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天皇面对国土化为焦土,军民士气总崩溃之后,也意识到了,如果继续进行无谓的抵抗,等待日本的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人道主义灾难,虽然日本人在此之前将这种灾难带给中国以及整个亚洲,但是现在对于裕仁天皇来说,他却不忍看到他的所谓一亿国民玉碎成仁。
日本人喊得声音极大,但是真的能有一亿国民殉国玉碎,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在北海道的日军第五十三师团在大义小重师团长的指挥下进行了所谓不抵抗的行动,拒绝向中国远征军部队发起攻击,实际上就等于第五十三师团放弃的抵抗,而更多的日军部队则发生了溃散,缺乏武器和弹药以及维持生命必备的粮食,基础官兵陷入了深度的绝望之中,尤其是菊字五号作战之中,大批的老弱妇孺被赶上了前线充当炮火,消耗敌军的弹药,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屠杀,很多日军官兵对此非常不满。
日军官兵在绝望中抵抗就是希望让自己的家人活下去,已经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天皇,人的所谓意志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崩溃,可以说日本人的信仰已经进入了崩溃,大本营连续的调动命令不是找不到部队,就是下属部队拒绝执行或者干脆无法执行。
在绝望之中,裕仁天皇最终决定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9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返回被中国远征军占领的日本东京皇宫,沿途满目的疮痍,整个东京通往皇宫的沿途全部被推土机清理干净,但是举目望去东京可谓是一马平川,没有高于一公尺的残垣断壁,就连皇宫都被炸掉了一半,整个东京唯一存在的建筑物就是靖国神社,据说那是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官高飞亲自下令留下的。
裕仁天皇做在车中,前后坦克装甲车护卫开路,一些得到消息的幸存者聚集在路边,有的人麻木不仁,有的人失魂落魄,有的则是嚎啕大哭,沈英雄与宋希濂站在日本皇宫的门口望着远处缓缓行进的车队,日本人的举国抵抗坚持的七个月之久,可以说除了让中国远征军付出了十万官兵伤亡的代价之外,日本人实际上的七千万人口因为饥饿战争疾病等等一系列原因,加上美国方面长达十六个月的高强度战略轰炸,日本人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基本青壮年的百分之七十全部玉碎在了裕仁天皇最后疯狂的七个月份的抵抗之中。
对于,中国远征军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日本人的疯狂最终还是硬不过子弹和炮弹,高飞有杀光所有日本人的决心,哪怕骂名千古也在所不惜,但是只要日本人一投降,那么高飞所计划的一切就都无法实施了,这才是高飞最为郁闷的事情,在得知日本裕仁天皇赶赴东京皇宫向全世界宣布投降诏书的时候,整个司令部沸腾了起来,经过十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人,可以说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胜利。
高飞向中国远征军所有部队越级下达命令,命令全体部队将所有的弹药全部都打出去,给日本人留下一个辉煌灿烂的回忆,裕仁天皇竟然没坚持到一亿玉碎,这让高飞非常的伤心和郁闷,为什么日本人不能死硬到底,浴血抗战十三年,让中国经济倒退崩溃,民不聊生,三千万军民为此牺牲,其中多数死于日军的上万次有记录有组织的大屠杀,日本人在带给中国人民毁灭性的侵略后的恶果就是现在他们自食其果了,二千五百万日本人死于饥荒战争疾病,有欧美专家曾经预测,如果战争坚持到年底,中国远征军将付出二十万的伤亡,而日本人的总人口将下降到五千万以下,如果战争进行到1945年底,日本大和民族甚至要从地图上全部消失。
中国远征军的大规模反击让日本人措手不及,可以说中国远征军很多军事行动都是带有报复性的,不过整体来说,美国空军还在对日本平民的作战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百分之七十的日本平民的伤亡全部是由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部队炸成的。
抵达皇宫门前,望着挺胸抬头的中国远征军宪兵,以及皇宫上空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裕仁天皇眼前一黑差点跌倒在地,作为战败国到底是什么滋味,他恐怕说不清楚,但是他非常清楚,他每拖延一分钟公布投降诏书,中国远征军就要向日本军队继续疯狂发射炮弹和进行轰炸。
坐在麦克风前,裕仁天皇面无表情道: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整个诏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裕仁天皇好似过了一百年一般那么久大日本帝国自从明治维新以来的一切胜利全部化为乌有,又一次被打回了原形,美国的武器,中国的军人,放眼全世界那个势力能力与之匹敌
裕仁天皇整个人如同泄了气一般的瘫倒在椅子上,沈英雄也没有过分的为难裕仁天皇,只不过在用看待死人的眼光望着他。