺南部,其国人好战,王朝拥有战象就有六万,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背驮小屋,战士用弓箭远战,任这种象阵,他们屡败对手。在龙纪三年时,注辇王朝治下,已经统治民众一千五百万众,实力远超三佛齐。

不过三佛齐大半疆土都在海岛之上,定都黄金半岛对面的马来岛巨港,其海上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一个天竺陆上强者,一个南洋海上霸王。

在新唐帝国的暗中插手下,两大势力越打越大,等战争打了三年,到了龙纪六年时,双方都疲惫不堪,两败俱伤。这时,新唐帝国也终于完成了战争准备,随着武皇的一声令下,二十万唐军水陆并进,分两路南下。

十万步军自湖南、广西、越南进攻南诏,五万水师和五万陆战队组成的另一路大军则沿安南沿海而下。

谁也没有料到,中原的新唐帝国刚统一中土,就迅速插手南洋,并派出了如此巨大的军队。

战争之初,唐军并没有直接对付注辇和三佛齐,而是以三佛齐伤害了大唐在南洋行商的海商为理由,出兵讨伐三佛齐。参谋院水帅梅根,也就是当时南征的指挥着五万水师和陆战队的元帅,主动与注辇联络,提出联合讨伐三佛齐。甚至当时许诺,灭亡三佛齐后,黄金半岛归注辇,金洲岛归大唐的协议。

注辇国当时正陷入与三佛齐的战争泥潭之中,骑虎难下,进退不得。其国中接到唐军的提议,不由动心。而许多注辇权贵都接到唐朝的大笔贿赂,纷纷唱好这次联盟。最终,注辇与新唐联手进攻三佛齐。

龙纪八年,三佛齐灭亡。

龙纪九年,南诏灭亡。

同年,兴匆匆登上黄金半岛接收胜利果实的注辇远征军,被唐军伏击,五万兵马全军覆没。大唐帝国,就此展开对注辇国的全面战争。

从龙纪九年,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龙纪十八年。帝国的远征军不但最终灭亡了注辇国,而且从帝国西南的三川行省与广西行省一路南征,最终打到了南部沿海岸地区。而水师这些年在南洋经营,也完全征服南洋诸岛,甚至一直到了遥远的那块南部荒芜大陆岛上建立了港口基地。

原来三佛齐控制的海湾改称新渤海湾,黄金半岛改为新登州,金洲岛改名为新旅顺。

而原来位于新登州和新旅顺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也被更名为黄金海峡。这里本来就是海洋贸易的必经之地,在秦藩控制了南洋之后,多年经营下来,这里的规模与气象都远超三佛齐时代,已然成为了南洋最为繁忙与拥挤的港口,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唐最繁忙的港口,已经超过登州和杭州。

尤其是今年,虽然龙纪二十年的元宵节才刚过不久,但是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从北向南吹的冬季信风,却是每年船舶下南洋的最佳时节。乘着冬季信风从中原东南沿海出发,南部一些的东南船只最早乘风起航的,正是每年元宵过后到来。随着十一月到三月的冬季风开始,会有大量的中原船舶乘风南下。而到了每年的六到九月,夏季风开始,又有大量船只北上。

而在每年的三到六月,九到十一月的这季风间歇期,也一样会有大量的船只停泊在黄金海峡附近的港口等待起航。

因为海峡常年无风,这里也是最好的避风港,甚至成为了东西方最大的海上商贸中转站。

此时,蛰伏的万物应时而动,黄金海峡也比往年更早的进入繁忙季节,港于港内的大小帆船进进出出,不舍昼夜,排着队通过帝国的海关,驶过海峡。

我叫石敬塘,生于前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的河北易州白马乡。我的父亲并非世居易州的河北人,他原是居住于代北的沙陀人,祖上则是从遥远的西域沙州迁来的,早年效力于沙陀王李克用麾下,后归附武皇。百万裁军时退伍,转为文官,为白马镇镇长。我今年二十五岁,父亲现任易州提刑使。新唐帝国如今全国有四十八个行省,三百六十个州,父亲作为州三驾马车之一的提刑使,只能算是个中层官员吧。

不过父亲还有一个开国子的爵位,这是许多行省大员都不一定有的荣耀。我的母亲也是个北地边民,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个帝国公民。我自小读书,并且跟随父亲学武,六岁入学,十岁时得以侯补身份进入了帝国最有名望的斯巴达训练营,一直到了二十岁时,也就是五年前,龙纪十五年,我正式进入帝国军中效力,以少尉军衔成为一名帝国军队副。

龙纪十五年,帝国与注辇国的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南方战事稍定,帝国的军事重心已经转投到了西北。我入伍的第一次做战,就是与吐蕃人交手。不过那个时候,我只不过是负责扫尾罢了,早在前唐末年就已经衰弱的吐蕃,早不复当年之勇,内部矛盾不断,早四分五裂,帝国花费十年训练了一支适应高原作战的军团,最终一举扫荡吐蕃各部。那一战,我没得到什么大显身手的机会,但龙纪十六年结束的对吐蕃之战后,我依然顺利晋升为中尉,正式成为队头。

十六年,随军队开赴西域,由于于阗国的归附,引来了西州回鹘的反叛,紧随着是葱岭以西的黑汗王朝的干涉。

黑汗王朝,是突厥人的一支。前唐末年,回鹘内乱灭亡,有三个部落开始西迁,其中一支是甘州回鹘,一支是西州回鹘,还有一支则在汗族庞特勤率领下西奔楚河地区葛逻禄部。回鹘和葛逻禄都是突厥的分支,后庞特勤臣服了葛逻禄及其它的突厥部族,他们一起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史称喀喇汗王朝,也因他们黑衣黑旗,而别称黑汗王朝。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实行双汗中央集权制,国力强盛,也是萨满和拜火教徒。

当初新唐建立后,第一时间远征河西走廊,并一举灭亡了甘州回鹘,这使得同是回鹘的黑汗人很不满。当新唐灭亡吐蕃,不断向西扩张之时,他们终于坐不住了,试图吞并于阗国,当于阗国最终归附帝国时,他们终于向唐开战。

这场战争对帝国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却完全改变了我。

初期的战争很顺利,打了一年,我们就夺回了于阗,并且击败了西州回鹘,甚至在与黑汗王朝的数次交锋中,屡战屡胜。当时我已经晋升为少校,成为了一名步军副营主。就当我以为战争即将结束时,黑汗王朝引来了一个更强大的盟友。

曾经被阿拉伯帝国灭亡的波斯萨珊帝国皇帝的六世孙,在河中地区,新建立的波斯萨曼王朝。这是一个紧挨着西域葱岭和吐蕃的军事强国,虽然这个与新唐一样新建立的波斯王朝表面以黑衣大食为宗主,但他们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强国。

当初阿拉伯帝国东扩,曾经与大唐帝国在西域恒罗斯大战,最终唐军因为葛逻禄人的临阵倒戈而兵败,后来因为安史之乱,安西兵马撤回中原,大唐也彻底没有机会再与阿拉伯人再决胜负。如今黑汗王朝与萨曼王朝在西域并起,分隔葱岭东西。原本,他们将是天生的对手。但因为帝国的大举西进,使得这两个王朝都感到了浓浓的威胁。

他们,最终联手。

萨曼王朝,虽然是个新兴王朝,但他们确实不愧为军事强国。

萨曼帝国的皇帝‘埃米尔’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是这个王朝的第二个统治者,873年,塔希尔王朝灭亡后,艾哈迈德统二治理河中地区。874年,其子奈斯尔.伊本.艾哈迈德被哈里发任命为河中地区总督,为萨曼王朝之始。而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是奈斯尔的弟弟,也是这个王朝第一个埃米尔,王朝的真正建立者。

他一手建立了一支精锐的铁骑,古拉姆近卫军。

古拉姆,其实是一早在中世纪中亚、西亚、南亚地区流传已经的军队,源于波斯文,意为经过训练的奴隶。这是一种职业化的精锐军队,历史上的萨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尔柱王朝与花剌子模王朝等突厥—波斯帝国都曾组建过古拉姆部队。古拉姆一般又分为宫廷古拉姆和一般古拉姆。宫廷古拉姆负责保卫首都与中央政府,一般古拉姆则负责地方高官的安全。

奴隶兵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奴隶制时代,便有武装奴隶随同奴隶主军队征战,但经过高度专业化训练的军事奴隶却是伊斯兰教兴起之后的产物,这种方法的始作俑者是阿拉伯帝国,在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身边蓄养一批奴隶侍卫,负责哈里发的个人安全,这便是古拉姆军队的最早雏形,在哈里发穆耳台绥木时期,这种做法更加普遍,但后来这批奴隶兵逐渐做大,架空了阿巴斯王朝的权力。

大约在唐僖宗乾符元年时,新建立的萨曼王朝,在建国之后复兴了已经式微的古波斯文化,并将其与伊斯兰文化加以融合,形成了全新的波斯文明。萨曼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为了保证王朝的统一与稳定,就必须具备强硬的政治与军事手腕,因此,萨曼王朝在政治上不仅设立了邮政官制度,用来监察地方官员与守将的基本情况,而且将阿巴斯王朝时代的奴隶兵做法加以制度化、系统化与完善化,从而开创了古拉姆军事制度,成为大名鼎鼎的古拉姆军队的源头。

古拉姆的成员主要是突厥人,萨曼王朝扩充古拉姆的途径主要是靠奴隶买卖,此外战俘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古拉姆成员从少年时培养灌输波斯文化与价值观、伊斯兰教义以及精湛的骑术武艺,古拉姆长大之后先当兵,为王朝驻守各地,积功可以拔擢为军官。君主的古拉姆进而可以出将入相,担任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吏,或者手握兵权的将领。贵族们的古拉姆则从私人卫队干起,逐步成为他们的管家、家臣和护卫。

萨曼王朝作为一个武功至上的伊朗王朝,古拉姆在其国家社会地位非常之高,尽管他们的名号仍是奴隶,但实际上享有极高荣誉,埃米尔、中央与各地贵族对古拉姆也极为信任,也舍得在他们身上花钱,为他们建立起完善的培训和拔擢体制。古拉姆们平素都穿丝绸,礼服更加锦绣斑斓。腰带上档次的用黄金作底子,点缀诸色珍宝以示奢华。装备用真金白银装饰,有的认真雕琢后再镶嵌珠宝。战争时全身披挂,身披重甲,战锤刀剑锋利锃亮,披甲战马英姿勃发,一套铠甲威武雄壮。

我曾经一度以为,天下甲兵大唐最盛。天下勇士,莫过于唐骑。

但现在我不得不承认,那些萨曼古拉姆,却是一支能与唐骑争锋的铁骑,尤其是古拉姆近卫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虽名为奴隶,可这些突厥人,却又享有极高荣誉。

在恒罗斯,当年前唐安西军与阿拉伯帝国的战场,新唐帝国西征军连败黑汗轻骑兵,迫使他们撤到了此处,在这里,他们与萨曼王朝的古拉姆会师。先前,我们也和萨曼军打过,但那只是少部份的先遣军,而且,他们不是古拉姆。

八万帝国西征军,在恒罗斯与六万黑汗军与五万萨曼军会战。

那是我到现在都不愿意去回忆的一场大战,虽然那场以少敌众的大战,帝国军依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那胜利,却是惨胜。甚至可以说,这是武皇所开创建立的军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惨重伤亡的胜利。八万帝国西征军,在那场战斗中几乎全歼了黑汗的回鹘与葛逻禄及突骑施六万兵马,可五万萨曼军,尤其是其中的一万古拉姆近卫军,开头去一直坐视我们对黑汗军的扫荡,他们就那样坐视。以致于,西征军的将帅们一度以为,萨曼军是见势不妙,而抛弃了他们的盟友。

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萨曼人就应当在我们进攻左路的黑汗军时,出动救援。可他们没有,因此大家就都认为此事已经结束了。可就当我砍下了一个葛逻禄骑兵百夫长的头颅,心中想着终于为百余年前被他们先祖背叛的帝国勇士们报仇血恨之时,久久不动的萨曼人在所有人想不到的时机出动了。

他们无视已经完全被击溃了的黑汗兵马,也不顾已经取得左路大捷的帝国军,就那样不管不顾的猛冲而来。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们因为大败黑汗军,兵马队列有了些混乱,阵形拉的很长。

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萨曼人用六万黑汗军做诱饵,他们背叛了自己的盟友,故意送给我们吃掉,使得我们的阵形变动。然后,突然出击。可惜,这些古拉姆虽然自负,却自负过了头。帝国军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虽然阵形拉散,可面对他们,没有一个人后退。

那一天,我把随身带的两把战刀全部砍折了,换了三匹马,两杆骑枪,还把铁骨朵,钢鞭,铜锏都用上了,而我的三把弓和两把弩以及六枚手雷,则早在对付黑汗人时就用光了。

那场血战打了两天一夜,我杀了多少人,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大概好像我杀了超过十个,不过多数是黑汗兵,死在我手下的萨曼兵大约只有三个,而古拉姆,则只有一个。那是一个古拉姆近卫军的军官,一个高大的突厥奴隶军官。到现在有时我还想不明白,同样是突厥人,怎么黑汗王朝的黑衣突厥兵,与同样黑衣黑旗的突厥奴隶近卫军,怎么会相差那么大?

那场战斗以帝国军获胜而结束,萨曼人低估了我们,他们最后饮恨而走,五万萨曼人,最后只有两万余人撤到葱岭以西。他们走的很狼狈,可惜我们当时却已经无力再追。获胜后的帝国军,清点之后,只剩下了不到三万,且人人带伤,当时我身上就有十几道伤口。到现在,我还不得不感谢帝国军的急救医院包和战地医疗营以及担架队的兄弟们,还得感谢在斯巴达训练营中学习到的那些急救知识,让我在那样重的伤势下还捡回了一条命。

那场大战过后,武皇又派出了五万禁军前来支援,得到补充的西征军,一举荡平了葱岭以东到金山山脉的西域全境,西州回鹘、黑汗王朝,都被覆灭,只有少部翻越葱岭,逃到了萨曼帝国去了。

我知道,帝国肯定还会与萨曼再战的一天,但我却不可能再参加了。

那场大战结束之后,我被授予了英勇勋章和鹰扬勋章,获得了秦王亲自颁给授予的帝国男爵爵位,还破格晋长为上校军衔。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从西疆返回,在西京长安疗养许久,我的身体还是受伤严重,不再适合留在军中,最后只得退役返乡。朝廷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做教官,即可以选择在军校也可以选择在斯巴达训练营,或者转为文职,如我父亲当年一样回地方任职。

不过最后我两条路都没选,我选择了彻底的脱下官服,返乡回家。

帝国龙纪二十年,太子已经被立储二十年,也被武皇和百官观察了二十年。五十三岁的武皇,对已经三十二岁的太子李德昭很满意,满朝上下,也都对这位以庶长子身份在十二岁就得以册封为太子的皇太子很满意。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这位曾经在斯巴达训练营中是他学长的太子殿下,都极负乃父之风,甚至许多人都说,皇太子殿下简直与武皇陛下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完全就是年青时的武皇陛下。

正因如此,到了今年,武皇终于下诏,册封皇太子监军国事,让其监国听政,协助处理国事。

同时,武皇下诏,封建诸侯。

武皇的这道诏书,可谓是震惊天下。

这些年来,诸皇子都是自小参加训练营,成年后入军中,然后满五年之后,便会调离军中,回到神京,进入国子监学习。所有的皇子都在京中,没有一个留在军中和地方,而且虽然皇子们都封了王,可却没有一个就藩之国。原本天下都以为,武皇可能是要效仿前唐,不封诸侯。

谁也没想到,原来武皇并不是不封,只是先前在等待而已。

他在等待,看太子是不是真的合适。他在等待,等待诸皇子们成年。

如今,龙纪二十年,最年长的皇太子已经三十二岁,其余的皇子们也多是二三十岁,皇子们都成长了,经过训练营和军队的磨砺,经过在国子监中的学习,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封建诸侯敕》一颁布,马上就分封了诸位皇子,从王国到郡国,皇帝把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皇子都分封了出去。武皇除了赫赫武功,最为天下百姓称道的就是其子孙繁盛,五十三岁的武皇,如今后宫妃嫔美人过百,皇子公主更是多达三百余位,光是皇子就有一百零八。这一次,一下就分封了七十二位皇子。

不过更让天下百姓惊讶的是,武皇不但分封诸皇子,而且还分封了公主,第一批一百零八位已经出嫁的公主,也在分封之列,他们将分封公国。

这次朝廷封建诸侯,全部分封在南洋,以及还是荒芜的澳州。除了黄金半岛、马来岛,以及婆罗洲、爪哇岛等几个大岛直属于帝国,列为行省外,南洋诸中小岛都被分封诸侯。王国封地百里,面积大致约等于一个县境,郡国则是半个县境。公主国,大致约等于中原一个乡。

按诏书所宣,封建诸侯封地不论大小,皆称为国,王国,郡国、公国。朝廷为各封国宗主国,各封国享受自主权,封国内的军事、经济、内政等朝廷皆不干涉,但封国自定律法,须以朝廷法律为基础。此外,朝廷不在封国内驻军,封国有权自建军队,但封国军队不得超过定额,王国最多拥军五千,郡国三千,公国一千。另外,各封国每年须向朝廷上缴税赋收入三成。封国世代相袭,新君继位须上报朝廷,由朝廷册封。

南洋诸岛虽然在中原有些人看来是个蛮荒之地,可大多数人其实早已经改变这种目光。这些年南洋海贸极为繁荣,朝廷大举移民南洋以及西南沿海,可以说,这里一年农作物一年三熟,大量的荒芜土地,以及许多丰富的矿产,便利的水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赶往南洋。东北的开发虽然还没有饱和,可那毕竟已经开发了几十年,许多好地好山都让先到的人占了,再去就没有那么划算了。

相反,南洋诸岛和西南沿海甚至是天竺大陆上,那可是末开发的宝地,谁不想来这里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在这里建家立业。朝廷把第一批封国分封在南洋,可以说绝对让这些皇子公主们满意。靠近着南洋贸易海道,虽然分得的只是岛国,可就算只种植水稻、甘蔗、棉花这些作物,也足够不愁收入了。更何况,靠海吃海,做远洋贸易,甚至是中转贸易,也绝对能赚不少。

从新年过后,整个中原沿海的商人,都大发了一笔财。北到旅顺大连,汉城平壤,秦王岛、天津,登州、青岛再到苏杭明越诸州,一百多个封侯国,几乎将沿海能买到的海船搜罗一空,甚至连带着其它大量的商品物资,都被这些封侯国给采买一空,刺激着各大工坊都接到了大量的订单,工人们不得不加班赶点的生产。

我这个帝国男爵,在封侯令颁下后,也沾上了光。按诏书所宣,皇子公主们都能封侯建国,而我们这些帝国的爵位贵族们,也都能在帝国的边疆获得一块封邑。

虽然与诸侯们的封国相比,贵族们的封邑受到很多限制。可也一样让我这样的贵族喜出望外,自前唐时起,贵族已经几乎没有了真正的封地,甚至连食邑也都只是个虚封。但当今帝国的迅速扩张,皇帝也开始大方的拿出真金白银的封邑来酬赏功臣们了。

我因为是为帝国征战而获爵,因此在第一批获得的采邑的名单之中。我的采邑有周长二十里地,是在黄金半岛对面的马来岛东面的一座不大不小的岛上,据朝廷的负责此事的官员对我讲,那是一块很不错的土地,一块平地,虽然还是一块荒地,但只要我招募点人手过去,开垦当年甚至就能种上甘蔗,或者水稻。周长二十里,如果是个方形,那就每面都有五里地。如果全都开垦成土地,那相当于近一万亩地,这样丰厚的封赏,让我和父亲都兴奋万分。我父亲是帝国子爵,他的封地是周长四十里,那是三万七千五百亩地。虽然这地远离中原数万里之外的南洋某个从没去过的小岛上,但这也足以让我们父子高兴万分了。

接到了正式的封地册书后,我立即就起程南下。这次我将去自己封邑的小岛,开垦他,并把父亲的封邑也开垦起来,既然地是我们的了,就不能再让他闲着了。我把我自己这几年的封赏和军饷所得的大约几百枚金币都带了上,父亲又给了我一些,凑足了一千个金龙。我相信,有这笔钱,足够我把这两块宝地开垦起来,甚至建两个庄园起来。父亲说,等他将来年老致仕之后,就到南洋采邑去养老。

不过到了港口,我才发现这个时候要去南洋的人有多少。我一连换了几个港口,可根本买不到去南洋的船票,最后,我幸好碰上了一个熟了。红色胜利号的主人,扶风郡王李德翊,正是当年我在训练营时的同学。他见到我很高兴,听说我要去南洋,便拉着我上了他的船。他也是第一批封侯的皇子,按他的封爵封了一个郡国,他是个很有才华的皇子,不过他的母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家族出身的才人,因此他的封号只是一个郡王。说话间得知,他的封地与我的采邑居然离的很近。

我的采邑虽是我的封地,但与封国是不一样的。我的采邑是在朝廷在南洋直接控制的行省上,但又不在行省的几个大岛上,而是在大岛周边的小岛上。恰与李德翊的不远,不过我在采邑内是没有那些独立的特权的,一切得按照帝国法律,得受帝国官员管辖,甚至每年的采邑产出,得将一半上交给帝国。但能有这样一块采邑封地,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贵族们还都是非常高兴的。

虽然说李德翊的母亲只是个没有强大娘家势力支持的才人,但李德翊下南洋,武皇和皇后以及皇太后和皇太子,还是赐给了这位郡王一个营的禁军,虽然只有五百人,但却是精锐的禁军,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和亲友等愿去南洋的,就有好几千人口。再加上他们招募的工匠以及百姓,还有水手等,这支南下的队伍很庞大,人口近万,有二十多条船。

除了这近万新扶风国的未来子民外,这二十几条武皇特别拔给的船上,还满载着从粮食到农具、耕牛、战马、药材、书籍等各式各样的物资,一去南洋,此后可能再难返故国。我也一路上采买了不少的种子农具等物资,一起随船带着。

“新登州,到了!”

又是一声兴奋的喊声传来,甲板上的人群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这群远离故国来到南洋的人马,经过数月的海上航行,此时,终于到达了传说中遍地黄金的黄金半岛——新登州。

我终于挤上了甲板,越过黑压压的人群,隐隐看到了几月来除了碧海蓝天之外的另外颜色,那是陆地的颜色,而且那不是海岛,那是真正的连绵海岸。

“新登州,新登州!”我听到船上的水手们扯大着嗓门大声的跟着回应,这些水手都是经验丰富,长年跑南洋的老手,他们的声音证明了我们确实到了新登州,这顿时引来二十几条船组成的船队上的人也一起兴奋的高呼起来:“新登州,新登州!”

大家激动的呼声压过了风声,响过了海浪,在他们的叫声中,我看到船头扶风郡王李德翊却转过了头,向着来的方向眺望。

我默默的站着,也跟着回头望去。

来的方向,除了碧海蓝天,只有白帆点点,以及海鸟飞翔空中,以及洁白的浪花点点。除了这些,再看不到其它,更看不到早已经远去的故国。

碧天空净,从此,故乡,重洋远隔!

他回头,迎向前方,那里,崭新的天空下,是一片新的家园!

Ps:完本了,十三个月,三百多个日夜,这一刻,最终到了完结之时,心中有许多不舍,也有读者说还有许多未写尽之处。不过考虑了许久,写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PS2:这本书完本之后,可能要休息几天,然后再构思开新书。目前有个思路,下本大概可能写关于隋朝的那段时间,希望到时大家能喜欢。

Ps3:黄金半岛,即马来半岛。金洲岛,即苏门答腊岛。(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纨绔太子爹地,再爱我一次霸蜀上位末世盗贼行姬甲世纪英雄监狱超级原料商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插队在黄土高坡
同作者其他书
海上升明帝 贞观俗人 隋唐大猛士 明末称雄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遥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